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硫电池隔膜改性增强电池循环稳定性
1
作者 周佳玉 刘佩妮 +4 位作者 周昶安 王超 宋磊 马奎 岳海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目的对比玻璃纤维和聚丙烯隔膜用于锂硫电池的性能差异,并通过催化剂改性隔膜提升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能。方法通过循环充放电实验考查不同隔膜锂硫电池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及扫描电镜研究隔膜对多硫化锂氧化还原反应动... 目的对比玻璃纤维和聚丙烯隔膜用于锂硫电池的性能差异,并通过催化剂改性隔膜提升锂硫电池循环稳定性能。方法通过循环充放电实验考查不同隔膜锂硫电池性能,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及扫描电镜研究隔膜对多硫化锂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锰催化剂改性隔膜对锂硫电池性能的提升效果及作用原理。结果在1 C放电倍率、150次循环条件下,玻璃纤维隔膜锂硫电池放电比容量由聚丙烯隔膜的428 mAh/g提升至477 mAh/g,充放电效率从96.9%提升至98.6%,容量保持率从66.8%提升至85.1%。利用锰催化剂修饰玻璃纤维隔膜,经500次循环电池仍保有597 mAh/g的容量和99.7%的充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能大幅提升。结论玻璃纤维隔膜的大孔隙结构有利于多硫化锂及锂离子在电解液传递,可提高锂离子的传递效率,但也会加强穿梭效应而导致电池容量降低;同时,多硫化锂及锂离子的快速传质有助于诱导形成致密SEI膜以保护锂负极,提升电池循环稳定性;此外,在锰催化剂修饰下,锰-玻璃纤维隔膜能实现电池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双重提升,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玻璃纤维隔膜 循环稳定性 多硫化锂 锰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提升策略及产业化进程
2
作者 张继国 吴田 +3 位作者 赵旭 杨钒 夏天 孙士恩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62,共15页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优势与可持续的资源供应,被看作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现阶段主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以及普鲁士蓝化合物。然而,正极材料存在不可逆相转化、Jahn-Tel... 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优势与可持续的资源供应,被看作是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替代品。现阶段主流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型化合物以及普鲁士蓝化合物。然而,正极材料存在不可逆相转化、Jahn-Teller效应及界面不稳定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钠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本文系统介绍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提升策略的研究进展与产业化进程。首先,详细分析了正极材料的结构、优缺点,并对比了结构稳定性、成本以及循环性能等。其次,详细阐述了结构优化与化学元素掺杂策略在提升正极材料循环性能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索了结构稳定性、电子电导率、离子迁移速率等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然后,归纳总结了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与近年来国内外的产业化进展。最后,梳理了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体系仍需关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推进钠离子电池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普鲁士蓝化合物 循环稳定性 产业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循环稳定性的衰退机理分析
3
作者 徐洁 解淼 黄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rganic 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 OECT)作为高效的离子-电子换能器在生物电子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当前具有超高循环稳定性的OECT仍然鲜有报道,成为了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及商业化的瓶颈问题。为了探究循环稳定...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rganic 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 OECT)作为高效的离子-电子换能器在生物电子学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当前具有超高循环稳定性的OECT仍然鲜有报道,成为了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及商业化的瓶颈问题。为了探究循环稳定性测试过程中OECT性能衰退的规律及其机理,该文对比了平面结构和垂直结构的OECT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循环稳定性,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了测试前后的沟道区域形貌变化;同时还对比了垂直结构OECT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的性能衰退情况。实验结果表明:OECT循环稳定性的衰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离子的反复掺杂/去掺杂过程、源极/漏极上偏置电压以及非电容性法拉第副反应的产生都会加速OECT的性能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循环稳定性 衰退机理 复合离子-电子半导体 生物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高镍层状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娜 张锟 +8 位作者 田君 梁晓嫱 胡道中 王一拓 佟蕾 徐春常 田崔钧 高洪波 张跃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73,共12页
