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贫数据迭代法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模型
1
作者 龙勇 韩江龙 +1 位作者 盖珂瑜 王永宝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119,共6页
高速铁路桥梁正加速研究应用机制砂混凝土,为探究规范中徐变模型对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适应性,开展8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试验,并收集了相关试验17组,分析实测徐变系数与国内外规范模型预测值的吻合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公路桥梁规范模... 高速铁路桥梁正加速研究应用机制砂混凝土,为探究规范中徐变模型对机制砂高强混凝土的适应性,开展8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试验,并收集了相关试验17组,分析实测徐变系数与国内外规范模型预测值的吻合程度。研究发现:我国公路桥梁规范模型(JTG 3362—2018)与机制砂高强混凝土试验的吻合度较低,比实测数据普遍高估50%以上,而fib Model Code 2010(fib MC 2010)和AASHTO 2017(SECTION 5(SI))模型的吻合度高于JTG 3362—2018模型。根据既有试验数据贫乏的特点,通过迭代法建立多系数连乘的徐变系数模型,该模型对湿度35%≤RH≤80%、fcu,28≤81 MPa、石粉含量w≤15%的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徐变系数预测较好,预测误差不大于50%和20%的数据呈现频率分别为0.87和0.61,高于fib MC 2010和AASHTO 2017模型的0.78~0.79和0.29~0.41。拟合模型可为机制砂高强混凝土桥梁的徐变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徐变模型 迭代法 机制砂 高强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坝混凝土分数阶徐变模型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钰 黄耀英 +2 位作者 唐腾飞 肖磊 高俊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7-110,共4页
混凝土是一种介于理想固体与流体之间,与加载龄期和持荷时间有关的徐变材料。针对分数阶微积分可描述处于理想固体与流体之间不同状态的流变行为,建议将分数阶模型应用于混凝土徐变模型分析。首先基于带软体元件的广义开尔文模型,建立了... 混凝土是一种介于理想固体与流体之间,与加载龄期和持荷时间有关的徐变材料。针对分数阶微积分可描述处于理想固体与流体之间不同状态的流变行为,建议将分数阶模型应用于混凝土徐变模型分析。首先基于带软体元件的广义开尔文模型,建立了5参数分数阶徐变模型;接着结合复合形优化算法反演出混凝土分数阶徐变模型的5个参数。工程算例分析表明,分数阶徐变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效果良好,且与8参数模型拟合效果相当,将分数阶流变模型应用在混凝土徐变中为混凝土徐变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分数阶微积分 徐变模型 优化拟合 加载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的徐变模型修正及桥梁线型分析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毛江鸿 陆飞 +2 位作者 张奕 曾甲华 言建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4,共7页
针对有限元软件中考虑徐变作用时直接选用规范值导致模拟结果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先进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后将试验数据应用于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基于鲍罗克斯和内维尔建立的徐变预测经验式,在短期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修... 针对有限元软件中考虑徐变作用时直接选用规范值导致模拟结果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先进行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后将试验数据应用于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基于鲍罗克斯和内维尔建立的徐变预测经验式,在短期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得到适用于笔者C55混凝土的长期徐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徐变预测模型与试验实测徐变发展规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差异会对桥梁线型模拟结果造成显著影响,且影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增大;建立长期徐变预测模型时,适当增加短期试验时间,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徐变模型 高性能混凝土 有限元分析 长期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终张拉后30天内徐变上拱分析
4
作者 朱希同 李清池 胡所亭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7-61,共5页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终张拉后30 d内的徐变上拱效应,以轴心受压混凝土试件为对象,设置与简支梁终张拉参数相关的计算工况,在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徐变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温湿度的影响...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终张拉后30 d内的徐变上拱效应,以轴心受压混凝土试件为对象,设置与简支梁终张拉参数相关的计算工况,在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徐变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温湿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该工况下试件的徐变系数来拟合简支梁上拱的徐变系数。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简支梁上拱徐变系数实测值接近,简支梁终张拉后第30天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偏差最大为10.3%;环境温度、湿度对徐变上拱量的影响较大,环境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升高均能增大简支梁上拱徐变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徐变上拱 理论分析 徐变模型 终张拉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因素及模型优化
5
作者 苏骏 李威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0-124,共5页
现有的高性能徐变预测模型,各徐变影响因素多是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得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实际施工中通用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现有的徐变模型,提出了标准状况下徐变预测公式,并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通过将徐变影响... 现有的高性能徐变预测模型,各徐变影响因素多是根据试验数据统计回归得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在实际施工中通用性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现有的徐变模型,提出了标准状况下徐变预测公式,并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通过将徐变影响因素参数化,仅改变某一因素而将其他因素控制在标准状态的方法,建立了适用范围较广且预测精度较好的徐变模型。同时,为了使参数更精确,在徐变系数分析时,采用了自动寻参的遗传算法。