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乳腺炎22例 被引量:28
1
作者 周颉 罗建国 +3 位作者 丘禹洪 郑爱秋 张文夏 王恩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乳腺炎的优化方法和操作技巧。方法: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切除肿块型与脓肿型慢性乳腺炎的局部病灶,辅以残腔冲洗及置管引流。与同期传统方法治疗者对比... 目的:探讨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冲洗引流治疗慢性乳腺炎的优化方法和操作技巧。方法: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微创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切除肿块型与脓肿型慢性乳腺炎的局部病灶,辅以残腔冲洗及置管引流。与同期传统方法治疗者对比,观察其治疗上的优势。结果:Mammotome组22例一次治愈率为95.5%(21/22),仅1例于术后5d内冲洗换药持续可见脓性分泌物,为术后引流不畅所致,扩大引流口后22d痊愈;平均治愈时间(9.36±2.22)d;复发率为4.5%(1/22)。对比传统组25例一次治愈率68.0%(17/25,χ2=4.062,P<0.05)、平均治愈时间[(30.28±11.51)d,t′=-8.899,P<0.01]及局部复发率32.0%(8/25,χ2=4.062,P<0.05),差异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可在超声引导下将慢性乳腺炎局部病灶行大范围或完全切除,辅以置管冲洗引流,可明显缩短慢性乳腺炎的治愈时间以及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 冲洗 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的乳腺纤维腺瘤微创旋切术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红鹰 邹强 +5 位作者 周坚 杨永明 蔡端 张延龄 任长才 戴训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80-281,共2页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3例5 3处 0 6cm~ 2 2cm乳腺纤维腺瘤进行了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术 ,评价其手术效果。 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均被Mammotome微...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纤维腺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3例5 3处 0 6cm~ 2 2cm乳腺纤维腺瘤进行了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术 ,评价其手术效果。 结果 乳腺纤维腺瘤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 ,平均每处旋切 17次 ,用时 31min。操作全部成功。皮肤伤口仅 3mm ,并发症轻微。 15例 (2 1处 )经术后 6~ 2 1(13 .5± 4.0 )个月的随访 ,临床及B超复查均无复发迹象。 结论 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进行乳腺小纤维腺瘤的切除术 ,操作简易 ,切除彻底 ,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乳腺纤维腺瘤 微创旋切术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旋切术联合传统开放手术在乳腺多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玉哲 赵怡然 +4 位作者 冯丽 高山 王霞 曹文庆 张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0-756,共7页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传统开放手术和二者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肿瘤且存在较大病灶的临床疗效,为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67例乳腺多发肿瘤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n=83,给予微创旋切术)、传统手术组(n=42,给予传统...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传统开放手术和二者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肿瘤且存在较大病灶的临床疗效,为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67例乳腺多发肿瘤患者分为微创手术组(n=83,给予微创旋切术)、传统手术组(n=42,给予传统开放手术)和联合手术组(n=42,给予微创旋切术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数与肿瘤数比值和术后瘀斑、感染、血肿、明显瘢痕、病灶残留发生率及患者心理满意率。结果: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微创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患者年龄较小(P<0.01)。与传统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增加(P<0.01);与传统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与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P<0.01);与传统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切口数与肿瘤数比值均明显减小(P<0.01);与微创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增加(P<0.01)。3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血肿、瘀斑、明显瘢痕、感染和病灶残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手术组比较,联合手术组患者心理满意率升高(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术联合传统开放手术对乳腺多发肿瘤且存在较大病灶患者疗效较好,手术切口少,患者满意率高,适合在特定人群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创旋切术 传统开放手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韦力 姚志 周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18例女性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检查出375个乳腺实性结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采用纵、横切面... 目的探讨纵切面和横切面超声引导在真空辅助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18例女性乳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检查出375个乳腺实性结节,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采用纵、横切面联合引导,n=229)和对照组(采用单纯纵切面引导,n=146),均采用EnCor真空辅助活检系统进行微创旋切治疗,比较两组乳腺结节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平均旋切次数、完全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最大直径(D)<1.0 cm的结节,联合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及旋切次数〔(5.6±0.8)min,(5±1)次〕少于对照组〔(6.2±1.1)min,(6±1)次〕;1.0 cm≤D<2.0 cm的结节,联合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及旋切次数〔(9.6±1.3)min,(9±1)次〕少于对照组〔(10.3±1.5)min,(10±1)次〕;2.0 cm≤D≤3.0 cm的结节,联合组平均旋切治疗时间及旋切次数〔(15.1±2.1)min,(15±2)次〕少于对照组〔(17.8±2.4)min,(17±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完全切除率(223/229,97.4%)与对照组(139/146,95.2%)无差异(χ2=1.260,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8/229,3.5%)低于对照组(14/146,9.6%)(χ2=5.999,P<0.05)。结论超声纵、横切面联合引导较单纯纵切面引导能明显减少平均旋切次数,缩短旋切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真空辅助活检系统 乳腺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房良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雷玉涛 侯宽永 +4 位作者 崔立刚 江凌 赵瑾 穆颖 赵红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评价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09年2月对查体和超声体检发现的205例乳腺肿物(单发肿瘤142例,多发肿瘤63例,其中58例为超声发现的不可触及病灶)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Mammotome乳房活检系... 