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鹿角形结石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天 许可慰 +6 位作者 谢清灵 江先汉 李逊 赵风进 刘一帆 殷羽飞 黄奕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RS),在斜仰卧截石位下,治疗肾鹿角形结石(S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87例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PCNL与FURS联合组(n=44)及MPCNL对照组(n=43)。将两组的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参数、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类型及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手术平均时间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上,联合组均优于MPCNL组(P <0.05)。联合组首次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结石清除率均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MPCNL联合FURS治疗鹿角形结石,可提高手术的结石清除率,同时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出血风险。在斜仰卧截石位状态下,利用MPCNL联合FURL治疗鹿角形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形结石 斜仰卧截石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输尿管软碎石石术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影响一期清石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郭凡 苏醒 +5 位作者 马帅军 高学林 杨力军 刘飞 秦卫军 王福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结石一期清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664例肾结石采用mPCNL治疗的资料,全麻,单通道碎石,手术均由同等资历的术...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结石一期清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664例肾结石采用mPCNL治疗的资料,全麻,单通道碎石,手术均由同等资历的术者完成。术后7~10天行KUB或泌尿系CT检查,未见明显结石残留,或结石最大径≤0.4 cm为一期清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一期清石的影响因素。结果664例中123例(18.5%)未能一期清石。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大小、结石CT值、结石数量、结石分布及术前肾积水与一期清石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最大径>2 cm(OR=5.444,95%CI:3.313~8.945,P=0.000),结石CT值>1000 HU(OR=4.200,95%CI:2.581~6.835,P=0.000),多发结石(OR=2.439,95%CI:1.154~5.153,P=0.019),鹿角形结石(OR=15.487,95%CI:6.483~36.997,P=0.000)是mPCNL未能一期清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结石最大径>2 cm、结石CT值>1000 HU、多发结石及鹿角形结石是mPCNL未能一期清石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可据此预测一期清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结石 一期清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2~3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
3
作者 吴韬 王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0例2~3 cm肾下盏结... 目的:探讨改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后肾下盏解剖结构变化及对术后清石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00例2~3 cm肾下盏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术后疗效将患者分为清除组(n=253)和残余组(n=47),对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回归法分析肾下盏解剖结构参数变化与术后结石残余的关系;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基于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在肾功能不全史(P=0.017)、肾下盏长度(infundibular length,IL)(P<0.001)、结石数量(P=0.025)、结石CT值(P=0.001)、肾下盏宽度(infundibular width,IW)(P<0.001)、手术时间(P=0.002)、肾盂漏斗部夹角(infundibulopelvic angle,IPA)(P<0.001)、肾盂肾下盏高度(pelvic caliceal height,PCH)(P<0.001)、血尿酸(uric acid,UA)(P<0.001)、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P=0.01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调整后IL、PCH、IW、IPA仍是术后结石残余的危险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数量、结石CT值、IL、PCH是影响患者经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肾下盏结石残余的独立危险因素,IW、IPA是保护因素(均P<0.05);利用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得到回归方程为Logit(P)=-2.567+0.1109×X_(1)+1.170×X_(2)-0.226×X3+0.023×X4-0.442×X5+0.714×X6,其一致性指数0.893(95%CI=0.878~0.901),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AUC为0.888(95%CI=0.869~0.897),灵敏度为0.827,特异度为0.795,区分度较好;校准曲线提示该模型准确度较高。结论:改良无管化PCNL治疗2~3 cm肾下盏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肾下盏结石患者可通过充分考虑解剖结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从而进行针对性预防,提高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无管化经皮碎石石术 2~3 cm下盏结石 下盏解剖结构 清石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石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4
作者 乔佳佳 田聪 +1 位作者 黄晓波 刘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5-749,共5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可影响所有器官,约50%的SLE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肾受累[1-2]。SLE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甚少见,Osman等[3]指出肾结石可能是风湿性疾病的突出特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可影响所有器官,约50%的SLE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肾受累[1-2]。SLE与肾结石关系的研究甚少见,Osman等[3]指出肾结石可能是风湿性疾病的突出特征,SLE所导致的肾小管改变会促进肾结石的形成,但这种关系至今尚未明确。对于SLE合并肾结石患者,鹿角型结石、尿pH高比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经皮碎石石术 感染性结石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48
5
作者 吴铁球 汪志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0-973,共4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4月我院10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 目的比较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4月我院10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双镜联合治疗54例(双镜联合组),MPCNL治疗48例(MPCNL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87.9±21.6)min,显著长于MPCNL组(61.5±16.7)min(t=-6.795,P=0.000)。MPCNL组术中出血量(52.8±9.6)ml,显著多于双镜联合组(12.5±2.6)ml(t=29.644,P=0.000)。MPCNL组术后住院时间(6.1±1.3)d,明显长于双镜联合组(2.8±0.7)d(t=16.162,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330,P=0.566)。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5.7%(45/47),双镜联合组为94.4%(51/54),2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碎石术与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双镜联合碎石术利用人体自然腔道进行微创操作,不存在对肾实质的直接损伤,具有出血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皮石术 输尿管碎石 输尿管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在大于2.5cm肾盂结石处理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7