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且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计算较为简便,可为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标准状态 徐变模型 徐变系数 预测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季节性温湿变化的混凝土桥梁徐变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敏 罗成 +1 位作者 高燕梅 范亮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研究温湿变化对混凝土桥徐变效应的长期影响,建立考虑季节性温湿变化的混凝土桥徐变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卢志芳模型为基础,选取我国6个典型温湿度特征城市,基于徐变系数非减原则,建立温湿度时变函数,利用多项式累加和积改进卢志芳模型... 为研究温湿变化对混凝土桥徐变效应的长期影响,建立考虑季节性温湿变化的混凝土桥徐变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卢志芳模型为基础,选取我国6个典型温湿度特征城市,基于徐变系数非减原则,建立温湿度时变函数,利用多项式累加和积改进卢志芳模型,得到改进徐变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假设该桥分别位于6个城市)10年徐变效应分析中,计算温湿变化、单温变及单湿变下的徐变效应,与规范结果对比表明:在大温湿变化地区,改进徐变模型计算的徐变系数较规范结果增大1.8%(成都)~10.1%(太原),跨中挠度较规范结果最大增加11.8%(太原),温湿变化对徐变效应影响较大;改进徐变模型计算的徐变系数随时间逐渐增长,克服了卢志芳模型在温湿变化较大时可能出现徐变系数下降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 温湿变化 徐变模型 徐变系数 挠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混凝土徐变试验和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永清 鲁薇薇 +1 位作者 李晓斌 余小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7-983,1010,共8页
为准确预测实际工程结构混凝土徐变的发展规律,在反映恒温、恒湿条件下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基准徐变系数基础上,引入温度、湿度徐变系数,建立了预测实际环境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徐变的组合徐变模型.借鉴徐变计算理论,提出了由环境温度变... 为准确预测实际工程结构混凝土徐变的发展规律,在反映恒温、恒湿条件下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基准徐变系数基础上,引入温度、湿度徐变系数,建立了预测实际环境温、湿度条件下混凝土徐变的组合徐变模型.借鉴徐变计算理论,提出了由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附加徐变的实用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温、湿度导致现行徐变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的徐变变形存在显著差异,其引起的混凝土附加徐变随季节更替而产生周期性增减交替变化;组合徐变模型给出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为6%,与试验结果最为接近的现行徐变模型相比,减小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变 徐变预测模型 试验研究 实用计算方法 自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静海 吴迪 +1 位作者 赵庭钰 郭易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151,共9页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破坏时间、徐变变形和徐变度的影响规律,对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85%、90%和95%应力水平的徐变试验。试验结果...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对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破坏时间、徐变变形和徐变度的影响规律,对普通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和废弃纤维再生混凝土试件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85%、90%和95%应力水平的徐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徐变破坏的时间缩短、徐变变形及徐变度增大;随着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的增加,徐变变形及徐变度减小,徐变破坏时间增加。废弃纤维的加入能有效缓解再生混凝土受压徐变的破坏程度。在考虑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及废弃纤维体积掺入量的基础上,对ACI209R徐变预测模型进行修正,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再生混凝土 高应力 徐变破坏 徐变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的收缩徐变分析——以西十高铁汉江特大桥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斌 卢皓 张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7,共8页
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面线性的平顺性及行车的舒适性有直接影响,是桥上能够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分析收缩徐变对梁桁组合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依托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工程,采用CEB-FIP90... 梁桁组合结构高铁斜拉桥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面线性的平顺性及行车的舒适性有直接影响,是桥上能够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分析收缩徐变对梁桁组合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依托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铁汉江特大桥工程,采用CEB-FIP90徐变计算模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收缩徐变影响下主要构件的内力和变形,评价各主要受力构件刚度变化对徐变变形的贡献程度,研究改善收缩徐变变形措施。结果表明:(1)收缩徐变引起主梁跨中下挠、桥塔向跨中侧偏移,同时引起主梁和桥塔的压缩变形,5年完成的收缩徐变变形占前10年的70%以上,且主梁产生的收缩徐变贡献超过50%;(2)收缩徐变引起斜拉索索力松弛,运营30年的最大变化率在5%以内;(3)收缩徐变引起主梁应力及上下缘应力差变化,随着运营时间增加主梁跨中区域应力差增大明显,主要表现在下缘压应力储备降低;(4)随着桥塔刚度、主梁刚度、加劲钢桁刚度增大,收缩徐变引起的变形有所减小,而斜拉索刚度则产生相反的趋势。(5)延长铺轨时间、适当增加底板钢束面积、增加斜拉索索力以及在跨中加劲钢桁上弦灌注混凝土可有效降低主梁跨中徐变下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斜拉桥 梁桁组合结构 有限元分析 收缩徐变 徐变计算模型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条件对预制节段梁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杰 肖蓟 +2 位作者 陈飞翔 尤琦 明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8-212,共5页
为探究养护条件对预制节段梁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本工作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节段梁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建立了修正徐变系数预测模型,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机理。结... 为探究养护条件对预制节段梁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本工作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节段梁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建立了修正徐变系数预测模型,同时,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蒸养能够提升混凝土初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但继续标养至后期,强度及弹性模量要略低;蒸养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收缩,在相同加荷龄期下,蒸养导致混凝土徐变略有增大,但延长后续标养时间,混凝土徐变显著降低;修正的CEB-FIP1990徐变系数模型能更好地预测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徐变系数的发展趋势。SEM结果也表明,蒸养加速了水泥及掺合料水化进程,但也在颗粒表面形成了密实“壳”层,影响了后续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养 预制构件 弹性模量 徐变 徐变系数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温度和湿度变化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徐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卢志芳 刘沐宇 李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50-2657,共8页