高镍层状正极材料LiNi_(x)M_(1-x)O_(2)(x≥0.8,M=Co,Mn,Al等)由于高比容量、高工作电压和低成本,近年来成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EV)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有前景的正极材料。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约350 Wh... 高镍层状正极材料LiNi_(x)M_(1-x)O_(2)(x≥0.8,M=Co,Mn,Al等)由于高比容量、高工作电压和低成本,近年来成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EV)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最有前景的正极材料。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约350 Wh·kg^(-1)的高能量密度、500 km的续航里程以用于商业应用。然而,高镍层状正极材料的容量快速衰减和结构不稳定性阻碍了其市场化应用。本文总结了高镍层状正极材料性能衰减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元素掺杂、元素比例、表层重构、颗粒排布、颗粒间填充、颗粒尺寸和单晶化等方面对改善高镍层状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归纳,并指出未来可以尝试元素和结构协同构筑高结构强度高镍正极材料,以从根本上解决其深度脱锂下的结构和热稳定性难题,为高镍层状正极材料提供改性新工艺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镍层状正极 锂离子电池 结构稳定性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共轭结构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循环稳定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姜梦敏 王一璠 +2 位作者 金欣 王闻宇 肖长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0,共8页
为解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s)存在的碳纤维与基体间界面黏结性较弱和在热循环过程中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界面破坏的问题,通过低温聚合得到含有较多共轭结构的聚吡咯(PPy)对预处理后碳纤维(CF)进行表面改性,分别在0、30... 为解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s)存在的碳纤维与基体间界面黏结性较弱和在热循环过程中因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界面破坏的问题,通过低温聚合得到含有较多共轭结构的聚吡咯(PPy)对预处理后碳纤维(CF)进行表面改性,分别在0、30、60℃下制得碳纤维/聚吡咯复合纤维(PPy/CF),并研究了不同聚合温度下制备的CFRPs的界面结合性能、热膨胀性能和热循环稳定性能。结果表明:PPy/CF-0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与CF相比增加了2.09倍,这有利于树脂锚定在碳纤维表面,从而提高界面结合性能;并且PPy/CF-0纤维表面的聚吡咯层具有较完善的共轭结构,整体表现为负热膨胀系数,使得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界面剪切强度分别达到了CF的1.56倍和1.70倍;此外还使得CFRPs的热循环稳定性有了较明显的提升,经100次热循环实验后,其剪切强度仍能保持在初始数值的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聚吡咯 界面结合性能 负热膨胀系数 循环稳定性 聚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镓多晶合金弹热效应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6
作者 官磊 刘继辰 +1 位作者 陈枫 佟运祥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16-7121,7208,共7页
弹热制冷是一种新型固态制冷技术,具有对环境友好和能量利用效率高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技术。实现弹热制冷应用的关键在于获得兼具大弹热效应和高循环稳定性的弹热材料作为制冷剂。Ni-Fe-Ga记忆合金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弹热... 弹热制冷是一种新型固态制冷技术,具有对环境友好和能量利用效率高等优点,有望替代传统的蒸气压缩制冷技术。实现弹热制冷应用的关键在于获得兼具大弹热效应和高循环稳定性的弹热材料作为制冷剂。Ni-Fe-Ga记忆合金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弹热材料。该合金采用常规熔炼方法易形成γ相,然而有关γ相对合金弹热性能的影响却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制备了一种含γ相的Ni_(53.6)Fe_(19.3)Ga_(27.1)多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以及自制的弹热效应测试系统,分析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弹热性能。结果表明,Ni_(53.6)Fe_(19.3)Ga_(27.1)多晶合金的基体是β相,γ相同时分布于晶粒内和晶界上,这种两相结构有助于合金获得大且稳定的弹热效应,室温绝热温变值超过-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镓 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 弹热效应 循环稳定性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Li_(2)SiO_(3)双包覆`层策略改善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循环稳定性
7
作者 陈奎元 李凯强 李岩璞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针对高镍层状金属氧化物(LiNi_(x)Mn_(y)Co_(1-x-y)O_(2),0.8≤x<1,NCM)随着Ni摩尔分数增大而容量严重衰退问题,提出了利用SiO_(2)@Li_(2)SiO_(3)双包覆层改性单晶NCM正极材料、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策略。合成过程中,通过SiO_(2)+2LiO... 针对高镍层状金属氧化物(LiNi_(x)Mn_(y)Co_(1-x-y)O_(2),0.8≤x<1,NCM)随着Ni摩尔分数增大而容量严重衰退问题,提出了利用SiO_(2)@Li_(2)SiO_(3)双包覆层改性单晶NCM正极材料、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策略。合成过程中,通过SiO_(2)+2LiOH=Li_(2)SiO_(3)+H2O反应消耗材料表面残锂,改善界面锂离子扩散动力学,抑制界面副反应。SiO_(2)@Li_(2)SiO_(3)双包覆层改性正极材料在12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56.88 mAh/g,容量保持率为7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 改性 高镍层状金属氧化物 表面包覆 高能量密度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优异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多孔Co_(3)O_(4)微米棒的制备
8
作者 朱国振 周川敬 +2 位作者 张依瑶 刘晓威 周炳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1,共5页
