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粒捕集器微元管内流场的CFD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卫国 姬宝强 《汽车科技》 2009年第1期27-32,共6页
壁流式陶瓷微粒捕集器是柴油机上一种有效的过滤微粒措施,根据其结构对称性和内部流动数学模型,分别建立边长为2.4 mm、2.0 mm、1.6 mm的相邻微元管的三维模型,研究其静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炭颗粒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4 mm边长的模... 壁流式陶瓷微粒捕集器是柴油机上一种有效的过滤微粒措施,根据其结构对称性和内部流动数学模型,分别建立边长为2.4 mm、2.0 mm、1.6 mm的相邻微元管的三维模型,研究其静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炭颗粒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2.4 mm边长的模型效果最好,仿真计算的结果能反映过滤体内部流动规律。CFD数值模拟方法能缩短周期,便于改变模型参数,是研究颗粒捕集器流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管 内流场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元管催化燃烧过程中燃烧特性分岔分析
2
作者 曾文 解茂昭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2-848,共7页
运用分岔理论对微元管催化燃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岔分析,采用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简化模型——短体蜂窝状模型(SM模型),同时微元管中气体流动采用了层流模型.分别以径向Thiele数及滞留时间为分岔参数对微元管催化燃烧过程中混合气的着火... 运用分岔理论对微元管催化燃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岔分析,采用了一种比较理想的简化模型——短体蜂窝状模型(SM模型),同时微元管中气体流动采用了层流模型.分别以径向Thiele数及滞留时间为分岔参数对微元管催化燃烧过程中混合气的着火与熄火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详细讨论了B、P、Lef及s对混合气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以径向Thiele数为分岔参数时,随着Lef减小或B、P增大,主体气流与催化剂表面混合气的着火点与熄火点之间的非稳定区域将变宽;当以滞留时间为分岔参数时,随着s及B减小或Lef增大,催化剂表面混合气的着火点与熄火点之间的非稳定区域将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短体蜂窝状模型 分岔理论 微元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元件微元化的重塑黄土黏弹塑性本构模型
3
作者 骆亚生 赵程斌 +3 位作者 孙哲 范全 牛雨欣 李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4-631,共8页
基于塑性元件微元化和无穷级数的思想,通过加、卸载条件的三轴蠕变试验建模并通过动力三轴试验验证,建立了重塑黄土的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获得了相应的参数指标。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重塑黄土的蠕变、静力和动力特性,且能更... 基于塑性元件微元化和无穷级数的思想,通过加、卸载条件的三轴蠕变试验建模并通过动力三轴试验验证,建立了重塑黄土的黏弹塑性本构模型,并获得了相应的参数指标。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重塑黄土的蠕变、静力和动力特性,且能更加合理地解释卸载条件下回弹曲线的变化特征。塑性元件微元化的处理方法弥补了以往黏弹塑性本构模型中塑性变形不易描述的缺点,相比其他的黏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应用更加简单且适用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本构模型 塑性元件微元 蠕变特性 静力特性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微元的拖曳系统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孔祥晖 吴家鸣 张天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针对水下拖曳系统的水动力特性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数值求解平台.该平台将求解过程分为拖缆和拖曳体两部分.通过增加微元内部阻尼,提升拖缆求解过程的瞬态计算稳定性,然后用力耦合方法将两部分耦合.与现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 针对水下拖曳系统的水动力特性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数值求解平台.该平台将求解过程分为拖缆和拖曳体两部分.通过增加微元内部阻尼,提升拖缆求解过程的瞬态计算稳定性,然后用力耦合方法将两部分耦合.与现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平台的有效性,分析拖曳速度、拖缆长度及海流扰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系统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拖曳速度增加会减小拖曳体的沉深;拖缆长度增加在增大拖曳体深沉的同时会影响拖曳体纵倾角度的变化;相较于定常来流,在频率为1.57的非定常海流条件下,拖曳体的平均沉深减小0.07~0.11 m、周期性变化幅值为0.1~0.17 m,平均倾角减小0.4°~1.2°、倾角变化幅值为7.8°~9.8°,表明海流对拖曳体维持深度和姿态稳定带来不利影响.该方法可应用于拖曳系统的初步设计阶段,并且在计算合理性、计算速度与计算精度之间能够取得较好的综合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拖曳系统 计算流体力学 弹性微元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相关火焰微元燃烧模型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夏兴兰 董刚 +1 位作者 李德桃 杨文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不同区域与不同时期的燃烧过程分开处理,将涡流室的燃烧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低温着火化学动力学反应阶段、高温预混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阶段和相关火焰微元的扩散燃烧阶段,而认为主燃烧室的燃烧只有相关火焰微元... 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不同区域与不同时期的燃烧过程分开处理,将涡流室的燃烧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低温着火化学动力学反应阶段、高温预混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阶段和相关火焰微元的扩散燃烧阶段,而认为主燃烧室的燃烧只有相关火焰微元的扩散燃烧阶段。用Shel着火模型、Arrhenius方程和相关火焰微元模型来分别模拟低温着火、高温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过程。开发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程序并对其进行计算,研究了涡流室中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过程。模型预测的示功图和涡流室中的燃烧放热率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室式 柴油机 相关火焰微元 数值模拟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元仿真法的机群毁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唐伟峰 许诚 +1 位作者 杜茂华 刘治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70-572,共3页
