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堆叠机器学习的非充分数据条件下流域径流还原方法研究:以沮漳河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楠 李明蔚 +4 位作者 陈首志 宋儒霖 张璇 郝芳华 付永硕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7,共13页
【目的】为实现数据非充分条件下的径流还原,【方法】提出一种在用水量数据不完全时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构建堆叠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河川断面的天然径流的方法,并以沮漳河为例计算了河溶水文站断面的天然径流。首先选取与农业、工业、生活用... 【目的】为实现数据非充分条件下的径流还原,【方法】提出一种在用水量数据不完全时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构建堆叠机器学习模型计算河川断面的天然径流的方法,并以沮漳河为例计算了河溶水文站断面的天然径流。首先选取与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消耗量具有相关性的指标构建了特征变量指标体系,与研究时段内有缺失的用水量数据一同输入堆叠机器学习模型中,获得连续的用水量数据。再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在水文站实测径流的基础上加减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变化量,计算得到断面的天然径流。【结果】堆叠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缺失的用水量分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2%、0.03%、4.95%,经还原计算后河溶站断面在2002—2020年的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4.5 m3/s,天然径流深为501.3 mm。【结论】提出的方法可实现取用水量数据在时空尺度上有缺失地区的天然径流还原,对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和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径流还原 水量平衡原理 堆叠机器学习 用水量 人类活动 沮漳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周界观控模型的径流还原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勋贵 魏霞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
针对传统分项还原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周界观控模型,提出二维径流还原新方法。通过量化系统内部状态的人类活动影响,确定人类活动对径流的间接影响量,实现对实测径流的修正,克服了传统分项还原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计算人类活动对径... 针对传统分项还原法存在的问题,基于系统周界观控模型,提出二维径流还原新方法。通过量化系统内部状态的人类活动影响,确定人类活动对径流的间接影响量,实现对实测径流的修正,克服了传统分项还原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计算人类活动对径流的直接影响量,获得还原后的天然径流量。以泾河流域径流还原为例,通过与水文统计相关法、BP神经网络还原法和分项还原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二维径流还原方法需要资料更少、结果更为合理,既适用于人类活动影响强度较小的区域,也适应于强烈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域,为径流还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还原 系统周界观控模型 二维径流还原方法 人类活动影响 泾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C模型的天然径流还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范辉 肖恒 +1 位作者 马金一 柳华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具有一致性的水文径流系列是进行水资源评价、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文观测系列的一致性遭到了破坏。针对传统径流还原工作量大、难以解决因下垫面变化引起的径流变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VIC模型的天然径... 具有一致性的水文径流系列是进行水资源评价、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水文观测系列的一致性遭到了破坏。针对传统径流还原工作量大、难以解决因下垫面变化引起的径流变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VIC模型的天然径流还原方法,并在漳河上游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基于VIC模型的天然径流还原方法在漳河上游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型率定期和验证期与传统径流还原方法的相对误差都在5%以内,两者拟合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在0.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C模型 天然径流还原 水资源评价 漳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中游径流还原计算方法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传清 马顺刚 《东北水利水电》 2010年第12期28-30,共3页
