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文丘里段结构设计优化
1
作者 郁连 陈静 周冠文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以某钢铁厂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业尺度的数理模型,探究了多种文丘里段结构方案对脱硫塔内气固分布和塔壁磨损的影响,并比较了各方案在不同烟气量负荷下均布流场的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3种优化结构方案均能改善... 以某钢铁厂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业尺度的数理模型,探究了多种文丘里段结构方案对脱硫塔内气固分布和塔壁磨损的影响,并比较了各方案在不同烟气量负荷下均布流场的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3种优化结构方案均能改善塔内气流分布;文丘里段整体旋转30°并调整喉管管径的方案在均布气流方面表现最佳,而文丘里段整体旋转30°并在脱硫剂入口段增设导流板的方案在均布颗粒方面表现最佳,且塔壁磨损程度相对较轻;在烟气量负荷波动时,3种结构优化方案均能提高气固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循环流化床脱硫塔工程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固流动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常温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示范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晓芳 佟会玲 +4 位作者 李定凯 李彦 程从明 陈昌和 徐旭常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1-425,共5页
在清华大学试验电厂开展了常温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示范研究。示范装置的设计处理烟气量为20,000Nm3/h。脱硫塔内部采用了特殊的结构,以实现物料的内循环。针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反应塔出口烟气温度与绝热饱和... 在清华大学试验电厂开展了常温半干法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工程示范研究。示范装置的设计处理烟气量为20,000Nm3/h。脱硫塔内部采用了特殊的结构,以实现物料的内循环。针对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如反应塔出口烟气温度与绝热饱和露点的温度差(ASAT),钙硫比,床内物料浓度,以及CaCl2添加剂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试验表明,当钙硫比为1.3,ASAT为7℃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5%;在同样条件下,在石灰浆中添加少量的CaCl2,脱硫效率可达到90%。同时,对系统脱硫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增加脱硫离子反应时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循环流化床 效率 半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法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玉琴 魏昕 +1 位作者 张馨予 付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以其经济性好、能耗小、适应性强、产物易处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针对某石油化工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后的硫含量未达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问题,在侧线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半干法烟气脱... 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以其经济性好、能耗小、适应性强、产物易处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针对某石油化工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后的硫含量未达到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问题,在侧线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半干法烟气脱硫性能试验研究。选取3种不同硫含量的烟气,试验研究烟气入口温度、烟气入口流速、喷水量及脱硫剂浓度等运行参数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在经济许可的运行参数范围内,烟气脱硫效率高达91%,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含硫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 循环流化床 机理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垃圾焚烧烟气脱酸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明星 刘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1,共4页
针对垃圾焚烧烟气中含HCl和SO_2较多的特点,对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酸进行试验研究,并测试炉膛温度、Ca(OH)_2给料量、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喷水量等影响酸性气体产生和脱酸效率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SO_2产生量随炉膛温度增加而降低,... 针对垃圾焚烧烟气中含HCl和SO_2较多的特点,对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酸进行试验研究,并测试炉膛温度、Ca(OH)_2给料量、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喷水量等影响酸性气体产生和脱酸效率的主要参数。结果表明:SO_2产生量随炉膛温度增加而降低,HCl产生量在炉膛温度为900~950℃之间最低,在低于900℃和高于950℃均有所升高;Ca(OH)_2给料量由70 kg/h增加至210 kg/h,HCl和SO_2的排放值分别由157.8 mg/m^3、123.6 mg/m^3降至23.1 mg/m^3、49.1 mg/m^3;烟气流量由30 000 m^3/h增至45 000 m^3/h,SO_2的排放值变化不大,而HCl的排放值有明显增加,同时为满足烟气中O_2含量要求,烟气流量应不低于36 000 m^3/h;HCl和SO_2的排放值随烟气温度的降低和喷水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同时为满足布袋除尘器稳定运行的要求,烟气温度宜控制在150℃以上。在炉膛温度为900~950℃,熟石灰给料量为160 kg/h,烟气温度为160℃,烟气流量为36 000 m^3/h和喷水量为08~1.0 t/h时,烟气中HCl和SO_2的排放值分别为40.6 mg/m^3和77.9mg/m^3,烟气净化系统的脱酸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垃圾焚烧 净化 HCL SO2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含水石灰石作为脱硫剂的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基础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海亮 白浩隆 +2 位作者 付亮亮 许光文 白丁荣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93-400,共8页
