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热泵技术回收35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加热凝结水的变工况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泽
任建兴
+2 位作者
李芳芹
孙海杰
陈梦萍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35,180,共4页
针对我国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环境热污染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基于吸收式热泵取代7号低压加热器加热凝结水的方案,利用汽轮机抽汽作为驱动蒸汽,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并以350MW机组为例进行了变工况热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
针对我国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环境热污染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基于吸收式热泵取代7号低压加热器加热凝结水的方案,利用汽轮机抽汽作为驱动蒸汽,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并以350MW机组为例进行了变工况热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起到回收350MW机组循环水余热、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达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但在机组负荷低于40%时,该方案不经济,应切回原加热器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350MW机组
加热凝结
水
循环水余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系统接入方案存在问题及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江龙
王彦海
+2 位作者
李琼
孟凡理
李浩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4,共3页
结合某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调试及性能测试情况,对工程基建期间吸收式热泵蒸汽系统接入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热泵汽源引出位置受热网供水温度影响、减温器后直管段不足及减温水流量偏小等问题是导致进入热泵蒸汽...
结合某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调试及性能测试情况,对工程基建期间吸收式热泵蒸汽系统接入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热泵汽源引出位置受热网供水温度影响、减温器后直管段不足及减温水流量偏小等问题是导致进入热泵蒸汽参数达不到设计值,从而影响工程节能收益的主要原因。提出改造措施并实施,节能效果显著,对同类工程基建设计、调试具有工程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驱动蒸汽
减温器
循环水余热利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抽凝机组热电联产系统中扩大热电负荷比的灵活性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王金星
郝剑
+3 位作者
刘畅
卓建坤
任学武
姚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50,共10页
为提高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灵活供热能力以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本文以350 MW中间抽汽供热的燃煤凝汽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构建了凝汽机组仿真模型,分别从热电负荷调节范围以及能耗特性等方面评价了中间抽汽、电锅炉与抽汽...
为提高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灵活供热能力以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本文以350 MW中间抽汽供热的燃煤凝汽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构建了凝汽机组仿真模型,分别从热电负荷调节范围以及能耗特性等方面评价了中间抽汽、电锅炉与抽汽联合、电热泵、电热泵与抽汽联合、吸收式热泵以及切除低压缸等6种供热方式下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的灵活性。结果表明:电热泵供热、电热泵与抽汽联合供热、吸收式热泵供热和切除低压缸供热分别将最大供热功率从中间抽汽供热的336 MW增加至631、563、453、545 MW,最大热电比从1.39增加至7.97、6.47、1.87和2.92;最大供热功率的标准煤耗从185 g/(kW·h)降低至137、147、152、140 g/(kW·h)。案例研究表明,在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电热泵供热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标准煤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凝机组
循环水余热利用
热电比
热电解耦
灵活运行
能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热泵技术的供热系统有效制热系数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徐莹
王振兴
+2 位作者
吴培
张兴文
邓彦斌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2,共4页
近年来,大型火电厂热电联产及其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备受关注,各种热泵技术在火电厂都有应用。从系统输出和输入热量角度,建立了基于电压缩式热泵、蒸汽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以及压缩-吸收复合式热泵四种技术路线的供热系统有效制热系...
