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伏安法测定氯化铵镀镉溶液中镉离子浓度 被引量:1
1
作者 严鹏飞 罗迎禧 +5 位作者 刘春秘 宋体杰 王珏 赵政鑫 毕四富 刘海萍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104,共6页
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氯化铵镀镉溶液中Cd^(2+)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电位扫描范围、测定体系pH和扫描速率对于氯化铵镀镉液中Cd^(2+)浓度测试的影响,并予以优化。在优化后的测试条件... 以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氯化铵镀镉溶液中Cd^(2+)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电位扫描范围、测定体系pH和扫描速率对于氯化铵镀镉液中Cd^(2+)浓度测试的影响,并予以优化。在优化后的测试条件下建立Cd^(2+)浓度与氧化峰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为I_(p)=0.164x-2.238(R^(2)=0.995)。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加标回收率在98%~110%之间,对共存组分的干扰研究表明,Fe^(3+)、Co^(2+)和Cu^(2+)对于Cd^(2+)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镀镉 镉离子浓度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抗氧剂含量的循环伏安法测定 被引量:11
2
作者 史永刚 王德岩 马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4,37,共3页
对润滑油中抗氧剂的循环伏安测定方法做了详细的研究。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对润滑油中抗氧剂进行测定 。
关键词 润滑油 抗氧剂 循环伏安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与循环伏安电化学法联用进行葡萄酒品种溯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梦华 李景明 +2 位作者 李军会 张录达 赵龙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1555,共5页
提出一种将循环伏安电化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联立,用PLS-DA的D-S证据理论融合二者信息进行葡萄酒品种溯源研究的方法。分别采集来自不同产区的三类不同品种的171个干红葡萄酒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和近红外透射光谱。用PLS-DA法分别建立循... 提出一种将循环伏安电化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联立,用PLS-DA的D-S证据理论融合二者信息进行葡萄酒品种溯源研究的方法。分别采集来自不同产区的三类不同品种的171个干红葡萄酒样品的循环伏安曲线和近红外透射光谱。用PLS-DA法分别建立循环伏安电化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的判别模型,以此为证据;用两个证据的D-S合成规则实现近红外判别结果与循环伏安法判别结果的重新决策。融合后的结果为:多产区不同品种葡萄酒溯源模型的建模集准确率为95.69%,检验集准确率为94.12%;单一产区不同品种葡萄酒溯源模型的建模集准确率为99.46%,检验集准确率为100%;判别结果都比融合前单一循环伏安电化学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的判别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溯源识别准确度,可以快速准确地对待测葡萄酒品种进行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品种 近红外光谱 循环伏安 D-S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B_6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秀琴 蔡铎昌 +1 位作者 邹如意 何哓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在pH=80的NH4Cl-NH3·H2O缓冲液中,以丙酮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玻碳修饰电极(GCME),建立了用此修饰电极直接测定维生素B6(VB6)的电化学方法。以制备的MWNT/GCME为工作电极,在同样的缓冲溶液中,在100mV/s的扫描速度下... 在pH=80的NH4Cl-NH3·H2O缓冲液中,以丙酮为分散介质,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NT)玻碳修饰电极(GCME),建立了用此修饰电极直接测定维生素B6(VB6)的电化学方法。以制备的MWNT/GCME为工作电极,在同样的缓冲溶液中,在100mV/s的扫描速度下,峰电流与VB6在10×10-6~1.0×10-3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10×10-6mol/L。用此修饰电极测定了维生素B6药片中VB6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 测定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 被引量:10
5
作者 包晓玉 曹书杰 +1 位作者 陈欣 陈建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8-861,共4页
研究了磺胺嘧啶(SD)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优化了实验参数(如介质的pH值、修饰剂用量、扫描速度、富集电位和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磺胺嘧啶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氧化峰电流与磺胺嘧啶的浓度在1.0... 研究了磺胺嘧啶(SD)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优化了实验参数(如介质的pH值、修饰剂用量、扫描速度、富集电位和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磺胺嘧啶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氧化峰电流与磺胺嘧啶的浓度在1.0×10^-6~1.2×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5×10^-7mol/L。用此方法测定了磺胺嘧啶片剂中磺胺嘧啶的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嘧啶 测定 多壁碳纳米管 修饰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准可逆和不可逆表面反应循环伏安法的数字模拟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川 陈晓明 +1 位作者 何佩鑫 金文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用数字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可逆、准可逆和不可逆表面反应的循环伏安法响应,与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但数字模拟提供了更灵活、方便、通用性更强的研究表面反应机理的手段,本文建立了有关的数字模型,给出了不同动力学参数条件下的电流-电位... 用数字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可逆、准可逆和不可逆表面反应的循环伏安法响应,与理论推导结果相一致,但数字模拟提供了更灵活、方便、通用性更强的研究表面反应机理的手段,本文建立了有关的数字模型,给出了不同动力学参数条件下的电流-电位关系曲线,讨论了动力学参数对电流函数的影响以及用于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反应 循环伏安 数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研究活性炭在溶液中的吸附实验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天保 王林 +3 位作者 许娟 马亚团 马海龙 杨亚提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0,共4页
