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的制备及切削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邓福铭 陈立 +2 位作者 邓雯丽 赵烨 雷青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28-2733,共6页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硬质合金基体上制备微/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Raman光谱仪、洛氏硬度计、微粒喷浆试验仪对涂层进行微结构与性能表征,同时进行切削试验。结果表明:涂层表面晶粒细小,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涂层纯度高,膜...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硬质合金基体上制备微/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Raman光谱仪、洛氏硬度计、微粒喷浆试验仪对涂层进行微结构与性能表征,同时进行切削试验。结果表明:涂层表面晶粒细小,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涂层纯度高,膜/基结合力好,耐磨性高。切削试验结果显示:微/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切削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比硬质合金刀具小,其表面粗糙度平均值为0.931μm;从后刀面磨损量结果看出微/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使用寿命长;从前、后刀面磨损形貌看出金刚石复合涂层结合力好,耐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微/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 切削试验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冷喷涂制备微纳米双尺度SiCp/6061Al复合涂层
2
作者 周长壮 银谱馨 +2 位作者 巩春志 刘启明 田修波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冷喷涂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涂层在材料防护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单一尺度增强相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强化作用有限。为了进一步增强复合涂层力学性能,采用微米+纳米双尺度增强相模式,通过纳米颗粒的加入进一步增强SiC颗... 冷喷涂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涂层在材料防护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单一尺度增强相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强化作用有限。为了进一步增强复合涂层力学性能,采用微米+纳米双尺度增强相模式,通过纳米颗粒的加入进一步增强SiC颗粒对复合涂层的各自尺度优势和耦合效应,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涂层,从而满足对其强度、耐磨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求。通过高压冷喷涂技术设计并制备微纳米SiC/6061Al复合涂层,系统研究微纳米增强复合涂层制备及微观组织及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冷喷涂可实现微纳米双尺度SiC/6061Al复合涂层的制备,所制备SiC/Al纳米复合涂层组织致密,微米及纳米级SiC弥散分布在6061Al基体之上;相比于单一微米增强SiC/6061Al复合涂层,纳米颗粒SiC颗粒对6061Al基体有明显强化作用,冷喷涂微纳米增强SiC/6061Al复合涂层的硬度相比微米增强SiC/6061Al复合涂层提高了14%,且耐磨损性能明显增强,磨损率降低了41.92%。随着气体压力逐渐增大,微纳米增强SiC/6061Al复合涂层的硬度逐渐升高,磨损率逐渐降低。当气体压力达到5 MPa时,磨损率降低到3.0919×10^(-4)mm^(3)/(N·m)。所提出的冷喷涂制备双尺度SiC/6061Al复合涂层方可为未来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涂层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冷喷涂 纳米增强SiCp/6061Al复合涂层 气体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硼+两步处理硬质合金微米-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工具研究
3
作者 苗晋琦 王成彪 +3 位作者 吕建国 张玉英 唐伟忠 吕反修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共6页
研究了固体粉末渗硼+碱酸两步预处理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组织、形貌、粗糙度。实施优化的微米-纳米为0.1402μm金刚石复合涂层沉积工艺,得到表面平整、光滑、平均粗糙度的优质金刚石复合涂层。该涂层与基体附着力高,压痕测试其临界载荷大... 研究了固体粉末渗硼+碱酸两步预处理硬质合金基体的表面组织、形貌、粗糙度。实施优化的微米-纳米为0.1402μm金刚石复合涂层沉积工艺,得到表面平整、光滑、平均粗糙度的优质金刚石复合涂层。该涂层与基体附着力高,压痕测试其临界载荷大于1500 N,金刚石复合涂层刀具加工ZAlSi12合金试验表明其切削寿命是无涂层刀具的4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两步预处理 米-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 附着力 切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的cBN刀具涂层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锋 左敦稳 +3 位作者 张旭辉 户海峰 张骋 王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8,共6页
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是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比金刚石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胜任铁系金属的加工。本文在YG6硬质合金上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开展cBN涂层的制备研究。本文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制备微纳米... 立方氮化硼(Cubic Boron Nitride,cBN)是仅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比金刚石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胜任铁系金属的加工。本文在YG6硬质合金上基于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开展cBN涂层的制备研究。本文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制备微纳米金刚石过渡层(Micro/nanocrystalline diamond,M/NCD),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中制备cBN涂层,并对M/NCD与cBN涂层进行了成分、微观形貌与结合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在硬质合金基体上,M/NCD过渡层的结合性能明显优于NCD过渡层。磁控溅射制备cBN涂层过程中,存在适合cBN沉积的衬底偏压阈值,过高或过低的衬底偏压均不利于cBN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 刀具涂层 磁控溅射 纳米金刚石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C Arc Plasma JetCVD方法沉积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 被引量:3
