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丙烯腈废水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剑辉 李萍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4-367,共4页
采用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模拟丙烯腈废水,探讨了丙烯腈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1 h、厌氧1 h、曝气4 h、沉淀1 h的处理条件下,处理后丙烯腈质量浓度由71 mg/L降至4.4 mg/L,去除率为93.8%;COD由546 mg/L降至49 mg/L,去除率... 采用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模拟丙烯腈废水,探讨了丙烯腈的微生物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1 h、厌氧1 h、曝气4 h、沉淀1 h的处理条件下,处理后丙烯腈质量浓度由71 mg/L降至4.4 mg/L,去除率为93.8%;COD由546 mg/L降至49 mg/L,去除率为91%。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发现八叠球菌、诺卡氏菌、链球菌为其主要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活性污泥法 丙烯腈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循环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黄原胶废水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继承 李桂新 肖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1-25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CASS工艺在处理黄原胶废水中的应用。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cr=4500mg/L,BOD5=2000mg/L,SS=2500mg/L时,出水达到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 循环活性污泥法 黄原胶 废水处理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剑辉 闫怡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T)的工作原理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城市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操作运行条件及实际应用现状。认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将 SBR工艺和生物选择器的原理结合在一起 ,具有防止污泥膨胀、强化脱氮除磷... 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T)的工作原理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城市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操作运行条件及实际应用现状。认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将 SBR工艺和生物选择器的原理结合在一起 ,具有防止污泥膨胀、强化脱氮除磷效果、耐冲击负荷等显著特点。在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 ,尤其是含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活性污泥 工艺特性 废水处理 SBR工艺 生物选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优化提升低碳氮比城镇污水脱氮效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庞维海 李惠平 +2 位作者 张琨 王曦 谢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57-1264,共8页
碳氮比(C/N)是制约污水净化过程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为基础,分别考察了排水比、曝气时间以及进水模式对C/N=1.8的低碳源生活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C/N值进水下,排水比是影响CASS... 碳氮比(C/N)是制约污水净化过程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为基础,分别考察了排水比、曝气时间以及进水模式对C/N=1.8的低碳源生活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C/N值进水下,排水比是影响CASS脱氮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当排水比分别为30%、40%和50%时,CASS工艺出水的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8 mg·L-1、9.5 mg·L-1和6.6 mg·L-1,TN去除效果随排水比增加而显著提升;因此,对于CASS工艺而言,排水比宜根据C/N进行适当调整,而不应该统一设置成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 工艺优化 碳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漆废水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彦斐 陈俊刚 杜伟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循环活性污泥 制漆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好氧选择区的运行条件研究
6
作者 孙剑辉 高健磊 闫怡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共3页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和整个系统中泥龄、污泥负荷、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微生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器停留时间 3 0 min,系统泥龄 9~ 15 d,曝气 2 h,污泥有机负荷为 0 .3 g CODCr/(g ML...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和整个系统中泥龄、污泥负荷、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微生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器停留时间 3 0 min,系统泥龄 9~ 15 d,曝气 2 h,污泥有机负荷为 0 .3 g CODCr/(g ML SS·d)左右时 ,选择器中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优 ,可去除进水中 90以上的 COD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活性污泥 好氧生物选择区 停留时间 泥龄 污泥负荷 曝气时间 CAST CODCR 吸附性能 水处理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氧化还原电位的生产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申福维 阳春 +2 位作者 张智 刘少武 周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61,共4页
考察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主反应区和缺氧区中DO的质量浓度、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其它各项水质污染指标的全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反应区在曝气阶段ORP与DO的质量浓度关系为ORP/mV=77.61·ln[ρ(DO)/(mg·L-1)]-1.933(R2=0.85... 考察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主反应区和缺氧区中DO的质量浓度、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其它各项水质污染指标的全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反应区在曝气阶段ORP与DO的质量浓度关系为ORP/mV=77.61·ln[ρ(DO)/(mg·L-1)]-1.933(R2=0.859 1);缺氧区ORP与COD和NH3-N、NOx--N的质量浓度关系为ORP/mV=-126.1·lg[COD/(mg·L-1)]·ρ(NH3-N)/ρ(NOx--N)+154.0(R2=0.906 9)。主反应区ORP主要受DO含量影响,在曝气过程中ORP作为硝化反应的实时控制参数不及DO,但在缺氧区ORP能指示反硝化碳源是否充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活性污泥 氧化还原电位 溶解氧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效果及优化控制方案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易寰 许凌云 吴振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140,共5页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运行情况。生化池由生物选择区及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可有效去除COD,出水COD平均为29.5 mg/L,去除率90.7%。提出了以延长回流时间、增强生物选择区污泥混合强度和末端DO含量控制的脱氮除磷...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运行情况。生化池由生物选择区及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可有效去除COD,出水COD平均为29.5 mg/L,去除率90.7%。提出了以延长回流时间、增强生物选择区污泥混合强度和末端DO含量控制的脱氮除磷优化的控制方案,停止曝气后,增加硝化回流时间0.5~1 h,曝气池末段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5~3.0 mg/L时,系统有较好的TN去除效果,出水TN、NH4^+-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0.1、0.805mg/L,去除率分别为69.9%、96.3%。通过改变除磷药剂投加位置和加药系统自动化改造来优化除磷,节省了药剂费用,实际投加量为1.88 t/d,出水TP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345 mg/L,去除率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循环活性污泥CAST工艺 脱氮除磷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升级工程实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程诚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39,共4页
