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的工艺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剑辉 闫怡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8,共4页
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T)的工作原理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城市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操作运行条件及实际应用现状。认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将 SBR工艺和生物选择器的原理结合在一起 ,具有防止污泥膨胀、强化脱氮除磷... 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T)的工作原理 ,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城市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的操作运行条件及实际应用现状。认为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将 SBR工艺和生物选择器的原理结合在一起 ,具有防止污泥膨胀、强化脱氮除磷效果、耐冲击负荷等显著特点。在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有机废水 ,尤其是含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工艺特性 废水处理 SBR工艺 生物选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结合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海产品加工废水 被引量:4
2
作者 庄荣玉 曹国忠 +2 位作者 董明敏 朱有根 诸葛胜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2期53-55,共3页
针对海产品加工废水氨氮含量较高的特点,舟山兴业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两段A O结合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工程验收合格后运行一年多来,排放废水的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处理系统... 针对海产品加工废水氨氮含量较高的特点,舟山兴业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工程采用两段A O结合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工程验收合格后运行一年多来,排放废水的各项污染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标准,处理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冲击能力和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加工废水 污水处理 A/O工艺 循环式活性污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优化提升低碳氮比城镇污水脱氮效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庞维海 李惠平 +2 位作者 张琨 王曦 谢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57-1264,共8页
碳氮比(C/N)是制约污水净化过程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为基础,分别考察了排水比、曝气时间以及进水模式对C/N=1.8的低碳源生活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C/N值进水下,排水比是影响CASS... 碳氮比(C/N)是制约污水净化过程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工艺为基础,分别考察了排水比、曝气时间以及进水模式对C/N=1.8的低碳源生活污水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C/N值进水下,排水比是影响CASS脱氮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当排水比分别为30%、40%和50%时,CASS工艺出水的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8 mg·L-1、9.5 mg·L-1和6.6 mg·L-1,TN去除效果随排水比增加而显著提升;因此,对于CASS工艺而言,排水比宜根据C/N进行适当调整,而不应该统一设置成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氮比 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 工艺优化 碳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运行模式下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除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少坡 刘艳辉 +3 位作者 于静洁 张磊 范志云 孙力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1,17,共4页
研究了常规运行模式下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工艺对磷酸盐的去除,考察了运行周期内反应器选择区和主反应区中磷酸盐、硝酸盐的浓度变化,并分析了CAST反应器的除磷途径和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所占的比例。研究表... 研究了常规运行模式下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工艺对磷酸盐的去除,考察了运行周期内反应器选择区和主反应区中磷酸盐、硝酸盐的浓度变化,并分析了CAST反应器的除磷途径和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系统内反硝化聚磷菌所占的比例。研究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后,出水磷酸盐的平均值为1.9mg/L,平均去除率约为62%;系统除磷是在聚磷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其中反硝化聚磷菌所占比例为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生物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漆废水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彦斐 陈俊刚 杜伟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制漆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好氧选择区的运行条件研究
6
作者 孙剑辉 高健磊 闫怡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共3页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和整个系统中泥龄、污泥负荷、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微生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器停留时间 3 0 min,系统泥龄 9~ 15 d,曝气 2 h,污泥有机负荷为 0 .3 g CODCr/(g ML...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和整个系统中泥龄、污泥负荷、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微生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选择器停留时间 3 0 min,系统泥龄 9~ 15 d,曝气 2 h,污泥有机负荷为 0 .3 g CODCr/(g ML SS·d)左右时 ,选择器中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优 ,可去除进水中 90以上的 COD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好氧生物选择区 停留时间 泥龄 污泥负荷 曝气时间 CAST CODCR 吸附性能 水处理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氧化还原电位的生产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申福维 阳春 +2 位作者 张智 刘少武 周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7,61,共4页
考察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主反应区和缺氧区中DO的质量浓度、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其它各项水质污染指标的全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反应区在曝气阶段ORP与DO的质量浓度关系为ORP/mV=77.61·ln[ρ(DO)/(mg·L-1)]-1.933(R2=0.85... 考察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主反应区和缺氧区中DO的质量浓度、氧化还原电位(ORP)和其它各项水质污染指标的全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主反应区在曝气阶段ORP与DO的质量浓度关系为ORP/mV=77.61·ln[ρ(DO)/(mg·L-1)]-1.933(R2=0.859 1);缺氧区ORP与COD和NH3-N、NOx--N的质量浓度关系为ORP/mV=-126.1·lg[COD/(mg·L-1)]·ρ(NH3-N)/ρ(NOx--N)+154.0(R2=0.906 9)。主反应区ORP主要受DO含量影响,在曝气过程中ORP作为硝化反应的实时控制参数不及DO,但在缺氧区ORP能指示反硝化碳源是否充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氧化还原电位 溶解氧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运行效果及优化控制方案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易寰 许凌云 吴振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140,共5页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运行情况。