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积极事件显著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来自微信朋友圈分享的证据
1
作者 王春生 叶春斐 +1 位作者 罗劲 任俊 《心理学探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49,共8页
智能设备使人们习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前人主要关注人们在线上的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人们分享的内容本身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人们记录和分享内容本身的效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智能设备使人们习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前人主要关注人们在线上的行为特征与心理特征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人们分享的内容本身的价值。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人们记录和分享内容本身的效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发现,人们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内容的效价能够预测其主观幸福感;主动地或刻意地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积极效价的内容都能提升人们的情感幸福感。本研究证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积极内容这件小事,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微信朋友圈 情感幸福感 积极事件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社交网络中印象管理的动机和策略——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被引量:30
2
作者 辛文娟 赖涵 陈晓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意义]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媒介产品,微信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行为。研究大学生如何使用微信这种新的社交舞台进行印象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印象管理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 [目的/意义]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媒介产品,微信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交行为。研究大学生如何使用微信这种新的社交舞台进行印象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以印象管理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国内788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以研究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时的动机和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使用微信朋友圈进行印象管理时,多数被访者更倾向于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比较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从而进行自我形象管理,大学生们使用防御性印象管理策略来尽可能地弱化自身的不足,以避免给他人留下消极的印象。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动机更多表现为维系老朋友之间的关系,另外,使用微信来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也是大学生用户的一个动机。本研究总结出了部分微信用户的使用动机与策略,以利于进一步了解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微信 微信朋友圈 印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的空间叙事探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赵红勋 张卓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8-43,共6页
在社交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凭借其强大的渗透力日渐演变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景观,成为主宰人们日常交往的新的话语模式。微信朋友圈作为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其功能指涉的过程隐喻着空间的范畴。文章在分析空间叙事理论的新媒介... 在社交媒体时代,微信朋友圈凭借其强大的渗透力日渐演变为当代社会的普遍景观,成为主宰人们日常交往的新的话语模式。微信朋友圈作为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其功能指涉的过程隐喻着空间的范畴。文章在分析空间叙事理论的新媒介转向的同时,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对微信朋友圈的关系空间、表征空间、心理空间、意义空间四个空间维度进行着重阐释,以期为理解微信朋友圈生成的交往意义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空间叙事 关系空间 表征空间 心理空间 意义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比较视阈下的微信朋友圈影响度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晔 郭雅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意义]随着微信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度不断扩大,从社会比较视域下研究朋友圈的影响度,为探究移动互联网络社区提供了新视角。[方法/过程]以某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法,通过SPSS19.0... [目的/意义]随着微信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度不断扩大,从社会比较视域下研究朋友圈的影响度,为探究移动互联网络社区提供了新视角。[方法/过程]以某高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法,通过SPSS19.0数据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社会比较动机和比较倾向与微信朋友圈影响度的相关作用。[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提高动机对微信朋友圈影响度起正向影响作用,社会比较倾向对比较动机与朋友圈影响度的相关关系起强弱调节作用。这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机构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社会比较动机 社会比较倾向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B修正模型的微信朋友圈广告接受意愿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萍 王斌 +1 位作者 纪春礼 聂元昆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71-73,共3页
本文在TPB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娱乐性、信息性对TPB模型进行延伸和拓展,构建微信朋友圈广告接受意愿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接受意愿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控制、娱乐性以及信息性5个因素的影... 本文在TPB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娱乐性、信息性对TPB模型进行延伸和拓展,构建微信朋友圈广告接受意愿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接受意愿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控制、娱乐性以及信息性5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广告 行为态度 消费者接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网络的视觉成瘾机制研究——基于微信朋友圈的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欣 王俊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7-100,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当代华人群体在赛博空间中的核心社交场域。具有实时性、碎片化、符号化、影像化与虚拟化的社交网络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呈现为庞大的图文景观世界,我们在社交网络的景观世界中不... 随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当代华人群体在赛博空间中的核心社交场域。具有实时性、碎片化、符号化、影像化与虚拟化的社交网络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呈现为庞大的图文景观世界,我们在社交网络的景观世界中不断获得视觉快感,在看与被看的欲望满足中获得多重感官体验,并藉此从中寻求自我表达与社群认同。很多网络用户也因此产生了无意识、高频次、长时间刷看微信朋友圈图文信息的视觉成瘾行为,亟需从产品设计、用户心理、社会文化等层面,深入探究社交网络视觉成瘾的用户行为特征与成瘾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社交媒体 微信朋友圈 视觉成瘾 成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信息转发的法律风险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爽英 庹继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7-60,共4页