以醋酸浓度与其还原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为基础,将此关系运用于活性炭对醋酸的吸附,设计出适合于本科教学的循环伏安法测定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且从饱和吸附量计算所得活性... 以醋酸浓度与其还原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为基础,将此关系运用于活性炭对醋酸的吸附,设计出适合于本科教学的循环伏安法测定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理论,且从饱和吸附量计算所得活性炭比表面积与酸碱滴定法所得结果近似相等。教学实践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固体表面吸附理论和循环伏安法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吸附 循环伏安 比表面积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朝霞 陈美凤 马心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1-324,327,共5页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纳米石墨烯,并将该纳米材料分散在蒸馏水中得到悬浮液,取5μL的悬浮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pH 4.0磷酸盐电解质中,在-0.4~0.8V(vs.Ag/AgCl)电位范围内,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 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纳米石墨烯,并将该纳米材料分散在蒸馏水中得到悬浮液,取5μL的悬浮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pH 4.0磷酸盐电解质中,在-0.4~0.8V(vs.Ag/AgCl)电位范围内,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在0.173V处可见明显的氧化峰,且氧化峰电流显著高于在裸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并可有效排除肾上腺素、尿酸、多巴胺等物质的干扰。据此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8.00×10-6~1.0×10-3 mol.L-1,检出限(3S/N)为1.0×10-7 mol.L-1。方法用于维生素C片的分析,回收率在96.3%~104.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石墨烯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活性炭超级电容器膜电极 被引量:8
9
作者 代红蕾 田艳红 +2 位作者 张学军 张莎 马小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0-3336,共7页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柔性石墨纸基底材料上合成了聚苯胺/活性炭(PANI/AC)复合薄膜。通过SEM观察了不同扫描圈数下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恒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聚苯胺/活性炭复合电极的... 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柔性石墨纸基底材料上合成了聚苯胺/活性炭(PANI/AC)复合薄膜。通过SEM观察了不同扫描圈数下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通过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恒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聚苯胺/活性炭复合电极的电性能。由SEM图谱可知,不同扫描圈数下,聚苯胺/活性炭的形态也有所不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以柔性石墨纸为基底材料,扫描圈数在3圈时,不仅比容量较高,达504F.g-1,而且循环稳定性较好,经2000次循环后,容量衰减仅为初始容量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电容器 聚苯胺/活性炭 循环伏安 柔性石墨纸 聚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总碱值的循环伏安法测定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永刚 马彦 +2 位作者 李子存 王德岩 冯新泸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研究了使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技术测定润滑油总碱值。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化学转换将润滑油中的碱性物质 (电化学技术不可测量 )转换为铜离子 (电化学可测量 )来完成润滑油总碱值的测定是可行的 ,并可以满足测定时对于可行性、重复性和准确... 研究了使用循环伏安法测定技术测定润滑油总碱值。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化学转换将润滑油中的碱性物质 (电化学技术不可测量 )转换为铜离子 (电化学可测量 )来完成润滑油总碱值的测定是可行的 ,并可以满足测定时对于可行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测定时间短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总碱值 循环伏安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碳电极吸附循环伏安法测定维生素B_2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培慧 周志军 +1 位作者 冯德雄 叶晓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3-97,共5页
目的 :研究维生素B2 在玻碳电极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玻碳电极在 8.0mol/LHNO3 介质中 ,于 + 0 .6~ + 2 .0V (vs.SCE)的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扫描电活化后 ,维生素B2 在电极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在底液为 0 .0 5... 目的 :研究维生素B2 在玻碳电极表面吸附的电化学行为及定量分析方法 .方法 :玻碳电极在 8.0mol/LHNO3 介质中 ,于 + 0 .6~ + 2 .0V (vs.SCE)的电位范围内进行循环扫描电活化后 ,维生素B2 在电极表面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在底液为 0 .0 5mol/L柠檬酸 + 0 .1mol/LNa2 HPO4 (pH =4 .9)的介质中 ,吸附电位 - 0 .3V ,在 0~ - 0 .7V的范围内 ,以 90mV/s的速度进行循环伏安扫描 .结果 :实验表明VB2 在电极表面具有可逆吸附波的特征 ,VB2 浓度与峰电流在 6.0× 10 - 8~ 7.0× 10 - 6 mol/L之间成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1.0× 10 - 8mol/L .结论 :建立了维生素B2 在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将该法运用于实际样品药片中VB2 含量的测定 ,获得满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2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 含量测定 电化学分析 吸附性 药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苯达唑的微波-循环伏安法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利军 蔡卓 +3 位作者 程龙军 蓝苏梅 郭晓菲 李彦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79,共4页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微波作用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阿苯达唑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可以增大阿苯达唑的氧化峰电流,据此建立了一种新型检测阿苯达唑的电化学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无微波作用时,响应电流与阿苯达唑的浓...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微波作用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阿苯达唑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可以增大阿苯达唑的氧化峰电流,据此建立了一种新型检测阿苯达唑的电化学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无微波作用时,响应电流与阿苯达唑的浓度在4.0×10-5~1.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8.3036c(mmol/L)+0.7271(r=0.9993,n=7),检出限为1.78×10-5mol/L;在80w微波作用下,阿苯达唑的峰电流增大近1倍,响应电流与阿苯达唑的浓度在2.0×10-5 -1.0×10-3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15.41c(mmol/L)+1.4359(r=0.9989,n=8),检出限为1.01×10-5mol/L。研究表明,微波一循环伏安法测定阿苯达唑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样品处理简单快速,用于阿苯达唑片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阿苯达唑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素与重金属Pb^(2+)结合反应的方波极谱与循环伏安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德龙 吴彦环 +2 位作者 郭慧芳 白娟 孙大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54-2158,共5页