针对现有规范徐变模型中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未根据实际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取固定值的问题,通过研究桥梁实际变化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构建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函数,嵌入CEB-FIP 90徐变模型,建立考虑混凝土桥梁实际工作环境的温湿变化... 针对现有规范徐变模型中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未根据实际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取固定值的问题,通过研究桥梁实际变化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构建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变化函数,嵌入CEB-FIP 90徐变模型,建立考虑混凝土桥梁实际工作环境的温湿变化徐变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徐变系数与试验值更吻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港珠澳大桥组合连续梁桥徐变效应分析,明确了成桥10 a间温度和湿度变化对组合连续梁桥的最大应力和长期变形的影响规律,温湿变化徐变模型计算的最大挠度比规范值大10%以上,这表明考虑温度和湿度变化计算徐变的必要性,为合理、可靠进行桥梁结构的徐变效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徐变 环境温度 环境相对湿度 温湿变化徐变模型 钢-混组合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变化对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徐变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占玉林 杨伟 +3 位作者 向天宇 赵人达 苏延文 曾永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44,共5页
为研究在非标准恒定温度条件下主跨575 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运营阶段拱顶截面位移和应力的时变特征,结合考虑温度影响的CEB⁃FIP(1990)徐变模型,通过控制温度参数将温度变化引入到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徐变效应分析中,并与JTG 3362—2... 为研究在非标准恒定温度条件下主跨575 m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运营阶段拱顶截面位移和应力的时变特征,结合考虑温度影响的CEB⁃FIP(1990)徐变模型,通过控制温度参数将温度变化引入到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徐变效应分析中,并与JTG 3362—20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了非标准恒定温度变化对徐变的影响,以及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长期变形和应力状态的预测偏差。结果表明:非标准恒定温度下,温度越高,混凝土徐变引起的主拱肋拱顶截面的长期变形越大,成桥10年时钢管和管内混凝土应力的变化幅度越大。CEB⁃FIP(1990)模型计算得到的主拱跨中拱顶处长期变形最大预测偏差为8.9%,成桥后10年主拱肋跨中拱顶截面钢管和混凝土应力最大预测偏差分别为7.5%和18.7%。在大温差区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徐变效应分析中,建议考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从而为运营阶段长期时变行为的预测提供更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徐变效应 数值模拟 非标准恒定温度 温度影响徐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徐变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健 王元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9-464,477,共7页
将混凝土损伤力学理论研究方法与B3徐变模型相结合,采用应力级别、硫酸盐溶液质量分数、混凝土构件截面有效尺寸、混凝土经受应力腐蚀的时间等参数对压应力状态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B3徐变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 将混凝土损伤力学理论研究方法与B3徐变模型相结合,采用应力级别、硫酸盐溶液质量分数、混凝土构件截面有效尺寸、混凝土经受应力腐蚀的时间等参数对压应力状态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B3徐变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非线性回归建立了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修正B3徐变预测模型.与不同的试验资料对比表明,采用该修正徐变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应用该修正徐变模型,分析了水灰比、骨料水泥比、构件截面尺寸以及应力级别、硫酸盐溶液质量分数等因素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侵蚀 徐变 B3徐变模型 损伤力学 混凝土 轴心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温度作用下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挠度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鲁薇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9-93,共5页
基于开展自然环境条件下徐变试验,对现行的和考虑温度影响的徐变模型对于自然环境温度条件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合目前通用桥梁有限元程序,实现应用选取出的组合徐变模型将变温作用引入到铁路PC连续梁桥的徐变效应分析中。通过将基于组... 基于开展自然环境条件下徐变试验,对现行的和考虑温度影响的徐变模型对于自然环境温度条件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合目前通用桥梁有限元程序,实现应用选取出的组合徐变模型将变温作用引入到铁路PC连续梁桥的徐变效应分析中。通过将基于组合徐变模型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分析得到的梁体挠度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忽略实际环境温度变化对徐变影响可能导致的对铁路PC连续梁桥结构变形状态的认知偏差。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变温影响后的徐变预测结果与自然环境条件下徐变试验结果更为贴近;不同变温历程下,PC连续梁桥梁体徐变挠度的变化趋势和挠度量值表现出明显差异;忽略桥址处自然环境温度变化对徐变影响,可能使设置的预拱度与实际产生较大偏差,有时甚至方向相反而加剧梁体上拱或下挠问题,严重影响桥上轨道的平顺性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桥址处环境温度变化对施工、运营乃至后期维护期间的桥梁梁体徐变挠度的影响均较为明显,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预应力混凝土桥 徐变 挠度 组合徐变模型 自然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徐变对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长期服役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翟影 刘纲 +1 位作者 杨溥 张光玮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S1期124-128,共5页
