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骨折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冰川 杨钟玮 +4 位作者 周方 姬洪全 张志山 郭琰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4枚锁钉及远端2枚锁钉(简称"近四远二")的生物力学稳定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分析应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近端4枚锁钉及远端2枚锁钉(简称"近四远二")的生物力学稳定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骨折愈合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入组患者分为微创组与非微创组,微创组采用"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非微创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为了研究对于不同类型骨折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我们同时进行了不同Neer分型患者的比较。术后复查肩关节X线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水平。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117例,微创组45例,非微创组72例,平均年龄(61.5±16.2)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6例,三部分骨折63例,四部分骨折8例。微创组患者男17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2±17.1))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18例,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非微创组患者男27例,女45例,平均年龄(60.1±17.7)岁,包括Neer二部分骨折28例,Neer三部分骨折40例,Neer四部分骨折4例。两组数据在性别(P=0.975)、年龄(P=0.545)及骨折类型(P=0.756)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患者与非微创组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8±1.1)d和(4.3±1.3)d(P=0.023),手术时间分别为(67.8±14.9)min和(102.3±34.1)min(P<0.001),失血量分别为(21.3±6.5)m L和(181.5±55.6)m L(P<0.001),术后1周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1±0.9及6.5±0.8(P=0.032),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66.1±4.3及63.4±4.9(P=0.006),在这些方面微创组具有显著优势。对于Neer二部分及三部分骨折,微创组的术后1周VAS评分(5.9±0.8)及术后3个月的Constant-Murley评分(66.6±3.7)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2.2%)、外展受限1例(2.2%);非微创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4.2%)、外展受限2例(2.8%),两组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肱骨头坏死的情况。结论:应用微创技术结合"近四远二"的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明显,骨折正常愈合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43
2
作者 罗刚 倪卫东 +1 位作者 高仕长 宋昭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629,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应用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通过临床及影像学两方面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功能及并发症等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10~22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无螺钉松动或断裂,无内固定失效发生。2例(10%)患者发生成角畸形愈合(<7°);6例(30%)患者出现轻微跛行;4例(20%)患者患侧踝关节活动度较对侧减少20°以上;3例(15%)患者未能恢复受伤前工作;1例(5%)患者发生晚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MIPPO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 微创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朋 杜传林 +2 位作者 杨广友 宋群山 刘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前侧入路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的ls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3~6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颐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前侧入路MIPPO技术内固定治疗的ls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肱骨中上段骨折4例,中段骨折8例,中下段骨折3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型5例,B型7例,C型3例。术后观察患者的桡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及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65.110min,平均80min。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5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UCLA评分优14例、良1例,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3例、良2例。结论前入路MIPPO结合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简单、安全,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肱骨骨折 前侧入路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正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8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优缺点,以期为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IPPO组与切开复位组,每组各40例,MIPPO...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优缺点,以期为胫骨远端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8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IPPO组与切开复位组,每组各40例,MIPPO组患者采用MIPPO治疗,切开复位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材料均采用锁定钢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切开复位组(P<0.05);术后MIPPO组患者失访4例,切开复位组患者失访7例,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12.83个月,随访12个月时进行踝关节评分(kofoed),MIPPO组患者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MIPPO组优良率为94.44%(34/36),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87.88%(29/33)](P<0.05);MIPPO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切开复位组为10%(4/40)。结论胫骨远端骨折采取MIPPO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MIPPO术后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下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丹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8期60-61,共2页
对25例成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 对25例成人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下锁定加压接骨板(LCP)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5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熟练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开放性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PPO结合间接复位与微笑切口治疗锁骨骨折:功能恢复与美容效果对比研究
6
作者 屈立安 赵晓明 +3 位作者 李萌 姬文晨 刘凯 张银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16,共6页
目的对比“微笑切口”联合间接复位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系统评估该创新手术方法在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间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ORIF组,30例)和观察组(... 目的对比“微笑切口”联合间接复位技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系统评估该创新手术方法在患者功能恢复速度及术后美容效果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间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ORIF组,30例)和观察组(MIPPO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则应用MIPPO结合间接复位技术和“微笑切口”。评估指标涵盖手术创伤、功能恢复及美容效果。结果MIPPO组在术中出血量[(32.9±7.6)mL vs.(90.2±14.0)mL,P<0.05]、切口长度[(3.0±0.5)cm vs.(8.5±1.2)cm,P<0.05]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ORIF组。功能恢复方面,MIPPO组骨痂形成时间[(10.1±1.7)周vs.(12.8±2.0)周,P<0.05]、初步及完全生活自理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缩短。Constant-Murley评分MIPPO组为91.5±5.1,显著高于ORIF组的82.4±6.0(P<0.05)。美容效果上,MIPPO组SBSES评分高达9.2±0.4,远高于ORIF组的3.0±0.7(P<0.05),其他美容指标如瘢痕显著度、色素沉着指数、瘢痕厚度等亦显著优于ORIF组。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微笑切口”联合间接复位技术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并在美容效果上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尤其适合对外观要求较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 间接复位技术 顺皮纹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