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开窗减压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文天林 刘秀梅 +3 位作者 杜培 张天阳 王飞 李放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31±4.31)岁;减压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9例.B组50例,采用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3±4.28)岁;减压1个节段38例,2个节段12例.术前术后均采用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腿痛和行走耐受性(行走距离和耐受程度).结果:8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8个月(10.9~43.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狭窄节段、术前腰腿痛VAS和OD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时间比B组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B组少.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保留后方稳定结构的前提下使神经结构得到充分减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微创 减压 脊柱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骶棘肌小切口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7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哲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136-137,共2页
椎管探查椎体间融合手术,可以通过前路和后路完成.但单纯前路的椎体间融合椎管减压手术,减压不完全,通常还需要进行后路的减压.手术创伤大,过程较复杂.
关键词 椎体间融合 融合手术 小切口 骶棘肌 椎管减压手术 腰椎 微创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耿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6期2986-2989,共4页
目的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周口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接受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手术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不同手术方式对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对其炎症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周口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接受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32例,接受微创经皮椎管减压后外侧融合手术(mis-PLIF)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炎症指标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椎间隙前缘、后缘高度增加,研究组术后的椎间隙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椎管矢状径均较术前增加,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微创经皮椎管减压后外侧融合手术 外侧入路腰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