传统半干法烟气脱硫以消石灰(Ca(OH)_(2))为脱硫剂,设备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及工业窑炉烟气净化过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脱硫剂利用率低、脱硫剂成本高和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 传统半干法烟气脱硫以消石灰(Ca(OH)_(2))为脱硫剂,设备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燃煤锅炉及工业窑炉烟气净化过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脱硫剂利用率低、脱硫剂成本高和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对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烟气脱硫技术,其核心是以廉价石灰石(CaCO_(3))为脱硫剂,通过优化其含水量,调控脱硫反应由低速率气固反应向高速率离子化反应机理的转变,实现高效低成本烟气脱硫的目标。为验证该技术思路的可行性,利用实验室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石灰石含水量0-30%,烟气温度30-150℃条件下烟气脱硫规律。结果表明,石灰石脱硫能力随其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当脱硫剂含水量超过25%时脱硫反应受离子化反应控制,脱硫能力比脱硫剂含水量(通常小于10%)的传统半干法提高30~50倍,脱硫剂利用效率达到约60%,脱硫成本降低30%~60%。研究成果深化了对烟气半干法脱硫机理的科学认识,对开发高效低成本烟气脱硫技术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法 剂利用率 效率 加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赵毅 马双忱 +2 位作者 黄建军 许佩瑶 汪黎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该文应用自主开发的高活性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烟气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活性收剂脱除效率的诸因素,确定了工况条件。当Ca/(S+N)比为1.1时,SO2脱除效率达92.3%,NOx脱除效率达60.8%。在试验... 该文应用自主开发的高活性吸收剂,在自行设计的烟气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氮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高活性收剂脱除效率的诸因素,确定了工况条件。当Ca/(S+N)比为1.1时,SO2脱除效率达92.3%,NOx脱除效率达60.8%。在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的机理,研究结果对工业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新的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氮技术在国内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项研究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工艺 干法方法 试验 二氧化 氮氧化物 二次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半干法和循环流化床炉内脱硫技术的脱汞特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运军 段钰锋 +2 位作者 杨立国 黄治军 孟素丽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8-373,共6页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安大略方法对两燃煤电站安装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和新式整体半干法脱硫装置前、后的烟气进行采样,并且对循环床燃煤电站ESP前、后的烟气进行采样,应用美国EPA标准方法测定了烟气中Hg0、Hg2+和HgP的质量分数,应用全自动... 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安大略方法对两燃煤电站安装的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和新式整体半干法脱硫装置前、后的烟气进行采样,并且对循环床燃煤电站ESP前、后的烟气进行采样,应用美国EPA标准方法测定了烟气中Hg0、Hg2+和HgP的质量分数,应用全自动汞分析仪测定固体样品中的汞质量分数.由汞平衡得出各个环节中的汞所占的份额,分析了湿法、半干法和循环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脱除烟气中汞的特性.结果表明:在煤粉炉燃煤电站中,烟气中的汞主要以气态汞的形态存在;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电站中,烟气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的形态存在.通过计算各种灰的富集因子可知,汞在底灰中是耗散的,在DC灰、ESP灰、混合灰和脱硫产物中是富集的.在脱除烟气中汞的性能方面,循环床炉内燃烧脱硫技术的脱汞率分别大于新式整体半干法脱硫系统和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的脱汞率,且新式整体半干法脱硫系统的脱汞率大于烟气湿法脱硫系统的脱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湿法 半干法 循环床炉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影响脱硫效率的参数及机理 被引量:18
8
作者 樊保国 项光明 +2 位作者 祁海鹰 陈昌和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8-232,共5页
对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 ,初步探讨了热力学、化学等参数与脱硫效率的关系 ;通过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 ,找出了最佳运行工况和运行方式 ;初步分析了床内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运行温度越接近烟气露点 ,水蒸汽分压... 对循环流化床排烟脱硫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研究 ,初步探讨了热力学、化学等参数与脱硫效率的关系 ;通过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 ,找出了最佳运行工况和运行方式 ;初步分析了床内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 ,运行温度越接近烟气露点 ,水蒸汽分压越高 ,脱硫效率越高。烟气中 SO2 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在不同的浓度区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钙硫比增加时脱硫效率呈增高趋势。在干粉法、喷水增湿法以及喷浆法等三种不同的脱硫剂加入方式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内结垢现象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旭东 项光明 +1 位作者 姚强 马春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7-402,共6页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黏壁结垢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结垢主要发生在浆(水)喷嘴上方4~5m的环形过湿区域.同时研究了吸收塔结构和喷嘴尺寸,塔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运行工况对垢的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对垢进行了物理化学成...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黏壁结垢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结垢主要发生在浆(水)喷嘴上方4~5m的环形过湿区域.同时研究了吸收塔结构和喷嘴尺寸,塔内流场和温度场分布以及运行工况对垢的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对垢进行了物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吸收塔内的垢无论是组成还是形成机理都与湿法的垢有很大不同,垢的形成以含湿灰的黏壁为主,其次为CaCO3垢,这表明烟气中CO2对垢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提出了防止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结垢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结垢 过湿区 黏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赵旭东 项光明 +1 位作者 马春元 陈昌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9-62,共4页