在确认微信朋友圈媒体属性基础上,分析了微信朋友圈信息转发行为涉及的各项法律关系,对转发者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包括形式上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以及内容上的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风险等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并针对这些法律风险提出... 在确认微信朋友圈媒体属性基础上,分析了微信朋友圈信息转发行为涉及的各项法律关系,对转发者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包括形式上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以及内容上的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风险等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并针对这些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著作权 侵权 法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泛化:交往疲劳与情感疏离 被引量:51
8
作者 蒋建国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71,共5页
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微信朋友圈极大地改变了社交的时空观念,提高了手机网络社交的价值和功能。但其低门槛和朋友意义的泛滥,也使情感沟通缺乏明确的边界,从而对信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朋友圈频繁的信息转发和商业营销,极大地消... 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微信朋友圈极大地改变了社交的时空观念,提高了手机网络社交的价值和功能。但其低门槛和朋友意义的泛滥,也使情感沟通缺乏明确的边界,从而对信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朋友圈频繁的信息转发和商业营销,极大地消解了情感互动的意义,降低了用户的交往报酬和交往热情,并导致主体缺失和交往疲劳。因此,微信朋友圈的泛化,背离了朋友交往和群体团结的本质,降低了网络社交的情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社会交往 泛边界 情感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一项基于虚拟民族志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玲宁 兰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125,共11页
在自我呈现的相关理论框架下,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表现为:凸显自我意识;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剧班里存在着圈子、合谋和不协调角色等剧场特征;并非面对强关系的群体自我呈现就更加真实;点赞和评论维护和加强了社会交往... 在自我呈现的相关理论框架下,青年群体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行为表现为:凸显自我意识;朋友圈既是前台也是后台;剧班里存在着圈子、合谋和不协调角色等剧场特征;并非面对强关系的群体自我呈现就更加真实;点赞和评论维护和加强了社会交往,从而拓展了社会资本,但是特定情形下也会进行调整和变动。青年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解释了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微信朋友圈 自我呈现 虚拟民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谭春辉 王一君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2期84-95,102,共13页
[目的/意义]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 [目的/意义]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为微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者提供可行的建议。[方法/过程]以Triandis人际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微信朋友圈及用户特征,构建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以微信朋友圈用户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讨论]信息分享意向是由认可预期、互惠关系、预期效能、情感、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在影响这一分享行为的所有因素中,平台以及信息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而资源有利条件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即资源有利条件基本对信息分享行为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信息分享行为 人际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分析的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韩新明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其影响力不断提高,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机制,从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信息发布者、信息接受者以及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三方面凝练出5个特征因素,基于LR算法建立了微信朋友圈... 微信的广泛应用使其影响力不断提高,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机制,从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信息发布者、信息接受者以及微信朋友圈信息内容三方面凝练出5个特征因素,基于LR算法建立了微信朋友圈转发模型的预测方法,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并以调研获取的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模型验证,对深入揭示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行为分析 传播模型 逻辑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模型构建与仿真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宏波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85,共5页
作为当今时代最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微信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为了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功能,本文深入剖析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提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规则。随后以S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微信朋友圈紧密度、... 作为当今时代最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微信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为了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功能,本文深入剖析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提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规则。随后以S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微信朋友圈紧密度、免疫以及策略改变机制等因素,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模型,并对演化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探讨了接收信息概率、免疫系数以及策略摇摆度等因素,对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有效控制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信息传播模型 SIR模型 演化模型 仿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化媒体与人际交往的危机——以微信朋友圈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白艳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83-188,共6页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给人类交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时间消灭了空间",人类交往的广度得以扩展。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交往的深度是否随之增加?选择微信朋友圈为例,通过对朋友圈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微信朋友圈...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给人类交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时间消灭了空间",人类交往的广度得以扩展。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交往的深度是否随之增加?选择微信朋友圈为例,通过对朋友圈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微信朋友圈是现代人生存危机的一个投影,城市化、工业化带来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工具理性宰制下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脱离了主体间的合理关系,降级为物的关系,因而交往也是肤浅的、碎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微信朋友圈 人际交往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feed广告传播发展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子晶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4-66,共3页
