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西部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累积循环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健 焦兵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5,124,共5页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 本文选择我国西部石油天然气产业和煤炭产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西部能源产业的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的累积循环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西部地区能源产业技术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累积循环效应;②资源禀赋差异是我国西部能源产业集聚的首要影响因素,而技术溢出、劳动力集聚以及中间投入要素的集中也与能源产业的集聚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与新经济地理学派观点相一致;③西部地区能源产业集聚水平、竞争程度、专业化程度以及西部地区产业的分散化程度与其技术溢出水平显著相关。因此,只要构建好西部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就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与技术溢出之间的正反馈作用,从而促进西部地区由能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进而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产业 产业集聚 技术溢出 累积循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内生性研究——兼论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被引量:5
2
作者 周雪敏 董乃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18,共6页
本文借鉴FDI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成果,构造了基于1997—2013年西部1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内生增长联立方程组,并引入相关循环累积效应度量指标进行研究。经验研究了FDI和西部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作用机制;发现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在西部... 本文借鉴FDI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成果,构造了基于1997—2013年西部11个省(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内生增长联立方程组,并引入相关循环累积效应度量指标进行研究。经验研究了FDI和西部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作用机制;发现循环累积因果机制在西部发展中显著存在,但涓流效应正逐渐显现;基础设施、城市化水平以及对外开放度显著影响外商投资热情;政策红利在西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十分显著;资本要素对西部经济增长作用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内生性 FDI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与企业管理能力——空间溢出和交互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文静 叶宇 何刚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7-85,共9页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究企业之间管理能力的空间交互效应,考察产业集聚对企业间管理能力空间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本文基于2015~2020年我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探究企业之间管理能力的空间交互效应,考察产业集聚对企业间管理能力空间交互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企业间管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交互效应与循环累积效应,高管理能力的企业能够促进邻近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且产业集聚会强化这一空间交互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非线性地显著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并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强化了邻近企业的管理能力;多样化产业集聚对企业管理能力的直接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其空间溢出效应小于专业化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能力 产业集聚 溢出效应 交互效应 循环累积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珍 曾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186,共11页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面临布局能力欠佳、供应链不成熟、应用场景缺乏等多重困境。建构国有企业主导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网络,突破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限制条件,形成有效强化链,是破解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多重困境...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面临布局能力欠佳、供应链不成熟、应用场景缺乏等多重困境。建构国有企业主导的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网络,突破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限制条件,形成有效强化链,是破解数字农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多重困境的重要途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具有盈利性和非盈利性的双重功能,集领先用户、系统集成者、应用场景构建者多重角色于一体,由其主导供给可以破解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进而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双元学习,突破研发、集成、应用等供给环节中的资源约束、能力陷阱、接受度低等诸多限制,生成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场景构建能力,使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力得以显现。当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上起到非线性效应、乘数效应、循环效应后,“动力—能力—效力”三者将达成有效强化链,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功能不断涌现,从而推动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基础设施 有效供给 国有企业 双元学习 循环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提升路径——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5
5
作者 仲崇高 黄仕靖 唐保庆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4-59,共6页
在Furman等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经济因素,运用2009-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规模、科技投入经费等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需求、制... 在Furman等创新能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引入空间经济因素,运用2009-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区域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规模、科技投入经费等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需求、制度环境等基础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创新要素区际互动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要素区际互动主要表现为区域技术市场技术输入(出)的规模,以创新要素区际互动及空间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循环累积效应显著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创新差异 空间经济学 循环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趋势与成因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燕 王志强 汪涛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130,共5页
文章利用多种创新活动代理变量和集聚度测算指标,考察了1997—2016年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和细分行业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度及其演进趋势,同时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制造业创新活动空间演进趋势做出解释。结果表明:(1)1997—2016年,制造业... 文章利用多种创新活动代理变量和集聚度测算指标,考察了1997—2016年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和细分行业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度及其演进趋势,同时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对制造业创新活动空间演进趋势做出解释。结果表明:(1)1997—2016年,制造业创新活动的集聚度始终高于生产活动的集聚度;(2)从全行业的角度看,创新活动的集聚度持续上升,这不同于同时期生产活动集聚度"倒U"型的演进轨迹;从细分行业角度看,绝大多数行业创新活动的集聚度也是持续上升的;(3)1997—2016年,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的"核心区"有所调整,且广东、江苏、浙江和山东的核心地位仍在不断强化。东部地区优越的"第一天性"、基于收益递增思想的循环累积效应以及集聚外部性是促成中国制造业创新活动持续向东部地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空间集聚度 新经济地理 集聚力 循环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家乐”的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钰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09-1511,共3页
研究了旅游产业聚集现区域经济增长的状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乐 旅游产业集聚 循环累积效应 地方根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与维度 被引量:9
8
作者 邵川 刘传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2,共6页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在空间集聚导致城镇规模扩张的过程,还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的综合反映,既有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的增长,也有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的发展演变。集聚效应是导致城镇发生与演变的机制,金融的外部性是集聚发...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在空间集聚导致城镇规模扩张的过程,还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的综合反映,既有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的增长,也有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的发展演变。集聚效应是导致城镇发生与演变的机制,金融的外部性是集聚发生的重要动力。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是通过金融的外部性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两个方面发生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等中间产品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将增加区位效应,促进产业集聚与要素集聚,进而推动城镇规模扩张;城镇规模扩张引致的要素集聚及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了"需求引领"作用,同时也给金融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金融发展不断深化,二者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链条。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有三个机理层面:一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层面,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分工提供金融支持;二是金融支持城镇建设层面,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金融支持人口城镇化层面,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理财渠道与增加财产性收入等提供金融支持。鉴于城镇化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要把促进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农村经济增长作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经济因子路径,把促进农村医疗条件、农村通讯水平与农村恩格尔系数的提升与优化作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社会因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效应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金融发展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通运输视角下枢纽经济的演化机理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国政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2,共6页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在界定枢纽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解读综合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互馈关系入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枢纽经济的演进... 枢纽经济是以交通枢纽为引擎衍生出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要素的时空配置重塑产业体系。在界定枢纽经济概念的基础上,从解读综合交通运输与枢纽经济的互馈关系入手,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分析枢纽经济的演进过程和成长机理。结果表明:枢纽经济的总体进程由起步、成长、强化、成熟4个阶段构成,内部动力和外部刺激共同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同时需要在新发展格局视野下从综合交通宏观规划、枢纽平台运行、枢纽城市建设等层面推动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枢纽经济 要素优化配置 演化机理 循环累积效应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