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河口三角洲径流和潮汐相互作用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欧素英
杨清书
杨昊
胡帅
-
机构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2016YFC04026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6015)~~
-
文摘
受径流影响和调制,径优型河口潮汐的非线性作用强,潮汐调和分析和预报误差大。文章在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河口三角洲内径潮相互作用机理,假定河道地形变化微弱,采用实测潮水位和上游径流量,建立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river-tidal harmonic analysis,简称RTHA)模型,用于分析和研究珠江三角洲的径流和潮汐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珠江河口年尺度的潮水位数据,RTHA模型分析和预报的标准误差0.12~0.17 m,方差贡献(相关指数)为91%~98%,特别是在径流作用强的河口三角洲中上段,RTHA模型结果远高于传统的调和分析和预报结果,可以以较高精度分离径流和潮汐信号。利用该回归模型对珠江径流影响下非线性潮汐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珠江径流量的洪枯季变化引起河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三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小、枯季大,口门段四分之一分潮的振幅洪季大、枯季小;洪季全日分潮、半日分潮传播速度变小(位相增大),分潮振幅沿程衰减幅度显著增大,自枯季的10%~30%迅速增加到洪季的70%~80%。
-
关键词
潮汐
径流
径流潮汐相互作用
径流和潮汐调和分析模型
河口三角洲
-
Keywords
tide
river discharge
river-tide interaction
river-tidal harmonic analysis model
estuary
delta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