针对湖南省郴州市某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工艺的污水厂出水水质严重不稳定,且运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通过采用增加缺氧区的方法,将ICEAS工艺改造为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采用2点进泥优化污泥回流系统,并在各反应段增加... 针对湖南省郴州市某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工艺的污水厂出水水质严重不稳定,且运行维护费用高的问题,通过采用增加缺氧区的方法,将ICEAS工艺改造为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采用2点进泥优化污泥回流系统,并在各反应段增加水下设备。改造后运行结果显示,出水COD和NH_3-N、TN、TP、S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4~24.3 mg/L和1.4~4.5、8.1~10.3、0.4~0.6、7.8~16.6 mg/L,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的要求。可为今后新增的深度处理设施及其平稳运行提供必要的进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 循环活性污泥系统 升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标升级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碳排放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思玉 张建强 +3 位作者 白华清 汪锐 陈杨武 何杨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807,共10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背景下,乡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势在必行。基于成都市某乡镇市政污水处理厂2016—2022年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提标升级前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时间变异性,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背景下,乡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势在必行。基于成都市某乡镇市政污水处理厂2016—2022年水质水量数据,分析提标升级前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的时间变异性,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年修订版)、《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评估直接、间接碳排放强度特征,探究提标升级前后碳排放量对季节、水质及污染物削减量的响应。结果表明:1)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从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升级为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法(AAO-MBR)后,出水水质满足DB 51/2311—2016《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升级后通过增加碳源、利用MBR膜截留污泥等措施,使出水水质指标更加稳定,对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更高;2)提标升级后,直接、间接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296和1.082 kg/m^(3)(以CO_(2)当量计),分别增加41.59%和105.70%,且夏季碳排放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1),升级前后的间接碳排放强度均高于直接碳排放强度;3)提标升级后,总碳排放强度增加了0.643 kg/m^(3)(以CO_(2)当量计),工艺升级导致的电耗增加,使得间接碳排放强度变化更显著。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在提高处理效能的同时也增加了碳排放量,建议在工艺改造中协同考虑污染物去除与能耗控制,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特征 提标升级 污水处理 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 厌氧-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AO-M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道根 黄种买 郭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4,共4页
围绕医院污水达标排放这个课题,探讨了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工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探讨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发展趋势。国内外的一些工程实践证明: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配合二氧化氯消... 围绕医院污水达标排放这个课题,探讨了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工艺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探讨医院污水处理工艺发展趋势。国内外的一些工程实践证明: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配合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能使二级处理的费用达到三级处理的出水效果,是目前医院污水处理最理想的方法。对医院污水中特殊污染物的处理提出了单独处理的建议,并从经济和工艺效果角度提出好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污水处理技术 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CASS—气浮处理缎带染色废水的工程实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柱武 邬友东 +2 位作者 陈礼洪 许小明 沈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90,共4页
江苏某缎带染色厂设计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CASS—气浮工艺处理生产废水,处理规模为500m3/d。1 a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氨氮、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66%、72%、93%以上,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GB 4287—1992《纺织染整... 江苏某缎带染色厂设计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CASS—气浮工艺处理生产废水,处理规模为500m3/d。1 a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氨氮、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66%、72%、93%以上,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GB 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缎带染色废水 混凝沉淀 水解酸化 循环活性污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CASS组合工艺处理啤酒废水 被引量:10
13
作者 时鹏辉 罗领先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介绍了UASB+CASS组合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方案选择的依据、工艺流程、设计要点、工艺参数、运行效果和经济指标。运行结果表明,用该工艺处理啤酒废水,效果稳定且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标准。
关键词 啤酒废水 上流式厌氧污泥 循环活性污泥法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EGSB+CASS+气浮处理木糖废水工程实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巍 刘翠霞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0,共3页
