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休克早期微创性创面磨削治疗面部深Ⅱ度烧伤48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叶 马华 +2 位作者 周洪春 姜艳 武永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4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方法 休克早期 微创性创面磨削 面部深Ⅱ度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定位法在年轻乳腺癌保乳术中的精准性与微创性评价
2
作者 杨方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法对乳腺癌保乳术(BCS)治疗年轻乳腺癌患者精准性、微创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年轻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n=38)和常规组(n=38)。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法实施BCS...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定位法对乳腺癌保乳术(BCS)治疗年轻乳腺癌患者精准性、微创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年轻乳腺癌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n=38)和常规组(n=38)。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方法,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法实施BCS。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微创性、精准性、手术前后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术后3个月乳腺美容效果及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存质量表(FAC-B)]。结果:超声组手术时间[(52.39±16.42)min]、住院时间[(6.09±2.07)d]短于对照组[(63.48±17.53)min、(7.22±2.34)d](P<0.05),术中出血量[(25.39±5.87)mL]低于对照组[(30.26±6.44)mL](P<0.05);超声组最大切缘≤2 cm占比(94.74%)、切缘阴性占比(89.47%),均高于常规组(52.63%、68.42%)(P<0.05);术后3 d,超声组CD4^(+)[(35.31±2.77)%]、CD4^(+)/CD8^(+)[(1.34±0.21)]水平高于常规组[(33.04±2.65)%、(1.15±0.16)],CD8^(+)[(26.35±2.69)%]水平低于常规组[(28.73±2.74)%](P<0.05);术后3个月超声组乳房美容优良率(92.11%)高于常规组(73.68%)(P<0.05);术后3个月,超声组FACT-B评分[(109.73±6.42)分]高于常规组[(96.35±5.89)分](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法能提高BCS的精准性与微创性,可优化手术情况,减轻免疫功能抑制,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且乳房美观度高,生活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保乳术 超声引导定位法 精准 微创性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性子宫切除术式探讨
3
作者 项建华 胡国威 《华夏医学》 2001年第4期421-422,共2页
目的 :探讨微创性子宫切除术式。方法 :取 1991~ 1997年需子宫切除术的 6 0例患者做了微创性子宫切除术 ,并与同期 6 0例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患者作比较。结果 :微创性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并发症少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 目的 :探讨微创性子宫切除术式。方法 :取 1991~ 1997年需子宫切除术的 6 0例患者做了微创性子宫切除术 ,并与同期 6 0例行传统子宫切除术患者作比较。结果 :微创性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并发症少 ,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因均采用术后镇痛 ,肛门排气时间无差异。结论 :微创性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利用腹膜张力达到腹膜外操作的目的 ,减少腹腔干扰及内脏牵引 ,手术切口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性手术 子宫切除术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跟腱断裂的微创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永贵 刘江涛 +2 位作者 徐俊昌 王一仲 庄正陵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急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针对急性跟腱断裂最佳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时间长,跟腱再断裂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慢。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存在一系列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是... 急性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目前针对急性跟腱断裂最佳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存在较多争议,其治疗方式主要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时间长,跟腱再断裂率较高,术后功能恢复慢。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治疗存在一系列并发症,而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口的暴露,降低手术损伤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并且降低伤口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上日益得到重视,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缝合技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性闭合胫腓骨干骨折 被引量:14
5
作者 余洋 陈伟凯 +3 位作者 崔伟 周一飞 陈华 杨雷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 :探讨微创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性闭合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微创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58例粉碎性闭合胫腓骨骨干折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岁。骨折按A... 目的 :探讨微创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性闭合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微创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58例粉碎性闭合胫腓骨骨干折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岁。骨折按AO分型,B1型9例,B2型7例,B3型10例,C1型14例,C2型12例,C3型6例。根据Winquist-Hanson粉碎分级,1级23例,2级17例,3级12例,4级6例。终末随访根据Johner-Wruhs评分比较各治疗组患者疗效。结果:58例均获随访,时间18~36周,平均6.8个月。58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24~32周,平均28周。1级粉碎组优良率在明显高于其他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粉碎级别增高而增高,愈合时间随着粉碎级别增高而延长。C3型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优良率明显低于其他组,B1型骨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微创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技术治疗多段、长螺旋轻中度粉碎伴隐匿骨裂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能够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完全符合BO原则,最大程度保护了骨折端血运,减少带架时间,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粉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微创通道下单侧开窗减压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文天林 刘秀梅 +3 位作者 杜培 张天阳 王飞 李放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 目的:比较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2例,采用微创通道下单侧椎板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56.31±4.31)岁;减压1个节段23例,2个节段9例.B组50例,采用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男1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53±4.28)岁;减压1个节段38例,2个节段12例.