随着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文断面所测的径流资料,在数量和时程分配上已不能代表河流的天然状况,在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水资源评价及工程设计时,必须将实测径流还原为天然径流资料。根据该地区资料条件,雅鲁... 随着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文断面所测的径流资料,在数量和时程分配上已不能代表河流的天然状况,在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水资源评价及工程设计时,必须将实测径流还原为天然径流资料。根据该地区资料条件,雅鲁藏布江径流还原采用典型区法,先率定典型区的灌溉定额,并依据历年各水文站以上地区灌溉面积统计资料,计算还原水量,按典型区灌溉制度进行年内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 径流还原 典型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流还原的桑干河生态基流及其盈缺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凯霖 冯民权 王丹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90-96,共7页
考虑到流域内水循环及降雨径流关系,通过对径流还原后,采用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确定桑干河生态基流量,进行桑干河生态基流分析。针对桑干河罗庄-固定桥、固定桥-册田水库逐年计算时,采取逐项还原法,逐项还原断面以上未实测到的水量,加上... 考虑到流域内水循环及降雨径流关系,通过对径流还原后,采用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确定桑干河生态基流量,进行桑干河生态基流分析。针对桑干河罗庄-固定桥、固定桥-册田水库逐年计算时,采取逐项还原法,逐项还原断面以上未实测到的水量,加上断面实测径流,还原为断面天然径流量。采用Tennant法计算桑干河生态基流量,并与最小月平均流量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Tennant法生态基流量多年平均计算值介于25%和50%频率年的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对桑干河灌区引水与河道实测径流变化对比,发现其引水对河道生态基流起到了制约作用,需要采取措施来解决生态基流的缺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还原 生态基流 TENNANT法 盈缺分析 桑干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河下游李家渡站径流还原计算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英超 吴敦银 +1 位作者 王永文 虞惠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4-17,24,共5页
由于赣抚平原水利枢纽工程焦石坝以上东、西总干渠引流量偏大,导致坝以下河段实测径流偏小,使得下游河段水资源量及河道内生态用水计算发生偏差,需要对实测径流进行还原。采用赣抚平原灌区引水前的实测水文资料率定模型,运用新安江模型... 由于赣抚平原水利枢纽工程焦石坝以上东、西总干渠引流量偏大,导致坝以下河段实测径流偏小,使得下游河段水资源量及河道内生态用水计算发生偏差,需要对实测径流进行还原。采用赣抚平原灌区引水前的实测水文资料率定模型,运用新安江模型等多种方法对灌区引水后的李家渡站径流进行还原计算,还原后1960~2008年的多年平均流量为489 m^3/s,较同期实测的多年平均流量389 m3/s增加2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流量相关法 水文比拟法 径流还原 李家渡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杞麓湖径流还原及一致性订正 被引量:6
7
作者 付亚丽 许志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8-30,37,共4页
为了对非天然入湖径流过程的湖泊进行径流还原计算,以云南杞麓湖为例,分析并确立了湖泊径流还原的水量平衡模式,即同时考虑出流量、调离水量、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蒸发水量的还原模式。同时还介绍了对现状入湖径流结果的一致性订... 为了对非天然入湖径流过程的湖泊进行径流还原计算,以云南杞麓湖为例,分析并确立了湖泊径流还原的水量平衡模式,即同时考虑出流量、调离水量、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以及蒸发水量的还原模式。同时还介绍了对现状入湖径流结果的一致性订正方法,并最终得到了杞麓湖天然入湖径流量。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适用性;且得到的结果可以为湖泊的径流调节提供近似天然状态下的径流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还原 水量平衡 一致性订正 杞麓湖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化水库径流还原及其成果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志敏 臧庆春 付亚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6,32,共4页
云龙水库是大型水利工程中少有的水文资料短缺的水库工程。整个流域内仅有上游已建中型工程双化水库1960年以来的水库水文观测资料,但观测不正规且大多数年份未进行整编。通过对双化水库水文资料整编过程、入库径流还原及成果合理性进... 云龙水库是大型水利工程中少有的水文资料短缺的水库工程。整个流域内仅有上游已建中型工程双化水库1960年以来的水库水文观测资料,但观测不正规且大多数年份未进行整编。通过对双化水库水文资料整编过程、入库径流还原及成果合理性进行修正,最终使双化水库的径流还原成果基本达到水文站实测径流成果的精度,为云龙水库径流分析和40余年径流系列的推求获得了宝贵的参证站资料,经过云龙水库近年来的运行证明,双化水库径流还原修正后的成果应用于云龙水库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化水库 水文资料整编 径流还原 合理性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北溪华光潭一级水电站坝址断面径流还原分析与计算
9
作者 王卫远 陈美丹 +1 位作者 唐俊龙 郭靖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8期220-223,共4页
基于昌北溪流域没有水文观测站位、水文资料匮乏的实际,为了获得昌北溪流域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文章利用华光潭一级水电站设计资料,结合电厂的调度运行资料,采用水量平衡法还原计算入库径流,建立当地的降雨径流关系,进一步插补缺测时段... 基于昌北溪流域没有水文观测站位、水文资料匮乏的实际,为了获得昌北溪流域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文章利用华光潭一级水电站设计资料,结合电厂的调度运行资料,采用水量平衡法还原计算入库径流,建立当地的降雨径流关系,进一步插补缺测时段的流量系列,最终得到华光潭一级水电站坝址断面的长系列天然径流资料,弥补了昌北溪流域无长系列流量资料的不足,此成果可作为其他工程的设计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北溪 水量平衡法 径流还原 降雨径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水库站径流还原计算存在问题的探讨