生化池由生物选择区及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可有效去除COD,出水COD平均为29.5 mg/L,去除率90.7%。提出了以延长回流时间、增强生物选择区污泥混合强度和末端DO含量控制的脱氮除磷... 介绍了某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运行情况。生化池由生物选择区及主反应区组成,因此可有效去除COD,出水COD平均为29.5 mg/L,去除率90.7%。提出了以延长回流时间、增强生物选择区污泥混合强度和末端DO含量控制的脱氮除磷优化的控制方案,停止曝气后,增加硝化回流时间0.5~1 h,曝气池末段DO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5~3.0 mg/L时,系统有较好的TN去除效果,出水TN、NH4^+-N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0.1、0.805mg/L,去除率分别为69.9%、96.3%。通过改变除磷药剂投加位置和加药系统自动化改造来优化除磷,节省了药剂费用,实际投加量为1.88 t/d,出水TP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345 mg/L,去除率9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 脱氮除磷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工艺处理低C/N废水中DO对NO_2^-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少坡 彭永臻 +2 位作者 李军 甘一萍 王亚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研究了有效容积为72L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去除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选取5个DO浓度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DO浓度下有效去除氨氮的同时,实现了长期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 研究了有效容积为72L的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在不同溶解氧浓度下,处理低碳氮比生活污水时,去除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情况.选取5个DO浓度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低DO浓度下有效去除氨氮的同时,实现了长期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并且无污泥膨胀发生,当DO在0.5 mg/L时,系统内亚硝化率(NO2-/NOx)可达80%以上,氨氮去除率>90%,SVI在109 mL/g左右;当DO<0.5 mg/L时,氨氮去除率下降;当DO>1 mg/L时,硝化反应较彻底,但硝化过程向全程硝化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循环式活性污泥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工艺在处理果汁加工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永 王书敏 +1 位作者 由圆义 闪红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70,共3页
介绍了运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处理果汁加工废水的工程实例。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辽宁省沿海地区污水直接排入海域标准(》DB 21—59—1989)中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及污染物去除效果... 介绍了运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处理果汁加工废水的工程实例。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辽宁省沿海地区污水直接排入海域标准(》DB 21—59—1989)中一级标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抗冲击负荷,运行稳定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 果汁加工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强化CAS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晓青 王文华 +2 位作者 王静 邱金泉 张雨山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采用9%聚乙烯醇+0.5%海藻酸钠包埋耐盐菌群的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投加到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反应器中,对比传统CAST工艺和投加固定化小球的CAST工艺对含盐污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考察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强化CAS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 采用9%聚乙烯醇+0.5%海藻酸钠包埋耐盐菌群的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投加到循环式活性污泥(CAST)反应器中,对比传统CAST工艺和投加固定化小球的CAST工艺对含盐污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考察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强化CAS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投加固定化生物硅藻土小球的CAST工艺出水COD、氨氮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8%和90%以上,与传统CAST工艺相比分别提高了15%和10%。同时,向CAST工艺添加固定化生物硅藻土有助于维持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稳定,提高出水水质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循环式活性污泥 含盐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替缺氧/好氧CAST处理低ρ_(COD)/ρ_(TN)生活污水的脱氮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永臻 王丽 +3 位作者 马娟 王少坡 刘洋 马宁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3-449,共7页
以低ρCOD/ρ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ρ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 以低ρCOD/ρTN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在连续和分段2种进水方式下分析了交替缺氧/好氧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脱氮性能及曝气需求量,并研究了分段进水方式下pH、ρDO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OR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连续进水方式下,系统TN平均去除率75.1%,系统因长期低负荷运行而发生污泥膨胀,污泥容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平均值为229 mL/g,同时,曝气量升至0.56 m3/h时,才能使NH4+-N去除率大于99%;采用分段进水方式时,系统TN平均去除率可提高至81.5%,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并且曝气量降至0.24 m3/h时,系统NH 4+-N去除率仍大于99%,节省了运行费用.此外,当采用分段进水时,反应区内的pH值、ρDO和ORP值曲线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与反应区内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着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运行 低ρCOD/ρTN 生物脱氮 循环式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方式对填料/CASS工艺处理酒精废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争光 闫晓乐 +1 位作者 吴连成 孙俊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填料/CASS复合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考察了全程进水、2 h曝气进水、瞬时进水3种进水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方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不同影响,瞬时进水最好,2 h曝气进水次之,全程进水最差。缩短进水... 采用填料/CASS复合工艺处理玉米酒精废水,考察了全程进水、2 h曝气进水、瞬时进水3种进水方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水方式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不同影响,瞬时进水最好,2 h曝气进水次之,全程进水最差。缩短进水时间可以保证反应器内反应以推流式进行,提高反应速率,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循环式活性污泥 进水方式 酒精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及其节能降耗效能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望 韩相奎 +1 位作者 刘海燕 高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以白山市污水厂CAST工艺为例,探索了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耗措施,重点分析了自动控制过程的节能降耗效能。结果表明,采用自动控制等节能措施后,耗电量约在0.3 k W·h/m3左右,在保证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可实现节能降耗。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自动控制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微滤用于钢铁厂废水处理的生产性测试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运平 许丹宇 +2 位作者 张志扬 庞维亮 柴树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6-129,共4页