术前术后均采用视觉分析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残损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痛、腿痛和行走耐受性(行走距离和耐受程度).结果:82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2.8个月(10.9~43.4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狭窄节段、术前腰腿痛VAS和ODI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手术时间比B组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比B组少.并发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在保留后方稳定结构的前提下使神经结构得到充分减压,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在把握严格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作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特别是老年患者的主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减压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42
7
作者 白磊 陈晨 +4 位作者 李军 冯毅 严飞平 李志磊 霍国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2组28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和TLR4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8d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及TLR4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vs 73.8%),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vs 21.3%,6.6%vs 19.7%,P<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减轻脑水肿,降低血清AQP4和TLR4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穿刺术 水通道蛋白质4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改良Fulkerson截骨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 被引量:7
8
作者 林志炯 伍中庆 +1 位作者 高大伟 吴宇峰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7期513-514,共2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协助下改良Fulkerson截骨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及改良Fulkerson截骨(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20例(25膝),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6~28... 目的:评价关节镜协助下改良Fulkerson截骨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及改良Fulkerson截骨(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20例(25膝),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16~28岁,平均21岁。术前术后进行Lysholm评分及Tegner活动评分,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再脱位。术后Lysholm评分为(87.7±9.6)分,较术前(54.4±12.1)分明显提高(t=2.33,P<0.05)。术后Tegner活动评分为(5.1±1.3)分,较术前(2.8±0.8)分明显提高(t=4.36,P<0.01)。结论:改良Fulkerson截骨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属伸膝装置的远近端联合重排手术,具有疗效肯定、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关节镜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健平 曾明 +2 位作者 谭健韶 关宏业 赵新建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7期547-54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至2008年共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8例,其中男41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岁。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腓骨,胫骨较大骨块用撬拨法复位,恢复踝穴位置及下肢力线后再... 目的:探讨微创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至2008年共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8例,其中男41例,女7例;年龄21~68岁,平均44.5岁。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腓骨,胫骨较大骨块用撬拨法复位,恢复踝穴位置及下肢力线后再用克氏针或螺钉固定,术后6周开始部分负重及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48例均获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12个月。48例均骨性愈合,按Johner-Wruhs评定标准(从疼痛、畸形、关节活动度及是否伴神经血管损伤等方面评定):优38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95.8%。结论:微创固定具有操作简易,软组织损伤少,固定可靠的优点,并能最大限度保护骨膜,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可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粉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性Pilon骨折的分期微创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陆建伟 宋红浦 +2 位作者 余铮 刘宏 张春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85-86,共2页
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是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并发症多,病废率高。近年来,随着建筑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的Pilon骨折日趋增多,对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开放性Pilon骨折采用分... Pilon骨折约占下肢骨折的1%,是临床常见且较难治疗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并发症多,病废率高。近年来,随着建筑和交通业的迅速发展,高能量的Pilon骨折日趋增多,对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对开放性Pilon骨折采用分期微创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强 陈恩良 +1 位作者 陈荣良 蒋大权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比较损伤早期与延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远侧干骺端粉碎性... 目的:比较损伤早期与延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MIPPO技术治疗闭合性胫骨远侧干骺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6例。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早期手术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1~57岁,平均(39.0±17.8)岁;在损伤早期即实施MIPPO手术;其中Tscherne软组织损伤Ⅰ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例1例。延期手术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24~55岁,平均(39.5±15.2)岁;延期接受MIPPO手术;其中Tscherne软组织损伤Ⅰ级6例,Ⅱ级26例,Ⅲ级3例。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Lowa踝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的功能疗效,采用正侧位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维持及对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早期手术组随访(13.5±3.5)个月,延期手术组随访(15.2±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2,P=0.064)。