10
作者 许洁 王颖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由水库站径流还原计算公式分析目前宁波市水库站在径流还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水量还原中各分项的计算方法,提出通过加强测验工作、改进计算方法提高成果准确度的建议。
关键词 径流还原 实测径流 蓄水变量 出库水量 减少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疏勒河和党河流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还原计算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洵 逄敏 +1 位作者 汪静娴 王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2-162,共11页
河川径流是气候、降雨等多要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内陆河流是维系绿洲生态的重要保障,内陆河川径流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时识别河川径流变化特征及原因,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疏勒河、... 河川径流是气候、降雨等多要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内陆河流是维系绿洲生态的重要保障,内陆河川径流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时识别河川径流变化特征及原因,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疏勒河、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Hurst系数法、Mann-Kendall法、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法等方法,对疏勒河、党河出山口径流量进行变异诊断,并进行归因分析。定量计算气候变暖导致冰水融水增加对出山口径流的影响程度并对出山口径流进行还原分析。通过变异诊断确定了近60a来疏勒河出山口径流(昌马堡站径流)、党河出山口径流(党城湾站径流)的变异程度均属于强变异,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1997年为疏勒河出山年径流量的突变点、1986年为党河出山年径流量的突变点。通过归因分析,确定疏勒河出山口径流突变是山区降雨量突变以及源头气温突变导致冰雪融水增加导致的,源头地区气温于1986年的阶段性变化导致了党河出山口径流量的突变。降雨、温度对疏勒河出山口径流深影响占比分别为34%、66%。降雨、温度对党河出山口径流深影响占比分别为59%、41%。疏勒河党河出山口径流增大是降雨量增大以及气候变化引起冰雪融水增加导致的。为了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修复的长远目标,需要剔除气候变暖导致的冰雪融水增加等有利影响,对敦煌地区长远的水资源压力、潜在的水资源保障风险进行分析。在变异诊断的基础上对出山口径流进行还原计算,可为今后敦煌地区水资源压力的缓解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诊断 径流还原 径流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RVA法建立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强 冯忠伦 +3 位作者 刘红利 王维 林洪孝 王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59,共6页
鉴于烟台市水资源短缺,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建立RVA模型评估烟台大沽夹河流域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的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大沽夹河流域径流量进行没有水利工程影响的天然径流量的还原计算。结果表明:(1)水库等水... 鉴于烟台市水资源短缺,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在建立RVA模型评估烟台大沽夹河流域水利工程对水文情势影响的基础上,结合BP神经网络方法对大沽夹河流域径流量进行没有水利工程影响的天然径流量的还原计算。结果表明:(1)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后,使天然径流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其中月流量改变度在0.3~0.7之间较多,极限日最大最小平均流量改变度在0.3~0.6之间,属中度改变。(2)对RVA法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大沽夹河流域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模型的建立对天然径流量进行还原计算,结合烟台水资源评价提供的实测值进行误差对比,发现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行与方便,可以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夹河流域 RVA法 BP神经网络法 天然径流还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祖厉河径流量还原与一致性修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淑芳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0年第2期5-8,共4页
祖厉河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了实测径流资料不一致性,选取祖厉河流域内靖远水文站(出流域控制站)进行径流量还原与一致性修正,60 s、70 s、80 s、90 s、2000-2009年、2010-2019年还原量分别为0.09亿m`3、0.24亿m^3、0.41亿m^... 祖厉河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了实测径流资料不一致性,选取祖厉河流域内靖远水文站(出流域控制站)进行径流量还原与一致性修正,60 s、70 s、80 s、90 s、2000-2009年、2010-2019年还原量分别为0.09亿m`3、0.24亿m^3、0.41亿m^3、0.50亿m^3、0.08亿m^3和0.08亿m^3。采用面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累积绘制相关曲线图,发现靖远站1997年左右出现拐点,将1956-1997年资料进行修正还原到现状条件,修正减少量占天然年径流量3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厉河 一致性修正 径流修正系数 径流还原 双累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河河川径流近年持续偏枯成因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道席 张梦宇 张正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20,共2页
