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基苯电解液和水循环制对氨基苯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秋香 张新胜 +1 位作者 史贤林 赵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80-682,649,共4页
研究了硝基苯电解液循环和水循环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工艺线路。电解液可循环 5次 ,成品水可循环 6次。该工艺的硫酸和氨水的消耗量降至原来的 2 5% ,硫酸铵和废水的排放量也减少了 75%。用此法精制得到的对氨基苯酚纯度≥ 99 5% ,其中杂质... 研究了硝基苯电解液循环和水循环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工艺线路。电解液可循环 5次 ,成品水可循环 6次。该工艺的硫酸和氨水的消耗量降至原来的 2 5% ,硫酸铵和废水的排放量也减少了 75%。用此法精制得到的对氨基苯酚纯度≥ 99 5% ,其中杂质 4 ,4’ -二氨基二苯醚的质量分数≤ 1 0 - 5,整个工艺收率 >7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氨基苯酚 电解液循环 循环 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在铜电解液循环系统中的应用
2
作者 曹瑜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叙述了PLC在电解液循环系统高位槽液位、温度、流量控制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控制原理、系统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重要控制回路以及现场仪表的选型。
关键词 电解液循环系统 液位控制 PLC 温度控制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测定钒电池电解液中总酸浓度
3
作者 常芳 李晓兵 +2 位作者 孟凡明 曹沾 章建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钒电池电解液是钒电池能量储存与转换的核心,电解液活性物质是溶解在强酸溶液中的钒的氧化物或化合物,电解液中钒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电解液的体积决定了电池的容量。钒电池中一般采用硫酸作为支持电解液,电解液性能与支持电解液硫酸的... 钒电池电解液是钒电池能量储存与转换的核心,电解液活性物质是溶解在强酸溶液中的钒的氧化物或化合物,电解液中钒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电解液的体积决定了电池的容量。钒电池中一般采用硫酸作为支持电解液,电解液性能与支持电解液硫酸的浓度有直接关系。酸度过高,V(IV)和V(V)容易形成VO^3+、V2O3^3+等物质,这些物质空间位阻大,易造成钒电池电解液在电堆运行中有较大的电化学极化,影响电解液循环;酸度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循环 钒电池 酸浓度 快速测定 活性物质 电化学极化 能量储存 强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中铅污染物的电动迁移及去除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志涛 庄艳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59-1367,共9页
以人工配制的铅污染高岭土为研究对象,引入新型电动土工合成材料电极,研究铅污染土的电动修复机理。采用两种不同的电动修复手段,通过分析电动修复过程中的电流、土体pH以及铅元素的存在形态,研究不同添加剂对铅污染土去除效率的影响及... 以人工配制的铅污染高岭土为研究对象,引入新型电动土工合成材料电极,研究铅污染土的电动修复机理。采用两种不同的电动修复手段,通过分析电动修复过程中的电流、土体pH以及铅元素的存在形态,研究不同添加剂对铅污染土去除效率的影响及两种修复手段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电动修复换水试验电流后期存在明显下降阶段,而循环试验电流后期没有下降,而是小幅波动;针对铅污染物修复而言,醋酸类添加剂比柠檬酸类添加剂更有利于铅的去除;柠檬酸与铅离子易生成难电离物质不利于铅的迁移,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与绝大多数铅离子络合形成络合离子;通过蠕动泵循环阴、阳极电解液可以较好地控制电解水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避免其对土体pH及重金属形态产生明显影响;修复试验中离子扩散和电解液循环引起的冲刷作用迁移出的重金属较少,占比小于10%,进一步说明电动法去除土体重金属污染物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修复 铅污染高岭土 添加剂 循环电解液 电动土工合成材料(EK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电还原制备对氨基苯酚工艺过程 被引量:6
5
作者 钮东方 郎超 张新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662,共7页
采用固定床电解槽还原硝基苯制备对氨基苯酚,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铜网组成固定床电解槽阴极,镀铱钛网(DSA)作为阳极,在电流密度为1000A.m-2,阴极电解槽内流速为4.28cm.s-1,铜网厚度为10mm,温度为85℃条件下,硝基苯还原的电流... 采用固定床电解槽还原硝基苯制备对氨基苯酚,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以铜网组成固定床电解槽阴极,镀铱钛网(DSA)作为阳极,在电流密度为1000A.m-2,阴极电解槽内流速为4.28cm.s-1,铜网厚度为10mm,温度为85℃条件下,硝基苯还原的电流效率接近100%,对氨基苯酚的选择性可达到83%。电解液可循环套用5次,硫酸和氨水的消耗量降至原来的25%,硫酸铵和废水的排放量也减少了75%。采用扩散渗析法回收废弃电解液中的硫酸,以APS为阴离子交换膜,模拟液的流量为0.01ml.min-1、温度为20℃时,酸回收率达到61%,且对氨基苯酚和苯胺的透过率分别仅为1.4%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对氨基苯酚 电化学还原 电解液循环 酸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硝基苯并咪唑酮在铜网电极上还原制备5-氨基苯并咪唑酮 被引量:1
6
作者 钮东方 王海洋 +1 位作者 俞秋雁 张新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2-297,共6页
研究了以5-硝基苯并咪唑酮为原料在铜网电极上还原制备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反应。循环伏安结果表明5-硝基苯并咪唑酮的电化学还原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探讨了电极材料、电流密度、温度和通电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5-氨... 研究了以5-硝基苯并咪唑酮为原料在铜网电极上还原制备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反应。循环伏安结果表明5-硝基苯并咪唑酮的电化学还原是一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反应;探讨了电极材料、电流密度、温度和通电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5-氨基苯并咪唑酮的产率可达93%;电解液连续套用10次后,5-氨基苯并咪唑酮产率仍然可以维持在93%左右,与新鲜电解液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网电极 电化学还原 5-硝基苯并咪唑酮 5-氨基苯并咪唑酮 电解液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电化学抛光的优越性
7
作者 季仁良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59,共2页
模具的抛光现在仍然是一个难题。一般是机械旋转抛光及超声波抛光 ,但对电化学抛光还比较生疏 ,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及经验。文中介绍一种电解抛光设备 。
关键词 模具 电化学抛光 电解加工 电解液循环 电解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