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分电压曲线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淑华 贾新羽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3-727,共5页
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老化所导致的,电池内部老化模式主要包括锂离子损失(LLI),正极活性材料损失(LAM_(PE))以及负极活性材料损失(LAM_(NE))。微分电压(DV)曲线特征值的变化能够用来分析电池内部的老化模式,但是由于容... 锂离子电池容量损失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老化所导致的,电池内部老化模式主要包括锂离子损失(LLI),正极活性材料损失(LAM_(PE))以及负极活性材料损失(LAM_(NE))。微分电压(DV)曲线特征值的变化能够用来分析电池内部的老化模式,但是由于容量增量(IC)曲线特定的峰谷变化对应电池内部多种衰退模式,因而DV曲线的特征变化对应的具体老化模式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基于半电池充放电曲线合成全电池充放电曲线的方法,分析了DV曲线形状特征变化所对应电池内部的老化模式,为电池健康状态诊断以及电池老化模式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老化模式 微分电压曲线 半电池 健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充循环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彦仪 汪红辉 +2 位作者 储德韧 许铤 商照聪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48-2155,共8页
选取了作为典型储能电池单体的商用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3.65、4.20、4.40、4.60和4.80 V)下的过充循环性能演变特性。通过构建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程度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 选取了作为典型储能电池单体的商用磷酸铁锂/石墨电池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充电截止电压(3.65、4.20、4.40、4.60和4.80 V)下的过充循环性能演变特性。通过构建电池容量衰减模型,分析了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程度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情况。进一步借助电压微分曲线(DV)无损分析,同时结合关键电极材料的微观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对磷酸铁锂电池过充循环下的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过充电压越高,电池容量衰减越快。特别是在4.60 V过充循环时,平均容量衰减速率达到了每循环0.232‰,是正常循环下的3.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过度充电 容量衰减模型 电压微分曲线 活性锂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