6
作者 蒲小勇 刘久敏 +4 位作者 毕学成 李东 黄尚 冯彦华 林楚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LPL)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在≥2.5 cm肾盂结石处理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2016年肾盂结石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为肾盂结石≥2.5 cm。分为2组,其中采用LPL手术32例(LPL组)...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LPL)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在≥2.5 cm肾盂结石处理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2016年肾盂结石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为肾盂结石≥2.5 cm。分为2组,其中采用LPL手术32例(LPL组);采用PCNL手术32例(PCNL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基本参数和结石大小等。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镇痛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等。比较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对肾盂结石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在患者基本参数和结石大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1)。LPL和PCNL手术时间分别为117±23.12、118.16±25.45 min(P>0.01)、估计失血量分别为63±11.25、122±27.78 m L(P<0.01)、输血率分别为0%和6.2%(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1.34、4.8±2.2 d(P>0.01)、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1%和87.5%(P>0.01)、术后镇痛时间分别为1.7±0.5、1.9±0.6 d(P>0.01)、术中并发症分别为6.2%和25.0%(P<0.01)、术后早期并发症分别为25.0和34.4%(P>0.01)、术后晚期并发症分别为9.4%和12.5%(P>0.01)。结论 PCNL是肾盂结石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法,但对腹腔镜熟练的外科医师,LPL对部分肾盂结石的处理是一种可行、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结石 腹腔盂切开石术 经皮碎石石术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1
7
作者 冯钢 苏泽轩 +3 位作者 李逊 吴保忠 杨帝宽 张勇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术前将病人模拟手术体位,作X线下结石照片定位与B超下肾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15... 目的:探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引导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术前将病人模拟手术体位,作X线下结石照片定位与B超下肾穿刺点和穿刺方向及深度定位的方法,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对158例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果:158例结石患者中153例手术获成功,5例失败;无1例中转开放性手术。120例肾结石,结石总取净率88.3%,肾盂梗阻解除率100%。4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总取净率100%。无术中输血病例。结论:在熟练掌握肾脏解剖的基础上,使用术前X线照片和B超定位方法,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安全可行,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解剖学 术前定位 微创 经皮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郝一昌 肖春雷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单侧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173例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IRS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预后因素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因素与术后发生SIRS的相关性。结果本组173例MPCNL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6例(15.0%)术后发生SIRS。与非SIRS组相比,SIRS组的结石负荷[(409.3±49.3)mm^2 vs.(370.7±77.7)mm^2,P=0.015]和术中灌注速度[(206.4±33.7)ml/min vs.(182.6±34.9)ml/min,P=0.002]均较高。合并糖尿病者MPCNL术后SIRS的发生率为30.0%(9/30),无糖尿病者为11.9%(1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后SIRS发生相关的预后因素包括:糖尿病史(OR=2.998,95%CI 1.023~8.779,P=0.045),结石负荷≥400 mm^2(OR=3.038,95%CI 1.111~8.303,P=0.030),灌注速度≥200 ml/min(OR=4.969,95%CI 1.869~13.209,P=0.001)。结论糖尿病史、较高结石负荷以及较高的术中灌注速度,是一期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SIRS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石术 尿石症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比较 被引量:89
9
作者 邓青富 姜睿 +1 位作者 裴利军 朱永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1-723,共3页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05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A组)53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5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 目的:比较电子输尿管软镜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105例肾结石患者,其中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A组)53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B组)52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A、B组在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结石表面积、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上没有明显的差异。A、B组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时间上具有差异性。结论:电子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20 mm左右肾结石在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上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当,但在术中出血、平均住院日上优于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作为20 mm左右肾结石治疗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输尿管软碎石 经皮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盏憩室结石(附24例报道)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余庆 卢剑 +2 位作者 肖春雷 黄毅 马潞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68-170,180,共4页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MPCNL治疗24例肾盏憩室结石。术中B超引导下穿刺肾盏憩室,采用Wolf F8/... 目的评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MPCNL治疗24例肾盏憩室结石。术中B超引导下穿刺肾盏憩室,采用Wolf F8/9.8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探针或钬激光击碎结石后取出,钬激光烧灼开放肾盏流出道,术后常规留置肾造瘘管及内支架管引流。