干法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生石灰或者熟石灰作为脱硫剂,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以废制废,有效降低了干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文中在一台自主开发研制的75 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上,进行了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热态试验研究... 干法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生石灰或者熟石灰作为脱硫剂,采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以废制废,有效降低了干法烟气脱硫的运行成本。文中在一台自主开发研制的75 t/h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上,进行了用电石渣作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热态试验研究。试验发现,由于电石渣杂质较多、活性差,当电石渣浆液质量分数大于15%时,易造成喷嘴阻塞,影响了脱硫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了兼顾运行成本和脱硫效率,进行了用电石渣和石灰粉混合使用作为脱硫剂的试验研究,当电石渣与石灰混合,其质量比为2∶1,Ca/S摩尔比为1.3时,脱硫效率可达到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循环流化床 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内烟气脱硫模拟分析 被引量:32
11
作者 颜岩 彭晓峰 王补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基于气固两相流双流体模型及床内浆滴蒸发和SO_2吸收过程的分析,该文发展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双流体/蒸发脱硫模型。采用恢复系数修正颗粒与颗粒团、壁面之间碰撞影响,合理解释固相含率沿径向分布特性;引入颗粒相湍能和湍能耗散... 基于气固两相流双流体模型及床内浆滴蒸发和SO_2吸收过程的分析,该文发展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的双流体/蒸发脱硫模型。采用恢复系数修正颗粒与颗粒团、壁面之间碰撞影响,合理解释固相含率沿径向分布特性;引入颗粒相湍能和湍能耗散率描述颗粒团的脉动过程,分析不同表观气速和颗粒循环量时床内颗粒相轴向速度沿径向变化规律,及颗粒团形成和脉动对浆滴蒸发和脱硫效果的影响。分析指出颗粒团的形成可减小浆滴蒸发速度,增强脱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二氧化 数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悬浮式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翔 刘海蛟 +3 位作者 滕斌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0-725,共6页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 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 建立了烟气处理量1500 Nm3/h的中试试验台,对循环悬浮式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运行参数(包括烟气在吸收塔内的停留时间,Ca/S,绝热饱和温距,浆滴粒径,入口二氧化硫浓度,入口烟温等),脱硫灰再循环等因素对脱硫塔内和整个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行参数中绝热饱和温距、钙硫比以及浆滴粒径的变化对系统脱硫效率的影响明显,循环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循环流化床 运行参数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数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双忱 赵毅 华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228-232,共5页
以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环/核流动以反映流化床脱硫的流动过程,因此模型更接近于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的真实流动。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推导,得出了流化床内的脱硫效率方程。经实验... 以双膜理论和传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环/核流动以反映流化床脱硫的流动过程,因此模型更接近于流化床内气体和固体的真实流动。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推导,得出了流化床内的脱硫效率方程。经实验验证所建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流化床脱硫的实际情况,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相信模型可以用来进一步研究流化床脱硫过程以及指导其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过程 效率 工艺 传质理论 双膜理论 工艺设计 流动 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t/h锅炉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旭东 马春元 +1 位作者 董勇 吴少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2-65,共4页
以中试实验研究为依据,研制开发了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并在一台75t/h电站燃煤锅炉上投入工业化应用,该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量为140000m3/h,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BFGD工业化装置。介绍装置的技术关键、工作原理、... 以中试实验研究为依据,研制开发了双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装置,并在一台75t/h电站燃煤锅炉上投入工业化应用,该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量为140000m3/h,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BFGD工业化装置。介绍装置的技术关键、工作原理、工艺特点、装置结构和主要测试结果。工业化运行结果表明: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当Ca/S=1.3时,脱硫效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 处理 75t/h1锅炉 循环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爱军 祁海鹰 +1 位作者 由长福 徐旭常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提出一种干式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并在 40 0~ 80 0℃的温度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 ,还对在床内循环的脱硫剂进行了蒸汽处理。研究了烟气温度、Ca/ S、床内气流速度、床内固体物料浓度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 提出一种干式烟气脱硫技术方案 ,并在 40 0~ 80 0℃的温度下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的利用率 ,还对在床内循环的脱硫剂进行了蒸汽处理。研究了烟气温度、Ca/ S、床内气流速度、床内固体物料浓度等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以及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温度对脱硫效率有明显的影响 ,近 6 0 0℃时最高。增加 Ca/ S可以大幅度提高脱硫效率。此外 ,适当降低床内气体流速使床内的总物料量增加 ,可以提高脱硫效率。研究表明 ,蒸汽处理对脱硫效率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 ,处理后的脱硫效率提高 4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效率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流态化下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数学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许佩瑶 赵毅 +1 位作者 张艳 汪黎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4-61,共8页