Co_(3)O_(4)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制备成本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其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大,这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该文通过简易的溶剂热法制备多孔Co_(3)O_(4)微米棒,该微米棒是由大量多孔Co_(... Co_(3)O_(4)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制备成本等优点而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其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大,这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该文通过简易的溶剂热法制备多孔Co_(3)O_(4)微米棒,该微米棒是由大量多孔Co_(3)O_(4)纳米片组装而成,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倍率性能,循环500圈后可逆比容量为495 mA·h·g^(-1),库仑效率高达99%,在10.00 C电流密度下平均可逆比容量高达364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3)O_(4)纳米片 多孔微米棒 循环稳定性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及快淬态La-Mg-Ni系(PuNi_3型)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羊换 董小平 +3 位作者 王国清 郭世海 任江远 王新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5-710,共6页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MgNi系(PuNi3型)La2Mg(Ni0.85Co0.15)9Bx(x=0~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循环稳定性,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 用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MgNi系(PuNi3型)La2Mg(Ni0.85Co0.15)9Bx(x=0~0.2)贮氢合金,分析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与循环稳定性,研究了硼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和LaNi5相,一定量的LaNi2相及微量的Ni2B相,经大于15m/s淬速快淬处理后Ni2B相消失,并且其它相的相对量随淬速的变化而变化。硼的加入提高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但其作用机理完全不同。合金的循环寿命随淬速的增加而增加,但快淬工艺对LaMgNi系贮氢合金循环寿命的改善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系贮氢合金 快淬工艺 微观结构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4)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羊换 任慧平 +3 位作者 李保卫 董小平 赵小龙 王新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20-1325,共6页
为了提高La-Mg-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以Al部分替代Ni,采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1,0.2,0.3,0.4)电极合金,研究了Al替代量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 为了提高La-Mg-Ni系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以Al部分替代Ni,采铸造及快淬工艺制备了La0.7Mg0.3Ni2.55-xCo0.45Alx(x=0,0.1,0.2,0.3,0.4)电极合金,研究了Al替代量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具有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LaNi5相和一定量的LaNi2相;Al替代使铸态合金中LaNi2相的量显著增加,但对快淬态合金中LaNi2相的相丰度影响不显著。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Al替代量的增加,合金的循环寿命大幅度提高;快淬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循环寿命,但随Al替代量的增加,淬速对循环寿命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系贮氢合金 Al替代Ni 微观结构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B/LiCoO_2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仲宝 万新华 +1 位作者 王静 刘庆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0-52,共3页
通过对AA型MCMB/LiCoO2电池及以MCMB为负极、LiCoO2为正极、金属锂为参比电极的AA型三电极电池的性能测试,结合XRD实验、双电极模拟电池的交流阻抗 电位实验,研究了MCMB/LiCoO2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及其容量衰减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 通过对AA型MCMB/LiCoO2电池及以MCMB为负极、LiCoO2为正极、金属锂为参比电极的AA型三电极电池的性能测试,结合XRD实验、双电极模拟电池的交流阻抗 电位实验,研究了MCMB/LiCoO2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及其容量衰减的原因。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电池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放电电压平台。循环150次时,电池的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98%,3 6V以上容量为总容量的82%。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正极性能的恶化是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和放电电压平台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钴氧化物 三电极电池 循环稳定性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替代La对La-Mg-Ni系A_2B_7型电极合金微观结构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羊换 赵栋梁 +3 位作者 任慧平 郭世海 祁焱 王新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8-492,共5页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Pr部分替代合金中的La,并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La0.75-xPrxMg0.25Ni3.2Co0.2Al0.1(x=0、0.1、0.2、0.3、0.4)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用Pr部分替代合金中的La,并用熔体快淬技术制备了La0.75-xPrxMg0.25Ni3.2Co0.2Al0.1(x=0、0.1、0.2、0.3、0.4)电极合金。用XRD、SEM、TEM分析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研究了Pr替代La对合金微观结构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2个主相(La,Mg)Ni3及LaNi5和一个残余相LaNi2。Pr替代La使(La,Mg)Ni3明显增加而LaNi5减少。电化学测试的结果表明,合金的循环稳定性随Pr替代量的增加而增加。导致合金电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极表面被电解液剧烈腐蚀以及合金电极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B7型电极合金 Pr替代La 快淬 微观结构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包覆对富锂锰基材料循环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殷春梅 郭忻 +5 位作者 周春仙 夏朝阳 廖达前 习小明 肖可颂 陈晓青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97,共4页
