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区循环反应器技术及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春燕 刘伟 +2 位作者 费建奇 谢婧新 景振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3期73-76,共4页
对多区循环反应器(MZCR)技术的基本原理、MZCR的结构与特性、聚合物粒子在MZCR中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综述。在MZCR中,生长的聚合物粒子在2个相互连接的反应区内循环。改变2个反应区内单体的组成和循环速率.可以生成组成不同但结构均匀的聚... 对多区循环反应器(MZCR)技术的基本原理、MZCR的结构与特性、聚合物粒子在MZCR中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综述。在MZCR中,生长的聚合物粒子在2个相互连接的反应区内循环。改变2个反应区内单体的组成和循环速率.可以生成组成不同但结构均匀的聚合物颗粒。通过MZCR技术可以生产宽分子量分布的聚烯烃,为进一步拓宽聚烯烃的应用范围,提高聚烯烃的极限性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循环反应器技术 烯烃聚合 应用 聚烯烃 均匀性 颗粒生长机理 聚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废水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温沁雪 陈志强 +1 位作者 吕炳南 温岩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利用喷射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废水的试验表明,该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是可行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 h,处理出水COD和BOD_5即可达到行业二级排放标准。水力停留时间为3.5 h,处理出水COD和BOD远低于一级排放标准。反应器可在高负荷条... 利用喷射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模拟啤酒废水的试验表明,该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是可行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 h,处理出水COD和BOD_5即可达到行业二级排放标准。水力停留时间为3.5 h,处理出水COD和BOD远低于一级排放标准。反应器可在高负荷条件下运,试验过程中最高COD容积负荷达20 kg/(m^3·d),COD污泥负荷达4.5 kg/(kgMISS·d)和BOD污泥负荷2.12 kg/(kgMLSS·d),为传统处理法处理生活污水的10~20倍。对氨氮去除率均<90%,是一种高效好氧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微生物试验确定反应器中没有丝状菌和原生动物的存在,细菌鉴定结果表明以假单胞菌属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内循环反应器 啤酒废水 容积负荷 污泥负荷 活性污泥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净化脏污变压器油的可循环反应器研制 被引量:6
3
作者 米彦 周龙翔 +2 位作者 张晏源 姚陈果 李成祥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14-2720,共7页
为开展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净化脏污变压器油的实验研究,研制了1套可循环运行的电场反应器。首先建立了油中杂质颗粒在直流及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受力模型,得出适合净油的电场类型;然后采用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对板-板电场反应器、线-筒... 为开展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净化脏污变压器油的实验研究,研制了1套可循环运行的电场反应器。首先建立了油中杂质颗粒在直流及脉冲电场作用下的受力模型,得出适合净油的电场类型;然后采用Ansoft Maxwell仿真软件对板-板电场反应器、线-筒电场反应器进行电场分布的优化仿真;最后,综合考虑电气、机械等因素,对反应器的循环方式、板间距离、使用材料等进行设计和制作,并进行性能测试。模型计算显示,具有较大电场强度和电场梯度的直流陡脉冲复合电场适用于净化脏污变压器油;仿真结果显示,含有集尘体的板-板电场反应器更适于变压器油净化;测试结果显示,反应器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绝缘性能可以承受20 kV直流叠加10 kV脉冲,完全可以用于后续脏污变压器油的净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净化 直流叠加脉冲 受力分析 电场分布仿真 循环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提式循环反应器生物膜与游离活性污泥的对比试验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探微 韦苏 +1 位作者 SillkeBen AngenikaBan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37,共4页
通过对气提式循环反应器处理污水中载体生物膜和游离活性污泥的对比试验,分析指出:活性污泥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和混合液的沉降性;生物膜的存在,增加了生物量,提高了处理效率。
关键词 气提式 循环反应器 生物膜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短程硝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卢刚 郑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2-546,共5页
在启动气升式内循环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操作条件对短程硝化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 温度35℃、pH 8.0、溶解氧质量浓度1.0 mg/L、反应器中氨氮质量浓度56 mg/L、水力停留时间16 h,其中pH、温度、溶... 在启动气升式内循环短程硝化反应器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操作条件对短程硝化的联合效应.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 温度35℃、pH 8.0、溶解氧质量浓度1.0 mg/L、反应器中氨氮质量浓度56 mg/L、水力停留时间16 h,其中pH、温度、溶解氧质量浓度为显著因子.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提出了短程硝化的“优先联合”控制策略.采用该控制策略对短程硝化反应器的运行进行优化,30 d的运行结果证明,反应器运行稳定,出水中[NO-2 ]/[NOx-]最低值为0.896,最高值为0.976,平均值为0.945,明显高于采用本控制策略前的[NO-2 ]/[NOx- ]平均值.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实现短程硝化反应器的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 短程硝化 正交试验 显著因子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容循环反应器体积的精确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兴法 徐超 陈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循环反应器具有便于控制反应物浓度、最终转化率和目的产物收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变容循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影响反应器体积大小的因素较多 ,迄今仍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反应器体积。文章给出了等温变容循环反应器体积的精确计算方法 ,... 循环反应器具有便于控制反应物浓度、最终转化率和目的产物收率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变容循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影响反应器体积大小的因素较多 ,迄今仍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反应器体积。文章给出了等温变容循环反应器体积的精确计算方法 ,适用于任意膨胀率、任意循环比和任一级反应动力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循环比β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 等温变容 膨胀率 体积计算 化工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反应器的最优化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徐超 刘守强 +1 位作者 胡晶 张兴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54-1456,共3页
