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正交实验法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静
孙冬兰
+4 位作者
刘靖
张洪峰
田雨可
安佳钰
刘玉春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7-11143,共7页
研究采用经济高效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三氧化钨(WO_(3))电致变色材料,设计正交实验,探究不同H_(2)O_(2)用量、反应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对制备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影响因素大小。结果得出对WO_(3)薄膜性能影响大的因素是热处理温度...
研究采用经济高效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三氧化钨(WO_(3))电致变色材料,设计正交实验,探究不同H_(2)O_(2)用量、反应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对制备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影响因素大小。结果得出对WO_(3)薄膜性能影响大的因素是热处理温度及过氧化氢用量。继续探究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循环耐久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联用测试W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变色范围最高可达到60%以上,并且在200℃热处理的薄膜在循环1000圈后,变色范围还能达到45%以上。研究对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电致变色性能优异的WO_(3)薄膜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正交实验法
溶胶-凝胶法
电致变色
循环耐久
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电致变色智能窗用钛酸锂薄膜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天悦
王梦颖
+3 位作者
黄庆姣
杨佳明
王顺花
刁训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1-478,共8页
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可调制的电致变色材料,对于智能窗及其热管理方面的应用来说极具吸引力。钛酸锂是一种有潜力的电致变色阴极材料,但对其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前景还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持。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透过率...
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可调制的电致变色材料,对于智能窗及其热管理方面的应用来说极具吸引力。钛酸锂是一种有潜力的电致变色阴极材料,但对其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前景还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持。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透过率高、结晶性好的钛酸锂(Li_(4)Ti_(5)O_(12))薄膜,通过联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位表征了其电致变色性能。实验发现所有Li_(4)Ti_(5)O_(12)薄膜对扫描速率等测试条件十分敏感,且有优异的双波段调制性能。此外,Li_(4)Ti_(5)O_(12)薄膜厚度对材料的初始态透过率、调制幅度、响应时间、电压窗口和循环耐久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450 nm厚的Li_(4)Ti_(5)O_(12)着色/褪色响应时间分别为19.1和8.9 s,透过率调制在可见光区(550 nm处)为45%,经过20000 s连续循环,性能未发生明显衰退。Li_(4)Ti_(5)O_(12)薄膜在近红外波段(1000 nm处)的透过率调制高达80%,表现出优秀的节能潜力。本研究成功组装了由灰色至蓝色、循环性能良好的全固态无机电致变色器件:Glass/FTO/Li_(4)Ti_(5)O_(12)/LiNbO3/NiOx/ITO,证明钛酸锂作为电致变色智能窗材料有潜力走向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Li_(4)Ti_(5)O_(12)
全固态无机器件
循环耐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实验法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
4
1
作者
曹静
孙冬兰
刘靖
张洪峰
田雨可
安佳钰
刘玉春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理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出处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7-1114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3150)。
文摘
研究采用经济高效的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三氧化钨(WO_(3))电致变色材料,设计正交实验,探究不同H_(2)O_(2)用量、反应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对制备WO_(3)电致变色薄膜的影响因素大小。结果得出对WO_(3)薄膜性能影响大的因素是热处理温度及过氧化氢用量。继续探究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氧化钨电致变色薄膜循环耐久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工作站联用测试WO_(3)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变色范围最高可达到60%以上,并且在200℃热处理的薄膜在循环1000圈后,变色范围还能达到45%以上。研究对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电致变色性能优异的WO_(3)薄膜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氧化钨
正交实验法
溶胶-凝胶法
电致变色
循环耐久
性
Keywords
tungsten trioxide
Taguchi design
sol-gel
electrochromism
cycling durability
分类号
TQ174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电致变色智能窗用钛酸锂薄膜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天悦
王梦颖
黄庆姣
杨佳明
王顺花
刁训刚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1-47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62022,61875005)。
文摘
从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透过率可调制的电致变色材料,对于智能窗及其热管理方面的应用来说极具吸引力。钛酸锂是一种有潜力的电致变色阴极材料,但对其在智能窗领域的应用前景还缺乏相关的数据支持。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透过率高、结晶性好的钛酸锂(Li_(4)Ti_(5)O_(12))薄膜,通过联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位表征了其电致变色性能。实验发现所有Li_(4)Ti_(5)O_(12)薄膜对扫描速率等测试条件十分敏感,且有优异的双波段调制性能。此外,Li_(4)Ti_(5)O_(12)薄膜厚度对材料的初始态透过率、调制幅度、响应时间、电压窗口和循环耐久性均有显著影响。其中450 nm厚的Li_(4)Ti_(5)O_(12)着色/褪色响应时间分别为19.1和8.9 s,透过率调制在可见光区(550 nm处)为45%,经过20000 s连续循环,性能未发生明显衰退。Li_(4)Ti_(5)O_(12)薄膜在近红外波段(1000 nm处)的透过率调制高达80%,表现出优秀的节能潜力。本研究成功组装了由灰色至蓝色、循环性能良好的全固态无机电致变色器件:Glass/FTO/Li_(4)Ti_(5)O_(12)/LiNbO3/NiOx/ITO,证明钛酸锂作为电致变色智能窗材料有潜力走向普及应用。
关键词
电致变色
Li_(4)Ti_(5)O_(12)
全固态无机器件
循环耐久
Keywords
electrochromic
Li_(4)Ti_(5)O_(12)
all-solid-state inorganic device
cycle durability
分类号
TB38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正交实验法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钨薄膜的电致变色性质
曹静
孙冬兰
刘靖
张洪峰
田雨可
安佳钰
刘玉春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溶胶–凝胶旋涂法制备电致变色智能窗用钛酸锂薄膜
王天悦
王梦颖
黄庆姣
杨佳明
王顺花
刁训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