采用TiO_2和Al_2O_3对富锂锰基材料Li[Li_(0.2)Ni_(0.13)Co_(0.13)Mn_(0.54)]O_2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研究了表面包覆对富锂锰基材料循环过程中放电容量和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包覆富锂锰基材料的放电电压下降较缓慢,而TiO_2包覆... 采用TiO_2和Al_2O_3对富锂锰基材料Li[Li_(0.2)Ni_(0.13)Co_(0.13)Mn_(0.54)]O_2进行表面包覆改性,研究了表面包覆对富锂锰基材料循环过程中放电容量和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Al_2O_3包覆富锂锰基材料的放电电压下降较缓慢,而TiO_2包覆富锂锰基材料的放电容量下降较缓慢;表面包覆后富锂锰基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变化与材料微观结构形貌相关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富锂锰基材料 TIO2 AL2O3 表面包覆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石墨导电复合物的PTC行为及其热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义虎 王浩江 +1 位作者 郑强 益小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4,共6页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 /石墨导电复合物的PTC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揭示了内应力随温度升高而松弛对PTC效应的贡献。复合物的导电性能与PTC行为是由导电网络的总体结构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所决定的 ,与材料组分性质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 /石墨导电复合物的PTC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揭示了内应力随温度升高而松弛对PTC效应的贡献。复合物的导电性能与PTC行为是由导电网络的总体结构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所决定的 ,与材料组分性质以及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大。当环境温度趋于基体熔点时 ,复合物热学性质的变化造成导电网络的大规模破坏 ,是PTC行为产生的根源。热处理等物理手段可改变导电网络的微观结构 ,但不影响PTC行为赖以产生的物理机制 ,也不能有效改善PTC行为的热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石墨 导电复合物 电阻正温度系数效应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及快淬态无钴AB_5型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羊换 王国清 +3 位作者 董小平 郭世海 任江远 王新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5-1161,共7页
对AB5型LaxMm1-x(NiMnSiAlFe)4.9(x=0,0.45,0.75,1.00,摩尔分数)贮氢合金进行了快淬处理,研究了La含量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含量的增加对铸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但使快淬态合金的... 对AB5型LaxMm1-x(NiMnSiAlFe)4.9(x=0,0.45,0.75,1.00,摩尔分数)贮氢合金进行了快淬处理,研究了La含量及快淬工艺对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含量的增加对铸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但使快淬态合金的循环稳定性下降,且快淬处理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当La替代量从0增加到1.00时,经300次充放循环后,铸态合金的容量保持率(Rh)从59.2%增加到59.8%;16m/s淬速快淬态合金的容量保持率从83.9%下降到65.0%。对于x=0.45的合金,当淬速从0(铸态被定义为淬速等于0)增加到28m/s时,容量保持率从59.8%增加到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钴AB5型贮氢合金 快淬工艺 微观结构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铜锂锰氧化物的结构和循环稳定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东生 李伟善 +2 位作者 许凤英 罗穗莲 邱仕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47-53,共7页
用熔盐法制备出掺铜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LiCuxMn2 -xO4 (x =0 ,0 0 3,0 16 ) .研究合成掺杂样品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样品中锰的化合价分析结果表明 ,锰的平均化合价随样品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XRD结果表明 ,合成样品均属于立方晶系... 用熔盐法制备出掺铜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LiCuxMn2 -xO4 (x =0 ,0 0 3,0 16 ) .研究合成掺杂样品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样品中锰的化合价分析结果表明 ,锰的平均化合价随样品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XRD结果表明 ,合成样品均属于立方晶系的尖晶石结构 .尖晶石型的锂锰氧化物掺入铜后晶胞常数 (a)减小 ,掺铜量x =0 ,0 0 3,0 16的锂锰氧化物尖晶石晶胞常数依次为 8 2 35× 10 - 10 m ,8 2 2 1× 10 - 10 m ,8 2 18× 10 - 10 m .恒电流充放电结果表明 ,随着掺铜量的增加 ,样品的初始容量降低 ,但循环稳定性增加 .掺铜量为x =0 ,0 0 3,0 16的锂锰氧化物初始容量分别为 97 9、 85 3、 71 1mA·h/g (0 5mA·cm- 2 ) ,但 5次循环后的容量损失依次为 34 5 %、13 1%、1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铜锂锰氧化物 晶体结构 放电容量 循环稳定性 锂离子电池 熔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涂学云 万仑 +1 位作者 王丹丹 李有武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91-94,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等...