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辅助提取柑橘皮香精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菲菲 赵良忠 +3 位作者 李化强 徐永平 李晓宇 李淑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7-171,共5页
以柑橘皮为主要原料,氯化钾为助剂,通过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柑橘皮中香精油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助剂添加量、研磨时间、球磨机研磨珠粒数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研究,优化柑橘皮香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 以柑橘皮为主要原料,氯化钾为助剂,通过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柑橘皮中香精油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助剂添加量、研磨时间、球磨机研磨珠粒数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研究,优化柑橘皮香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助剂添加量3%(m/m),研磨时间40min,研磨珠粒数10粒,料液比为140(m/V),该工艺条件下香精油提取得率最高,为1.73%,比传统热回流法提高了29.10%,且大大缩短提取周期,该生产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 香精油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与超微粉碎技术加工的鹿茸粉对小鼠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丽萍 李建光 +3 位作者 吴菲菲 张程程 徐永平 金礼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3-96,共4页
应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加工鹿茸获得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采用有机溶剂索式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提取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性激素,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中性激素的溶出量;将鹿茸微... 应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加工鹿茸获得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采用有机溶剂索式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提取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性激素,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中性激素的溶出量;将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以2g/kg的比例分别添加到粉末状商品鼠粮中混匀,重新压制成棒状鼠粮,连续饲喂昆明小鼠9周。通过分析其对小鼠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加工鹿茸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运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提取的鹿茸微切助粉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溶出量均高于超微粉碎的鹿茸粉,尤其是水作为溶剂提取的雌二醇的溶出量是超微粉碎的15.5倍。饲喂含鹿茸微切助粉鼠粮的小鼠与饲喂含鹿茸超微粉鼠粮的小鼠相比,雄鼠的精子数、a级精子数和精子活力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和子宫的发育指数明显高于超微粉组,动情周期也比超微粉组短,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性激素浓度显著增加(p<0.01);孕鼠的胚胎数量较多,发育较快,哺乳期仔鼠的生长也较快。以上结果充分证明,应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加工鹿茸,能够高效释放目标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 粉碎技术 鹿茸 性激素 小鼠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及其活性物质的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菲菲 徐永平 +2 位作者 赵良忠 李淑英 李化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138-142,共5页
[目的]检测鹿角盘微切助粉中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通过与中药粉碎技术相比,考察该技术对鹿角盘颗粒粒径、形态的影响并检测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经微切变-助剂互... [目的]检测鹿角盘微切助粉中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活性物质的含量。[方法]采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制备鹿角盘微切助粉,通过与中药粉碎技术相比,考察该技术对鹿角盘颗粒粒径、形态的影响并检测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经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处理后,鹿角盘粒径在1~30μm范围内的颗粒数占82.73%,且细胞已被充分破碎,有效成分呈释放的状态。鹿角盘微切助粉中含有丰富的性激素(包括雌二醇、睾酮、孕酮)、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柠檬酸钙和钙,且含量均高于其粗粉组,说明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有利于鹿角盘中活性成分的释放,体现了该技术的优越性。[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鹿角盘提供一种新的粉碎技术,并为阐明鹿角盘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盘 切变-助剂技术 切助粉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思昭 赵博 +1 位作者 王晓艳 金礼吉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22期71-73,共3页
为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本试验以辣椒红色素的吸光度和色价为指标,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Na2CO3助剂用量... 为研究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本试验以辣椒红色素的吸光度和色价为指标,考察微切助互作技术辅助提取辣椒中辣椒红色素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Na2CO3助剂用量为5%(w/w),研磨时间为40min,溶液95%乙醇,料液比为1:70(g:ml)。在该条件下检测红色素色价,较热回流法提高了1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助技术 辣椒红色素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假定层粘连蛋白基因NbHLAMB4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互作蛋白质筛选
5
作者 李楠 戴卫江 +4 位作者 李孝良 彭祥然 唐旭东 徐莉 沈中元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6-661,共6页
层粘连蛋白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之一,在基膜的构建及细胞的黏附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检索微孢子虫数据库发现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存在假定层粘连蛋白基因Nb HLAMB4,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为... 层粘连蛋白是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之一,在基膜的构建及细胞的黏附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通过检索微孢子虫数据库发现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存在假定层粘连蛋白基因Nb HLAMB4,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了Nb HLAMB4基因。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1 104 bp,预测编码的蛋白质含有367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43.74 k D,等电点为5.72。Nb HLAMB4蛋白序列含有一个N-糖基化位点和Pfam:SAS-6_N结构域,无信号肽,也无跨膜结构域。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Nb HLAMB4作为诱饵蛋白,通过筛选家蚕中肠c DNA文库,初步得到3个与Nb HLAMB4互作的候选蛋白质,分别是家蚕热休克蛋白(Hsp40)、锌指蛋白420类似物(similar to zinc finger protein 420)、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研究结果为阐明家蚕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孢子虫 假定层粘连蛋白 基因克隆 酵母双杂交技术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新技术推介
6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7期51-51,共1页
1新技术仔猪营养关键技术。1.1主要完成人陈代文教授等。1.2所有权单位四川农业大学。1.3技术介绍本技术围绕营养与仔猪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关系,探索了营养素、营养源及营养水平与仔猪肠道发育和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互作关系,构建了确保仔猪... 1新技术仔猪营养关键技术。1.1主要完成人陈代文教授等。1.2所有权单位四川农业大学。1.3技术介绍本技术围绕营养与仔猪健康和高效生产的关系,探索了营养素、营养源及营养水平与仔猪肠道发育和肠道微生态环境的互作关系,构建了确保仔猪肠道健康的技术体系,建立了提高仔猪特异性传染病抗病能力的关键营养技术,建立了抗应激和防霉抗霉的营养技术,建立了仔猪抗病营养需求参数,研制了降低仔猪腹泻的营养配方和生物平衡蛋白等抗病饲料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技术 仔猪营养 肠道生态环境 养殖 四川农业大学 抗病能力 肠道健康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