采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重金属Pb2+与钙调素(CaM)的结合反应,直接检测到Pb2+-CaM配合物的存在,并进一步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CaM的电极反应.在pH=6.5时,用方波极谱法在Pb2+-CaM体系中检测出2个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44^-0.47 V和-0.... 采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重金属Pb2+与钙调素(CaM)的结合反应,直接检测到Pb2+-CaM配合物的存在,并进一步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CaM的电极反应.在pH=6.5时,用方波极谱法在Pb2+-CaM体系中检测出2个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44^-0.47 V和-0.73^-0.77 V,说明在Pb2+-CaM体系中铅有2种存在形式,-0.44^-0.47 V的还原峰对应于游离态Pb2+,电位更负的还原峰对应于配合物[Pb2+-CaM].2个还原峰的峰电流均随着cPb2+/cCaM比值增大而增大;至cPb2+/cCaM≥10后,配合物[Pb2+-CaM]的峰电流基本不再变化,而游离态Pb2+的峰电流则继续增大.利用极谱滴定曲线的拐点可判断出Pb2+在CaM中有10个结合位点.进一步的测量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游离态Pb2+的氧化峰和还原峰,而络合态的[Pb2+-CaM]只有其还原峰,反向电压扫描时不出现阳极波,即没有相对应的氧化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重金属离子Pb2+ 结合位点 方波极谱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脆硫锑铅矿与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润兰 胡岳华 +1 位作者 邱冠周 覃文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和乙硫氮、乙黄药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极电位φh小于矿物的腐蚀电位φcorr时,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吸附膜,起缓蚀作用;在腐蚀电位附近,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并产生钝化作用。当φh≥φc...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脆硫锑铅矿和乙硫氮、乙黄药相互作用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极电位φh小于矿物的腐蚀电位φcorr时,捕收剂在矿物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形成吸附膜,起缓蚀作用;在腐蚀电位附近,吸附能力达到最大,并产生钝化作用。当φh≥φcorr时,矿物表面主要表现为捕收剂 金属离子沉积盐,并随电位的升高而氧化分解。化学吸附是乙硫氮与脆硫锑铅矿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乙黄药在脆硫锑铅矿表面产生化学吸附,又形成双黄药。同乙黄药相比,乙硫氮是脆硫锑铅矿更好的捕收剂;当φh<φcorr时,电化学吸附受pH值的影响较小;当φh≥φcorr时,随着pH值升高,电流密度增大,电极过程主要受自身的腐蚀反应所控制,黄药对此起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脆硫锑铅矿 捕收剂 作用机理 电化学 浮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亚甲基蓝修饰铅笔芯电极-扫描循环伏安法测定果蔬酸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宪明 罗济文 +2 位作者 陈渊 韦庆敏 覃钰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20-723,727,共5页
将铅笔芯电极(PCE)置于含有0.01mol·L^-1亚甲基蓝(MB)、pH5.0的0.1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2mol.L叫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以100mV·S^-1速率扫描50圈,使亚甲基蓝通过电聚合在PCE表面形成薄膜。由此... 将铅笔芯电极(PCE)置于含有0.01mol·L^-1亚甲基蓝(MB)、pH5.0的0.1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和0.2mol.L叫氯化钾的混合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以100mV·S^-1速率扫描50圈,使亚甲基蓝通过电聚合在PCE表面形成薄膜。由此制得聚亚甲基蓝修饰的铅笔电极(简写作PMB/PCE),在此电极的循环伏安图可见一对氧化还原峰,其峰电位(E)随溶液pH值升高而负方面移动,且其E与溶液的pH值在pH1.90-pH8.52之间呈线性关系。更为准确地说,其线性范围应分为两段,一段从pH1.90至pH6.76,另一段从pH6.76至pH8.52。应用此方法测定了橙子、菠萝及黄瓜3种样品液汁的酸度,所得的pH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优于用常规的pH计(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或用精密pH试纸所测得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蓝 铅笔芯电极 果蔬酸度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快速测定饮料及果冻中柠檬黄和日落黄 被引量:3
16
作者 初红涛 于淼 +4 位作者 陈嘉琪 姚冬 苏立强 秦世丽 齐海燕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83,98,共5页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铂柱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三电极体系,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5种市售商品中的柠檬黄和日落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试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0.1~0.8μg/mL浓度范围内,循环伏安曲线中的峰电...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铂柱电极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三电极体系,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5种市售商品中的柠檬黄和日落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测试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0.1~0.8μg/mL浓度范围内,循环伏安曲线中的峰电流与组分浓度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5种样品中柠檬黄含量为4.88~6.06 mg/kg,日落黄含量为4.37~5.22 mg/kg,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该方法对柠檬黄和日落黄的检出限分别为1.12,1.43 mg/kg,柠檬黄与日落黄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2.3%(n=6),当加标浓度为2.0 mg/kg时,目标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峰电流 柠檬黄 日落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丙氨酸-银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朝霞 陈美凤 马心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0-533,共4页