目的评价乳腺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6年5月~2009年2月对查体和超声体检发现的205例乳腺肿物(单发肿瘤142例,多发肿瘤63例,其中58例为超声发现的不可触及病灶)行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Mammotome乳房活检系统及11G/8G穿刺针(美国强生公司),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结果205例共切除356个肿瘤,直径0.3~3.5cm。手术时间1~50min,平均10.2min。术后局部瘀斑22例,血肿19例(3例行血肿穿刺)。术后病理:纤维腺瘤98个,乳腺增生246个,其中154个伴纤维腺瘤样结构,导管内乳头状瘤7个,管状腺瘤1个,囊肿4个。132例随访2~36个月,肿瘤残余4例(3.0%),肿瘤局部及切口美容效果满意。结论体检及超声发现的乳房内良性肿瘤(尤其是同一乳房内多发肿瘤)及超声发现的乳房内不可触及病灶,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可以准确可靠切除,明确诊断,减少漏诊或避免过度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瘤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在筛查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勤 常万利 王遵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27-632,共6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作为一种活检方式在筛查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568例(1071个结节)临床触诊阴性,且直径<10 mm的乳腺结节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超声探头引导下纵向进针,横向旋切,将切除...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作为一种活检方式在筛查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568例(1071个结节)临床触诊阴性,且直径<10 mm的乳腺结节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超声探头引导下纵向进针,横向旋切,将切除的标本立即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手术方案。结果 每个结节旋切时间(3.1±1.3)min。555例(97.7%)共1058个结节为良性病变,其中腺纤维瘤672个,乳腺腺病伴腺瘤形成趋势(含乳腺腺病) 371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其他良性疾病(乳腺炎、上皮增生活跃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等) 9个。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0.4%),再次进行局部扩大切除术。恶性病变11例(1.9%),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导管原位癌3例。BI-RADS 3类426例中4例乳腺癌,恶性率0.9%(4/426);4a类142例中7例乳腺癌,恶性率4.9%(7/142)。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定位精准、创伤性小、安全可靠,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小结节(≤10 mm)中作为一种活检方式筛查早期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乳腺BI-RADS 3、4a类合并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不宜定期观察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乳腺癌 乳腺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 被引量:7
7
作者 刘兰芬 管一帆 +3 位作者 权源 张彦 范西红 贺青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2例经临床及超声检查拟诊为乳腺良性肿块的患者(单个病灶最大径≤3.0cm)行超声引导下肿块病理取材及微创旋切术。结果:22例乳腺良性肿块在旋切过程中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2例经临床及超声检查拟诊为乳腺良性肿块的患者(单个病灶最大径≤3.0cm)行超声引导下肿块病理取材及微创旋切术。结果:22例乳腺良性肿块在旋切过程中均显示出瘤体逐渐变小,直至完全消失的全过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乳腺旋切系统诊断与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既简便又安全实用,尤其适用于直径<3.0cm以下的乳腺良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术 乳腺良性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颖 吴艳 陈汉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2期35-36,共2页
对33例(43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清洁准备及腹式呼吸训练;术中积极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给予切口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术后43处乳腺良性肿块经超声扫描提示病灶消失。术后出... 对33例(43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清洁准备及腹式呼吸训练;术中积极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给予切口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术后43处乳腺良性肿块经超声扫描提示病灶消失。术后出现局部轻度皮下淤血3例、残腔少量积血1例,均在术后2~3周逐渐消退。随访1~6个月,均无肿块残留、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提出B超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肿块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理想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块 B超 微创旋切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疾病病人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育红 彭芬 +1 位作者 代利平 江燕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6期34-35,共2页
对30例(30处)乳腺疾病病人在B超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结果手术顺利,所取标本均行病理切片检查以明 确诊断。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随访及健康教育,是进 行微创旋切术的护理重点。
关键词 乳腺疾病 微创旋切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肿块Mammotome微创旋切术的配合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素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23-823,共1页
关键词 乳腺肿块切除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 早期治疗 心理阴影 恶性肿瘤 微创活检 定位准确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道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2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225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分别t=39.4500、22.3034、20.2564、28.4499、30.2355,P均<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其显著(χ2=33.3409,P<0.01)。结论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用于切除乳腺良性肿块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等优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术 乳腺 良性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旋切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5期352-353,共2页
介绍微创静脉旋切术过程中 ,根据手术进程 ,适时连接照明棒 ,调节刨刀的转速和模式 ;术毕及时关闭主机 ,避免碰撞 ,延长使用寿命。结果与传统术式比较 ,微创静脉旋切术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微创旋切术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聪聪 于子溢 +2 位作者 童滢 孙飞翔 肇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的37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共计61侧乳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0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的37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共计61侧乳房)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每侧乳房手术时长40~125 min,平均(78.0±17.6)min。术中总失血量15~200 mL,中位失血量35.0(25.0,52.5)m L。术后3侧乳房发生出血(4.92%),2侧乳头可逆性感觉异常(3.28%),2侧乳房皮肤冗余(3.2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剧烈疼痛、感染、乳头坏死、碟状畸形、乳房活动度受限及二次发育等并发症。总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9±2.1)个月。患者满意度100%。结论:采用微创旋切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房发育症 微创旋切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微创旋切时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