采用国产连续微滤膜(CFM)系统对多源进水条件下钢铁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现场实测其进出水水质和性能参数,分析了该系统对钢铁废水生化二级出水的水质处理效果及其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微滤膜(CFM)系统运行稳定,... 采用国产连续微滤膜(CFM)系统对多源进水条件下钢铁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现场实测其进出水水质和性能参数,分析了该系统对钢铁废水生化二级出水的水质处理效果及其运行状况,结果表明:连续微滤膜(CFM)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强的耐污能力,对水中COD平均去除率约为19.6%,SS平均去除率约为72.7%,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随进水水质变化波动较大,通过该系统膜的截留作用可有效去除水中COD、悬浮物、胶体和有机颗粒,能够使水质满足多用途回用和反渗透预处理要求。河流划分为容量型、点源污染型、农业面源型和混合型等四种类型。建议对不同类型河流应采取不同控制对策,点面结合,综合防治。系统每3~5周左右进行化学反洗后,膜通量与跨膜压差等膜性能参数可基本恢复至起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厂废水 循环式活性污泥 絮凝沉淀 连续微滤膜 再生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优化CAST工艺处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工业污水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宝勇 杨迪 +3 位作者 王迪晨 陈鑫 杨庆峰 张红丽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97,共4页
为提高CAST工艺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对工业污水处理效果,研究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实际规模CAST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有的CAST工艺进行优化:在主反应区引入独立的搅拌,缩短曝气0.5 h,采用分段进水时,回流时间延长0.5 h。结果表明,优化后,... 为提高CAST工艺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对工业污水处理效果,研究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实际规模CAST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其原有的CAST工艺进行优化:在主反应区引入独立的搅拌,缩短曝气0.5 h,采用分段进水时,回流时间延长0.5 h。结果表明,优化后,出水中的COD、和NH4+-N、TN、TP含量平均分别为29.55 mg/L和4.86、16.25、0.91mg/L,均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要求,去除率分别为92.72%、87.05%、67.89%、87.22%,相比传统的工艺,分别提高了1.90、15.22、13.65、16.03个百分点。优化后的CAST工艺降低冬季出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了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 优化 冬季 工业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S和SMBBR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敬双怡 赵倩 +3 位作者 韩剑宏 李卫平 朱浩君 曲堂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1,共5页
对比了CASS工艺与SMBBR工艺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SMBBR工艺对TP、SS、色度的去除率较高,相比CASS工艺具有明显优势,但对NH3-N和COD的去除优势却不明显。SMBBR工艺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动力消耗少,曝气量小,能耗较低,污泥... 对比了CASS工艺与SMBBR工艺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SMBBR工艺对TP、SS、色度的去除率较高,相比CASS工艺具有明显优势,但对NH3-N和COD的去除优势却不明显。SMBBR工艺对水质水量适应性强,动力消耗少,曝气量小,能耗较低,污泥处置费用低,无需设置回流。综合考虑,SMBBR工艺的处理效果不但略高于CASS工艺,而且运行维护费用更低、控制更加灵活、运行管理更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 特异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法 发酵类制药废水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T在不同HRT条件下的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华 杨红亮 +2 位作者 张云姣 白旭丽 刘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5,共5页
针对实际进水量不足、池容设计偏大等引起的长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运行问题,结合陕南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启动、调试工程,研究了CAST在不同HRT条件下的运行特性,通过调整、优... 针对实际进水量不足、池容设计偏大等引起的长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运行问题,结合陕南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启动、调试工程,研究了CAST在不同HRT条件下的运行特性,通过调整、优化污水处理厂运行方式、控制曝气时间等措施解决了长HRT下CAST的启动与运行问题。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00-450mg/L和NH3-N的质量浓度为30-45mg/L条件下,调整HRT为33.5h,运行工况为闲置、进水、曝气共2~4h,沉淀1h,出水1h,可以保持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0%和75%的出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 水力停留时间(HRT)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纤维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改进及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中新 韩厚强 傅振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0-1032,1038,共4页
根据皖南某粘胶纤维企业生产废水的特点,设计采用物化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处理,并针对其中的循环式活性污泥(CASS)工艺,改进了污泥回流方式和曝气方式。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色度为364~525倍,COD、SS、BOD5、硫化物、总锌分别... 根据皖南某粘胶纤维企业生产废水的特点,设计采用物化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处理,并针对其中的循环式活性污泥(CASS)工艺,改进了污泥回流方式和曝气方式。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色度为364~525倍,COD、SS、BOD5、硫化物、总锌分别为657~953、207~361、258.7~321.6、3.91~6.66、25.270~32.450 mg/L时,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标准要求。CASS工艺污泥回流方式的改进,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减少了剩余污泥产生量,缩短了调试阶段污泥驯化时间;曝气方式的改进,提高了系统氧气传递效率,且安装维修简便,降低了维修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纤维废水 循环式活性污泥 工艺改进 运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S+MBR工艺处理污水及回用工程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驰 张晶 李立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4期286-288,共3页
以天津港保税区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建立工程为例,在分析工程概况及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标... 以天津港保税区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建立工程为例,在分析工程概况及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进行工程设计。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标准。该设计对类似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污水回用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 膜生物反应器(M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