循环反应器广泛应用于均相反应,其循环比反映了物料的宏观混合程度,是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适宜的循环比可以有效地调整物料的反应器进口浓度、降低反应器体积和设备投资。基于循环反应器的基础计算式,文章导出了最宜循环比的计... 循环反应器广泛应用于均相反应,其循环比反映了物料的宏观混合程度,是反应器设计的重要参数。采用适宜的循环比可以有效地调整物料的反应器进口浓度、降低反应器体积和设备投资。基于循环反应器的基础计算式,文章导出了最宜循环比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给出了最宜循环比以及反应器体积的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循环 反应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处理草浆综合废水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志建 胡智锋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66,共2页
采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对碱法麦草浆综合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保持进液CODCr约6000mg/L、HRT为8h、COD容积负荷为18g/(L.d)条件下,采用合成葡萄糖废水及逐步增加综合废水比例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当综合废水比例逐渐提高时CODCr... 采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对碱法麦草浆综合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保持进液CODCr约6000mg/L、HRT为8h、COD容积负荷为18g/(L.d)条件下,采用合成葡萄糖废水及逐步增加综合废水比例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当综合废水比例逐渐提高时CODCr去除率先降后升,最后稳定在63%左右;BOD5去除率为7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厌氧处理 造纸综合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内循环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军 汪苹 +1 位作者 由雪峰 张晓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3,19,共5页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在该过渡区随表观气速增加,液体循环流速增大缓慢,甚至减小,但较高的底隙高度会减弱这种效应;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高径比下,随底隙高度增加,液体混合时间、总平均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底隙高度下,液体混合时间随着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总平均气含率随高径比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高径比 底隙高度 液体循环流速 总平均气含率 体积氧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的COD、SS去除效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志华 刘志辉 +2 位作者 何秉宇 闪旭 陈向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为提高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三相分离的效率,在反应器中加入螺旋式三相分离器对其进行了改造,并通过试验对其效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有机物质仍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同时系统出水SS得到了较好的降... 为提高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三相分离的效率,在反应器中加入螺旋式三相分离器对其进行了改造,并通过试验对其效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有机物质仍具有较高的去除能力,同时系统出水SS得到了较好的降低。试验从填料体积、水力停留时间、曝气量三个因素分别考查了系统的COD、SS去除效果,系统运行稳定后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0%以上,出水COD基本维持在50~60mg/L,系统出水SS值低于30mg/L,从而证实了对气提式内循环反应改造的最初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式三相分离器 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反应器中循环比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兴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50-653,共4页
循环反应器便于控制物料浓度和反应温度 ,同时使物料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而被广泛应用。循环反应中的循环比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文章给出了确定反应器达到全混流操作状态所需最小循环比的基本方法。β的大小与反应类型、动力学方程... 循环反应器便于控制物料浓度和反应温度 ,同时使物料具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而被广泛应用。循环反应中的循环比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文章给出了确定反应器达到全混流操作状态所需最小循环比的基本方法。β的大小与反应类型、动力学方程、反应器大小和操作条件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循环 全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的气含率与液体循环(英文)
12
作者 任源 韦朝海 +2 位作者 吴超飞 谢波 肖宏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2-77,共6页
研究了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的气含率与液体循环 .反应器包含一个传统的导流筒和三段缩放型导流筒 .通过实验分别对气 -水、气 -CMC(羧甲基纤维素 )溶液两相系统和气 -水 -树脂颗粒三相系统进行了研究 .用两相漂移通量模型对三相牛顿流... 研究了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的气含率与液体循环 .反应器包含一个传统的导流筒和三段缩放型导流筒 .通过实验分别对气 -水、气 -CMC(羧甲基纤维素 )溶液两相系统和气 -水 -树脂颗粒三相系统进行了研究 .用两相漂移通量模型对三相牛顿流体和两相非牛顿流体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三段缩放型导流筒内的气含率高于传统的导流筒 ,且随表观气速而提高 .在两相和三相系统中 ,导流筒结构参数的变化对气含率的影响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 缩放型导流筒 气含率 液体循环 漂移通量模型 表观气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循环反应器分析返混对产物分布的影响
13
作者 张兴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本文采用循环反应器分析返混对复合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用于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获得最好的产物分布.