对机群的毁伤效果建立了仿真模型,在对其进行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导弹攻击机群毁伤效果的定量分析问题,运用基于微元仿真的模拟方法,实现了多弹攻击下的机群毁伤效果的计算机模拟计算。
关键词 微元仿真法 毁伤模型 毁伤概率 微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小微元分析法的教学贯彻流体力学课程的始终 被引量:5
7
作者 郑桂珍 严宗毅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1-64,共4页
小微元分析法是流体力学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用该法求解流体力学问题具有概念清晰、过程简洁等优点.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该方法贯彻全课程的始终,并不断加以深化,使学生学会从物理本质上简化问题,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
关键词 流体力学 微元分析 力学模型 简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稳流化床除尘器的微元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郅育红 归柯庭 施明恒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a11期18-23,共6页
通过对磁稳流化床微元结构的研究,建立起磁稳流化床除尘器的微元模型.通过对其单个微元的分析,导出其除尘效率.再分析单个微元的除尘效率与总的除尘效率的关系,导出整个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其与实验... 通过对磁稳流化床微元结构的研究,建立起磁稳流化床除尘器的微元模型.通过对其单个微元的分析,导出其除尘效率.再分析单个微元的除尘效率与总的除尘效率的关系,导出整个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并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其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此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稳流化床 除尘效率 除尘器 微元模型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元能质比的辐射器散热性能分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丰茂龙 范含林 +1 位作者 黄家荣 钟奇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6期65-68,共4页
对管肋式单相流体回路辐射器的散热性能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管肋式辐射器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及微元能质比(辐射器微元段单位质量散热能力)表达式,并采用数值求解方法得出了微元能质比随工质温度呈现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而提... 对管肋式单相流体回路辐射器的散热性能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管肋式辐射器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及微元能质比(辐射器微元段单位质量散热能力)表达式,并采用数值求解方法得出了微元能质比随工质温度呈现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以辐射器微元能质比为基础的辐射器散热性能分析方法,以神舟飞船辐射器为例进行了求解验证,证明采用此方法求解辐射器散热性能有效且方便快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单相流体回路 管肋式辐射器 微元能质比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交换器的微元模拟法及求解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子介 G.KRAUSS 张丛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9,共7页
提出了制冷空调行业常用的热交换器的微元模拟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加热、冷却与冷却减湿工况下热交换器微元及其组合而成的热交换器的热力学模型和流体力学模型。介绍了利用上述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和求解的方法 ,经与传统计算方法和... 提出了制冷空调行业常用的热交换器的微元模拟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加热、冷却与冷却减湿工况下热交换器微元及其组合而成的热交换器的热力学模型和流体力学模型。介绍了利用上述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和求解的方法 ,经与传统计算方法和实测结果对照 ,显示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交换器 微元模拟法 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管、微元肋扁管水力特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保东 Webb Ralph L 张丽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58-63,共6页
对扁管和微元肋扁管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所用最小扁管的当量直径为 0 .44mm。当采用实验方法获取扁管准确的摩擦压力降时 ,首先需要计算出口和入口的局部压力降。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方法对入口、出口处的局部压力降计算进... 对扁管和微元肋扁管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所用最小扁管的当量直径为 0 .44mm。当采用实验方法获取扁管准确的摩擦压力降时 ,首先需要计算出口和入口的局部压力降。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实验方法对入口、出口处的局部压力降计算进行了实验校核 ,确保了入口、出口局部压力降计算的准确性。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的计算圆管压力降方法计算扁管摩擦压力降误差较大 ,计算微元肋扁管误差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肋扁管 扁管 摩擦因子 实验研究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防臭和远红外微元生化复合功能性纺织品开发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旺苗 李毓陵 +1 位作者 陈爱弟 陈旭炜 《产业用纺织品》 2002年第10期15-19,共5页
本文通过织造技术将抗菌防臭和远红外微元生化两种不同功能的纱线进行功能复合 ,试验结果表明 ,这两种功能复合后彼此的功能有一定的相互积极的协调作用。
关键词 开发 抗菌防臭 远红外微元生化 复合功能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组合杆柱设计的微元段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荣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2,61,共3页