术后7天拔除肾造瘘管,3个月后膀胱镜下拔除内支架管。结果 24例均一次碎石取石成功。手术时间55~110 min,(65.5±28.1)min。1例术中发现肾盏憩室感染积脓,术后发热38.5℃以上,积极抗感染,4 d后体温恢复正常。其余病例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0.09~1.85 g/L(中位数0.15 g/L)。术后住院4~8 d,(5.7±2.5)d。24例随访18~36个月,(22.6±7.1)月,均未发现肾盏憩室内结石再发。结论 MPCNL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碎石效率高,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 输尿管石术 盏憩室 泌尿系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42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袁武雄 樊皓明 +2 位作者 向旻 段义星 刘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68-46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B超引导下经腰背部穿刺建立F16经皮肾通道,钬激光能量调至1.0~2.0J,频率10~15Hz,经F16皮肾通道将结石击碎、取出。...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B超引导下经腰背部穿刺建立F16经皮肾通道,钬激光能量调至1.0~2.0J,频率10~15Hz,经F16皮肾通道将结石击碎、取出。结果1例穿刺失败改开放手术;余241例中195例一期取石成功,25例二期取石成功,21例术后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一期结石清除率80.9%(195/241),总结石清除率91.3%(220/241)。术前15例肾积水中10例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7例积水消失,2例积水减轻,1例无改善也无加重(随访6个月);21例残余结石中17例随访3~9个月,平均5个月,5例结石增大(2例结石直径>2.0cm再次手术,3例结石直径<2.0cm行ESWL治疗),12例结石无变化;65例无残余结石随访12个月,8例结石复发。结论MPCNL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创伤小,并发症较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微创经石术 钬激光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感染危险因素 被引量:22
12
作者 路璐 李小顺 +1 位作者 何丽萍 林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了解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患者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某院住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分离病原体等进... 目的了解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患者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某院住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9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危险因素及分离病原体等进行分析。结果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发生感染35例,感染率为36.46%(35/9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大小、形状、手术时间以及灌注量是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对术前96例患者和术后18例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共检出病原菌3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12株),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8株)、草绿色链球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和阴沟肠杆菌(3株)等。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感染率高;进行此类手术时,应做好充足地术前准备,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灌注量;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改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经皮碎石石术 泌尿外科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与平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吕东 黄翔 +2 位作者 窦科 向颖 万旭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总结不同穿刺体位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中的优缺点。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实施356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进行分析,通道大小16F^20F。217例患者行俯卧位,139例患者采取平卧位。结果:成功建立通道完成经皮肾碎石取石354例,... 目的:总结不同穿刺体位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中的优缺点。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实施356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进行分析,通道大小16F^20F。217例患者行俯卧位,139例患者采取平卧位。结果:成功建立通道完成经皮肾碎石取石354例,穿刺失败后开放手术完成取石术2例。一次性取尽结石268例(75.5%),二次及以上取石为23例,因残石行体外震波碎石为63例。11例患者因感染或术中出血,采用一期建立肾造瘘,二期再行碎石取石术。术后大出血行DSA下栓塞3例,术后高热12例,无肾切除病例,无肠道损伤,无死亡病例。两组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的选择不应单一化,各有其优缺点,应该根据患者结石的大小、结石的位置、肾积水情况、患者的体型及心肺情况综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碎石石术 穿刺体位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风险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周少丽 邓颖青 +2 位作者 谭芳 蔡珺 黑子清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断泌尿系结石并行PCNL术患者资料415例,经过排除,最终纳入分析251例。对比SIRS组和非SIRS组其他围术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PCNL)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断泌尿系结石并行PCNL术患者资料415例,经过排除,最终纳入分析251例。对比SIRS组和非SIRS组其他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术后发生SIRS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术后发生SIRS69例,未发生SIRS 182例,两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SIRS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GB)≤90 g/L、肌酐(SCr)≥1.5倍基线值、术后住院≥8 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IRS阴性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直径≥50 mm,铸型结石,尿培养阳性,手术时间≥120 min,通道大小,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与PCNL术后SIRS相关(P<0.05)。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手术时间≥120 min(P=0.001,OR=3.011)、尿培养阳性(P=0.005,OR=5.48)、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P=0.019,OR=2.099)为PCNL术后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NL术后SIRS的发生受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手术时间、尿培养阳性、术中未使用右美托咪定为PCNL术后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术后SIRS的依据。