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明清两朝的文书避讳制度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黄才庚
-
出处
《北京档案》
1986年第4期25-26,共2页
-
文摘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封建礼仪. 封建社会,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写出,谓之“避讳”.大约在西周时就已开始.“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这是把避讳和国家法令、风俗习惯、人情世故联系起来.
-
关键词
国家法令
礼记·曲礼
问讳
徐一夔
朝文
神武门
王锡侯
东阁大学士
玄烨
康雍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文字狱”随谈
- 2
-
-
作者
李振墀
-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43,共1页
-
文摘
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文字之于人类,可谓功莫大焉。可是,文字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甚至招致不幸。古往今来,因文字而获罪的事例屡见不鲜。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与文字直接相关。倘若不是因为有了文字而操持刀笔,那些可怜的儒生何至于竟成冤鬼!其后历代的“文字狱”,更使一些文人儒士大遭其殃,一朝不慎,便会因一字一词入罪而招致杀身大祸,乃至株连九族。
-
关键词
入罪
徐一夔
礼部侍郎
内阁学士
康熙年间
《明史》
徐述夔
圣讳
反清复明
大明王朝
-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