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宝石激光微光束照射黑眶蟾蜍和泽蛙卵裂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丁汉波
张开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AS
1981年第2期91-98,共8页
用红宝石激光微束(聚焦光斑直径10μ)照射黑眶蟾蜍二、四、八细胞期的分裂球和原肠胚,产生的畸形胚胎和死亡率,可因发育时期不同和照射能量密度的大小有所差异。发育时期愈早,其死亡率愈高。在二细胞期,当照射能量密度低于312μJ/μm^2...
用红宝石激光微束(聚焦光斑直径10μ)照射黑眶蟾蜍二、四、八细胞期的分裂球和原肠胚,产生的畸形胚胎和死亡率,可因发育时期不同和照射能量密度的大小有所差异。发育时期愈早,其死亡率愈高。在二细胞期,当照射能量密度低于312μJ/μm^2时。观察不出有显著的外部变化。照射能量密度提高到312、470或623μJ/μm^2时,胚胎死亡率亦随之增高;但用1244μJ/μm^2的能量密度的光束照射,全部胚胎死亡。正在分裂的卵被照射后,发育成为各样的畸形胚胎或蝌蚪而死亡,只少数能够发育至变态成小蟾蜍。用623μJμm^2能量密度照射二细胞期卵裂沟的卵,多数只能发育至原肠胚,少数发育成为头部分化不全的蝌蚪而死亡。用相同能量密度照射黑眶蟾蜍和泽蛙的二细胞期分裂球,由于黑眶蟾蜍卵皮层的色素较泽蛙的黑,增强了激光微束照射的效应,致使死亡率明显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密度
激光微
束
黑眶蟾蜍
分裂球
细胞期
微光束照射
卵裂球
死亡率
胚胎发育
原肠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宝石激光微光束照射黑眶蟾蜍和泽蛙卵裂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丁汉波
张开兴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生物系实验胚胎研究室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AS
1981年第2期91-98,共8页
文摘
用红宝石激光微束(聚焦光斑直径10μ)照射黑眶蟾蜍二、四、八细胞期的分裂球和原肠胚,产生的畸形胚胎和死亡率,可因发育时期不同和照射能量密度的大小有所差异。发育时期愈早,其死亡率愈高。在二细胞期,当照射能量密度低于312μJ/μm^2时。观察不出有显著的外部变化。照射能量密度提高到312、470或623μJ/μm^2时,胚胎死亡率亦随之增高;但用1244μJ/μm^2的能量密度的光束照射,全部胚胎死亡。正在分裂的卵被照射后,发育成为各样的畸形胚胎或蝌蚪而死亡,只少数能够发育至变态成小蟾蜍。用623μJμm^2能量密度照射二细胞期卵裂沟的卵,多数只能发育至原肠胚,少数发育成为头部分化不全的蝌蚪而死亡。用相同能量密度照射黑眶蟾蜍和泽蛙的二细胞期分裂球,由于黑眶蟾蜍卵皮层的色素较泽蛙的黑,增强了激光微束照射的效应,致使死亡率明显地提高。
关键词
能量密度
激光微
束
黑眶蟾蜍
分裂球
细胞期
微光束照射
卵裂球
死亡率
胚胎发育
原肠胚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宝石激光微光束照射黑眶蟾蜍和泽蛙卵裂球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丁汉波
张开兴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AS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