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孔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34-834,共1页
目的观察产程中实施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临床诊断为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产妇于宫口开大6~8 cm时行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产妇未采取任何措施.结果两组产妇胎位... 目的观察产程中实施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临床诊断为持续性枕后位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研究组产妇于宫口开大6~8 cm时行徒手旋转胎头;对照组产妇未采取任何措施.结果两组产妇胎位矫正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构成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时间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产程中采用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位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 徒手旋转胎头 效果观察 降低剖宫产率 显著性 临床诊断 临床效果 分娩方式 第1产程 产科质量 产程时间 有效方法 对照组 产妇 差别 矫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产妇体位徒手旋转胎头在胎儿枕横位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练惠琴 刘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36-2336,共1页
头位难产是难产常见因素之一.其中又以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多见。它可使产妇疲劳、产程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加,产后出血率增大,对母儿影响较大。徒手旋转胎头胎儿持续枕横位在头位难产中发生率最高,是产科中常见胎头位置异常之一。... 头位难产是难产常见因素之一.其中又以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多见。它可使产妇疲劳、产程延长、手术产机会增加,产后出血率增大,对母儿影响较大。徒手旋转胎头胎儿持续枕横位在头位难产中发生率最高,是产科中常见胎头位置异常之一。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分娩的初产妇120例行改变体位和徒手旋转胎头的方法。产程进展顺利.胎儿胎盘娩出顺利.产后出血不多,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旋转胎头 产妇体位 枕横位 产后出血率 持续性枕后位 位难产 位置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抱膝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纠正头位异常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叶秀枝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2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cm~10cm时手抱膝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纠正头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将140例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cm~10cm时处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足月妊娠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施阴道内...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cm~10cm时手抱膝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纠正头位异常的效果。[方法]将140例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cm~10cm时处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足月妊娠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实施阴道内徒手旋转胎头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膀胱截石位),观察组采用手抱膝位(双腿屈曲,双手抱膝,双腿靠近腹壁并外展),观察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其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8cm~10cm时手抱膝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术可以提高旋转成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后位 枕横位 手抱膝位 徒手旋转胎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