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许乃中 曾维华 +2 位作者 薛鹏丽 东方 周国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9,共6页
针对当前循环经济绩效内涵不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多局限于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循环经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归纳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基础上,明确了循环经济绩效的概念;进一步构建了基于生态效率-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绩效评估指... 针对当前循环经济绩效内涵不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多局限于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循环经济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归纳总结该领域研究现状基础上,明确了循环经济绩效的概念;进一步构建了基于生态效率-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和灰色聚类方法分别建立了循环经济绩效评估模型;最后,以上海化工园区和南通农药化学工业园为案例,对2个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从理论和方法上,构建的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适用的;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聚类评价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模糊评价结果更为合理,而且该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园区循环经济绩效的优劣势所在。进而,以上海化工园区作为标杆,针对南通农药化学工业园存在的资源效率偏低等问题,提出若干循环经济绩效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绩效 生态效率 物质流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灰色聚类模型 标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我国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生态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154,共15页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第一,基于生态创新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绩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第二,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绩效的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第三,工业企业的治理污染投资所形成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东部地区需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环境规制的主导作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污染密集度,努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态创新 循环经济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流的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绩效测量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熊菲 肖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8,23,共7页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依据循环经济的物质流与价值流互动影响规律,从物质流路线的增环、减环等动态变化出发,跟踪、描绘资源价值流动,采用多学科的成本、收入、利润、环境损害价值等尺...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式。依据循环经济的物质流与价值流互动影响规律,从物质流路线的增环、减环等动态变化出发,跟踪、描绘资源价值流动,采用多学科的成本、收入、利润、环境损害价值等尺度,构建了基于价值流的循环经济绩效测量指标体系,并采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对钢铁企业循环经济绩效进行实证研究,为推动循环经济绩效测量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流 钢铁企业 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中国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晓红 冯严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6,共11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基于广义空间模型,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了节能型与减排型环境规制对中国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循环经济绩效本身具有相对稳定的正向空间溢...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基于广义空间模型,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分析了节能型与减排型环境规制对中国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循环经济绩效本身具有相对稳定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第二,节能型及减排型环境规制均与中国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第三,与中西部样本相比,东部样本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节能型与减排型环境规制在促进循环经济绩效提升方面存在互补效应,且水体污染指标比气体污染指标的互补效应显著;第五,产业结构对循环经济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要素禀赋对循环经济绩效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和投资开放度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政府应适当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发挥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净化效应,从节能与减排两个方面着手形成合力促使循环经济绩效提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环境规制"质量门槛"建立产业甄别机制,避免中西部地区重蹈东部地区覆辙,使环境规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建立自由流通的要素市场,将环境规制效果纳入政绩考核范围之内,建立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公共服务的人口均等化,进而为环境规制促进循环经济绩效提升创造新的市场潜能,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循环经济绩效提升的协调发展局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门槛"避免成为"污染避难所",并加强外资与国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结合,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环保技术市场,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对净化经济质量的倒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循环经济绩效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生态化、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的耦合实证--基于18个城市群面板数据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集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5,共7页
文章基于2011—2019年18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结合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与环境规制三者间耦合协调机理与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出不... 文章基于2011—2019年18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结合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与环境规制三者间耦合协调机理与水平。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表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城市群产业生态化—循环经济绩效—环境规制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相对较高,东北、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性偏低。由此,文章提出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化产业、加强区域环境规制标准制定、建立三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管理机构等政策建议,提升全国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推动国家绿色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群 环境规制 产业生态化 循环经济绩效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循环经济绩效的时空演变与创新驱动 被引量:8
6
作者 程钰 王晶晶 +2 位作者 王泽萍 张丽丽 陈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科技创新是驱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基于生态效率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分析中国30个省份循环经济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分析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循环经... 科技创新是驱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对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基于生态效率模型构建评价体系,分析中国30个省份循环经济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分析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循环经济绩效的空间效应,得出以下结论:①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循环经济绩效在时序上呈上升态势,三者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4%、1.03%、1.24%,在空间上大致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逐渐递减的分异格局,全局Moran􀆳s I指数由0.2004增加至0.3629,循环经济绩效及分解表现出明显的聚类分布特征,地区差异不断缩小。②从影响的综合效应来看,人才支撑、技术成果对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资金投入表现为抑制作用。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对区域循环经济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环境规制表现为负向影响,城镇化的影响效果不显著。③从影响的分解效应来看,人才支撑、技术成果的直接效应为正而间接效应为负,资金投入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在控制变量方面,对外开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产业结构的直接效应和城镇化的间接效应与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正向相关,环境规制的影响效果不显著。④研究从提升地区绿色科技创新实力、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对推动区域循环经济绩效提升,推进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循环经济绩效 生态效率 时空演变 创新驱动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