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值班律师利益冲突现象及其规制
1
作者 孟婕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值班律师制度实践中存在被忽视的利益冲突现象,这已经引起了包括被追诉人在内的质疑和争论。根据值班律师履职过程中已经普遍出现的和隐性镶嵌在制度发展中的利益冲突,可将其类型化为同时性与连续性两者,前者又可分为“显现型”和“隐... 值班律师制度实践中存在被忽视的利益冲突现象,这已经引起了包括被追诉人在内的质疑和争论。根据值班律师履职过程中已经普遍出现的和隐性镶嵌在制度发展中的利益冲突,可将其类型化为同时性与连续性两者,前者又可分为“显现型”和“隐蔽型”两类,后者表征则更为隐蔽和不可控。围绕值班律师利益冲突现象,出现了政策、实践与原理之间的偏差乃至背离、冲突,而其伦理规则的缺失又带来连锁性负面效应,对诉讼权益、秩序和风气产生影响。在值班律师与被帮助者的关系框架下,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应当受到利益冲突规则的规制,应以“消极的忠诚义务”为同时性利益冲突的审查原则,而在连续性利益冲突的审查上则以“实质联系”为依据建构相应的规制标准及程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利益冲突 职业伦理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功能虚化的样态、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卫跃宁 朱雨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2-263,共12页
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功能虚化的问题持续存在,体现为值班律师在侦查阶段向办案人员了解案情受阻、值班律师会见被追诉人及阅卷依然被动、具结程序中值班律师在场见证形式化等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值班律师制度运行因可... 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功能虚化的问题持续存在,体现为值班律师在侦查阶段向办案人员了解案情受阻、值班律师会见被追诉人及阅卷依然被动、具结程序中值班律师在场见证形式化等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其一,值班律师制度运行因可能造成程序流转降速、办案周期延长而与当前办案机关认罪认罚案件业务考核制度的效率价值导向有所冲突,一些办案人员对值班律师实质性参与诉讼程序存在抵触心理。其二,控辩双方平等对话、理性协商进而达成妥协的协商性司法理念尚未在认罪认罚案件诉讼过程中真正得到贯彻,部分办案人员对于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协商程序中的作用和能力存在着认知误区。其三,认罪认罚案件权力主导模式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乏力造成了宽纵影响,办案机关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规则制定和具体诉讼程序中将其利益现实化、扩大化。对此应当认识到,一方面,现阶段值班律师制度对于实现认罪认罚案件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公权力的依赖与制约已经构成了影响当下值班律师制度运行效果的最为重要的两个层面。基于此,顺应我国刑事司法改革趋向,综合考虑目前的刑事司法实践环境,宜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值班律师制度及其相关机制的系统性建设,以解决值班律师功能虚化问题:一是,规范落实办案机关告知程序,保障值班律师会见被追诉人的及时性,并从法律层面赋予值班律师完整的阅卷权。二是,改革办案机关认罪认罚案件业务考核制度,屏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的考核指标,合理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考核方法对办案人员保障值班律师实质性参与认罪认罚案件办理的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完善认罪认罚案件审前阶段的权力监督体系。在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同时,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健全认罪认罚案件中检察机关权力运行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以促进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实现对公安司法机关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全方位监督,由此改善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诉讼参与整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法律帮助 认罪认罚 权力主导 效率价值 人民监督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权视角下的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以值班律师“同案不同援”问题为切入点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玫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彰显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理念。法律援助作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更是在诉讼中实现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义。然而值班律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援...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彰显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理念。法律援助作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更是在诉讼中实现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义。然而值班律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援助形式之一,其实践运行中“同案不同援”的问题显著,具体表现为值班律师个体能力参差、尽职程度差异明显以及诉讼权利受限等,这也严重影响了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平等权保障。而且,值班律师是“认罪认罚从宽”“律师辩护全覆盖”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提升法律帮助效果直接关涉改革的正当性基础。值班律师的公设辩护人化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应推进值班律师队伍构成的一元化建设,提升与优化配置值班律师的津贴补助,同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值班律师的各项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值班律师 公设辩护人 一元化队伍 认罪认罚从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称之辩:将值班律师改名为值班辩护人的立法建议 被引量:22
4
作者 高一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34,共9页
2014年我国规范性文件中已经出现关于值班律师制度的规定。2018年刑事诉讼法将值班律师制度写入立法,规定了值班律师具有法律帮助的职责,但对其性质和权利仍然没有明确。规范上的漏洞导致了实践中法律帮助不力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应当... 2014年我国规范性文件中已经出现关于值班律师制度的规定。2018年刑事诉讼法将值班律师制度写入立法,规定了值班律师具有法律帮助的职责,但对其性质和权利仍然没有明确。规范上的漏洞导致了实践中法律帮助不力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应当明确值班律师的辩护人地位并赋予其相应权利。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值班律师实质上是辩护律师。在我国,值班律师也是在行使辩护权。我们建议将值班律师改名为值班辩护人,将来就会有三种辩护人:委托辩护人、指定辩护人、值班辩护人。“值班辩护人”的职责和权利应当以其在“值班”的岗位上能够完成为限。规范制订者应当根据值班的工作方式和辩护的基本性质这两大立法根据来确定值班辩护人的职责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性质 职责 权利 值班辩护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制度的功能定位 被引量:48