混凝土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长期服役下的变形及受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CEB-FIP(MC90)的徐变模型,对成桥十年后该桥的徐变效应引起的桥梁变形、内力和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 混凝土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长期服役下的变形及受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CEB-FIP(MC90)的徐变模型,对成桥十年后该桥的徐变效应引起的桥梁变形、内力和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结果对该类桥梁的施工分析及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徐变 徐变模型 桥梁变形 预应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应变与应力关系试验研究
16
作者 王俊 马金柱 刘立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844,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对4片预应力度值互不相同的7.5 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载600 d,并对跨中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徐变应变进行了定时测定。通过绘制4片梁跨中截面上边缘徐变应变与相对应力值... 为进一步研究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对4片预应力度值互不相同的7.5 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加载600 d,并对跨中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徐变应变进行了定时测定。通过绘制4片梁跨中截面上边缘徐变应变与相对应力值间的关系图及其徐变度时程曲线图,验证了徐变线性叠加原理。分析试验梁跨中截面不同高度处的徐变应变,指出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性,阐明了徐变应力重分布对不同类型的预应力梁横截面中和轴的移动规律:对全预应力梁,中和轴随持荷时间增加由梁身之外向梁身靠近,但仍在梁身之外;对部分预应力梁,中和轴沿截面高度下移,但仍在梁身之内。以平截面假定和混凝土徐变线性叠加原理为基础,建立了不同类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应变及徐变曲率的几何模型,为工程中精确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效应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徐变 相对应力值 线性叠加 平截面假定 徐变几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徐变特性研究
17
作者 汪洋 李华 +3 位作者 王育江 徐文 田倩 颜智法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0-173,178,共5页
研究了不同含钢率及不同加载龄期下C6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徐变行为的影响,并将徐变测试结果与fib 2010混凝土基本徐变计算模型和JTG/T D65—06钢管约束作用计算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含钢率越高将使外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变形约... 研究了不同含钢率及不同加载龄期下C60自密实钢管混凝土徐变行为的影响,并将徐变测试结果与fib 2010混凝土基本徐变计算模型和JTG/T D65—06钢管约束作用计算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含钢率越高将使外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变形约束越大,核心混凝土受力比例减小,从而导致钢管混凝土的整体徐变降低。当28 d龄期加载、持荷60 d时,含钢率为13%的钢管混凝土比含钢率为4%的钢管混凝土徐变系数减小了约35%。并且,采用fib MC2010混凝土基本徐变计算模型和JTG/T D65—06钢管约束作用计算式计算得到的钢管混凝土徐变系数与实测结果吻合度较好,可用于预测钢管混凝土的徐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含钢率 徐变系数 徐变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受荷时随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国良 秦朝刚 +2 位作者 张玉 刘超 韩玉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共8页
由于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大,导致长期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附加变形较大。文中以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受荷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为依据,研究其长期变形计算方法。通过考虑龄期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将再生混凝土徐变... 由于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大,导致长期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附加变形较大。文中以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受荷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为依据,研究其长期变形计算方法。通过考虑龄期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将再生混凝土徐变系数引入梁截面附加曲率的计算,基于虚功原理给出长期荷载作用的时随变形计算公式;考虑再生粗骨料的二相性,通过普通混凝土的徐变收缩计算式,给出考虑附着水泥砂浆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徐变收缩调整系数;将其计算结果代入三种典型普通混凝土徐变收缩模型,得到再生混凝土徐变收缩模型,并通过时随变形计算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长期荷载下的跨中变形值、跨中和加载点的附加变形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梁 徐变收缩模型 徐变收缩调整系数 时随变形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lth monitor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ime-dependent effect using different prediction models for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extra-wide concrete girder 被引量:1
19
作者 ZHOU Guang-pan LI Ai-qun +1 位作者 LI Jian-hui DUAN Mao-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25-2039,共15页
