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1
作者 郑日华 许泽芳 +1 位作者 杨婵萍 邱进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到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的变化情况,住院时间、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缓解时间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评分(27.95±2.46)分、SDS评分(29.80±2.12)分和PaCO_(2)水平(48.20±3.99)mmHg低于对照组[(46.60±2.98)分、(41.30±4.23)分、(64.60±2.68)mmHg],PaO_(2)水平(83.55±5.18)mmHg和SaO_(2)水平(95.25±1.21)%高于对照组[(75.10±4.59)mmHg、(86.90±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住院时间(15.48±2.49)d、咳嗽缓解时间(9.36±1.07)d、咳痰缓解时间(9.15±0.97)d、喘息缓解时间(8.49±1.05)d均少于对照组[(18.38±3.56)d、(12.06±2.48)d、(13.15±2.47)d、(11.02±2.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患者情绪状态及血气分析指标,且临床症状恢复较快,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管理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情绪状态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分诊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宋清 李丽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4-236,共3页
目的:在医院门诊护理服务中,研究应用6S分诊管理模式对其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护理人员30名(选取时间: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23年3月开始实施6S分诊管理模式,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阶段设为干... 目的:在医院门诊护理服务中,研究应用6S分诊管理模式对其应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护理人员30名(选取时间: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23年3月开始实施6S分诊管理模式,将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阶段设为干预前(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阶段设为干预后。比较两组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综合素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差异性。结果:干预后的护理人员总满意率、综合素质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医院门诊护理服务中,实施6S分诊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满意度、专业素质以及护理服务的质量,并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S分诊管理模式 医院门诊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学》混合模式教学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周英凤 胡雁 +4 位作者 贾守梅 邢唯杰 顾莺 李小妹 李晓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2期440-443,共4页
[目的]比较基于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护理研究生中开展《循证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参加《循证护理学》课堂教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和研究生课堂班80名学生作为对照... [目的]比较基于线上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护理研究生中开展《循证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参加《循证护理学》课堂教学的全日制研究生和研究生课堂班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以同期参加混合模式教学且来自CMB资助的8所高校的全日制护理研究生24名作为观察组。教材、授课内容、教学团队及考核方式均一致。[结果]在课程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掌握评分均显著增加;对照组学生对循证护理价值的态度更为积极,但对学习循证护理的期望评分显著下降;观察组学生的态度得分和期望得分无显著变化。协方差分析表明,在排除基线不均衡的影响下,混合模式教学比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循证护理的知识、态度、期望达成及能力自评评分。[结论]混合模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混合模式教育 线上教学 翻转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7-299,共3页
目的:评估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在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症医学科的92例SP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纳入46例,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 目的:评估系统化护理模式应用在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SP)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症医学科的92例SP患者,遵循随机数表法分组,即:对照组(纳入46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纳入46例,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评价组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治疗时间指标、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结果:护理前,组间APACHE Ⅱ、MLIS、SAS、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APACHE Ⅱ、MLIS、SAS、SDS更低,并且各项治疗相关时间均更短(P <0.05)。结论:对重症医学科SP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模式,可以优化治疗时间指标,尽快减轻肺损伤,改善病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模式 重症医学科 重症肺炎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马艳楠 仲继红 +2 位作者 魏茜 席志龙 李世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28-430,共3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心脏瓣膜病且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参照入组标准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心脏瓣膜病且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纳入到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和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协助循证护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功能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更加优异,射血分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左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相较于对照组更佳,SF-36量表得分也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观察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更加优异,院内ICU监护和住院的时长均更短,发生焦虑和抑郁的评分均更低,6分钟步行距离的步数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多学科协助模式下循证护理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优化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助模式 循证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围术期 护理 护理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娜 王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65-666,共2页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按照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按照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循证护理模式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0
7
作者 朱冬敏 林征 +2 位作者 刘洪珍 吴蕾 孙艺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02-1005,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随访观察12周,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HF的症状(67.9%)、常见并发症知识(69.8%),CHF的药物治疗知识(71.7%)、每日盐的摄入量(77.4%),适宜运动对CHF的重要性(79.2%)、心理因素对CHF的重要性(69.8%)、CHF的自我监测指标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除"采用低盐饮食"及"按医嘱服药"外,观察组患者EHFSCB-9各条目得分及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维度得分(6.9±5.2)、身体活动维度得分(11.6±6.7)、情感维度得分(4.7±4.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建立住院患儿跌倒/跌伤预防护理流程 被引量:26
