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钴蓝色料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霞 汪其堃 +3 位作者 常启兵 汪永清 洪毓鸿 张小珍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37,共5页
采用微乳液-沉淀法(M-P)制备超细球形CoAl2O4蓝色色料,该方法利用微乳液来控制沉淀反应的体积,以防止沉淀颗粒的团聚。微乳液-沉淀法得到的色料采用TEM,XRD和色度测试表征。结果显示,M-P法所得到钴蓝色料呈近球形,色料的平均粒径为0.3... 采用微乳液-沉淀法(M-P)制备超细球形CoAl2O4蓝色色料,该方法利用微乳液来控制沉淀反应的体积,以防止沉淀颗粒的团聚。微乳液-沉淀法得到的色料采用TEM,XRD和色度测试表征。结果显示,M-P法所得到钴蓝色料呈近球形,色料的平均粒径为0.3μm,这一粒径远小于商业钴蓝色料的粒径。该色料由初始晶粒仅为10 nm的颗粒构成。将该超细钴蓝色料在透明釉中使用(6 wt%含量),可得到深蓝色颜色釉面,其色度值为L*=14.02,a*=12.73,b*=-37.60。微乳液-沉淀法制备的超细球形钴蓝色料的着色性能远优于商业钴蓝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蓝 色料 超细 球形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冻液快速冷冻对猪背最长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程玉平 康大成 +2 位作者 张舒翔 周光宏 张万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微冻液快速冷冻与常规冷冻2种冷冻处理猪背最长肌对加工调理猪肉饼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宰后24 h的猪背最长肌为原材料,采用微冻液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分别将猪背最长肌冷冻至中心温度-18℃,并在-18℃冻库内冻藏45和9...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微冻液快速冷冻与常规冷冻2种冷冻处理猪背最长肌对加工调理猪肉饼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宰后24 h的猪背最长肌为原材料,采用微冻液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分别将猪背最长肌冷冻至中心温度-18℃,并在-18℃冻库内冻藏45和90 d后解冻,加工成调理猪肉饼,测定2种不同冷冻处理对其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出品率、真空贮藏损失、色差(亮度L~*、红度a~*、黄度b~*)和质构(回复性、弹性、胶黏性、硬度)的影响。[结果]与常规冷冻相比,冻藏45和90 d时,微冻液快速冷冻能显著提高调理猪肉饼的出品率,降低真空贮藏损失(P<0.05)。微冻液快速冷冻和常规冷冻对猪肉饼的L~*、a~*、和b~*值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冻藏时间对调理猪肉饼TBARS值影响显著,常规冷冻处理加工的调理猪肉饼TBARS值显著高于微冻液快速冷冻处理。随冷冻时间延长由猪背最长肌加工的调理猪肉饼的硬度、弹性、胶黏性、回复性显著性降低,但微冻液快速冷冻下降趋势小于常规冷冻。微冻液快速冷冻处理可显著改善调理猪肉饼的回复性、弹性、胶黏性,但硬度值较大。[结论]微冻液快速冷冻处理猪肉可提高猪肉饼产品品质,在调理肉品加工行业中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冻 常规冷冻 调理猪肉饼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京诚 汪汉卿 葛金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93-597,共5页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正丁醇/20%苯乙烯/水体系的相平衡.用冷冻刻蚀、ESR、FT-IR研究了上述体系微乳液的结构。研究表明,苯乙烯含量恒定时(20%),随着体系中水含量增加,电导确定的双连续结构的徽乳液经历着从油包水(W...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正丁醇/20%苯乙烯/水体系的相平衡.用冷冻刻蚀、ESR、FT-IR研究了上述体系微乳液的结构。研究表明,苯乙烯含量恒定时(20%),随着体系中水含量增加,电导确定的双连续结构的徽乳液经历着从油包水(W/O)到双连续(BC)再到水包油(O/W)变化.FT-IR测定表明,W/O微乳液较O/W微乳液的OH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频率有显著减小,说明W/O微乳液中氢键缔合要比O/W强得多。ESR测定表明O/W微乳液的旋转相关时间高于W/O微乳液,说明O/W微乳液“界面”的微观粘度高于W/O微乳液“界面”的微观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磺酸钠 ESR FTIR 冷冻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薛美玲 李理 侯耀永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本文将冷冻断裂复型技术应用于微乳液微观结构的电镜研究[1,2],对十六烷/正己醇/水/AEO9体系在不同水油体积比下的微乳液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水油比的变化,体系的微观结构也在进行一系列变化。
关键词 冷冻断裂复型 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合成的CuO纳米材料的气敏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永庆 侯振雨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53-54,共2页
分别采用微乳液法和沉淀法制备CuO纳米材料,并对其气敏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液法合成的CuO纳米材料对H2S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
关键词 合成 气敏性 沉淀法 制备 选择性 研究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氧化铝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祥志 朴玲钰 +3 位作者 毛立娟 郝士杰 杨磊 鞠思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71-1176,共6页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结合反相微乳液法,于环己烷/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曲拉通X-1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纳米Al2O3粉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比表面积...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结合反相微乳液法,于环己烷/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曲拉通X-1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纳米Al2O3粉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对产物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孔容与孔径进行了表征.经过煅烧,该纳米Al2O3比表面积约550.0m2·g-1(随反应参数不同而变化),属γ-Al2O3晶型,粒径均匀,颗粒直径小于10.0nm.考察了不同的干燥方式(电热鼓风干燥、普通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主要参数对产物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的纳米Al2O3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远高于采用另外两种干燥方式制备的纳米Al2O3.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Al2O3时,降温速率、预冻时间、冻干时间等参数对最终制备的产物比表面积与孔结构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反相 纳米AL2O3 比表面积 孔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铁酸镁微粒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朝 张朝平 +1 位作者 姚美兰 赵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9-451,454,共4页