The structural health status of Hunan Road Bridge during its two-year service period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was studied based on monitored data.The Hunan Road Bridge is the widest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 The structural health status of Hunan Road Bridge during its two-year service period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7 was studied based on monitored data.The Hunan Road Bridge is the widest concret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in China at present.Its structural changes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health monitoring data,which included deformations,detailed stresses,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influences of the single and dual effects comprising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S&C)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The ANSYS beam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by the measured bridge completion state.The comparative analyses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long-term concrete S&C effects were conducted using CEB-FIP 90 and B3 prediction models.The age-adjusted effective modulus method wa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aging behavior of concrete.Prestress relaxation was considered in the stepwise calc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verse deviations of the towers are noteworthy.The spatial effect of the extra-wide girder is significant,as the compressive stress variations at the girder were uneven along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General increase and decrease in the girder compressive stresses were caused by seasonal ambient warming and cooling,respectively.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effects in the main girder were significant.Comparisons with the measured data showed that more accurate prediction result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B3 prediction model,which can consider the concrete material parameters,than with the CEB-FIP 90 model.Significant deflection of the midspan girder in the middle region will be caused by the deviations of the cable anchoring positions at the girder ends and tower tops toward the midspan due to concrete S&C.The increase in the compressive stresses at the top plate and decrease in the stresses at the bottom plate at the middle midspan will be significant.The pre-deviations of the towers toward the sidespan and pre-lift of the midspan girder can reduce the adverse influences of concrete S&C on the structural health of th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with extra-wide concrete gi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extra-wide concrete girder health monitoring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prediction model ambient temperature change safety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upling model for calculating prestress loss caused by relaxation loss,shrinkage,and creep of concrete
20
作者 曹国辉 胡佳星 张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470-478,共9页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relaxation loss of concrete mentioned in the 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and Culverts(JTG D62—2004)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experime... The calculation model for the relaxation loss of concrete mentioned in the Code for Design of Highwa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 and Culverts(JTG D62—2004)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data. Time-varying relaxation loss was considered in the new model. Moreover,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with varying lengths(caused by the shrinkage and creep of concrete) might influence the final values and the time-varying function of the forecast relaxation loss. Hence, the effects of concrete shrinkage and creep were considered when calculating prestress loss, which reflected the coupling relation between these effects and relaxation loss in concrete. Hence, the forecast relaxation los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und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initial stress levels at any time point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modified model. To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integral expression of the model can be changed into an algebraic equation.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 is related to the division of the periods within the ending time of deriving the final value of the relaxation los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When the time division is reasonable, result accuracy is high. The modified model works excellently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st results.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the modified model mainly reflects the prestress loss values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t each time point, which confirms that adopting the finding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s reaso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RESS relaxation loss shrinkage and creep theoretical analysis calcul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