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微创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振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微创手术 显微外科手术 现代影像学技术 应用 内镜技术 显微镜下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神经外科发展之我见 被引量:4
2
作者 傅先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673-674,共2页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外科医生 神经功能 手术并发症 医源性损伤 临床实践 手术中 除病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神经外科学的今天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30-330,共1页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神经内窥镜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 血管内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 放射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届国际颅底创伤和微创神经外科论坛在沪召开
4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1期3-4,共2页
2012年3月15~19日第一届国际颅底创伤和微创神经外科论坛在上海举办。此次论坛由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来自美国顶尖的颅底神经外科专家首次齐聚上海,与国内诸多知名专家... 2012年3月15~19日第一届国际颅底创伤和微创神经外科论坛在上海举办。此次论坛由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研究所主办。来自美国顶尖的颅底神经外科专家首次齐聚上海,与国内诸多知名专家共话当前世界神经外科的最新进展。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少出席了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神经外科 颅底创伤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论坛 国际 神经外科专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的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成 《淮海医药》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导航系统 显微神经外科 神经影像技术 微创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手术并发症 发展 定位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治疗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彤彤 郑德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4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微创治疗后的效果,指导临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小骨窗手术139例,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157例,按照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评定手术效果,按照日常生活...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微创治疗后的效果,指导临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单纯小骨窗手术139例,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157例,按照颅内血肿清除率、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评定手术效果,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表(ADL)分级评定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血肿残留、术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和预后分级有统计学差异,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组各项指标优于单纯小骨窗手术组。结论显微外科联合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视野,并且提高病变的放大视觉效果,能够直视下清除血肿,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了术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微创神经外科 微骨窗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对额顶叶肿瘤神经微创手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毛德旺 袁建华 +4 位作者 丁忠祥 狄幸波 徐建国 郑劼 林春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5期693-695,706,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在额顶叶肿瘤神经微创手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0T磁共振上,49例额顶叶肿瘤病例术前行颅脑常规MRI平扫加增强和fMRI检查。依据fMRI成像后处理脑功能活动定位图(functional brain mapping,FBM)及常...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在额顶叶肿瘤神经微创手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0T磁共振上,49例额顶叶肿瘤病例术前行颅脑常规MRI平扫加增强和fMRI检查。依据fMRI成像后处理脑功能活动定位图(functional brain mapping,FBM)及常规MR扫描图像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找出额顶叶肿瘤神经微创手术最佳路径切除肿瘤。结果 49例FBM图清晰的显示了大脑皮层左右两侧运动功能区的位置、大小和移位情况,为确定手术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49例微创手术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 3.0TfMRI对额顶叶肿瘤神经微创手术的术前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手术切除脑功能区周围肿瘤并保留运动功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运动功能区 神经微创外科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章明 涂汉军 +3 位作者 袁先厚 秦军 李新建 付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产Storz外径4.0mm神经内镜经纵裂入路及经额角入路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头痛、癫痫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例合并脑积水.... 目的探讨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产Storz外径4.0mm神经内镜经纵裂入路及经额角入路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头痛、癫痫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例合并脑积水.结果12例术后症状均改善,其中以颅高压症为主要表现者6例中,4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减轻,4例癫痫发作者未再发作.12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复查CT或MRI囊肿缩小<50%7例,50%~90%3例,>90%2例.2例脑积水均消失.结论对透明隔囊肿应用神经内镜行囊肿-侧脑室造瘘术微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隔囊肿 神经内镜 微创神经外科 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刀治疗颅内疾病应用进展
9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86-388,共3页
关键词 X刀 放射疗法 颅内疾病 微创神经外科 病理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10
作者 薛建荣 陈家康 +2 位作者 刘桂彪 郑捷敏 李学东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48-649,共2页
目的:探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最大长径>5cm)随机分组,23例采用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 目的:探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最大长径>5cm)随机分组,23例采用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对照组治疗患者术后血肿消除时间分别为(3±1.5)d、(5±4.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对照组治疗(P<0.05)。结论: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能够缩短血肿排空时间,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技术 微创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ENCE OF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520 PATIENTS WITH INTRACR ANIALANEURYSMS
11
作者 丁育基 李慎茂 +9 位作者 段安安 于小千 华杨 柳江 王建生 曹家康 赵瑞林 徐庚 谷春 王仲朴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5-89,共5页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inim 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520patie 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on a retrospective study.Methods.The measur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520patients were reviewed in ter...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minim ally invasive treatment in 520patie 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on a retrospective study.Methods.The measure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520patients were reviewed in terms o f timing of surgery,induced-hypotensive anesthesia,b rain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emporal occlusion of the feeding artery,exter-nal drainage of CSF,dynamic 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blood flow velocity,serum osmolality and CT scanning,anti-vasospasm therapy a s well as selected interventional en dovascular embolization of aneurysms.Results.Of the 520patients,485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direct clipping or endov ascular embolization and35patients were treated non-surgic ally.In 449patients undergoing dir ect clipping and 36undergoing endov ascu-lar embolization,intraoperative r upture of aneurysm occurred in 27(6.0%)and 0%,respectively.Death oc-curred in 13(2.6%),hemiplegia in 8(1.6%),and vegetative state in 2(0.4%).The operative mortality of direct clipping was 3.8%in 210patie nts before 1990and 1.8%in 275patien ts after 1990(36patients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the operative mortality was 0%).Conclusion.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can be markedly impr oved and the opera-tive mortality can be lowered by mini 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URYSM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