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31±4.31)岁;减压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9例.B组50例,采用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3±4.28)岁;减压1个节段38例,2个节段12例.术前术后均采用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腿痛和行走耐受性(行走距离和耐受程度).结果:8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8个月(10.9~43.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狭窄节段、术前腰腿痛VAS和OD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时间比B组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B组少.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保留后方稳定结构的前提下使神经结构得到充分减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两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两种溶栓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两种溶栓药(阿替普酶、尿激酶)辅助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收集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对4...目的对比两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两种溶栓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两种溶栓药(阿替普酶、尿激酶)辅助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收集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对4组治疗前后血肿量、脑水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及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ADL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软通道1组在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方面较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GOS评分方面,软通道1组仅较硬通道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方面,软通道1组较硬通道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阿替普酶液化引流术能提高小脑出血的救治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的临床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CSD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微创穿刺引流联...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的临床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CSD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椎颅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术后7 d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问卷量表(又称SF-36量表)评价治疗前、治疗半年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的血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81.40%(35/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 P =0.02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且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嗜睡、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CSDH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肿复发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31±4.31)岁;减压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9例.B组50例,采用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3±4.28)岁;减压1个节段38例,2个节段12例.术前术后均采用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腿痛和行走耐受性(行走距离和耐受程度).结果:8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8个月(10.9~43.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狭窄节段、术前腰腿痛VAS和OD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时间比B组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B组少.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保留后方稳定结构的前提下使神经结构得到充分减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
文摘目的对比两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两种溶栓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两种溶栓药(阿替普酶、尿激酶)辅助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收集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对4组治疗前后血肿量、脑水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及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ADL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软通道1组在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方面较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GOS评分方面,软通道1组仅较硬通道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方面,软通道1组较硬通道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阿替普酶液化引流术能提高小脑出血的救治率。
文摘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的临床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CSD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椎颅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术后7 d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问卷量表(又称SF-36量表)评价治疗前、治疗半年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的血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81.40%(35/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 P =0.02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且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嗜睡、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CSDH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肿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