根据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对比方法全面分析了沁河河川径流近年连续偏枯的成因,结果表明:沁河流域近十几年河川径流的衰减与降水连续偏枯有着直接的关系,且降水偏枯起着主导作用,传统“还原”方法仍旧适用于水资源评价。
关键词 水资源评价 径流还原 河川径流 沁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境所需水文-水力特征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
15
作者 张丽亭 逄勇 +2 位作者 汪静娴 季汇玲 张舒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目的】为保障叶尔羌河的生态用水并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方法】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对研究河段进行径流推求,得出控制断面长系列径流成果;根据径流计算数据和实测断面信息,使用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 【目的】为保障叶尔羌河的生态用水并科学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方法】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对研究河段进行径流推求,得出控制断面长系列径流成果;根据径流计算数据和实测断面信息,使用水力学计算方法得出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水深、湿周、流速和水面宽等水力特性。同时,结合鱼类栖息地需求的水力参数,运用Tennant法、湿周法、Q90法和生态水力学法等四种不同方法综合确定该断面的生态流量。根据生态流量计算结果,分析天然来流和生态流量下泄两种情形下的下游断面水文水力特征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多种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在叶尔羌河流域米斯克尼坝址断面,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的最小下泄生态流量为多年平均流量的10%,即14.3 m^(3)/s;而在鱼类繁殖期和丰水期(4月至9月),下泄的生态流量应为多年平均流量的30%,即42.9 m^(3)/s。采取以上计算结果进行生态流量下泄,下游河道断面水力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平水年天然来流相比流量降低79.6%、流速降低48.3%、水深减小31.4%、水面宽减小26.1%。【结论】以上基于鱼类生境需求,结合水文学、水力学方法的河道生态流量计算方法较为合理,且能根据鱼类产卵时间划分出精确的生态流量。河道内仅下泄生态流量会导致断面水深、水面宽、流速等水力参数发生较大的改变,在保证鱼类生态流量的同时还需考虑流量减少对其他动物或植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鱼类生境 计算方法 叶尔羌河 径流还原 影响因素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变异下普者黑下游河段生态流量研究
16
作者 许开和 邹进 +2 位作者 胡宇昕 牛鹏举 伍刚 《中国水运》 2025年第3期62-64,共3页
本文研究了文山州丘北县清水河普者黑下游河段的生态流量问题。通过综合使用滑动T检验法等四种方法,确定了1997年为水文变异年份。利用Adam优化算法优化标准BP神经网络,成功还原了水文变异后的径流数据。基于还原的径流数据,对五种概率... 本文研究了文山州丘北县清水河普者黑下游河段的生态流量问题。通过综合使用滑动T检验法等四种方法,确定了1997年为水文变异年份。利用Adam优化算法优化标准BP神经网络,成功还原了水文变异后的径流数据。基于还原的径流数据,对五种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拟合优度检验,选出最优函数估算月生态流量,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最优分布函数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合理,计算得到的清水河普者黑下游河段年总生态需水量约为1.076亿m^(3),为清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变异 Adam优化 BP神经网络 径流还原 生态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水文站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琛 于得万 《吉林水利》 2015年第10期36-40,共5页
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上)是吉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域气候环境、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径流特征也有所改变。以松花江干流上松花江水文站1956―2010年的实测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根据水量平衡法将其还原至天然状... 松花江(三岔河口以上)是吉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域气候环境、下垫面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径流特征也有所改变。以松花江干流上松花江水文站1956―2010年的实测径流序列为基础数据,根据水量平衡法将其还原至天然状态。