5
作者 戴风伟 陈广超 +7 位作者 兰昊 J.Askari 宋建华 李成明 佟玉梅 李彬 黑立富 吕反修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0-1202,1208,共4页
在30kW级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 Arc P lasm a Jet CVD)设备上,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通过调节甲烷浓度以及控制其他沉积参数,在Mo衬底上沉积出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实验表明,当微米金刚石膜层沉积结束后,在随后... 在30kW级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DC Arc P lasm a Jet CVD)设备上,采用Ar-H2-CH4混合气体,通过调节甲烷浓度以及控制其他沉积参数,在Mo衬底上沉积出微/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膜。实验表明,当微米金刚石膜层沉积结束后,在随后的沉积中,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加,金刚石膜表面的晶粒大小是逐渐减小的。当甲烷浓度达到20%以上时,金刚石膜生长面晶粒呈现菜花状的小晶团,膜体侧面已经没有了粗大的柱状晶,而是呈现出光滑的断口,对该层进行拉曼谱分析显示,位于1145 cm-1附近有一定强度的散射峰出现。这说明所沉积的晶粒全部变为纳米级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喷射化学气相沉积 /纳米复合自支撑金刚石 二次形核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粒径及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金刚石/Cu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丽娟 汪伟林 +3 位作者 李波 陈智君 金琰 姚建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46,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金刚石粒径及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金刚石/Cu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音速激光沉积技术制备金刚石/Cu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和摩擦磨损测试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用激光闪烁法测量... 目的研究不同金刚石粒径及含量对超音速激光沉积金刚石/Cu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音速激光沉积技术制备金刚石/Cu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镜和摩擦磨损测试对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用激光闪烁法测量复合涂层的热导率。结果金刚石均匀分布在复合涂层中,原始粉末中金刚石体积分数从30%增加到50%时,复合涂层中金刚石颗粒的面积占比仅从14.01%升至16.79%,远低于金刚石颗粒在原始粉末中的含量。400目金刚石/Cu复合涂层的平均热导率为296 W/(m·K),摩擦系数为0.551;800目金刚石/Cu复合涂层的平均热导率为238 W/(m·K),摩擦系数为0.545。结论原始粉末中金刚石配比的增加并未对复合涂层中金刚石含量的提升有显著作用。金刚石/Cu复合涂层的热导率随着增强相颗粒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增强相颗粒粒径的增大而提高。不同粒径金刚石颗粒的添加能显著降低Cu涂层的摩擦系数,且小粒径金刚石颗粒的添加使复合涂层的摩擦系数更低和更稳定,从而使其具有更小的磨损量和磨痕宽度,表现出较优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激光沉积 金刚石/Cu复合涂层 固态沉积 组织 热导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金刚石增强增韧医用口腔复合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胡晓刚 顾晓宇 +4 位作者 仝毅 张增明 罗运军 黄风雷 王新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67,共4页
以爆轰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作为填料,加入到双酚A型口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研究了纳米金刚石对树脂性能的影响。金刚石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结果发现:偶联剂化学接枝到金刚石表面,改性后的金刚石在乙醇中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提高;加... 以爆轰法合成的纳米金刚石作为填料,加入到双酚A型口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中,研究了纳米金刚石对树脂性能的影响。金刚石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结果发现:偶联剂化学接枝到金刚石表面,改性后的金刚石在乙醇中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提高;加入0.2%(质量分数)的改性纳米金刚石后,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35.4%和29.8%,改性金刚石的增强作用明显优于未经改性的金刚石;同时金刚石的加入也改善了树脂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复合树脂 硅烷偶联剂 表面改性 挠曲强度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镍电刷镀复合镀层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颖 赵盟月 +3 位作者 李变晓 邹文俊 董企铭 毛协民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48,53,共4页
本文对普通快速镍镀层和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纳米颗粒含量、镀层厚度、加热温度等参数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纳米金刚石的弥散强化作用,使得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 本文对普通快速镍镀层和纳米金刚石/镍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纳米颗粒含量、镀层厚度、加热温度等参数对纳米复合镀层显微硬度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纳米金刚石的弥散强化作用,使得复合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大幅提高,摩擦系数明显降低。