在W/O型微乳液中用微乳液沉淀法和以碳酸盐为前驱体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制备了铁酸镁纳米微粒,并进行了XRD、IR、TEM表征和磁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微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89nm和48nm,比饱和磁化强度σs=36 94emu/g,剩磁σr=4 84emu/g,矫顽力Hc... 在W/O型微乳液中用微乳液沉淀法和以碳酸盐为前驱体用固相反应法分别制备了铁酸镁纳米微粒,并进行了XRD、IR、TEM表征和磁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微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89nm和48nm,比饱和磁化强度σs=36 94emu/g,剩磁σr=4 84emu/g,矫顽力Hc=94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镁 沉淀法 固相反应法 纳米粒子 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多孔微球支架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亚茹 张青 +3 位作者 雷芳 朱良均 陈玉银 杨明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1-236,共6页
为了拓展丝素蛋白(SF)在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采用微乳液-冷冻相分离技术制备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SF-GO)复合多孔微球支架,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分析(DTG-TG)等方法对... 为了拓展丝素蛋白(SF)在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采用微乳液-冷冻相分离技术制备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SF-GO)复合多孔微球支架,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热重分析(DTG-TG)等方法对SF-GO复合支架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宏观上SF微球支架和SF-GO复合微球支架均呈现为表面规则平滑的球形且粒径均匀,但SF-GO微球支架比SF微球支架有更大的微孔结构;加入氧化石墨烯后,微球支架的热稳定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体外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该微球支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SF-GO复合微球支架比普通SF微球支架更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氧化石墨烯 球支架 -冷冻相分离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制取CdSe纳米晶薄膜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新霞 邱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39-41,共3页
CdSe是一种优良的光电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综述了液相制备CdSe纳米晶薄膜的几种主要方法: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合成法、γ辐射法、声化学方法,并论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还指出了今后的制备发展方向。
关键词 纳米晶薄膜 CDSE 相法 制取 溶胶-凝胶法 光电子材料 化学沉淀法 水热合成法 应用价值 相制备 化学方法 发展方向 辐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SiO_(2)颗粒的粒径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红博 燕永利 +3 位作者 豆龙龙 姜选选 张晓 张佩亮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0-777,共8页
微纳米SiO_(2)颗粒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时也是组装具有功能特性纳米结构材料的理想构建基元,在橡胶、光子晶体、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人员对其粒径调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如何更有效... 微纳米SiO_(2)颗粒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同时也是组装具有功能特性纳米结构材料的理想构建基元,在橡胶、光子晶体、生物医学、化妆品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研究人员对其粒径调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如何更有效地调控SiO_(2)的粒径仍有待进一步发展。为此,文章着重论述了SiO_(2)颗粒制备过程中的粒径调控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包括反应物的含量、催化剂种类和浓度、溶剂极性、合成工艺等因素。研究进展表明:基于Stöber法的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可在10 nm~4.5μm范围内可调;基于微乳液法的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可在20~100 nm范围内可调;基于沉淀法的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可制得最小粒径为2 nm的SiO_(2)颗粒。最后,指出了微纳米SiO_(2)颗粒粒径调控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旨在为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粒径调控 Stöber法 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沉淀硫酸钡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祁琪 孙青 +3 位作者 张俭 严俊 潘方珍 盛嘉伟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0,共6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硫酸钡(Ba SO4)作为一种理化性质优良的无机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普通硫酸钡(粒度为10~20μm)生产工艺粗放,品质不高,超细化处理(粒度为0.1~1μm)可大大提升产品质量,扩展其应用范围。