关键词 返混 循环反应器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的结构、应用与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戴若彬 陈小光 +4 位作者 姬广凯 Awad Abdelgad 向心怡 唐萌嫣 曾祥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44-2251,共8页
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容积效能高、节省能源、占地面积小、高径比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在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本文阐述了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和水力特性,其结构相当于两个升流... 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容积效能高、节省能源、占地面积小、高径比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在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本文阐述了IC反应器的结构原理和水力特性,其结构相当于两个升流式污泥床(UASB)反应器串联,并具有内循环结构,水力特性包括升流速度和系统压降两个重要参数;概述了IC反应器的启动,其启动周期一般为3-6个月,增加污泥浓度可实现快速启动;介绍了IC反应器的底物抑制特性,其表现出一定氨氮耐受性;综述了该反应器的工程应用,论述了其在畜禽类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潜力,并提出了IC反应器结构与工艺的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结构原理 水力特性 工程应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洁 陈泰 孙志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0期88-91,共4页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HRT(水力停留时间)10h、QL(曝气量)0.55m3/h、SRT(泥龄)5d,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和SS... 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对COD、氨氮、SS等污染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反应器最佳运行参数为HRT(水力停留时间)10h、QL(曝气量)0.55m3/h、SRT(泥龄)5d,该工况下反应器出水COD、NH4+-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17%、91.45%和91.85%,对TN、TP的去除率一般,分别为55.61%和57.72%,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流气提式内循环反应器 生活污水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区循环反应器中丙烯气相聚合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钢良 田洲 +2 位作者 王嘉骏 顾雪萍 冯连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83,97,共6页
多区循环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丙烯气相聚合反应装置,聚合过程模型化研究对理解与剖析这一新型反应器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气固二相流在提升管和下降管中平推流模型,结合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多区循环反应器中丙烯气相聚合的过程模型... 多区循环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丙烯气相聚合反应装置,聚合过程模型化研究对理解与剖析这一新型反应器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气固二相流在提升管和下降管中平推流模型,结合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建立了多区循环反应器中丙烯气相聚合的过程模型。模拟结果与Fabiano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其可靠性;考察了反应器关键操作参数循环比对单体在反应器内的空间分布以及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了提升管与下降管中单体浓度、氢气浓度和聚合物单程停留时间的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增大循环比和减小聚合物颗粒在下降管中单程停留时间,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会降低;提升管中丙烯浓度、氢气浓度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影响小于下降管中,聚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对下降管中的氢气浓度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循环反应器 丙烯 气相聚合 稳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锴 买文宁 郭成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4-7,40,共5页
介绍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从工艺的角度对该反应器进行了分析,即IC反应器是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成果与内循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约为35~50kg/(m3·d),处理啤酒废水时的COD容... 介绍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并从工艺的角度对该反应器进行了分析,即IC反应器是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成果与内循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处理土豆加工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约为35~50kg/(m3·d),处理啤酒废水时的COD容积负荷达到了15~30kg /(m3·d),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处理 循环反应器 颗粒污泥 水力模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波分析研究外循环反应器的浓度波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海峰 施军民 +2 位作者 王辅臣 龚欣 于遵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1-626,共6页
应用小波分析研究了外循环反应器浓度波这类非平稳拟周期信号的特征 .首先利用能量最大准则确定浓度波的特征尺度 .其次利用浓度波的特征尺度 ,重构了浓度波的波形 .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循环反应器 停留时间分布 浓度波 非平稳周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处理P-RC APMP高浓制浆废水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智慧 李志建 李海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3,共4页
以果汁废水处理系统中UASB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作为的接种污泥,以P-RC APMP高浓制浆废水为进水启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讨论了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启动前后颗粒污泥的性质变化,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产甲烷活性、胞外多聚物以及生物相的... 以果汁废水处理系统中UASB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作为的接种污泥,以P-RC APMP高浓制浆废水为进水启动厌氧内循环反应器,讨论了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启动前后颗粒污泥的性质变化,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产甲烷活性、胞外多聚物以及生物相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内循环反应器内污泥具有较强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内循环反应器 P-RCAPMP制浆废水 颗粒污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与序批式反应器的污染物去除及污泥特性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边德军 王喜超 +3 位作者 艾胜书 王帆 刘松林 朱遂一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5-1318,1344,共5页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MPSR)是在序批式反应器(SBR)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重点从污泥特性方面对两个反应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PSR稳定运行时对水中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9%、98.72%、75.79%,SBR稳定运行时对水...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MPSR)是在序批式反应器(SBR)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重点从污泥特性方面对两个反应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PSR稳定运行时对水中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99%、98.72%、75.79%,SBR稳定运行时对水中COD、TP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93%、95.92%、66.28%,说明MPSR对碳、氮、磷的去除能力强于SBR,主要是MPSR的反硝化能力强于SBR。MPSR的总胞外聚合物(EPS)含量比SBR高,其中蛋白质与多糖的质量比也大于SBR,因而MPSR的污泥沉淀脱水性能更强,除磷效果更好。MPSR污泥粒径总体小于SBR,有利于提高MPSR污泥的吸附能力。MPSR和SBR的硝化能力基本相当,但反硝化能力MPSR大于S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压内循环反应器 序批式反应器 污泥粒径 胞外聚合物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