在三性审查的基础上,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年内分配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幅度等指标分析松花江水文站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规律;采用累积滤波器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法分析松花江水文站年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松花江水文站径流年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年径流呈减小趋势,但减小趋势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径流变化 趋势分析 径流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家咀水库设计径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吕莎 《陕西水利》 2019年第5期76-77,共2页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河川径流的天然状态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气候变化也在逐步影响河川径流情势。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序列将不能被认为是来自同一总体,而是存在突变的非一致序列。以王家咀水库为例,采用径流还原法对参证站... 水利工程的建设使河川径流的天然状态发生着不同程度的改变,气候变化也在逐步影响河川径流情势。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径流序列将不能被认为是来自同一总体,而是存在突变的非一致序列。以王家咀水库为例,采用径流还原法对参证站淳化水文站现有的水资源情况进行资料调查整理,将改变水量逐项细化还原到天然状况,进行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得出王家咀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为241.9万m^3,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还原 水文面积比拟法 水库设计年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巴勒更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凯 王永强 +2 位作者 许继军 吴志俊 许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8,共8页
研究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可为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实测降雨资料和历史实测径流数据构建SWAT模型并用于还原径流序列,采用Kendall秩次检验、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累积距平法以及径流系数,分析巴勒更... 研究流域的降雨-径流关系可为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依据。根据实测降雨资料和历史实测径流数据构建SWAT模型并用于还原径流序列,采用Kendall秩次检验、滑动平均、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累积距平法以及径流系数,分析巴勒更河流域1970—2015年的降雨-径流关系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并运用累积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定量地分离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显示:①将SWAT模型应用在巴勒更河流域时,在校准期时评价指标R^(2)为0.78、纳什效率系数NSE为0.76;验证期R^(2)为0.58、NSE为0.51,这些指标表明将SWAT模型用于巴勒更河流域的径流还原是可行的。②巴勒更河流域1970—2015年降雨有显著上升的趋势,而径流的趋势不显著;降雨突变点出现在1981年,而径流在1995年、2010年均发生突变;此外,在该流域内降雨、径流序列展现出来的周期性变化也存在差异,尤其是在主周期上,降雨主周期为28 a,径流则为23 a。③降雨-径流关系在1989年、2001年均发生变异,且每次发生变异,都导致径流系数下降,其中1970—1988年径流系数是0.15,1989—2006年径流系数为0.11,2007—2015年径流系数为0.10。④以1970—1988年为基准期,1989—2001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占主导地位,其中径流变化人类活动贡献了65%,而气候变化对于径流变化贡献率为35%;2001—2015年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贡献率为81%,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19%;以1989—2001年为基准期,2001—2015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51%,而剩余的49%是气候变化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关系 SWAT模型 趋势变化 累积斜率变化率比较方法 径流还原 巴勒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平原区地表水资源还原计算方法研究
20
作者 阳柳 钱心缘 +4 位作者 王斌 陈娟 李国智 赵含雪 钟平安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4期5-11,共7页
平原区地势平坦、河网交错,受强人类活动干扰,水文过程复杂。研究基于SWAT模型开展平原区地表水资源还原方法研究,针对平原区地形平坦问题,提出了基于DEM和实际河网矢量图相结合的平原河网水系修正调整方法;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下... 平原区地势平坦、河网交错,受强人类活动干扰,水文过程复杂。研究基于SWAT模型开展平原区地表水资源还原方法研究,针对平原区地形平坦问题,提出了基于DEM和实际河网矢量图相结合的平原河网水系修正调整方法;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对自然下垫面的干扰,提出了基于就近性与相似性原则的SWAT模型参数展布方法;并以安徽省宿州市为背景,分析计算了研究区内各单元的地表水资源量,并与分项还原法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SWAT模型模拟得到的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分项还原法多0.71亿m^(3),显示分项还原法有可能存在还原不充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径流还原 地表水资源评价 SWAT模型 水系校正 参数展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