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汶川8.0级地震时徐州台地震动和形变同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郑江蓉
王俊
梅卫萍
徐戈
江昊琳
-
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272)
中国地震局科技星火项目(XH12020)资助
-
文摘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和6次强余震时徐州地震台的形变同震响应和地震位移量研究,计算了汶川地震主震发生时地震面波到达徐州的时间和位移量,统计了汶川8.0级地震及其强余震引起的同震阶变时间参数、幅度参数和阶跃形态。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台4套形变观测均有较高的同震响应能力,同震阶变的开始时间与主震面波到达徐州台的时间基本吻合,可以认为同震应变阶和同震波是由强震面波引起的,是一种叠加在体应变固体潮曲线上的高频变化,并呈现快速振荡衰减的形式。②同台同岩性的不同形变观测对同一个地震的响应是不同的,阶跃形状、响应大小、响应时间、变化幅度都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更多的是反映了仪器本身的性能、观测精度、频率响应的不同,并不是应力场变化和构造特征的差异。③汶川地震引起的徐州地区应力变化以压应力为主,大地震的动态应力触发作用对远场的应变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动
形变同震响应
徐州地震台
-
Keywords
Wenchuan M8.0 earthquake
earthquake motion
co-seismic deformation responseXuzhou seismic station
-
分类号
P315.72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