14
作者 陈建筱 吕昊 郭小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区域阻滞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中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12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 0.5μg/kg组(D_(1)组)、Dex 0.75μg/kg组(D_(2)组)、Dex 1.0μg/kg组(D...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区域阻滞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中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120例乳腺多发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 0.5μg/kg组(D_(1)组)、Dex 0.75μg/kg组(D_(2)组)、Dex 1.0μg/kg组(D_(3)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静脉注射试验用药后行乳腺后间隙麻醉下微创旋切术。比较术中最适镇静率,术后最适镇静率,麻醉前、静脉用药结束、乳腺后间隙麻醉、手术开始、手术5 min、术毕、静脉用药30 min、静脉用药6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命体征[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中度及以上疼痛(VAS>3)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其中术中和术后最适镇静分别定义为术中Ramsay评分2~4分和术后Ramsay评分2~3分。结果:Dex具有剂量依赖性镇静镇痛作用,术中最适镇静率D_(2)、D_(3)组明显高于C组和D_(1)组,术后最适镇静率D_(2)组最高;D_(2)组和D_(3)组术中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D_(1)组,且D_(2)组、D_(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D_(2)组和D_(3)组的头晕发生率高于C组和D_(1)组;各组低血压、高血压、严重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恶心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前单次静脉应用0.75μg/kg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和术后最适镇静率高,是区域阻滞下乳腺微创旋切术辅助镇静的适宜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静 区域阻滞 乳腺微创旋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树平 钱朋飞 +5 位作者 邓素华 邹燕鹏 董菊红 孙宇 张维平 闻国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两种真空辅助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微创外科中的价值。方法:彩超引导下对480例1 194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同期对210例374个乳腺病灶进行开放切除,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时间、疤痕长度等。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在出血、皮下血肿、肿瘤残留、皮肤破损、感染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复发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短,疤痕小,同开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麦默通组与安珂组在术中出血、局部瘀斑、局部血肿及皮肤破损、感染、复发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肿瘤残留方面安珂比麦默通稍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或安珂微创旋切系统,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美观安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安珂 彩超引导 微创旋切术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诊治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金凤 付月珍 +1 位作者 陈楚吟 王喜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10期2584-2585,共2页
[目的]介绍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对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切除乳腺病灶,将所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共切除病灶265个,无一例操... [目的]介绍麦默通(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腺疾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对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切除乳腺病灶,将所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123例乳腺疾病病人共切除病灶265个,无一例操作失败,乳房上仅留有3mm~5mm的微小创口,术后病理诊断阳性病灶31个(包括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234个病灶为良性病变。有2例在术后出现近期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B型超声未发现残留病灶。[结论]应用MAMMO-TOME乳腺微创旋切系统诊治乳房疾病既可完整切除病灶,又可对乳腺可疑病灶明确诊断;且创伤小,维持乳房的美观,减轻病人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 微创旋切术 乳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无异形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疗效与预后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亚静 吴焕良 +2 位作者 陈运景 何贵省 吴煌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7期1335-1342,共8页
目的:评价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无异形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使用Cochrane... 目的:评价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无异形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医学、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电子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使用Cochrane手册及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效应量的合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1016例患者。真空辅助旋切手术对比开放手术出血量少[MD=-6.38,95%CI(-9.90,-2.86),P<0.05];术后并发症少[RR=0.43,95%CI(0.29,0.64),P<0.05];术后引流量[MD=-2.56,95%CI(-4.97,-0.15),P<0.05]及引流时间[MD=-0.25,95%CI(-0.40,-0.09),P<0.05]均低于开放组;术后复发率低[RR=0.26,95%CI(0.14,0.49),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与开放手术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12.82,95%CI(-25.70,0.06),P=0.05]。结论:真空辅助旋切术比开放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及引流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但在手术时间上与开放手术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本研究在复发率的对比上真空微创旋切术显示了复发率低的优势,但仍需长期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 META分析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