随着微信朋友圈feed广告的正式上线,广告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在保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广告商还要周密而慎重地传播朋友圈feed广告,找到和微信平台、受众三方关系的制衡点。文章结合微信朋友圈feed广... 随着微信朋友圈feed广告的正式上线,广告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在保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广告商还要周密而慎重地传播朋友圈feed广告,找到和微信平台、受众三方关系的制衡点。文章结合微信朋友圈feed广告的传播价值,探讨了feed广告传播方式,并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旨在为微信社交平台及广告商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feed广告 传播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微信朋友圈和QQ群建立英语辅助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70-73,共4页
微信朋友圈和QQ群作为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其应用广泛、便捷,实用且极具趣味性。结合英语互动性理论和我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通常做法,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和QQ群平台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互动功能、以及QQ群的小互动社区的特征,将二者交互... 微信朋友圈和QQ群作为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其应用广泛、便捷,实用且极具趣味性。结合英语互动性理论和我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通常做法,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和QQ群平台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互动功能、以及QQ群的小互动社区的特征,将二者交互对接,用于英语辅助教学,从而可进一步拓展英语教师的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英语教学更具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QQ群 英语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剑 莫岚兰 汤胤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72-74,共3页
在自传播趋势下,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营销,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对微信朋友圈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系统分析和规律研究,运用系统因果关系方法论和口碑营销等多种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 在自传播趋势下,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营销,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对微信朋友圈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系统分析和规律研究,运用系统因果关系方法论和口碑营销等多种理论,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模型,并对一家花店"教师节送花"活动在朋友圈传播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企业营销提供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 因果分析 微信朋友圈 信息传播 口碑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大学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红生 胡中月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0,122,共8页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基础板块中最活跃、最热门和最核心的一项功能,是微信好友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和可视化平台。大学人是微信朋友圈的高度黏性使用者,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晒"出大学文化的自信心、"转"出大学文化的自... 微信朋友圈是微信基础板块中最活跃、最热门和最核心的一项功能,是微信好友之间互动交流的桥梁和可视化平台。大学人是微信朋友圈的高度黏性使用者,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晒"出大学文化的自信心、"转"出大学文化的自觉性、"赞"出大学文化的自豪感、"评"出大学文化的自强力,是大学文化运行的高效承载体。借大学人的微信朋友圈之"力"长大学文化之"能",需要:积微致著,蓄积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微力",转化为大学文化的"动能";微言大义,契合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地气",烹制成大学文化的"热能";无微不至,依托大学人微信朋友圈的"粘度",孕育出大学文化的"磁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微信朋友圈 大学人 自信心 自觉性 自豪感 自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用户的伦理关系失范现象——基于生态伦理视野的分析
18
作者 杨先顺 李德团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6-132,共7页
从生态伦理视野分析,朋友圈虽是依附微信存在的功能设置,但却日益成为用户伦理关系的中介物。朋友圈用户伦理关系的失范主要表现为:个体层面上,用户对朋友圈的功能属性重度依赖,由此出现价值关系异化及主体性迷失;用户与用户的社交关... 从生态伦理视野分析,朋友圈虽是依附微信存在的功能设置,但却日益成为用户伦理关系的中介物。朋友圈用户伦理关系的失范主要表现为:个体层面上,用户对朋友圈的功能属性重度依赖,由此出现价值关系异化及主体性迷失;用户与用户的社交关系由于以朋友圈为中介物的身体缺场,造成社交关系想象化及真实性缺失。整体层面上,个人利益、商业利益对朋友圈社群公共利益的渗透,引发了利益关系失衡及用户遗忘权的缺位。而关于朋友圈用户伦理关系的失范现象治理,有如下建议:确立价值关系的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适度原则,把握社交关系的在线与在世协同原则,坚守利益关系的三方共赢互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微信朋友圈 用户 伦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微信朋友圈有关的著作权问题研究
19
作者 王艳艳 《河北农机》 2021年第2期162-163,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微信已然成为公众沟通、交流和互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朋友圈的活跃程度和受欢迎程度自不待言,其中尤以微信朋友圈转发他人作品甚为盛行和备受推崇,随着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不禁要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微信已然成为公众沟通、交流和互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朋友圈的活跃程度和受欢迎程度自不待言,其中尤以微信朋友圈转发他人作品甚为盛行和备受推崇,随着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我们不禁要思考这些问题: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他人作品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侵犯哪些著作权,是否有抗辩的理由等。本文试着在理论上对该行为的法律性质予以界定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著作权 合理使用 法定许可 默示许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对当代中学生的双重影响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明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4,共3页
微信朋友圈虚拟社区是当代中学生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互动与话语权表达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当代中学生具有双重影响。中学生微信教育优化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实现:抢占微信朋友圈教育阵地,引导当代中学生积极话语权的表达;丰富微信朋友圈信息... 微信朋友圈虚拟社区是当代中学生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互动与话语权表达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当代中学生具有双重影响。中学生微信教育优化可通过下列途径来实现:抢占微信朋友圈教育阵地,引导当代中学生积极话语权的表达;丰富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微信朋友圈模块化开发,拓展当代中学生视野;建立微信朋友圈多元互动机制,保证当代中学生社会参与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当代中学生 双重影响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