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峰前循环扰动下的深埋花岗岩特征参数演化规律与损伤变量研究
1
作者 张胜 徐鼎平 +2 位作者 石汉明 吴小刚 易明尚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7,共15页
深部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循环扰动会导致围岩损伤,从而降低围岩力学性质。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中深埋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和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围压为30 MPa、循环应力分别为12.5%~17.5%(低应力)、10.0... 深部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循环扰动会导致围岩损伤,从而降低围岩力学性质。为揭示叶巴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中深埋花岗岩在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载破坏特性和损伤过程,首先进行了围压为30 MPa、循环应力分别为12.5%~17.5%(低应力)、10.0%~37.5%(中应力)、62.5%~72.5%(高应力)峰值强度的峰前恒幅循环扰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种分级卸围压试验,进而开展了峰前循环扰动下的深埋花岗岩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分析与损伤变量构建。研究结果显示:低、中应力循环扰动对花岗岩造成的损伤可忽略不计,但高应力恒幅循环扰动会导致轻微损伤。在不同分级卸围压路径下,岩样变形主要集中在最后3个阶段的围压降低过程中,其宏观破裂模式为压剪破坏;弹性模量呈下降趋势,泊松比呈上升趋势,最大剪胀角基本相同;高轴压恒幅循环扰动后的分级卸围压试验下的岩样累积应变能最高,表现出更强的脆性破坏倾向。此外,分级卸围压下的岩样应变能均高于常规三轴压缩下的岩样应变能,后者可作为分级卸围压岩样是否进入加速损伤破裂阶段的判别阈值。采用侧向应变响应法和裂纹体积应变法确定的深埋花岗岩闭合应力、起裂应力和损伤应力分别为其峰值强度的17.9%、42.7%和73.8%,并据此建立了基于裂纹体积应变的损伤变量,进而划分了深部硬岩损伤过程的4个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高应力花岗岩的破坏过程提供试验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前循环扰动 分级卸载 特征阈值 侧向应变响应法 裂纹体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扰动和高温作用下砂岩的岩爆倾向性及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平 任松 +3 位作者 张闯 吴斐 隆能增 李凯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1-783,共13页
为了揭示循环扰动和高温影响下砂岩的岩爆机制,开展了循环扰动和高温作用下砂岩单轴压缩试验和CT扫描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砂岩的力学特性、岩爆倾向性及破坏特征,探讨了岩爆倾向性与破坏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扰动和高温对砂... 为了揭示循环扰动和高温影响下砂岩的岩爆机制,开展了循环扰动和高温作用下砂岩单轴压缩试验和CT扫描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砂岩的力学特性、岩爆倾向性及破坏特征,探讨了岩爆倾向性与破坏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扰动和高温对砂岩的力学性能及岩爆倾向性影响效果显著;无循环扰动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岩爆倾向性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0℃为该类砂岩的阈值温度,受循环扰动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岩爆倾向性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而砂岩的力学特性及岩爆倾向性随循环应力幅值增加而下降;随着循环应力幅值和温度的增加,砂岩破坏模式由劈裂破坏向剪切破坏转变,同时砂岩的岩爆倾向性与裂隙三维分形维数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此外,高温对砂岩的力学性能、岩爆倾向性及破坏程度影响效果强于循环扰动。研究结果可为高温工程岩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扰动 高温 砂岩 力学特性 岩爆倾向性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下大理岩循环扰动变形规律及一种破坏前兆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俞缙 姚玮 +2 位作者 任文斌 樊志忠 秦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1-1527,共7页
为探究工程岩体循环扰动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性,开展了不同应力水平与幅值的大理岩单轴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应力水平是循环扰动下大理岩破坏的主要因素,幅值是次要因素。应力水平刚达到扩容应力时,即使循环幅值很大,大理岩也... 为探究工程岩体循环扰动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性,开展了不同应力水平与幅值的大理岩单轴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应力水平是循环扰动下大理岩破坏的主要因素,幅值是次要因素。应力水平刚达到扩容应力时,即使循环幅值很大,大理岩也不会破坏,当应力水平远高于扩容应力且循环幅值很大时,破坏十分迅速;(2)相对于不可逆变形,动态刚度更能体现变形曲线“疏—密—疏”的三阶段特征。可采用动态刚度衰减率的正负值作为破坏前兆特征,在变形稳定阶段预判岩石是否会发生破坏;(3)对于破坏岩样,基于动态刚度表征的损伤变量与不可逆变形总趋势相似。“双高”模式与Ⅰ型曲线一致,其余模式与Ⅱ型曲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水平 循环扰动 动态刚度 破坏前兆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受低频循环扰动的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涛 杨鹏 +1 位作者 吕文生 杜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280-2286,共7页
