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哲慧 戴建平 童松林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7期532-53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动力螺钉内固定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孟维春 蒋俊峰 +1 位作者 曹骏敏 董启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89,共2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中3例,...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2例。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为6.5个月。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5例,良13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螺钉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
3
作者 赵慧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 目的探讨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接受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2例发生便秘,未出现压疮、切口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体外定位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给予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体外定位 动力螺钉 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彦辉 吴帆 +3 位作者 张立明 王永平 段棣铧 王越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1期35-37,共3页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DHS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1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失败原因。结果本组DHS内固定...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DHS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21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失败原因。结果本组DHS内固定术失败原因分别为DHS穿出股骨头、DHS切割股骨头颈、髋内翻角度增加≥10°、DHS滑动超过20 mm、DHS或钢板松动断裂、内固定物松动造成骨不连。股骨颈基底骨折DHS内固定术失败率为8.7%;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失败率为4.6%,其中A3型失败率显著高于A1型和A2型;股骨转子下骨折DHS内固定术失败率为12.5%。不同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TAD)骨折DHS内固定术失败率不同,其中TAD≤25 mm者为1.0%,TAD 26~50 mm者为3.8%,TAD>50 mm者为27.6%。结论了解DHS生物力学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精确手术操作是保证DHS内固定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 动力螺钉 骨折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例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仕华 黄超 陆敏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9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6min;出血量120~200ml,平均150ml。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2.5年,按照韩一生等的方... 目的探讨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46min;出血量120~200ml,平均150ml。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2.5年,按照韩一生等的方法对患髋进行综合评分,优48例,良17例,一般2例,差1例。疗效优良率达95.6%。结论微创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 骨折 动力螺钉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8例
6
作者 李贵华 李玉雄 许和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治疗 动力螺钉 骨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报告
7
作者 刘焕生 朱登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固定治疗 动力螺钉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固定治疗 动力螺钉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9
作者 唐重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比较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OBG组,n=43)与对照组(... 目的:比较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OBG组,n=43)与对照组(REG组,n=43)。分别对REG组患者与OBG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术后2周,OBG组患者患侧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低于REG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OBG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中的功能评分、稳定性评分和疼痛评分均高于REG组患者,P<0.05。OBG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REG组患者,P<0.05。结论:与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相比,对其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改善其患侧髋关节的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骨折 老年患者 动力螺钉内固定 人工全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帆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5期99-100,共2页
目的:比较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泸州市纳溪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 目的:比较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泸州市纳溪区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均更少,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康复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与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相比,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康复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螺钉内固定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髋关节置换手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差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险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2期51-52,共2页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63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常规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动力螺钉固定 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家正 胡文雄 +1 位作者 张恒林 李雄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和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DHS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 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采用DHS内固定术和支架外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DHS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行走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螺钉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胜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9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 目的:探讨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Harris评分、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骨折处愈合的时间。结果 :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Harri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的时间、骨折处愈合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螺钉内固定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友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51-52,共2页
目标:对比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目标:对比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A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手术的时间更短、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 动力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动力髋螺钉的应力测试和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松林 陈建列 +2 位作者 陆文杰 潘志军 王以进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初步应用明确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尸体10根股骨标本,制成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随机分为MTDHS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进行骨折固定。标本在WE-5型万能试验机上...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和临床初步应用明确微创动力髋螺钉(MT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尸体10根股骨标本,制成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随机分为MTDHS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进行骨折固定。标本在WE-5型万能试验机上加载不同级别载荷,以检测载荷-应变变化、载荷-位移变化、股骨的强度和刚度,试验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进行组间对比。临床应用MT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按Harris标准评分,确定疗效。结果:MTDHS组股骨张力侧应变变化比DHS组小14%,压力侧应变小11%;下沉位移比DHS组小19%,水平位移小22%;外侧应力强度比DHS组高12%,内侧应力强度高11%;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比DHS组分别高19%和37%;MTDHS组最大破坏扭矩比DHS组高15%,而扭角变形小18%,最大平均扭转刚度比DHS组高15%;在1800N的作用下,MTDHS组骨折断面张开角为2.28°,而DHS组达到3.60°,相差37%。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经MTDHS固定,平均得分91分,优良率为92.7%,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MTDHS结构合理,能实现小切口微创植入固定,有效对抗骨折端旋转、剪切和内翻应力,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动力螺钉 骨折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谢晓荣 杨克强 +1 位作者 杨牧 张鑫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6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DHS内固定的4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骨折位于左侧26例,右侧20例;Ⅰ型骨折8例,Ⅱ型14例,Ⅲ型18例,Ⅳ型及... 目的:观察和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DHS内固定的46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中骨折位于左侧26例,右侧20例;Ⅰ型骨折8例,Ⅱ型14例,Ⅲ型18例,Ⅳ型及逆粗隆间各3例。46例术后获6-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髋内翻、断钉、断板、骨折移位及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5例疗效优,8例良,3例可,优良率为93.5%。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股骨粗隆 老年人 骨折固定 动力螺钉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部骨折10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刚 汤继文 +1 位作者 刘巧慧 李慧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动力螺钉 内固定 治疗 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涛 关智宇 冯殿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 目的比较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研究组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动力髋螺钉技术。随访患者12个月,统计两组伤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愈合率、骨折复位满意率等指标,同时给予X线摄片,采用功能恢复评分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伤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复位满意率为100.0%(70/70),对照组骨折复位满意率为88.6%(6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等优势,不良反应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动力螺钉 传统动力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健强 孟志斌 +2 位作者 李俊 李洪潮 李德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1期52-53,共2页
回顾性分析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7例失败患者中,内固定松动髋内翻7例,钉穿出6例,钢板拔钉2例,髋螺钉退出2例。认为骨折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及手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动力髋... 回顾性分析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7例失败患者中,内固定松动髋内翻7例,钉穿出6例,钢板拔钉2例,髋螺钉退出2例。认为骨折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及手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动力髋螺钉失败的主要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骨折端要力求解剖复位,重建内存结构的稳定性,髋螺钉的位置安置适当可有效避免固定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动力螺钉 内固定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郑锋 谌业光 +1 位作者 谢伟文 黄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1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关节组和DHS组,对于关节组中... 目的分析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1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关节组和DHS组,对于关节组中的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对于DHS组中的患者采取DHS内固定。结果 DHS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引流量明显比关节组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关节组患者低,但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关节组患者在手术后,下床时间明显比DHS组患者早(P〈0.05),患者在早期髋关节的功能也要显著好于DHS组中的患者(P〈0.05),然而经过多个月以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没有显著性的差别(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该以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做为首选的措施,应该慎重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严格掌握它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动力螺钉内固定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