利用以工业石灰,粉煤灰和添加剂制备的高活性吸收剂在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硫实验,通过对床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建立了快速流态化下循环流化床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床内喷水增湿活化脱硫时吸收剂的三种不同物态:新鲜干燥颗粒、... 利用以工业石灰,粉煤灰和添加剂制备的高活性吸收剂在循环流化床上进行了脱硫实验,通过对床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分析,建立了快速流态化下循环流化床的物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床内喷水增湿活化脱硫时吸收剂的三种不同物态:新鲜干燥颗粒、干燥再循环颗粒、含水颗粒,分别建立了与之对应的表面覆盖模型、气固反应模型、浆滴脱硫模型;总结得到了快速流态化下烟气循环流化床总的脱硫模型;同时利用模型模拟了各种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经实验验证模型误差在5.2%以内,较以往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该模型对于揭示在快速流态化下循环流化床脱硫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循环流化床 快速流态化 高活性吸收剂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斌 李大骥 +2 位作者 周志良 吴颖海 杨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2-76,共5页
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60 0mm ,处理烟气量达 2 0 0 0m3/h(标准状态 ,下同 )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 ,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 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 在东南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建立的60 0mm ,处理烟气量达 2 0 0 0m3/h(标准状态 ,下同 )的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试试验台上 ,进行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分别讨论了Ca与S的摩尔比、烟气流量、入口SO2 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Ca与S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烟气量和SO2 入口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十分明显 ,说明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对锅炉负荷和燃煤煤种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模拟中试 摩尔比 流量 反应温度 反应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范丽婷 李鸿儒 +1 位作者 王福利 何大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2-17,共6页
以烟气脱硫过程中的质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可以描述脱硫剂颗粒反应的收缩未反应核模型(shrinking unreacted core model),同时考虑到再循环物料的影响,建立能够预测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烟气脱硫效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分别量化新鲜... 以烟气脱硫过程中的质量平衡方程为基础,结合可以描述脱硫剂颗粒反应的收缩未反应核模型(shrinking unreacted core model),同时考虑到再循环物料的影响,建立能够预测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烟气脱硫效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分别量化新鲜脱硫剂和再循环颗粒的脱硫效率。模型仿真出脱硫效率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与实际运行情况一致,并且模型经校正后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脱硫过程,因此该模型可以用来指导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的工艺设计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循环颗粒 效率 收缩未反应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中过湿现象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旭东 吴少华 +1 位作者 马春元 秦裕琨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15-1818,1803,共5页
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中 ,发现的反应塔内的过湿现象 ,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并研究了过湿现象对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和稳定运行的影响 ,指出脱硫塔内过湿区既是脱硫反应的主反应区 ,也是主要的结垢区 ,它对脱硫装置稳定高效运行起... 在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试验研究中 ,发现的反应塔内的过湿现象 ,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并研究了过湿现象对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和稳定运行的影响 ,指出脱硫塔内过湿区既是脱硫反应的主反应区 ,也是主要的结垢区 ,它对脱硫装置稳定高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图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循环流化床 过湿 湿度 反应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多层喷水数学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敏 金保升 +1 位作者 仲兆平 杨亚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中多层喷水对系统温度、湿度及气体组分轴向变化的影响,采用微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包括液滴蒸发、收缩核、脱硫反应等的一维稳态数学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喷...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过程中多层喷水对系统温度、湿度及气体组分轴向变化的影响,采用微元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包括液滴蒸发、收缩核、脱硫反应等的一维稳态数学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层喷水能够使塔内温度场的轴向变化更加平缓,并使出口烟气温度比单层喷水时降低3~6℃;由于液滴蒸发过程变缓而使脱硫效率提高了7%~11%;塔内液滴总质量是影响脱硫效率的重要因素,该参数对于喷水系统设计和参数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数学模型 微元分析 多层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