综述了超细沉... 近年来,随着现代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硫酸钡(Ba SO4)作为一种理化性质优良的无机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普通硫酸钡(粒度为10~20μm)生产工艺粗放,品质不高,超细化处理(粒度为0.1~1μm)可大大提升产品质量,扩展其应用范围。综述了超细沉淀硫酸钡的制备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制备工艺现有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议。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超细沉淀硫酸钡的制备工艺及应用领域将会得到提升与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沉淀硫酸钡 直接沉淀法 反应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和Fe(Ⅲ)掺杂非晶相Ni(OH)_2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丹 刘长久 +1 位作者 吴华斌 谷得龙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38,共4页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Cu(Ⅱ)和Fe(Ⅲ)复合掺杂的非晶相氢氧化镍。利用XRD、SEM、EDS、Raman光谱测试分析样品的结构形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Ⅱ)和Fe(Ⅲ)较好的溶于Ni(... 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制备Cu(Ⅱ)和Fe(Ⅲ)复合掺杂的非晶相氢氧化镍。利用XRD、SEM、EDS、Raman光谱测试分析样品的结构形态,同时将其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组装成MH-Ni电池,测试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u(Ⅱ)和Fe(Ⅲ)较好的溶于Ni(OH)2的微结构内部,样品粉体材料微粒均匀,微结构无序性强、缺陷较多。在制备体系采用在55℃、pH=11,搅拌反应2 h的工艺条件下,复合掺杂比Fe为3%、Cu为5%(质量分数)所制备样品合成的电极,在80 mA/g恒电流充电5 h,40 mA/g恒电流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的充放电制度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353.82 mAh/g,放电平台为1.268 V,电极材料结构稳定,循环可逆性良好,表现出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快速冷冻沉淀法 CU Fe复合掺杂 非晶相氢氧化镍 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陶海征 敬承斌 +1 位作者 赵修建 袁润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1-34,共4页
CdS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制备方法也由此应运而生。因制备方法不同,所得CdS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度均匀性、纯度及相结构等也各不相同,并进而会对它们的属性(如光电性质)产生很... CdS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光电功能材料,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各种各样的制备方法也由此应运而生。因制备方法不同,所得CdS纳米粒子的粒径、粒度均匀性、纯度及相结构等也各不相同,并进而会对它们的属性(如光电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如何以材料的形式付诸应用,依据功能的需求,实现对半导体纳米粒子的粒径、形状、粒度均匀性分布以及纯度等的控制是目前CdS纳米粒子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 制备方法 纳米粒子 硫化镉 半导体 沉淀法 模板法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o(Ⅱ)非晶态Ni(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慧景 刘长久 +3 位作者 刘爱芳 宋莎 袁贵发 谷得龙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5,共4页
采用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o非晶态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对其晶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合成条件对其充放电等性能的影响,讨论其相应的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合成掺杂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所制材料样品的氧化还... 采用微乳液快速共沉淀法制备了掺杂Co非晶态氢氧化镍超细粉体样品材料,对其晶态、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材料合成条件对其充放电等性能的影响,讨论其相应的作用机理,并测定了合成掺杂材料的循环伏安特性.所制材料样品的氧化还原可逆循环性和稳定性好:样品电极在恒流100 mA/g下充电4 h,50 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 V时,放电电压稳定于1.240 V,放电比容量达317.75 mAh/g,电化学活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沉淀法 掺杂Co 非晶态氢氧化镍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培 李秀艳 +1 位作者 赵敏南 周国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13-3218,共6页
纳米Ti O2粒子是一种良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催化、光学等性能,应用广泛,但在反应体系中易团聚,降低了其催化性能。通过与纳米Si O2粒子复合,使其优异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Si O2-Ti O2纳米复合... 纳米Ti O2粒子是一种良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催化、光学等性能,应用广泛,但在反应体系中易团聚,降低了其催化性能。通过与纳米Si O2粒子复合,使其优异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Si O2-Ti 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微乳液法,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化学沉淀法 SiO2-TiO2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Nd^(3+)与Cu^(2+)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广燕 刘长久 +1 位作者 吴华斌 赵卫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8,共4页