5
作者 杨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43,共10页
国外值班律师制度的确立是其刑事辩护制度日臻完善的结果,其基本功能是为被追诉人提供应急性的法律服务。基于中国当下刑事程序改革的新发展及刑事辩护率低下的现实,认罪认罚案件中确立值班律师制度主要是为实现有效辩护的功能。认罪认... 国外值班律师制度的确立是其刑事辩护制度日臻完善的结果,其基本功能是为被追诉人提供应急性的法律服务。基于中国当下刑事程序改革的新发展及刑事辩护率低下的现实,认罪认罚案件中确立值班律师制度主要是为实现有效辩护的功能。认罪认罚案件中值班律师的见证人化是其功能异化的体现,将会导致值班律师的权利被极大地限缩,有效辩护难以实现;值班律师沦为公权力的合作者,破坏被追诉人对值班律师的信任。未来,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功能将呈现二元化的特点,认罪认罚案件中,应以有效辩护为核心,从以下方面强化值班律师辩护权的实现:以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为核心,通过赋予值班律师在场权,明确值班律师介入的时间点;围绕被追诉人认罪的真实性、自愿性,细化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具体内容;以有效辩护为目标,明确值班律师的各项权利;强化值班律师对程序性事项的有效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值班律师 有效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及其权利保障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沛权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152,共9页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一项旨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化处理到确立为法律帮助者的发展过程。基于联合国公约的要求以及现代意义上辩护的内涵,应将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理解为辩护行为... 值班律师制度作为一项旨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值班律师的法律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化处理到确立为法律帮助者的发展过程。基于联合国公约的要求以及现代意义上辩护的内涵,应将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理解为辩护行为,但值班律师并不等同于法律援助辩护律师。为了使值班律师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适用,应赋予值班律师摘抄、复制案卷材料的权利,还应采取措施提高值班律师的经济补助,并允许值班律师转化为辩护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法律帮助 值班律师向辩护律师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辩护全覆盖与值班律师制度的定位及其完善——兼论刑事辩护全覆盖融入监察体制改革 被引量:29
7
作者 胡铭 《法治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60-70,共11页
刑事辩护全覆盖和值班律师制度,不仅是近年来我国刑事辩护发展和刑事诉讼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刑事辩护全覆盖为以审判为中心、认罪认罚从宽、法律援助制度所提供的支柱作用。值班律师应... 刑事辩护全覆盖和值班律师制度,不仅是近年来我国刑事辩护发展和刑事诉讼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更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刑事辩护全覆盖为以审判为中心、认罪认罚从宽、法律援助制度所提供的支柱作用。值班律师应从“促进人”到“监督人”,从“见证人”到“协商人”,从法律帮助人到刑事辩护人,完善其定位并为刑事辩护全覆盖发挥重要作用。亟需提升刑事辩护全覆盖的“量”与“质”,职务犯罪追诉过程不应成为刑事辩护全覆盖的盲点,应将刑事辩护全覆盖及值班律师制度融入监察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全覆盖 值班律师 监察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再审视:与认罪认罚从宽的捆绑与解绑 被引量:9
8
作者 林艺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2,共4页
关于值班律师之定位,其到底是“法律帮助”的角色,还是“辩护人”的角色,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产生这一争议的根源在于,值班律师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契合度并不高,值班律师难以适应复杂严重案件的认罪认罚工作,难以全面获知认... 关于值班律师之定位,其到底是“法律帮助”的角色,还是“辩护人”的角色,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较大。产生这一争议的根源在于,值班律师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契合度并不高,值班律师难以适应复杂严重案件的认罪认罚工作,难以全面获知认罪认罚案件信息,且在侦查阶段和审判阶段的功能受限。基于此,正视值班律师的应然定位,脱离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桎梏,是发挥其独特功能的必然路径。未来,我国应当明确值班律师适用范围之普惠性,明确其工作性质之即时性,并明确其职能定位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认罪认罚从宽 辩护 法律帮助 阅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值班律师的勤勉尽责义务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明亮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8,共14页
立法寄予厚望的值班律师制度在实践中却出现走过场的倾向,确保律师勤勉尽责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方式。结合实践状况,采用质量管理与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在防止律师怠惰与保持奉献精神之间找到平衡。质量管理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明确... 立法寄予厚望的值班律师制度在实践中却出现走过场的倾向,确保律师勤勉尽责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方式。结合实践状况,采用质量管理与保障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在防止律师怠惰与保持奉献精神之间找到平衡。质量管理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勤勉尽责义务的认定标准,勤勉尽责义务的本质是注意义务,应当根据值班律师的职责与注意义务的属性来设定标准;二是明确违反勤勉尽责义务的责任体系与被追诉人的救济机制。值班律师未勤勉尽责可视为以“不作为”方式侵犯被追诉人合法权益,宜适用侵权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结合注意义务的属性、违反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来判断适用何种纪律惩戒与行政处罚措施。被追诉人因值班律师未勤勉尽责而产生认知错误的,应当享有程序救济权。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合理的准入制度、有效的激励机制、办案机关提供便利的保障机制及追责值班律师的善意原则。如此,才能避免值班律师的低效甚至无效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勤勉尽责 有效辩护 有效法律帮助 注意义务 过错责任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制度的结构性分析——以“有权获得法律帮助”为理论线索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迎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106,共9页
