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赵秋红 董硕 +1 位作者 朱涵 于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9-797,共9页
采用等强配合比优化设计来制备橡胶掺量0%~20.0%、钢纤维掺量0%~1.5%的12组钢纤维橡胶混凝土(SFR‑RuC)试件,并且通过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其循环受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合比优化设计后,在橡胶掺量为20.0%时可以得到与... 采用等强配合比优化设计来制备橡胶掺量0%~20.0%、钢纤维掺量0%~1.5%的12组钢纤维橡胶混凝土(SFR‑RuC)试件,并且通过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分析其循环受压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合比优化设计后,在橡胶掺量为20.0%时可以得到与普通C60混凝土基本等强的SFR‑RuC;与普通混凝土、橡胶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相比,SFR‑RuC的循环受压力学性能更优,破坏呈明显延性特征,延性和韧性更高,滞回耗能能力更强,塑性应变累积和刚度退化更缓慢;综合考虑橡胶及钢纤维掺量的影响,在试验数据基础上提出的SFR‑RuC单轴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模型,可以为SFR‑RuC结构的设计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钢纤维 等强度设计 循环受压应力-应变关系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小薄片漏斗试样的材料弹塑性循环应力应变关系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尹涛 蔡力勋 +1 位作者 陈辉 姚迪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为获取毫小尺寸试样疲劳性能,针对厚度为0.5~2.5 mm的薄板材料,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完成等幅低循环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毫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设计、加工和加载,提出一种能量分离函数并由此给出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循... 为获取毫小尺寸试样疲劳性能,针对厚度为0.5~2.5 mm的薄板材料,该文提出一种应用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完成等幅低循环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实现毫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设计、加工和加载,提出一种能量分离函数并由此给出毫小薄片漏斗试样循环应力-应变关系的预测模型。针对不同材料完成的有限元分析表明,该模型对不同几何尺寸和不同幂律材料具有良好普适性。以316 L不锈钢为例,完成等直圆棒试样和包括厚度为0.7 mm的6种不同几何尺寸小尺寸薄片漏斗试样的变幅应变对称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漏斗薄片小试样的载荷-位移稳定试验曲线,新方法预测的材料循环应力-应变关系与传统等直圆棒试样的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小薄片漏斗试样 等幅低循环试验 能量分离函数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预测模型 316L不锈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应力作用下大连饱和黏土的剪切特性研究
3
作者 齐剑峰 栾茂田 +1 位作者 王忠涛 刘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8-154,共7页
针对人工制备的大连饱和黏土,在静应力与循环应力联合作用下进行了多组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静力大小及加载速率对循环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静应力与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黏土具有循环蠕变特性,总应变由初始静应变和循环蠕... 针对人工制备的大连饱和黏土,在静应力与循环应力联合作用下进行了多组循环剪切试验,着重探讨了初始静力大小及加载速率对循环剪切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静应力与循环应力作用下饱和黏土具有循环蠕变特性,总应变由初始静应变和循环蠕变两部分组成,其中循环蠕变主要受循环应力幅值、初始静应力大小及其加载速率的影响,循环蠕变的逐次增加量受循环应力幅值的变化影响最大。在对试验结果分析基础上,考虑初始静应力大小及其加载速率的影响,采用等效应力方法建议了循环蠕变经验关系式,并引入屈服面流变理论,建立了单调与循环荷载联合作用下的循环蠕变计算模型,3个模型参数易于通过循环剪切试验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土 初始静应力 循环应力-应变关系 循环蠕变特性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