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解耦方案对变频调速系统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白晶 李华德 王忠礼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0-723,共4页
针对非线性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解耦控制方案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微分反馈线性化、逆控制、矢量控制这三种线性化解耦方案的对比研究表明,只有矢量控制对非线性感应电机施以有效控制,得出不应单纯地从数学角度将非线性系统... 针对非线性感应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解耦控制方案存在的误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微分反馈线性化、逆控制、矢量控制这三种线性化解耦方案的对比研究表明,只有矢量控制对非线性感应电机施以有效控制,得出不应单纯地从数学角度将非线性系统解耦、线性化作为参数具有时变特点的电机系统最终控制目标的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 微分反馈线性化 逆控制 矢量控制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观测误差前馈补偿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高钦和 董家臣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02,共10页
在“总和”扰动模型未知的前提下,针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跟踪时变信号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前馈观测补偿器。在分析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扰动项的线性近似、误差系统动态响应的忽略,在时域内推导出观测静差... 在“总和”扰动模型未知的前提下,针对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跟踪时变信号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前馈观测补偿器。在分析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扰动项的线性近似、误差系统动态响应的忽略,在时域内推导出观测静差的量化表达式,进而使用扰动微分项的估计值替代真值对观测作前馈补偿。理论分析了替代的可行性,证明了补偿器减小观测误差幅值、超前校正观测相位滞后的作用。将这一补偿思想推广至非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中。通过仿真对补偿器提高观测精度、加快误差收敛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补偿器的引入能显著提高整个自抗扰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从而证明了这种补偿思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状态观测器 微分线性化 观测静差 前馈补偿 相位滞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保留LDAE的SSO模型及其广义特征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皓明 余畅 倪以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提出一种采用结构保留的线性化微分代数方程(LDAE)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小扰动特征根分析的方法。该模型直接由电力系统各元件的LDAE模型出发,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将元件模型快速组合成模块化的全系统模型。保留所有代数变量和系... 提出一种采用结构保留的线性化微分代数方程(LDAE)模型进行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小扰动特征根分析的方法。该模型直接由电力系统各元件的LDAE模型出发,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将元件模型快速组合成模块化的全系统模型。保留所有代数变量和系统结构,推导基于该LDAE模型的广义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计算公式,进而进行特征根灵敏度分析。由于采用模块化建模而且不需要消去元件的代数变量,有利于将LDAE建模方法进一步推广用于柔性交直流联合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SSO)建模和分析。通过对IEEE关于SSO的第1标准模型和双机无穷大母线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分析,证实了所建立模型和相应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结构保留 线性化微分代数方程 广义特征根分析 特征根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触发机制下多导弹固定时间编队控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镇镇 王旭刚 +1 位作者 王中原 华思雨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81,共16页
针对领-从弹编队结构中从弹对领弹的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问题,同时为了节省通信带宽和弹载计算资源,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给出了有向拓扑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固定时间编队控制算法。用微分几何法将导弹运动模型精确线性化,为其设... 针对领-从弹编队结构中从弹对领弹的固定时间协同跟踪控制问题,同时为了节省通信带宽和弹载计算资源,基于多智能体一致性理论,给出了有向拓扑下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固定时间编队控制算法。用微分几何法将导弹运动模型精确线性化,为其设计固定时间编队控制协议,保证具有较大飞行速度的导弹编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敛到稳定的队形。在此基础上,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克服有向拓扑下Laplacian矩阵的不对称性和事件触发通信引入的误差项对系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为从弹设计了基于自身状态误差的事件触发函数,当状态误差满足所设定的阈值时,从弹在通信网络中更新并传递自身的采样信息,有效减少了弹载资源的占用率。利用代数图论、矩阵理论和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了编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数值仿真结果校验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适用于导弹编队的总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编队 多智能体 固定时间一致性 事件触发 微分几何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ing airflow in soil with impact of groundwater
5
作者 张晓悦 王栋 +1 位作者 张晓乐 陈晓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5期1405-1411,共7页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airflow in anhydrous case and the water-air flow in groundwater case, a numerical model of airflow in soil was developed. For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airflow in anhydrous case and the water-air flow in groundwater case, a numerical model of airflow in soil was developed. For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he corresponding discretization and linearization methods were given. Due to the mass transfer between air-phase and water-phase, phase states of the model elements were constantly changing. Thus,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were divided into primary ones and secondary ones, and the primary variables changing with phase states and the secondary variables can be obtained by their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imary variables. Additionally, the special definite condition of this numerical model was illustrated. Two examples were given to simulate the airflow in soil whether there was groundwater or no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umerical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with that of exo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WATER water-air flow capillary pressur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compressed a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