制备了β-丙氨酸-银复合膜修饰电极(Ag-A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 制备了β-丙氨酸-银复合膜修饰电极(Ag-Al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对乙酰氨基酚在修饰电极上呈现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对乙酰氨基酚浓度在6.0×10-7~7.0×10-4 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现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7 mol.L-1。修饰电极用于药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并用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5.1%~101.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丙氨酸 对乙酰氨基酚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炭修饰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测定对苯二酚 被引量:3
18
作者 屈颖娟 薛伟 +2 位作者 李江涛 周跃花 郑建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41,共4页
将介孔炭分散在5g.L-1壳聚糖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箱烘干后,制备了介孔炭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了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比裸玻碳电... 将介孔炭分散在5g.L-1壳聚糖溶液中并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烘箱烘干后,制备了介孔炭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了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其峰电流比裸玻碳电极增大了很多,据此提出了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对苯二酚的方法。对苯二酚的浓度在1.0×10-6~1.0×10-4 mol.L-1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0×10-7 mol.L-1。修饰电极用于模拟水样中对苯二酚的测定,回收率在95.3%~98.7%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3.8%~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炭 修饰玻碳电极 对苯二酚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测定Ti/SnO_2+Sb_2O_x/PbO_2阳极的分形维数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镇海 李付合 +1 位作者 宋秀丽 李双志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7-461,共5页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含有SnO2+Sb2Ox中间层的Ti/SnO2+Sb2Ox/PbO2耐酸阳极,用SEM表征了电极表面的形貌,用三电极体系测定了电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同时定量计算出了不同Sb掺杂量的电极表面的分形维数,...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含有SnO2+Sb2Ox中间层的Ti/SnO2+Sb2Ox/PbO2耐酸阳极,用SEM表征了电极表面的形貌,用三电极体系测定了电极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同时定量计算出了不同Sb掺杂量的电极表面的分形维数,重点讨论了分形维数和电极在酸性溶液中析氧电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b摩尔分数为0.02和0.10时电极的分形维数较高,动力学参数a较小,j0较大,且电极表面呈现蘑菇状,催化活性高。因此Ti/SnO2+Sb2Ox/PbO2电极是酸性溶液中较理想的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循环伏安 动力学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伏安法制备Ag纳米线阵列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秀玉 徐法强 +1 位作者 李宗木 张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1-724,共4页
In this paper, highly ordered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template with hexagonal close-packed arrays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through a two-step anodization process. Ag nanowire array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were ... In this paper, highly ordered anodic aluminum oxide (AAO) template with hexagonal close-packed arrays was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through a two-step anodization process. Ag nanowire array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were prepared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within the confined nanochannels of AAO template. In addition, standing Ag nanowire arrays free-support of templates were also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cyclic voltammetry method. The micrograph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Ag nanowires were studi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FES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FESEM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Ag nanowire array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lie orderly on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The diameter of the Ag nanowire is about 60 nm and the length up to 30 靘 or more. While the controlled nanowire arrays exhibit highly ordered structure in large area and the standing Ag nanowire in the array has the length of 1 靘 and good orientation. XRD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Ag nanowires in the arrays deposi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method have a face centered cubic structure and are preferentially oriented in the (220)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伏安 AG 纳米有序阵列体系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