设计3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扰动应力幅值较小时,岩石在循环加载下出现弹性模量强化效应,不同类型的岩石弹性模量强化程度不同;循环动力扰动加载试验存在应力上限门槛值,只有大于应力上限门... 设计3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扰动应力幅值较小时,岩石在循环加载下出现弹性模量强化效应,不同类型的岩石弹性模量强化程度不同;循环动力扰动加载试验存在应力上限门槛值,只有大于应力上限门槛值,试样才会发生破坏;扰动应力幅值对岩石的破坏影响显著,在高应力幅值下,循环次数迅速减少;在低应力幅值下,试件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在高应力幅值下,破坏形态复杂,出现板裂化破坏和碎块弹射。建立了循环扰动作用下的应变损伤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应力幅值下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岩石损伤可划分为迅速增长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增大阶段,且随着扰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平稳发展阶段的循环数显著减少;当应力幅值提高,损伤变量变化率显著提高,应变迅速增加,岩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扰动 高应力 应力幅值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扰动荷载下花岗岩的力学性质与声发射特征参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龙恩林 陈俊智 +1 位作者 李春义 张帅 《矿冶》 CAS 2019年第1期9-14,共6页
在工程实际中岩体常常受到循环荷载扰动作用,进而表现出与静态荷载作用下不同的力学性质和声发射现象。因此本文以花岗岩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循环扰动次数下的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参数,并结合RA、AF值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受压过... 在工程实际中岩体常常受到循环荷载扰动作用,进而表现出与静态荷载作用下不同的力学性质和声发射现象。因此本文以花岗岩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其在不同循环扰动次数下的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参数,并结合RA、AF值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受压过程中裂纹的演化规律。试验表明:试件强度随着循环次数增加而提高,且当循环次数大于一定量时,强度增幅比例开始下降;试件经历的循环次数越多,其在塑性变形时表现出的声发射陡增现象越明显; RA、AF值进一步表明花岗岩在受力至破坏全过程中首先出现剪切破坏事件,在临近峰值强度时,开始出现张拉破坏事件,且主要集中在剪切带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扰动 声发射 岩石强度 裂纹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扰动荷载作用下花岗岩损伤及破裂特性研究
6
作者 陈文昭 蒋一凡 刘夕奇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7-53,88,共8页
岩体的稳定性是深部岩、矿开采过程中重需关注的安全问题,而动力扰动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双江口水电站深部岩石(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花岗岩进行了室内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对岩石破坏后的碎屑粒径、分形维数以... 岩体的稳定性是深部岩、矿开采过程中重需关注的安全问题,而动力扰动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双江口水电站深部岩石(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花岗岩进行了室内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并对岩石破坏后的碎屑粒径、分形维数以及岩石加载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扰动应力幅值的增大,岩石的碎屑分布越趋于均匀;2)岩石在扰动荷载作用下的碎屑粒径分布满足分形规律,可以用分形维数来表征岩石的破碎程度,且分形维数F与扰动幅值Δσ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即随着扰动幅值增加,分形维数增大,破碎程度加深;3)扰动荷载作用下,损伤变量呈增大-平稳-增大的变化趋势,且扰动幅值Δσ的大小对岩石平稳区段的循环次数和损伤变化速率存在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循环扰动 应力幅值 分形维数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岩在高应力状态下受小幅循环动力扰动的力学试验 被引量:26
7
作者 唐礼忠 武建力 +2 位作者 刘涛 朱俊 舒计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300-4307,共8页
岩石在高应力状态下受循环动力扰动作用的力学性能是影响深部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MTS-322电液伺服试验机上,分别改变平均应力和循环应力幅值对深部大理岩试样进行高应力下的单轴小幅循环动力扰动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动力... 岩石在高应力状态下受循环动力扰动作用的力学性能是影响深部岩体工程长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MTS-322电液伺服试验机上,分别改变平均应力和循环应力幅值对深部大理岩试样进行高应力下的单轴小幅循环动力扰动试验。结果表明:循环动力扰动的上限应力小于一定值时,动力扰动对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起强化作用;随着平均应力的提高,每次循环动力扰动周期内岩石的变形量增大、岩石破坏的动力扰动数则呈指数减少;当上限应力与岩石静力强度相近时,平均应力和循环应力幅值的改变对岩石的疲劳寿命具有明显影响,它们与破坏时的循环数之间呈负指数关系;随着循环数的增加,不可逆变形和损伤变量均呈现先快速增大、然后低速增加和最后高速增长直至岩石破坏的变化规律,变形模量则呈先急剧增大、然后缓慢减小至最后急剧减小的变化规律,不同应力幅值对岩石损伤的发展速率和发展阶段具有明显影响;静力和循环动力扰动共同作用条件下,大理岩的破坏表现出剪切和张拉疲劳2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高应力 循环动力扰动 应变 损伤变量 破坏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