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若干反思——读《(光绪丙申)大清绅全书·御前侍卫》札记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叔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7-104,共8页
本文从岭南籍清廷“御前侍卫”人数之多、广东悠久广泛的尚武习俗及珠三角武术文化的当代复兴等几方面反思了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情况 ,并指出所存在的不足及改革的必要。
关键词
岭南武术
御前侍卫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侍卫制度
被引量:
12
2
作者
常江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3期85-91,共7页
侍卫制度历史悠久,其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始于《周礼》。侍卫在历代有士庶子、郎中、千牛备身、执御器械、怯薛歹、锦衣校尉等不同称呼,是君主的近侍人员。侍卫制度的变迁反映了各个朝代的不同政治特点。因此,研究清代的侍卫制度对于了解...
侍卫制度历史悠久,其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始于《周礼》。侍卫在历代有士庶子、郎中、千牛备身、执御器械、怯薛歹、锦衣校尉等不同称呼,是君主的近侍人员。侍卫制度的变迁反映了各个朝代的不同政治特点。因此,研究清代的侍卫制度对于了解清代政治的特点亦有裨益。一、清代侍卫的机构、职官及其职事侍卫,满语为“Hiya”,一般译作“虾”或“辖”,是皇帝的随侍扈卫人员。清代侍卫制度在入关前已粗具规模。在太祖努尔哈赤建国之初,即有侍卫之设。至太宗皇太极时,逐步制度化,在侍卫来源、等级、待遇等方面,都有了特殊规定。清王朝入关后,随着统治者调整统治机构,“定内外文武官制”,侍卫制度也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制度化
御前侍卫
皇帝
历史悠久
清王朝
特殊规定
大臣
宿卫
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托尔斯泰”与“口头宣传”
3
作者
黄悦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5期46-47,共2页
鲁迅在《并非闲活(三)》中,说到当时的“批评家”时,指出:“有一种所谓‘文士’而又似批评家的,则专是一个人的御前侍卫,托尔斯泰呀,托她斯泰呀,指东画西的,就只为一人做屏风。其甚者竟至于一面暗护此人,一面又中伤他人,却又不明明白白...
鲁迅在《并非闲活(三)》中,说到当时的“批评家”时,指出:“有一种所谓‘文士’而又似批评家的,则专是一个人的御前侍卫,托尔斯泰呀,托她斯泰呀,指东画西的,就只为一人做屏风。其甚者竟至于一面暗护此人,一面又中伤他人,却又不明明白白地举出姓名和实证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御前侍卫
鲁迅
批评家
屏风
姓名
实证
凌叔华
契诃夫
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可卿“享强寿”考辨
4
作者
胡文彬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桩谜案。小说第五回写宁荣二府女眷于会芳园内设宴赏梅,“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这时,秦可卿应声而出,主动地向贾母领受照护“宝二叔”的任务。这是秦可卿作为《...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桩谜案。小说第五回写宁荣二府女眷于会芳园内设宴赏梅,“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这时,秦可卿应声而出,主动地向贾母领受照护“宝二叔”的任务。这是秦可卿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首次登场,与广大读者见面。第七回,王熙凤应尤氏之邀,领宝玉到宁府喝酒抹骨牌,秦可卿再次出场,并把自己的小兄弟秦钟介绍给久想一见的贾宝玉。从这次公开出场中,读者还丝毫看不出秦可卿有病在身的任何征兆。但是,到了第十回,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贾璜家的谈话中却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辨
秦可卿
重要人物
红楼梦
御前侍卫
论衡
年令
王充
贾宝玉
王熙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若干反思——读《(光绪丙申)大清绅全书·御前侍卫》札记
被引量:
2
1
作者
汪叔子
机构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7-104,共8页
文摘
本文从岭南籍清廷“御前侍卫”人数之多、广东悠久广泛的尚武习俗及珠三角武术文化的当代复兴等几方面反思了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情况 ,并指出所存在的不足及改革的必要。
关键词
岭南武术
御前侍卫
武术文化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侍卫制度
被引量:
12
2
作者
常江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8年第3期85-91,共7页
文摘
侍卫制度历史悠久,其正式见诸文字记载,始于《周礼》。侍卫在历代有士庶子、郎中、千牛备身、执御器械、怯薛歹、锦衣校尉等不同称呼,是君主的近侍人员。侍卫制度的变迁反映了各个朝代的不同政治特点。因此,研究清代的侍卫制度对于了解清代政治的特点亦有裨益。一、清代侍卫的机构、职官及其职事侍卫,满语为“Hiya”,一般译作“虾”或“辖”,是皇帝的随侍扈卫人员。清代侍卫制度在入关前已粗具规模。在太祖努尔哈赤建国之初,即有侍卫之设。至太宗皇太极时,逐步制度化,在侍卫来源、等级、待遇等方面,都有了特殊规定。清王朝入关后,随着统治者调整统治机构,“定内外文武官制”,侍卫制度也基本确立。
关键词
清代
制度化
御前侍卫
皇帝
历史悠久
清王朝
特殊规定
大臣
宿卫
君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托尔斯泰”与“口头宣传”
3
作者
黄悦
出处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5期46-47,共2页
文摘
鲁迅在《并非闲活(三)》中,说到当时的“批评家”时,指出:“有一种所谓‘文士’而又似批评家的,则专是一个人的御前侍卫,托尔斯泰呀,托她斯泰呀,指东画西的,就只为一人做屏风。其甚者竟至于一面暗护此人,一面又中伤他人,却又不明明白白地举出姓名和实证来。
关键词
托尔斯泰
御前侍卫
鲁迅
批评家
屏风
姓名
实证
凌叔华
契诃夫
女作家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可卿“享强寿”考辨
4
作者
胡文彬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6期133-135,共3页
文摘
在今传本《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是一桩谜案。小说第五回写宁荣二府女眷于会芳园内设宴赏梅,“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贾母命人好生哄着歇息一回再来。”这时,秦可卿应声而出,主动地向贾母领受照护“宝二叔”的任务。这是秦可卿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首次登场,与广大读者见面。第七回,王熙凤应尤氏之邀,领宝玉到宁府喝酒抹骨牌,秦可卿再次出场,并把自己的小兄弟秦钟介绍给久想一见的贾宝玉。从这次公开出场中,读者还丝毫看不出秦可卿有病在身的任何征兆。但是,到了第十回,秦可卿的婆婆尤氏同贾璜家的谈话中却说:
关键词
考辨
秦可卿
重要人物
红楼梦
御前侍卫
论衡
年令
王充
贾宝玉
王熙凤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岭南武术历史发展的若干反思——读《(光绪丙申)大清绅全书·御前侍卫》札记
汪叔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代侍卫制度
常江
《社会科学辑刊》
198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托尔斯泰”与“口头宣传”
黄悦
《鲁迅研究动态》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秦可卿“享强寿”考辨
胡文彬
《社会科学辑刊》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