近年来,大型火电厂热电联产及其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备受关注,各种热泵技术在火电厂都有应用。从系统输出和输入热量角度,建立了基于电压缩式热泵、蒸汽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以及压缩-吸收复合式热泵四种技术路线的供热系统有效制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以某电厂N330-16.7/538/538型机组为例,对4种技术路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型热泵比电驱动型热泵具有更高的有效制热系数,对具有蒸汽资源的电厂首站,推荐采用蒸汽型热泵回收余热;在蒸汽品位可以驱动压缩式热泵时,推荐采用蒸汽压缩式热泵回收余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余热利用
热泵技术
有效制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热泵技术回收35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加热凝结水的变工况热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泽
任建兴
李芳芹
孙海杰
陈梦萍
机构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35,180,共4页
文摘
针对我国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环境热污染等问题,研究分析了基于吸收式热泵取代7号低压加热器加热凝结水的方案,利用汽轮机抽汽作为驱动蒸汽,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并以350MW机组为例进行了变工况热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起到回收350MW机组循环水余热、提高火电厂经济效益,达到节能和环保的效果,但在机组负荷低于40%时,该方案不经济,应切回原加热器运行模式。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350MW机组
加热凝结
水
循环水余热利用
Keywords
absorption heat pump
350MW unit
heating condensate
circulating water waste heat utilization
分类号
TK1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系统接入方案存在问题及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郭江龙
王彦海
李琼
孟凡理
李浩
机构
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4,共3页
文摘
结合某300MW供热机组循环水余热利用工程调试及性能测试情况,对工程基建期间吸收式热泵蒸汽系统接入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热泵汽源引出位置受热网供水温度影响、减温器后直管段不足及减温水流量偏小等问题是导致进入热泵蒸汽参数达不到设计值,从而影响工程节能收益的主要原因。提出改造措施并实施,节能效果显著,对同类工程基建设计、调试具有工程借鉴价值。
关键词
吸收式热泵
驱动蒸汽
减温器
循环水余热利用
节能
Keywords
absorption heat pump
driving steam
desuperheater
circulating water waste heat utilization
energy-saving
分类号
TM62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抽凝机组热电联产系统中扩大热电负荷比的灵活性研究
被引量:
22
3
作者
王金星
郝剑
刘畅
卓建坤
任学武
姚强
机构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50,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E0100100)。
文摘
为提高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灵活供热能力以消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本文以350 MW中间抽汽供热的燃煤凝汽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Ebsilon软件构建了凝汽机组仿真模型,分别从热电负荷调节范围以及能耗特性等方面评价了中间抽汽、电锅炉与抽汽联合、电热泵、电热泵与抽汽联合、吸收式热泵以及切除低压缸等6种供热方式下大型燃煤热电联产系统的灵活性。结果表明:电热泵供热、电热泵与抽汽联合供热、吸收式热泵供热和切除低压缸供热分别将最大供热功率从中间抽汽供热的336 MW增加至631、563、453、545 MW,最大热电比从1.39增加至7.97、6.47、1.87和2.92;最大供热功率的标准煤耗从185 g/(kW·h)降低至137、147、152、140 g/(kW·h)。案例研究表明,在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电热泵供热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的标准煤耗。
关键词
抽凝机组
循环水余热利用
热电比
热电解耦
灵活运行
能耗特性
Keywords
extraction condensing turbine unit
circulating water waste heat utilization
heat-electricity ratio
thermoelectric decoupling
flexible op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M621.2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热泵技术的供热系统有效制热系数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徐莹
王振兴
吴培
张兴文
邓彦斌
机构
河北建投国融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出处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2,共4页
文摘
近年来,大型火电厂热电联产及其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备受关注,各种热泵技术在火电厂都有应用。从系统输出和输入热量角度,建立了基于电压缩式热泵、蒸汽压缩式热泵、吸收式热泵以及压缩-吸收复合式热泵四种技术路线的供热系统有效制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以某电厂N330-16.7/538/538型机组为例,对4种技术路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蒸汽型热泵比电驱动型热泵具有更高的有效制热系数,对具有蒸汽资源的电厂首站,推荐采用蒸汽型热泵回收余热;在蒸汽品位可以驱动压缩式热泵时,推荐采用蒸汽压缩式热泵回收余热。
关键词
循环水余热利用
热泵技术
有效制热系数
Keywords
waste heat recovery
heat pump
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热泵技术回收350MW机组循环水余热加热凝结水的变工况热经济性分析
王泽
任建兴
李芳芹
孙海杰
陈梦萍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吸收式热泵驱动蒸汽系统接入方案存在问题及分析
郭江龙
王彦海
李琼
孟凡理
李浩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抽凝机组热电联产系统中扩大热电负荷比的灵活性研究
王金星
郝剑
刘畅
卓建坤
任学武
姚强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热泵技术的供热系统有效制热系数分析
徐莹
王振兴
吴培
张兴文
邓彦斌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