8
作者 秦秀丽 叶天惠 曾铁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的实践方法,建立住院患儿跌倒和跌伤(跌倒所致损伤)预防护理流程,以降低住院患儿跌倒发生率。方法按照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PET模式),即实践问题(P)、证据(E)、转化(T)的具体步骤实施循证,根据获... 目的应用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的实践方法,建立住院患儿跌倒和跌伤(跌倒所致损伤)预防护理流程,以降低住院患儿跌倒发生率。方法按照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PET模式),即实践问题(P)、证据(E)、转化(T)的具体步骤实施循证,根据获得的证据形成住院患儿跌倒和跌伤预防护理流程,并应用于儿科血液病专科住院患儿3 278例次。结果共筛查出跌倒和跌伤高风险患儿1 498例,仅2例患儿发生跌倒,但无跌伤;446例跌伤高风险患儿无一例发生跌倒;护士对跌倒/跌伤预防护理流程的正确执行率由执行流程第1个月的63.0%上升至第12个月的98.1%。结论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模式建立住院患儿跌倒和跌伤预防护理流程,可筛查出住院患儿跌倒、跌伤风险,以便采取预防护理措施,从而有效预防跌倒/跌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儿 跌倒 跌伤 循证护理模式 预防护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实践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金学勤 龚月香 +2 位作者 徐晔 华亚芳 张桂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3期80-81,共2页
通过建立临床循证护理小组工作模式,有组织地按循证护理小组的工作要求对临床护理难点实施循证护理,在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护士的核心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实施前后护士的核心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循证护理小组 工作模式 核心能力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药疹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0
作者 颜红炜 刘晓艳 杨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药疹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6例。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2组患者病情停止进展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SDS评分...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药疹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6例。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2组患者病情停止进展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患者病情停止进展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循证护理组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循证护理模式护理药疹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 药疹 住院患者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舒适护理模式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绍蓉 贺翔鸽 +4 位作者 刘少章 程华琳 宋捷 陈懿 龙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或硅油充填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 ,提出增加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 138例行玻璃体注气和硅油充填手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 ,对两组患者... 目的 分析影响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或硅油充填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舒适度的相关因素 ,提出增加患者舒适度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 138例行玻璃体注气和硅油充填手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 ,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当天和术后 1周使用自行设计的《行玻璃体注气和硅油充填术后患者现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并比较两组舒适程度。结果  (1)引起玻璃体注气和硅油充填手术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后不舒适的原因是 :体位的改变占 10 0 %、心理期望值过高占 34.8%、术眼胀痛 (高眼压 )占 18.8% ;(2 )玻璃体注气和硅油充填手术后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不舒适的表现为 :颈、肩背部酸胀痛、失眠、焦虑、胸闷、心慌、食欲不振、乏力、头晕、晕厥。结论  (1)增加符合治疗要求患者卧位的方式和对患者的颈、肩背部肌肉进行按摩可提高行特殊体位时患者的舒适度。 (2 )纠正失眠、调整患者的心理期望值、利用假设体验法 ,进行心理放松训练缓解患者焦虑症状、增加了患者心理舒适度。 (3)对颜面部用温水毛巾进行热敷 ,减轻了患者颜面部肿胀和不适 ,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术后 舒适护理模式 循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范病房变革护理模式后护理量测试和效果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吴晓英 王玲 徐国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在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基础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影响着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 在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开展基础护理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基础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影响着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和谐、融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模式 护理 基础护理工作 测试 病房 护理工作质量 医疗卫生服务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框架的护理研究生心肺复苏课堂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华 张萍 +2 位作者 张秀英 李闺臣 陈立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21期83-85,共3页
目的将循证卫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护理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以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方法以2016年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框架,在护理研究生《急救护理学》课程中学习"美国心脏病协会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并采用对分课堂教学... 目的将循证卫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护理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以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方法以2016年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框架,在护理研究生《急救护理学》课程中学习"美国心脏病协会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并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践。结果护理研究生经过教学改革,在急救专业知识和护理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该教学改革,将循证卫生保健理念、急救专业内容与护理科研方法融合,开阔了研究生学术视野,提高了研究生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研究生 急救护理 心肺复苏 循证护理 护理教育 循证卫生保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红霞 麦苗 孙广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1011-1013,1016,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心脏介入术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循证护理,然后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及...