镀液中纳米金刚石含量约30g/L时,镀层硬度最高为650HV,经过300℃处理,硬度仍能保持在480HV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电刷镀 复合镀层 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金刚石粉镍钴基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鲍学进 李成明 +1 位作者 李浩 吕反修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通过对爆轰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粉进行去除杂质,亲水处理,制备出分散稳定的含纳米金刚石粉的镀液。利用这个镀液制备出含纳米金刚石粉的Ni-Co复合电镀层,并研究了镀液中分散不同含量纳米金刚石粉对制备镀层的表面形貌,晶粒尺寸的影响,镀液... 通过对爆轰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粉进行去除杂质,亲水处理,制备出分散稳定的含纳米金刚石粉的镀液。利用这个镀液制备出含纳米金刚石粉的Ni-Co复合电镀层,并研究了镀液中分散不同含量纳米金刚石粉对制备镀层的表面形貌,晶粒尺寸的影响,镀液中纳米金刚石粉含量从2g/L增加到6g/L,镀层的晶粒尺寸减小近一半。纳米金刚行粉对晶粒的细化程度和镀层中含有的纳米金刚石粉的含量有很大关系。镀层的显微硬度与镀液中分散的纳米金刚石粉的含量并不成线性关系,镀层的显微硬度最大可达601.53HV。团聚的纳米金刚石粉导致镀层晶粒的异常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 纳米金刚石 晶粒尺寸 硬度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钢领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显方 乌军锋 尹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155,共6页
为探讨纳米复合镀钢领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磨损率和对成纱毛羽及断头率的影响,制备了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钢领。运用复合镀技术对普通钢领表面进行处理,选择制备过程中纳米金刚石含量、施镀温度和pH值3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 为探讨纳米复合镀钢领的表面粗糙度、显微硬度、磨损率和对成纱毛羽及断头率的影响,制备了纳米金刚石复合镀钢领。运用复合镀技术对普通钢领表面进行处理,选择制备过程中纳米金刚石含量、施镀温度和pH值3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较优的制备工艺为:纳米金刚石含量20 g/L、温度85℃、pH值5.0;制备的钢领表面粗糙度为0.18μm,显微硬度为635.8 HV,磨损量为1.4%,成纱毛羽指数为2.18,断头率为3根/(千锭·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领 纳米金刚石 复合镀层 硬度 表面粗糙度 磨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11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47,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近日通过了专家验收,该课题成功开发出了纳米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并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复合涂层 产业化 技术实现 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纳米材料 涂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
12
作者 化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2,共1页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通过了专家验收。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复合涂层 产业化 技术实现 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成功实现了产业化
13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0,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并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该课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内孔和其它耐磨器件表面涂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并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该课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内孔和其它耐磨器件表面涂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得到了制备纳米金刚石涂层的成熟工艺,完成了纳米涂层结构和性能的检测工作,利用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研究开发出各种涂层拉拔模具和耐磨器件产品,解决了涂层附着力、均匀涂覆和涂层表面光洁度等关键技术问题,产品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建材、机械加工等行业所需的拉拔模具和耐磨器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涂层技术 复合涂层 产业化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上海交通大学 拉拔模具 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应用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交大研发的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年增产值14亿元
14
作者 陈方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共1页
2007年11月25日,《科技日报》在“上海:纳米产品年产值逾20亿元”一文中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属国际首创,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上海交大 复合涂层 年产值 涂层技术 研发 上海交通大学 《科技日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实现产业化
15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62,共1页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并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该课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内孔和其他耐磨器件表面涂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并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该课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内孔和其他耐磨器件表面涂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研究了制备纳米金刚石涂层的成熟工艺,完成了纳米涂层结构和性能检测工作,利用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研究开发出各种涂层拉拔模具和耐磨器件产品,解决了涂层附着力、均匀涂覆和涂层表面光洁度等关键技术问题,产品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建材、机械加工等行业所需的拉拔模具和耐磨器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复合涂层 技术实现 产业化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上海交通大学 拉拔模具 国际先进水平 市场应用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学根 孙方宏 +2 位作者 张志明 沈荷生 陈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从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原理和工艺以及纳米效应表征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比较了常规和纳米金刚石薄膜不同沉积工艺和形核生长机理 ,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硬度、内... 