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循环炎症标志物在宫颈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分析
- 1
-
-
作者
郑佩芹
周海梅
王晓刚
-
机构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临沂市老年病医院)妇产科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临沂市老年病医院)内分泌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0期21-25,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WS143)。
-
文摘
目的研究循环炎症标志物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2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名非宫颈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50名组织学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为癌前病变组,52名组织学诊断为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所有患者HPV感染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浆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蛋白电泳检测患者宫颈上皮组织中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肿瘤坏死因-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HPV感染率水平明显升高,且宫颈癌组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组(F/χ^(2)=60.249,P=0.000)。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IFN-β、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TREM-1、TNF-α蛋白明显升高(P<0.05),宫颈癌前病变组及宫颈癌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炎症标志物在宫颈病理生理病变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协同HPV感染促进宫颈上皮癌变。
-
关键词
循环炎症标志物
宫颈癌
病理生理
-
Keywords
markers of circulating inflammation
cervical cancer
pathophysiology
-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