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心脏介入术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循证护理,然后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及护理前后呼吸、血压、心率、POMS评分、PSQ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POMS评分、PSQI评分、SF-36评分各因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心脏介入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方面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模式 心脏介入 围术期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艳 梅春丽 杨延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将循证护理前(2014年1-12月)在我院收住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后(2015年1-12月)收住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将循证护理前(2014年1-12月)在我院收住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将循证护理后(2015年1-12月)收住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 h血糖指标、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及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化、系统化的循证护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明显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了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模式用于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实践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铁英 毛秋婷 +2 位作者 杨阳 赵梅珍 汪晖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ARCC)模式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借鉴ARCC模式,分3个阶段在全院推行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准备阶段成立循证护理委员会成员,翻译修订ARCC模式专用量表;培训发展阶段,编写循证学习资料,培训循证实... 目的探讨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ARCC)模式提高护士循证护理水平的效果。方法借鉴ARCC模式,分3个阶段在全院推行循证护理实践理念:准备阶段成立循证护理委员会成员,翻译修订ARCC模式专用量表;培训发展阶段,编写循证学习资料,培训循证实践导师,建立循证网络资源平台,引导临床护士自我导向学习,举办循证学习培训班;循证实践阶段,成立循证护理杂志俱乐部,建立循证问题及推进循证护理实践,举办新知讨论会。结果实施ARCC模式后,护士循证实践能力维度、循证护理实施量表以及医院循证组织文化建设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P〈0.01)。护理部共收集护理问题40个,形成循证研究问题10个,循证实践导师主导的循证项目9项,其中3项研究已制定出标准方案,分别在手术室、ICU、肿瘤科试行6~12个月,无一起因用证导致医疗纠纷、护理投诉事件,以及患者人身安全受损事件发生。结论实施ARCC模式有利于形成护理部-院级循证实践专家团队-科室循证实践指导者的三级架构,提高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水平,促进医院护理循证实践组织文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实践 研究与实践合作促进模式 循证实践导师 杂志俱乐部 新知讨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3
17
作者 刘志新 刘琼 王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探讨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57例和循证⁃情志组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循证情志组... 目的:探讨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57例和循证⁃情志组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循证情志组给予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依从性评分、血压情况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循证情志组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遵医服药行为、日常锻炼行为、不良管理行为、饮食管理行为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循证情志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循证情志组血压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半年,循证情志组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1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7.54%(P<0.05)。结论:循证⁃情志护理模式可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服药、锻炼、饮食等行为的依从性,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同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冠心病 循证⁃情志护理模式 依从性 不良事件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理念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42
18
作者 朱晓鸥 黄求进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促进护生用科学的处理问题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决策,促进批判性思维形成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循证护理理念模式教学干预,运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护... 目的促进护生用科学的处理问题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决策,促进批判性思维形成与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0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护生进行循证护理理念模式教学干预,运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操作成绩与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71,P<0.05);两组护生在技能考试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0,P<0.05);患者对于实验组护生;患者对于实验组护生的满意度达90%,对对照组满意度51.67%。结论循证护理理念对于护生临床实践学习有关键意义,提高护生运用实证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创建和谐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临床带教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杨春琴 贺学敏 +1 位作者 陈翠萍 陈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3803-3806,共4页
目的探索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旨在为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 目的探索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旨在为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上海市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7例,通过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团队对其进行疾病相关情况问卷调查、团体教育、个案咨询与指导等糖尿病管理,并评价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运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管理后糖尿病症状、糖尿病诊断知晓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前后糖尿病并发症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管理前后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管理前后尿微量蛋白、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加强运动,可为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 医护合作责任制护理模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wa循证实践模式及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英凤 王凯蓉 +2 位作者 黄娜 李丽 钟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9-102,共4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Iowa循证实践模式的三个决策点,包括问题的优先度、证据的充分性及变革的适宜性;介绍了该模式从基于临床问题和基于知识更新而开展实践变革的触发器,到证据筛选、开展实践变革及结果评价的全过程;全面分析了该模式在护理... 本文系统阐述了Iowa循证实践模式的三个决策点,包括问题的优先度、证据的充分性及变革的适宜性;介绍了该模式从基于临床问题和基于知识更新而开展实践变革的触发器,到证据筛选、开展实践变革及结果评价的全过程;全面分析了该模式在护理教育培训、症状护理及护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指出该模式对开展循证实践的启示,包括提供了框架及触发器,为用证和创证提供了决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Iowa循证实践模式 研究应用 理论模式 循证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