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手术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延期手术组(P〈0.05)。早期手术组与延期手术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5±2.8)个月和(6.2±3.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8,P=0.342);两组末次随访时Lowa踝关节评分分别为87.6±6.8和89.6±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P=0.182)。早期手术组中术后2例发生腓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延期手术组中术后1例胫骨切口周围浅表炎症反应,另有1例术后4个月时发生切口深部迟发性感染,两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5%和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900)。结论:对于术前软组织损伤较轻的TscherneⅠ、Ⅱ级胫骨远侧干骺端粉碎性骨折实施损伤早期MIPPO技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术后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可实现与延期MIPPO技术相当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粉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段华 蒲丹 陈世寅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9期800-803,共4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肩痛患者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诊断为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31±8.23)岁...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肩痛患者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诊断为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31±8.23)岁,病程(8.08±1.32)d,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对照组57例,男24例,女33例,平均年龄(57.39±9.25)岁,病程(7.74±1.29)d,采用病变部位痛点封闭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夜间静息痛及功能、二次注射率和综合疗效进行观察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夜间静息痛及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1 d、1周后两组VAS评分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 d后夜间静息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 d、1周及1个月后两组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二次注射人数治疗组13例,低于对照组45例。两组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痊愈37例,优于对照组2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急性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炎较传统封闭疗法起效更快,疗程更短,短期疗效及综合疗效优于传统封闭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囊炎 肩痛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松解疗法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罗涛 刘景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5期438-440,共3页
中医小针刀微创松解疗法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具有比较满意的疗效。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利用自制小尖刀、斜刃刀、虹膜刀、镰状弯刀、推割刀等改进刀具替代传统小针刀,改变原小针刀垂直多刀刺切法,采取微型切... 中医小针刀微创松解疗法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扳机指",具有比较满意的疗效。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利用自制小尖刀、斜刃刀、虹膜刀、镰状弯刀、推割刀等改进刀具替代传统小针刀,改变原小针刀垂直多刀刺切法,采取微型切口,沿指屈肌腱走行方向纵向钩切、挑割、直线推割等方式,彻底切开出现狭窄病变的腱鞘滑车,达到松解目的。术中需要注意:全面细致地了解指屈肌腱以及周围组织的解剖层次、结构关系;严格掌握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微创松解疗法的适应证;熟练掌握专用微创松解针、刀具以及规范化操作方法;术前准确定位,术中按顺指屈肌腱走行方向,沿肌腱正中连续切开松解的方法,完全可以达到与传统切开手术相同甚至更高的松解疗效,同时还可避免常见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炎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阿替普酶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文婷 陈勇军 +1 位作者 蒋福生 刘稀金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两种溶栓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两种溶栓药(阿替普酶、尿激酶)辅助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收集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对4... 目的对比两种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两种溶栓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40例,采用两种溶栓药(阿替普酶、尿激酶)辅助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收集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对4组治疗前后血肿量、脑水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及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lasgow Outcome Scale,GOS)、ADL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软通道1组在血肿清除率、NIHS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方面较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GOS评分方面,软通道1组仅较硬通道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方面,软通道1组较硬通道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阿替普酶液化引流术能提高小脑出血的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 血肿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通道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前血肿扩大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峰 朱遂强 +3 位作者 唐洲平 康慧聪 胡琦 刘晓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前血肿扩大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前CT确诊,将有血肿扩大者作为观察组(48例),无血肿扩大者作为对照组(102例),观察两组患者微创术后再...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前血肿扩大对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术前CT确诊,将有血肿扩大者作为观察组(48例),无血肿扩大者作为对照组(102例),观察两组患者微创术后再出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出现再出血患者分别为4例和13例,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6)。结论在一定条件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前血肿扩大不一定会增加术后再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血肿 手术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及短期预后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德辉 张金承 +2 位作者 刘大雪 张然 朱凤娥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6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的临床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CSD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微创穿刺引流联...