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微亮晶(MT)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德海 孟祥化 +2 位作者 郭峰 任国选 葛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3-1030,共8页
微亮晶(MT)碳酸盐岩是发育在中、新元古代的特殊碳酸盐岩,全球分布广泛,MT构造由纯净、等粒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发育丰富的MT碳酸盐岩,并且在浊积岩中发现新的MT类型。详测高于庄组剖面,通过米级旋回类型划分... 微亮晶(MT)碳酸盐岩是发育在中、新元古代的特殊碳酸盐岩,全球分布广泛,MT构造由纯净、等粒的微亮晶方解石组成。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发育丰富的MT碳酸盐岩,并且在浊积岩中发现新的MT类型。详测高于庄组剖面,通过米级旋回类型划分、沉积环境、费希尔图解、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研究,并结合海平面变化、Sr和C同位素研究表明:原生MT构造主要发育在碳酸盐岩台地潮下型,深水非对称型米级旋回中上部的泥晶灰岩、细粉屑灰岩、钙质泥岩以及浊积岩球体的核心部位;MT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米级旋回海平面上升的高水位时期,87Sr/86Sr值较低(小于0.70967),δ13C值为(0±1)‰的古海水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于庄组 中元古代 微亮晶碳酸盐岩 蓟县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蓟县高于庄组微亮晶(MT)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及成因初探
2
作者 王德海 孟祥化 +3 位作者 罗平 郭峰 任国选 葛铭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z1期396-403,共8页
  MT(微亮晶)碳酸盐岩是具有复杂肠状褶皱构造的特殊碳酸盐岩,自从Bauerman将发育在加拿大-美国边界Montana西部的Belt超群中具有类似大象臼齿构造的碳酸盐岩,命名为臼齿碳酸盐岩(Molar-Tooth carbonates)以来已有130多年.……
关键词 高于庄组 中元古代 微亮晶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成因及其在元古宙地球演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35
3
作者 孟祥化 葛铭 +1 位作者 旷红伟 JKNielse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33-2143,共11页
本文应用多种技术方法,对微亮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成因从宏观至微观进行了分析。根据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它是早期成岩过程中,在超高压的大气 CO_2,水平急剧下降的转折期,快速石化作用形成的具等粒结构... 本文应用多种技术方法,对微亮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及其成因从宏观至微观进行了分析。根据岩石矿物学、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它是早期成岩过程中,在超高压的大气 CO_2,水平急剧下降的转折期,快速石化作用形成的具等粒结构μm级的微亮晶方解石集合体。MT 碳酸盐岩微亮晶成岩作用有两种类型:一是主要发生在海底沉积软泥中,在其底基质软泥中经差异压实作用形成褶皱肠状及复杂形的 MT 构造;二是直接在海水中或重力流搬运过程中形成的微亮晶球粒(核)。简言之,MT 碳酸盐岩石是在地球早期浅海环境下,由于微生物自养作用形成的地球化学成因产物。微亮晶碳酸盐岩是约束古大气圈和古海洋环境变化的最灵敏标志。通过详测 MT 丰度值和编制地球古大气圈 CO_2水平演化模式等,在前寒武纪发现有太古宙末期、早元古宙末期、中元古宙中期和新元古宙早-中期四个 MT 碳酸盐岩发育高峰值期,证明全球古大气圈 CO_2水平发生过四次不连续性、跳跃式下降周期,直到晚新元古宙未,全球雪球事件的发生,导致了 MT 碳酸盐岩的消失。其后,才进入显生宙的 CO_2低水平状态。MT 碳酸盐岩具有重要的油气资源远景,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亮晶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成因机制 元古宙 地球演化大气圈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