本文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述 ,从纳米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原理和工艺以及纳米效应表征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比较了常规和纳米金刚石薄膜不同沉积工艺和形核生长机理 ,对纳米金刚石薄膜的硬度、内应力、摩擦特性等机械性能也作了概述 ,在此基础上 ,提出在常规金刚石薄膜基础上沉积纳米金刚石薄膜组成复合涂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 复合涂层 研究进展 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复合涂层的抗冲蚀磨损性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庞佑霞 许焰 +2 位作者 张昊 唐勇 刘厚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0-63,共4页
为了修复在冲蚀磨损环境下流体机械的过流部件,在分析过流部件冲蚀磨损机理的基础上,优选微/纳米颗粒填料对有机复合弹性涂层的黏性底层和抗冲蚀橡胶层进行优化设计,模拟现场工况利用转盘式磨损实验装置对涂覆该涂层的试件以及另外四种... 为了修复在冲蚀磨损环境下流体机械的过流部件,在分析过流部件冲蚀磨损机理的基础上,优选微/纳米颗粒填料对有机复合弹性涂层的黏性底层和抗冲蚀橡胶层进行优化设计,模拟现场工况利用转盘式磨损实验装置对涂覆该涂层的试件以及另外四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的试件进行耐冲蚀磨损性能实验,并采用失重法和扫描电镜(SEM)对冲蚀磨损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35h的冲蚀磨损后,所研究的五种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的试件在冲蚀磨损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相同,微/纳米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耐冲蚀磨损性能,基本没有失重,而用胎体粉涂覆的试件耐冲蚀磨损性能最差,说明该涂层能有效修复过流部件并提高过流部件的抗冲蚀磨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复合涂层 纳米 冲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熔敷微纳米复合材料涂层组织及抗磨性能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振廷 陈华辉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Ni60A、微米和纳米碳化钨粉末为原料,利用感应熔敷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得以微纳米碳化钨颗粒为增强相的镍基复合材料耐磨涂层,利用SEM、XRD和EDS分析了该涂层的显微组织,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在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具有较好... 以Ni60A、微米和纳米碳化钨粉末为原料,利用感应熔敷技术在Q235钢表面制得以微纳米碳化钨颗粒为增强相的镍基复合材料耐磨涂层,利用SEM、XRD和EDS分析了该涂层的显微组织,涂层与基体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在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涂层具有优异耐磨性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耐磨增强相的微纳米碳化钨具有高硬度高耐磨特性,在涂层中起到了抗磨骨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熔敷 纳米复合涂层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微弧氧化纳米SiO_2复合涂层的元素及物相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索相波 邱骥 朱海燕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4,共5页
为提高微弧氧化层性能,通过向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SiO2复合微弧氧化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纳米SiO2复合微弧氧化层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特征及物相组成.研究表明:纳米SiO... 为提高微弧氧化层性能,通过向微弧氧化电解液中添加纳米SiO2颗粒,在7A52铝合金表面制备了纳米SiO2复合微弧氧化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纳米SiO2复合微弧氧化层的微观组织、元素分布特征及物相组成.研究表明:纳米SiO2颗粒与微弧氧化层复合生长到一起,在微弧氧化层中大致均匀分布;纳米SiO2在微弧氧化层中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同时SiO2与微弧氧化层主体成分Al2O3发生相变反应,生成新物相-莫来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氧化 铝合金 纳米复合 相组成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泵WC-10Co4Cr微纳米复合涂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坚 陈小明 +3 位作者 伏利 刘伟 毛鹏展 马红海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1,共4页
泥沙磨蚀是影响水泵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利用WC-10Co4Cr微纳米复合涂层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超音速火焰热喷涂技术在水泵过流部件常用材料00Cr18Ni5Mo3Si2不锈钢上制备该涂层,并对涂层的硬度、耐磨损、... 泥沙磨蚀是影响水泵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利用WC-10Co4Cr微纳米复合涂层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超音速火焰热喷涂技术在水泵过流部件常用材料00Cr18Ni5Mo3Si2不锈钢上制备该涂层,并对涂层的硬度、耐磨损、耐磨蚀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高硬度以及较好的韧性使得涂层具有远高于基材的耐磨性能,并且涂层与基材之间呈高强度结合使得涂层不易开裂和剥落,能够保证较长的使用周期。将其应用到高泥沙河流水泵过流部件表面,可以大幅提高水泵的抗磨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 泥沙磨蚀 超音速热喷涂 WC-10Co4Cr纳米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