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63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等量生理盐水),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及术后7 d给予患者参附注射液治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优良率、术前及术后7 d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优良率(96.88%,31/32)高于对照组患者(77.42%,24/31)(P<0.05);术前,两组患者APTT、PT及D-D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APTT、PT指标均提升,D-D指标下降,观察组患者术后7 d APTT、PT指标高于对照组,D-D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0/32)低于对照组患者(12.90%,4/31)(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总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00%,0/32)低于对照组患者(12.90%,4/3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93.75%,30/32)优于对照组患者(74.19%,23/31)(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较好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循环稳定性,可较好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安全可靠,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参附注射液 生理盐水 围术期循环稳定性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FOB对LiCoO_2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廖红英 杨光 +1 位作者 王磊 孟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3,共4页
采用线性伏安扫描(LSV)、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钴酸锂(LiCoO_2)正极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在3.0~7.0 V,首次到第4次扫描时,添加LiDFOB的电解液,氧化电流... 采用线性伏安扫描(LSV)、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钴酸锂(LiCoO_2)正极锂离子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在3.0~7.0 V,首次到第4次扫描时,添加LiDFOB的电解液,氧化电流逐渐减小;LiDFOB可在LiCoO_2电极表面形成含有LiF、O-B化合物的保护膜;含3%LiDFOB的电解液可抑制隔膜在常温及高温循环过程中的氧化;使用含1%、3%LiDFOB电解液的LiCoO_2/石墨全电池,循环50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0.88%、86.62%,高于空白组的74.75%。LiDFOB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的原因是:使铝集流体钝化,降低了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电流;在正极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电解液/电极界面的副反应;对隔膜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草酸硼酸锂(LiDFOB) 电解液添加剂 循环稳定性 钴酸锂(LiCo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Si对La-Mg-Ni系A_2B_7型电极合金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羊换 任慧平 +3 位作者 杨泰 尚宏伟 翟亭亭 赵栋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778-2782,共5页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合金中添加少量Six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La0.8Mg0.2Ni3.3Co0.2Six(x=0~0.2)电极合金,并将部分合金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为900、950、1000和1050℃下进行了退火处理。用XRD... 为了改善La-Mg-Ni系A2B7型电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在合金中添加少量Six采用真空感应熔炼制备了La0.8Mg0.2Ni3.3Co0.2Six(x=0~0.2)电极合金,并将部分合金在真空条件下,温度为900、950、1000和1050℃下进行了退火处理。用XRD、SEM分析了铸态及退火态舍金的微观结构,测试了铸态及快淬态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铸态及快淬态合金均具有多相结构,包括两个主相(La,Mg)2Ni7和LaNi5及一个残余相LaNi3。添加Si使LaNi5相增加而(La,Mg)2Ni7相减少。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随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i含量x从0增加到0.2时,铸态合金100次充放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100)从64.2%增加到73.1%,而950℃退火态合金的S100值从80.3%增加到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B7型电极合金 添加Si 退火 微观结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EDR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循环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志岩 刘小隽 齐向阳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38,共6页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具有节能、传热效率高、设备布局紧凑、不易结垢堵塞等优点,在石油化工装置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采用Aspen EDR软件分析了再沸器的安装高度、出入口管道管径、物料流速及出口管道动压头、换热管共振等因素对热虹吸再沸...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具有节能、传热效率高、设备布局紧凑、不易结垢堵塞等优点,在石油化工装置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采用Aspen EDR软件分析了再沸器的安装高度、出入口管道管径、物料流速及出口管道动压头、换热管共振等因素对热虹吸再沸器循环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设计方案,确保了再沸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EDR 热虹吸 再沸器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