介绍了河南某木糖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污污分流,经"预处理+EGSB+CASS+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木糖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工艺运行稳定,经济可行。当综合进水COD<4 000 mg/L、BOD5<1 500mg/L、硫酸盐<... 介绍了河南某木糖生产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该工程采用污污分流,经"预处理+EGSB+CASS+气浮"工艺处理高浓度硫酸盐木糖废水。运行实践表明,工艺运行稳定,经济可行。当综合进水COD<4 000 mg/L、BOD5<1 500mg/L、硫酸盐<1 200 mg/L时,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膨胀颗粒污泥 循环活性污泥法 高浓度硫酸盐木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工业印染废水处理实例
15
作者 蒋旭华 朱乐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80,共3页
江西某纺织企业采用初沉+水解酸化+CASS+混凝沉淀吸附+过滤组合工艺处理纺织工业印染废水,处理水量为8 000 m3/d。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SS分别为2 000、450、300 mg/L,色度为800倍时,出水COD、BOD5、SS分别为54、10、30 m... 江西某纺织企业采用初沉+水解酸化+CASS+混凝沉淀吸附+过滤组合工艺处理纺织工业印染废水,处理水量为8 000 m3/d。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BOD5、SS分别为2 000、450、300 mg/L,色度为800倍时,出水COD、BOD5、SS分别为54、10、30 mg/L,色度为30倍,平均COD、BOD5、SS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3%、97.8%、90.0%和96.3%,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中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循环活性污泥法 混凝沉淀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工艺处理低C/N废水中DO对NO_2^-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少坡 彭永臻 +2 位作者 李军 甘一萍 王亚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研究了有效容积为72L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去除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选取5个DO浓度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DO浓度下有效去除氨氮的同时,实现了长期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 研究了有效容积为72L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去除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选取5个DO浓度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DO浓度下有效去除氨氮的同时,实现了长期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且无污泥膨胀发生,当DO在0.5 mg/L时,系统内亚硝化率(NO2-/NOx)可达80%以上,氨氮去除率>90%,SVI在109 mL/g左右;当DO<0.5 mg/L时,氨氮去除率下降;当DO>1 mg/L时,硝化反应较彻底,但硝化过程向全程硝化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循环活性污泥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强化CAS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晓青 王文华 +2 位作者 王静 邱金泉 张雨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采用9%聚乙烯醇+0.5%海藻酸钠包埋耐盐菌群的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投加到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反应器中,对比传统CAST工艺和投加固定化小球的CAST工艺对含盐污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考察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强化CAS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 采用9%聚乙烯醇+0.5%海藻酸钠包埋耐盐菌群的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投加到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反应器中,对比传统CAST工艺和投加固定化小球的CAST工艺对含盐污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考察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强化CAS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投加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的CAST工艺出水COD、氨氮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8%和90%以上,与传统CAST工艺相比分别提高了15%和10%。同时,向CAST工艺添加固定化生物硅藻土有助于维持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稳定,提高出水水质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循环活性污泥 含盐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缺氧/好氧CAST处理低ρ_(COD)/ρ_(TN)生活污水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永臻 王丽 +3 位作者 马娟 王少坡 刘洋 马宁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9,共7页
以低ρCOD/ρ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ρ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以低ρCOD/ρ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ρ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进水方式下,系统TN平均去除率75.1%,系统因长期低负荷运行而发生污泥膨胀,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平均值为229 mL/g,同时,曝气量升至0.56 m3/h时,才能使NH4+-N去除率大于99%;采用分段进水方式时,系统TN平均去除率可提高至81.5%,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并且曝气量降至0.24 m3/h时,系统NH 4+-N去除率仍大于99%,节省了运行费用.此外,当采用分段进水时,反应区内的pH值、ρDO和ORP值曲线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反应区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运行 低ρCOD/ρTN 生物脱氮 循环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方式对填料/CASS工艺处理酒精废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争光 闫晓乐 +1 位作者 吴连成 孙俊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填料/CASS复合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考察了全程进水、2 h曝气进水、瞬时进水3种进水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方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不同影响,瞬时进水最好,2 h曝气进水次之,全程进水最差。缩短进水... 采用填料/CASS复合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考察了全程进水、2 h曝气进水、瞬时进水3种进水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方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不同影响,瞬时进水最好,2 h曝气进水次之,全程进水最差。缩短进水时间可以保证反应器内反应以推流式进行,提高反应速率,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循环活性污泥 进水方式 酒精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节能降耗效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望 韩相奎 +1 位作者 刘海燕 高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以白山市污水厂CAST工艺为例,探索了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措施,重点分析了自动控制过程的节能降耗效能。结果表明,采用自动控制等节能措施后,耗电量约在0.3 k W·h/m3左右,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可实现节能降耗。
关键词 循环活性污泥 自动控制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