晶态氢氧化镍[Ni(OH)2]在碱性电解液中易发生相变,影响其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Nd3+和Cu2+复合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2粉体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非晶态Ni(OH)2样品材... 晶态氢氧化镍[Ni(OH)2]在碱性电解液中易发生相变,影响其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Nd3+和Cu2+复合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2粉体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微结构含有较多结晶水,物相近似球形,粒径大小在20—30nm。对样品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掺杂Nd3+和Cu2+的摩尔比为2∶1时,所制备的样品材料合成镍电极,并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在恒电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的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比容量高达348.0mA.h/g,放电中值电压为1.2723V,同时样品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可逆性较好,电极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较小。电化学性能优于目前MH-Ni生产应用的晶态β-Ni(OH)2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冷冻沉淀法 Nd3+和Cu2+复合掺杂 非晶态纳米Ni(OH)2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硫酸钡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焕章 孙朝利 +1 位作者 张悦 张洁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12,共7页
纳米硫酸钡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分散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首先,概述了络合沉淀法、微乳液法、微反应器法等3种制备方法,并对其制备机理和优缺点做了分析。重点综述了纳米硫酸钡在表面改... 纳米硫酸钡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活性、分散性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首先,概述了络合沉淀法、微乳液法、微反应器法等3种制备方法,并对其制备机理和优缺点做了分析。重点综述了纳米硫酸钡在表面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涂料、塑料、造纸、化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还阐述了纳米硫酸钡改性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纳米硫酸钡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解决生产成本、能源消耗和污染等问题,同时指出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到各种工艺中,发展综合化的工艺技术是今后研究纳米硫酸钡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硫酸钡 表面改性 络合沉淀法 反应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rO2——一种很有前途的远红外辐射材料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傲 曾汉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124-127,共4页
对纳米ZrO2颗粒的制备、改性、表征及其作为远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作了介绍。对于纳米ZrO2颗粒的制备,重点介绍了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以及微乳液法工艺,此外,简介了超声化学法、高温喷雾分解法、冷冻法等工艺;纳米ZrO2颗粒的改... 对纳米ZrO2颗粒的制备、改性、表征及其作为远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作了介绍。对于纳米ZrO2颗粒的制备,重点介绍了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以及微乳液法工艺,此外,简介了超声化学法、高温喷雾分解法、冷冻法等工艺;纳米ZrO2颗粒的改性,着重介绍了提高其远红外发射性能的手段;并介绍了其远红外发射性能、物相分析(XRD和UV Raman)和热分解(IES)等表征测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RO2 红外辐射材料 溶胶-凝胶法 发射性能 化学沉淀法 声化学法 物相分析 测试手段 远红外 颗粒 分解法 冷冻 热分解 制备 改性 表征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纳米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文桂林 高原 刘惠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1,共3页
分别用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级TiO2粉体。用XRD、TEM、TG-DTA对其进行了研究与表征,以次甲基兰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对粉体的晶型、形貌、粒径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业化生... 分别用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级TiO2粉体。用XRD、TEM、TG-DTA对其进行了研究与表征,以次甲基兰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对粉体的晶型、形貌、粒径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工业化生产目的出发,在相近实验条件下,化学沉淀法制备的TiO2粉体颗粒均匀、粒径小、光催化能力强,产品综合性能最好。此项研究在光催化剂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TIO2 化学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纳米颗粒合成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玲 刘昭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F11期24-26,共3页
在超临界流体介质中制备纳米颗粒是一项纳米颗粒合成的新技术。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超临界流体干燥、超临界流体微乳液、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动沉降法等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研究... 在超临界流体介质中制备纳米颗粒是一项纳米颗粒合成的新技术。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超临界流体抗溶剂、超临界流体干燥、超临界流体微乳液、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动沉降法等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利用超临界流体较好的溶解、扩散和传质能力,可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纳米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 超临界流体干燥 超临界流体 米颗粒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