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的临床效果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CSD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予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椎颅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术后7 d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健康调查简易问卷量表(又称SF-36量表)评价治疗前、治疗半年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半年的血肿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5%(41/43)、81.40%(35/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8、 P =0.02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且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嗜睡、颅内积气、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及血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CSDH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血肿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神经缺损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 被引量:1
17
作者 冀鹏飞 高延庆 +1 位作者 李松涛 潘俊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95-129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7在我科就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确诊患者18例18眼。术前患眼视力手动~0.5,患眼眼压18.3~56.8(平均35.21... 目的:观察应用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7在我科就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确诊患者18例18眼。术前患眼视力手动~0.5,患眼眼压18.3~56.8(平均35.21±10.43)mm Hg,眼轴长度19.60~22.46(平均20.63±0.48)mm,中央前房深度0.98~1.86(平均1.31±0.22)mm。所有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扁平部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囊膜切开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2(平均9)mo。末次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2~0.8,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压12.3~19.8(平均16.05±2.46)mm 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1);前房深度1.89~3.49(平均2.42±0.47)mm,与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P<0.01);术后早期1眼术后眼压为8mm Hg,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末次眼压为15mm Hg;所有患者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人工晶状体夹持、眼内出血、感染、眼压失控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微创玻璃体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微创性 青光眼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肾急性上尿路梗阻并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鹏飞 杨英刚 +2 位作者 郭建军 梁荣兴 蔡恒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第8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独肾急性上尿路梗阻并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采用微创外科治疗的独肾急性上尿路梗阻并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17例... 目的观察独肾急性上尿路梗阻并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采用微创外科治疗的独肾急性上尿路梗阻并脓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2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17例,输尿管逆行插管11例。28例均及时解除上尿路梗阻,全身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肾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仅3例行血液透析1次,2例予长期留置肾造瘘管引流。28例微创外科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血尿素、血肌酐及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同时,行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或输尿管插管引流术缓解独肾急性上尿路梗阻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肾 尿道梗阻 休克 脓毒 肾功能不全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18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真 胡美进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0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ESIN)技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采用微创方法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4~15岁,平均8.6岁;左侧7例,右侧11例。按Judet分型:Ⅱ型5例,Ⅲ型9例,Ⅳa...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ESIN)技术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采用微创方法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4~15岁,平均8.6岁;左侧7例,右侧11例。按Judet分型:Ⅱ型5例,Ⅲ型9例,Ⅳa型1例,Ⅳb型3例。术后记录患儿桡骨颈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的疼痛、畸形和活动范围。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8个月,均愈合良好,1例出现钉尾激惹疼痛,骨折愈合拔除后消失;1例复位固定后术中满意,术后2 d复查发现侧方及成角20°移位,观察6个月肘关节功能良好。按照Tibone-Stoltz的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5例,中2例。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具有疗效可靠、微创、可尽早恢复功能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桡骨骨折 儿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微创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内皮素的影响
20
作者 李雪斌 蒙兰青 +3 位作者 黄瑞雅 韦世革 黄建敏 韦叶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的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电化学... 目的观察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探讨头部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 h内的脑出血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NSE和ET含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ET和NIHSS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NSE和ET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亚低温联合微创术治疗可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降低脑出血后血清NSE和ET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内皮缩血管肽类 低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