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羧基功能化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凤珍
王文静
詹一丰
郭惠玲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0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01051)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CFB595)。
-
文摘
以苯乙烯、丙烯酸为单体,引入疏水性荧光染料罗丹明6G(Rh6G),采用微乳聚合法制备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丙烯酸用量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考察了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浓度对荧光强度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荧光光谱仪对样品的纳米特性、形貌、结构和荧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微乳聚合法制备出50~250nm的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粒径均一且呈单分散性。紫外光谱图测试表明,在533nm左右有吸收峰。荧光光谱测试表明,羧基功能化的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浓度≤0.01%,其荧光最大激发峰为527nm,最大发射峰在555nm处;浓度高于0.01%时,荧光光谱出现红移,且荧光强度减弱。
-
关键词
羧基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罗丹明6G
粒径
单分散
微乳聚合法
-
Keywords
carboxylate-modified PS fluorescent microsphere
rhodamine 6G
particle size
monodisperse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O632.13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李文光
李梅
姚金水
刘军
李仲伟
-
机构
山东轻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轻工业学院玻璃与功能陶瓷加工与测试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63-67,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J10LD23)
-
文摘
以吡咯为单体、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分别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和含有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溶液中,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得了聚吡咯纳米颗粒和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s)导电复合材料。利用SEM、TEM、FT-IR、XRD和四探针电导率仪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DBS浓度为0.0120mol/L时所制备的聚吡咯纳米颗粒的电导率在1.00S/cm左右;在含有MWCNTs的SDBS溶液中,单体在SDBS的胶束内聚合,表面活性剂及其胶束吸附在MWCNTs的表面,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碳纳米管的用量对PPy/MWCNTs复合材料电导率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当SDBS浓度为0.0120mol/L、MWCNTs和单体的质量比为0.20时,可获得电导率为5.68S/cm的PPy/MWCNTs纳米复合材料。
-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微乳聚合法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Keyword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icroemulsion polymerization, PPy/MWCNTs composites
-
分类号
O633.2
[理学—高分子化学]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