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徐肖冰:红色电影的开拓者
1
作者
刘守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在中国大陆新闻与纪实摄影的发展过程中,侯波与徐肖冰夫妇是一对罕见的摄影夫妻。半个世纪下来,他们相互依持,留下了不少历史档案的见证。
关键词
徐肖冰
开拓者
电影
中国美术馆
性别色彩
摄影展
“夫”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影像铺设历史通道——摄影大师徐肖冰镜头里的红色中国
2
作者
余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4-6,共3页
一种激动,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一种辉煌,一种无法忘却的记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记录下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悲壮前行的历史画卷,也写下了摄影家自己壮丽的人生。让我们随着这些历史镜头,走进那充满硝烟的岁月。
关键词
徐肖冰
摄影家
中国革命史
拍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你好长影
3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F0002-F0002,共1页
第七期致敬摇篮,致敬经典,长影人讲长影故事。大家好,我是长影人庄严。1946年,国民党撕毁象征和平的“双十协定”,东北解放战争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当时东影为保护电影拍摄与放映的设备不被破坏,已由长春迁至兴山。与此同时,东...
第七期致敬摇篮,致敬经典,长影人讲长影故事。大家好,我是长影人庄严。1946年,国民党撕毁象征和平的“双十协定”,东北解放战争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当时东影为保护电影拍摄与放映的设备不被破坏,已由长春迁至兴山。与此同时,东影将拍摄纪录片放在首位,派出昊本立、徐肖冰、王德成等人组成的三个新闻摄影队奔赴前线部队和后方根据地,很快制作出《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影片不仅鼓舞了军民士气,还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比如摄影师徐肖冰就拍摄到剿匪部队活捉土匪谢文东的现场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影像
电影拍摄
徐肖冰
新闻摄影
现场画面
双十协定
纪录片
长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主东北》的摄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昶
《电影文学》
1986年第6期80-80,共1页
东影在兴山建设“厂房”的时候,首先派出了吴本立、徐肖冰、王德成三个新闻摄影队分赴前线和后方农村。他们很快拍摄回来一批素材,东影利用这些素材,由钱筱璋、许珂编辑成《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这里包括前方部队拍摄的《民主联...
东影在兴山建设“厂房”的时候,首先派出了吴本立、徐肖冰、王德成三个新闻摄影队分赴前线和后方农村。他们很快拍摄回来一批素材,东影利用这些素材,由钱筱璋、许珂编辑成《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这里包括前方部队拍摄的《民主联军军营的一天》(吴本立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东北
摄制
新闻摄影
徐肖冰
素材
拍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徐肖冰:红色电影的开拓者
1
作者
刘守华
机构
《中国档案》记者
出处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文摘
在中国大陆新闻与纪实摄影的发展过程中,侯波与徐肖冰夫妇是一对罕见的摄影夫妻。半个世纪下来,他们相互依持,留下了不少历史档案的见证。
关键词
徐肖冰
开拓者
电影
中国美术馆
性别色彩
摄影展
“夫”
个人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影像铺设历史通道——摄影大师徐肖冰镜头里的红色中国
2
作者
余玮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4-6,共3页
文摘
一种激动,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一种辉煌,一种无法忘却的记忆。一个个永恒的瞬间,记录下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悲壮前行的历史画卷,也写下了摄影家自己壮丽的人生。让我们随着这些历史镜头,走进那充满硝烟的岁月。
关键词
徐肖冰
摄影家
中国革命史
拍摄活动
分类号
J403 [艺术—摄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你好长影
3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第七期致敬摇篮,致敬经典,长影人讲长影故事。大家好,我是长影人庄严。1946年,国民党撕毁象征和平的“双十协定”,东北解放战争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当时东影为保护电影拍摄与放映的设备不被破坏,已由长春迁至兴山。与此同时,东影将拍摄纪录片放在首位,派出昊本立、徐肖冰、王德成等人组成的三个新闻摄影队奔赴前线部队和后方根据地,很快制作出《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影片不仅鼓舞了军民士气,还记录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比如摄影师徐肖冰就拍摄到剿匪部队活捉土匪谢文东的现场画面。
关键词
历史影像
电影拍摄
徐肖冰
新闻摄影
现场画面
双十协定
纪录片
长影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主东北》的摄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胡昶
出处
《电影文学》
1986年第6期80-80,共1页
文摘
东影在兴山建设“厂房”的时候,首先派出了吴本立、徐肖冰、王德成三个新闻摄影队分赴前线和后方农村。他们很快拍摄回来一批素材,东影利用这些素材,由钱筱璋、许珂编辑成《民主东北》第一、二合辑,这里包括前方部队拍摄的《民主联军军营的一天》(吴本立摄影),
关键词
民主
东北
摄制
新闻摄影
徐肖冰
素材
拍摄
分类号
J419.1 [艺术—摄影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徐肖冰:红色电影的开拓者
刘守华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影像铺设历史通道——摄影大师徐肖冰镜头里的红色中国
余玮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你好长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主东北》的摄制
胡昶
《电影文学》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