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抗与皈依:两汉御用文人与外廷官僚关系论说 |
张朝富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
|
论明代“御用文人”的文学活动 |
陈文新
江俊伟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3
|
《“御用……”之类》异议 |
刘金
|
《编辑之友》
|
1981 |
0 |
|
4
|
论李峤及其诗歌 |
徐定祥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2 |
7
|
|
5
|
刘勰论汉赋 |
龚克昌
|
《文史哲》
|
1983 |
2
|
|
6
|
武周治下的文章 |
郭预衡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1
|
|
7
|
清初具有民族气节的蒲城诗人屈复 |
曹冷泉
|
《人文杂志》
|
1980 |
3
|
|
8
|
評薛宝釵 |
吴戈
|
《江淮论坛》
|
1980 |
1
|
|
9
|
鲁迅杜德机 |
顾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0
|
鲁迅与《诗经》 |
胡义成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
0 |
|
11
|
谈艺术真实的客观性 |
潘以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0 |
0 |
|
12
|
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
匡扶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3
|
|
13
|
“仰韶文化西来说”旧调的重弹——评瓦西里耶夫的两篇反华文章 |
杨建芳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2
|
|
14
|
“诗经今译”商榷 |
陈十
|
《文史哲》
|
1956 |
1
|
|
15
|
十七世纪达斡尔族人民的抗俄斗争 |
杨旸
傅朗云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1
|
|
16
|
“六经注我”与“四人帮”篡党夺权 |
罗立乾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78 |
0 |
|
17
|
关于鲁迅《自嘲》诗中的“指”字 |
范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18
|
关于《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及其评价问题 |
张文勋
杜东枝
|
《思想战线》
|
1977 |
0 |
|
19
|
《水浒》的演变 |
菁平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5 |
0 |
|
20
|
把“四人帮”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驳斥“四人帮”鼓吹的“法家永远进步论” |
王毅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7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