右美托咪定对PCNL术后SIRS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碎石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风险因素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康利克 刘刚 +3 位作者 王小燕 万里凯 蓝春勇 郑红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对肾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30例MPCNL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3、7、30d肾主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肾主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低于术前(P<0.05);肾段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及最低流速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高于术前(P<0.05),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肾叶间动脉的血流最高流速、最低流速及阻力指数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MPCNL对肾脏损伤小,能改善患肾的血流灌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监测MPCNL后肾脏血流动力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彩色多普勒 微创经石术 脏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附49例报告)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自强 毛峥 +3 位作者 张平 李克军 许晓明 张路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 im 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B超或X线引导下穿刺肾中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输尿管镜下采用气压...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 im 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疗效。方法膀胱镜下患侧输尿管逆行留置输尿管导管,B超或X线引导下穿刺肾中盏,建立皮肤肾脏通道,输尿管镜下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气压弹道碎石成功率100%。术后肉眼血尿55.1%(27/49),26例持续1-3 d后停止,1例造瘘管血尿明显并有血块,持续8 d后停止;术后发热10.2%(5/49)。1周结石清除率93.9%(46/49),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98.0%(48/49)。49例随访1-12个月,平均5个月,未发生输尿管狭窄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输尿管结石 微创经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昌建 钟强 +5 位作者 赵春雷 朴勇一 莫君甫 周渝 章国亮 姜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具有的优势。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微创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具有的优势。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微创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并追查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使用统计软件RevMan 5.0完成Meta分析。结果:经筛选最后纳入5篇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共726例,与试验组比较,对照组患者:①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95%CI[1.00-1.21],P=0.04);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95%CI[0.40-0.79],P=0.000 9)。结论:现有证据证明,MPCNL在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标准PCNL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因纳入文献和样本量有限,建议进行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为MPCNL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佳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石术 经皮石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卧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48例报告 被引量:17
18
作者 钟明 唐顺利 +1 位作者 李凯 黄顺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探讨侧卧位施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7年10月48例上尿路结石(鹿角状结石12例,结石直径为2.2-5.8cm;肾盂肾盏多发性结石31例;输尿管结石... 目的探讨侧卧位施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7年10月48例上尿路结石(鹿角状结石12例,结石直径为2.2-5.8cm;肾盂肾盏多发性结石31例;输尿管结石5例)取侧卧位,头低10°,脚低20°,在C形臂X线机或B超定位下作肾穿刺,建立微创经皮肾取石通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或钬激光碎石,灌注泵冲洗结合取石钳取石。结果除1例因穿刺困难改用俯卧位完成MPCNL外,余4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1例为一期手术,6例为一期置管,二期取石。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37.5±39.6)min。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82.9%(34/41)。无术中大出血,无胸膜损伤及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21例随访1-3个月,术前肾积水17例中,11例肾积水消失,6例减轻;4例残余结石中,1例1个月后再次体外震波碎石后结石排净,其余3例经中药排石,2例结石排净。结论侧卧位施行MPCNL,有利于术中麻醉监护,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可顺利完成MPCNL,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石 经皮石术 气压弹道碎石 钬激光 侧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贺利明 赵慧 +4 位作者 王善龙 张永升 韩胜 杜凌云 刘卓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路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于术后3天、1个月以造影结果为依据,观察有无结石,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天、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25/60)和100.0%(60/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88.3%(53/60)](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能有效减少患者创伤,提高结石清除率,安全性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输尿管碎石石术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碎石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学习曲线的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葛京平 魏武 +3 位作者 马宏青 张征宇 高建平 龚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微创术式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术式。文中探讨微创经皮肾镜(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钬激光碎石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用MPCNL治疗的患者210例。按手术时... 目的微创术式是目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首选术式。文中探讨微创经皮肾镜(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钬激光碎石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用MPCNL治疗的患者21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7组,每组30例。结果 7组患者的通道建立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其中C、D、E、F、G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7组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A、B 2组间(P<0.01)及B、C2组间(P=0.018)有显著差异,C、D、E、F、G各组间无明显差异。7组的输血率无统计学差异(P=0.496),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243),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674)。结论经过60~90例MPCNL手术后,医师操作技术开始稳定。在医师培训中,通过60例手术病例的经验积累即可以单独进行MPCNL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碎石 结石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