值班律师制度法律帮助职能的立法设计与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有效参与及刑事辩护全覆盖的应然要求存在结构性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明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进而引导值班律师供给侧制度改革,而非一概以“辩护人化”了之。基于... 值班律师制度法律帮助职能的立法设计与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有效参与及刑事辩护全覆盖的应然要求存在结构性冲突。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明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求,进而引导值班律师供给侧制度改革,而非一概以“辩护人化”了之。基于实践需求,一方面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可以考虑明确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认定标准,构建无效法律帮助程序的制裁机制,弥合值班律师法律帮助职能与律师有效参与需求间的功能悖离;另一方面,“刑事辩护”全覆盖应为辩护律师与值班律师并存的二元体系,保留值班律师提供初步、及时法律帮助的功能特性。值班律师制度理论来源于“有权获得法律帮助”,是对“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的理论发展。在辩护权利规范运行体系相对完善的背景下,应更强调国家法律援助的义务,实现辩护权利“质”与“量”的双重保障。在此理论基础上,通过完善值班律师与法律援助律师二元划分的法律援助体系,实现律师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结构性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认罪认罚从宽 有效辩护 法律帮助权 刑事辩护全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值班律师功能定位的结构性重塑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宇清 侯璐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4,共4页
我国的值班律师制度伴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的出现而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值班律师相关职责问题的规定不过是对之前试点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未对其职责进一步明确与完善。规范漏洞使得学界对于其究竟是... 我国的值班律师制度伴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速裁程序的出现而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值班律师相关职责问题的规定不过是对之前试点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未对其职责进一步明确与完善。规范漏洞使得学界对于其究竟是法律帮助者、准辩护人还是辩护人的身份存在争议,从而束缚了值班律师制度应有效用的施展空间。在坚定表明值班律师为辩护人的基础上,以推动刑事辩护律师贯穿刑事诉讼程序全过程为新视角,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重塑其在各类刑事案件中以及在刑事诉讼各阶段所具备的不同职能,以促进我国刑事辩护结构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认罪认罚从宽 刑事辩护律师全覆盖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价值实现
12
作者 王璐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期162-163,共2页
值班律师制度是配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而产生的一项新制度,对于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总结值班律师制度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司法实践,发现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 值班律师制度是配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而产生的一项新制度,对于保障被追诉人的辩护权、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总结值班律师制度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司法实践,发现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值班律师制度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价值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值班律师 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理论反思与制度完善——基于C市值班律师制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航 杨馨儿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6期23-30,共8页
使被追诉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既是值班律师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的重要前提。“两院三部”于2020年9月联合颁布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 使被追诉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既是值班律师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被追诉人自愿认罪认罚的重要前提。“两院三部”于2020年9月联合颁布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办法》进一步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然而,在理论层面,学界将值班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与辩护律师的有效辩护混同;在实践层面,值班律师的会见机制、司法审查机制以及配套保障机制仍有待落实。实际上,值班律师法律帮助属于有限辩护,有效法律帮助的认定标准也低于有效辩护。为此,宜从理论上明确值班律师法律帮助的有限辩护属性,重新审视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质内涵及判断标准;应从实践上在值班律师的履职层面和公权力机关的保障层面合力落实值班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改进有效法律帮助的司法审查机制,提高值班律师的履职质量,力求在当前立法框架下实现值班律师的有效法律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有效法律帮助 有效辩护 有限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援助下值班律师制度法律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建明 赵金磊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8期129-130,共2页
随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的不断推进,我国律师值班制度的重要性慢慢凸显。法律援助对经济困难和罪行严重的当事人来说是一项必要的制度,但值班律师制度正处发展期,亟需对其进行探讨以推动其有效落实。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值班律师的角色冲突与整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豪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44,共5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值班律师制度,理论界将值班律师定位为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援助者,但实际上值班律师却成为推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协助者。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值班律师的差异化定位反映出我国法律援助范式深刻变革中值班律师制...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立了值班律师制度,理论界将值班律师定位为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援助者,但实际上值班律师却成为推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协助者。实务界和理论界对值班律师的差异化定位反映出我国法律援助范式深刻变革中值班律师制度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设置值班律师的权利和义务,利用有限的制度资源回应改革需求。在制度层面破解“值班律师的角色定位”问题,应通过整合值班律师的协助者和帮助人角色,设置值班律师角色转换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法律援助路径,以使得改革后的法律援助制度既能够满足不同的刑事法律援助需求,又能使值班律师融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中,从而在总体上实现刑事司法制度自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师 援助者 协助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案件的值班律师制度反思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林 《河北农机》 2021年第5期134-135,共2页