根据地面驱动单螺杆泵工作特点 ,考虑井筒不同深度处流体粘度随温度变化以及井斜角变化对杆柱受力计算的影响 ,提出了螺杆泵采油井组合杆柱设计的微元段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任意下泵深度。应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复合应力和应力利用率 ,根... 根据地面驱动单螺杆泵工作特点 ,考虑井筒不同深度处流体粘度随温度变化以及井斜角变化对杆柱受力计算的影响 ,提出了螺杆泵采油井组合杆柱设计的微元段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任意下泵深度。应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复合应力和应力利用率 ,根据等强度设计准则 ,可以进行任意级组合杆柱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 5 % ,说明该微元段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驱动单螺杆泵 微元段法 抽油杆柱 采油装置 复合应力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元六面体推导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时参考点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军方 孙晓芳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用微元六面体证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是流体力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思维方式.有些流体力学教科书中在用微元六面体推导流体力学方程时,由于参考点的选取不恰当,对推导过程的解释有的不清晰,有的有错误,不利于学生准确理解... 用微元六面体证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是流体力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思维方式.有些流体力学教科书中在用微元六面体推导流体力学方程时,由于参考点的选取不恰当,对推导过程的解释有的不清晰,有的有错误,不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个基本方法.本文对微元上物理量的分布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指出参考点的选取对于正确推导流体力学方程的意义,并分析了为什么参考点选错了也能推导出正确结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六面体 参考点 线性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流室式柴油机准维相关火焰微元燃烧模型的研究
15
作者 夏兴兰 李德桃 +1 位作者 吴志新 董刚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17-423,共7页
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不同区域与不同时期的燃烧过程分开处理,将涡流室的燃烧过程分为5个时期,即:低温着火化学动力学反应期,向高温预混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过渡期,高温预混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期,向空气和燃料混合控制的扩散燃烧过渡... 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不同区域与不同时期的燃烧过程分开处理,将涡流室的燃烧过程分为5个时期,即:低温着火化学动力学反应期,向高温预混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过渡期,高温预混燃烧化学动力学反应期,向空气和燃料混合控制的扩散燃烧过渡期和火焰微元的扩散燃烧期。而主燃烧室的燃烧只有火焰微元的扩散燃烧期。用Shel着火模型、Arhenius方程和相关火焰微元模型来分别模拟其中的低温着火、高温预混燃烧和扩散燃烧过程以建立准维燃烧模型。模型预测的示功图和燃烧放热率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本文还研究了模型中拉伸因子和耗散因子对示功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火焰 微元模型 涡流室式 柴油机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微元划分方法的聚能装药射流参数计算
16
作者 王兴雁 张可玉 詹发民 《爆破》 CSCD 2002年第4期4-6,共3页
针对在聚能装药射流参数计算中平面微元划分方法存在的局限性 ,提出了锥形微元划分方法 ,对微元初始参数的通式进行了推导 ,借助计算机编程计算了聚能装药爆炸后的各射流参数。
关键词 聚能装药 锥形微元划分 射流参数 爆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微元体平衡微分方程的教学法
17
作者 刘敬喜 李国清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6-439,共4页
从微梁段、部分截面微梁段、微矩形薄板和3维微元体的平衡问题入手,逐一分析平衡体中的应力与内力的关系,详细讨论这种关系的数学与力学意义并建立相应的平衡方程,考察了方程形式由常微分方程到偏微分方程组的变化,将分析结果列入表格... 从微梁段、部分截面微梁段、微矩形薄板和3维微元体的平衡问题入手,逐一分析平衡体中的应力与内力的关系,详细讨论这种关系的数学与力学意义并建立相应的平衡方程,考察了方程形式由常微分方程到偏微分方程组的变化,将分析结果列入表格进行对比,指出了微元体和应力状态在图示法上的区别,还总结了"用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应力"的前提条件和适用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 应力 平衡方程 内力 力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杯纺纱纤维环微元体摩擦力矩的计算
18
作者 陈人豪 《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35,共9页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计算纤维环微元体摩擦力矩的方法,阐述在三角形凝聚(?)中纤维环微元体的几何分析和力学分析,并得到它的摩擦力矩初步计算式,以及摩擦力矩与有关工艺参数的关系。
关键词 气流统纱 纤维环 微元 摩擦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元分析法在工科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苏宇 鲁国英 +2 位作者 赵宏亮 刘世兴 王雪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3期55-57,共3页
阐述微元分析法的原理,大学物理中的应用步骤,包括建立物理变量间对应关系、变量替换、物理量微元的选取,以及在其他坐标空间中的扩展应用,给出不同解法的成因和区别,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微元法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微元分析法 变量替换 对应变量 工科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元强度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幂律排布的砂岩强度预测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浩 张后全 +4 位作者 吴疆宇 宋雷 李明 荣传新 陆鹏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4-1124,共11页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 构建统筹考虑岩石内部宏细微观缺陷影响的强度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智慧矿山的建设以及井下人员设备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岩石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推导方法分别建立损伤岩石试件的离散元计算模型与强度预测模型,并利用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通过编程同时实现了PFC2D计算模型中微元强度的韦伯分布与裂纹长度的幂律排布,分析了岩石中的宏、细微观损伤与相应分布参数间的定量对应关系。②数值建立了400个同时考虑宏、细微观损伤的砂岩试件并对其进行了模拟加载,实现了对微元强度、预制裂纹信息及岩石强度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根据模拟结果构建了砂岩试件单轴抗压强度四维空间散点,得到了多损伤参量影响下的试件抗压强度流动规律。③联合Mori⁃Tanaka方法及岩石损伤概率分布理论,推导建立了12参数的岩石强度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描述细微观微元强度与宏观裂纹信息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并且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相关系数达0.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元损伤统计 韦伯分布 预制裂纹长度 幂律排布 岩石强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