值班律师制度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有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值班律师制度试点以来,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值班律师存在权利保障者与权力配合者双重身份的交织、诉讼权利... 值班律师制度在认罪认罚案件中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有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值班律师制度试点以来,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值班律师存在权利保障者与权力配合者双重身份的交织、诉讼权利模糊且狭窄、值班律师的激励机制缺位等现象致使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对此,应从值班律师回归辩护人身份、明晰并拓展值班律师的诉讼权利、借助多元化服务有效激励值班律师等方面完善认罪认罚案件的值班律师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值班律师 辩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值班律师监督制度
17
作者 张天棋 《河北农机》 2020年第10期70-70,73,共2页
值班律师制度的细化和完善,赋予值班律师更多的权利。为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高诉讼效率以及裁判的可接受度,应当对值班律师的职务行为行使进行监督。建立值班律师监督制度,有利于正确有效地维护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帮助值班律师高... 值班律师制度的细化和完善,赋予值班律师更多的权利。为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高诉讼效率以及裁判的可接受度,应当对值班律师的职务行为行使进行监督。建立值班律师监督制度,有利于正确有效地维护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帮助值班律师高效利用司法资源,提升值班律师队伍整体信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诉讼权利 信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律师参与机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卞建林 刘华英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6,共5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律师的有效参与是该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律师的参与覆盖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庭审辩护三个重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近年我国刑事诉讼程序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律师的有效参与是该制度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律师的参与覆盖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和庭审辩护三个重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进一步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律师参与机制有三个重心,即建立健全律师值班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律师在庭审前诉讼阶段的"有效参与",以保障认罪协商合法、认罚处罚公正和程序选择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律师值班 法律援助 庭审前律师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律师的地位与作用 ——以三个诉讼阶段为研究视角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卫东 安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5,共15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伴随着架空程序正义的风险,律师实质性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之正当性基础。加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着协商性司法的进程,中国特色的控辩协商机制来日可期,律师的有效...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以来,在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同时也伴随着架空程序正义的风险,律师实质性参与是认罪认罚从宽程序之正当性基础。加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动着协商性司法的进程,中国特色的控辩协商机制来日可期,律师的有效参与更应成为完善制度构建的应有之义。然而司法实践的现状与制度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律师分别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也面临不同的参与困境。结合域外经验加以审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框架下的律师参与存在辩护理念和立法规制的双重缺失。具体而言,应推动有效辩护的理念建构和精细值班律师的制度建构,探寻律师实质性参与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合理路径,从而有效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助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健康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控辩协商 值班律师 有效辩护 三个诉讼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侦查讯问中的律师在场权——一个解释学的论证 被引量:9
20
作者 易延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2,共15页
法学家们纷纷为确立律师在场权而不断呼吁修改《刑事诉讼法》。但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1款其实早就确立了律师在场权;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做了调整,但宗旨未变;2018年《刑事诉讼法》继续通... 法学家们纷纷为确立律师在场权而不断呼吁修改《刑事诉讼法》。但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96条第1款其实早就确立了律师在场权;2012年《刑事诉讼法》虽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做了调整,但宗旨未变;2018年《刑事诉讼法》继续通过值班律师制度进一步拓宽了该项权利的适用范围。但由于立法表述中缺乏“律师在场权”这样明确的字眼,加上刑事诉讼法解释学的滞后,以及其他一些不容忽视的原因,该项权利并未成为司法实务中真正的权利,而是一度遭到忽略,因此需要通过立法的重新表述或者通过司法解释对具体规则加以明确,同时通过配套制度的完善使该项权利成为侦查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切实的保障。相应地,律师在场权应当成为一项实质性权利,在场的律师可以为嫌疑人提供现场法律咨询并就相关问题的回答提出建议;侵犯该权利取得的供述应作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查讯问 律师在场权 值班律师制度 非法证据排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