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dyko框架下基于多种潜在蒸散发公式的径流演变归因——以博阳河梓坊站为例
1
作者 吴绍飞 姜烈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Budyko方程是研究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的重要途径。当前,鲜有系统揭示不同潜在蒸散发公式与Budyko方程组合对径流演变归因影响的研究。基于3类18种(5种温度型、8种辐射型和5种温度-辐射复合型)潜在蒸散发公式与3种Budyk... Budyko方程是研究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的重要途径。当前,鲜有系统揭示不同潜在蒸散发公式与Budyko方程组合对径流演变归因影响的研究。基于3类18种(5种温度型、8种辐射型和5种温度-辐射复合型)潜在蒸散发公式与3种Budyko方程,系统开展博阳河梓坊站1961—2018年年径流演变归因研究。结果表明:梓坊站年径流存在显著上升趋势,且在1987年发生显著向上跳跃性突变;所选5种温度型(BC、HM、RM、LN和HD)、8种辐射型(TC、JH、MB、HG、FAO-24、AT、MK和OD)和温度-辐射复合型TO与PT公式不适用于梓坊站ET 0计算,复合型KP与PM公式最佳;Fu方程径流演变归因结果与水文模型法最为接近,同时也更符合流域内土地利用面积与转移矩阵变化,最适合作为梓坊站年径流归因方法;PM-Fu与KP-Fu组合下,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变化对年径流变化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0.65%、28.07%和11.29%,气候变化主导了1987—2018年梓坊站年径流演变。研究成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决策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方程 径流演变归因 潜在蒸散发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梓坊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理论的高寒山区流域径流演变归因分析
2
作者 郭珈源 孙旭杨 +3 位作者 刘金涛 边巴拉姆 王甲荣 王淑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9,共8页
为提高对高寒山区流域气候变化下径流演变机理的认识,以羊八井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辨析了该流域1982—2013年的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将冰川物质平衡和地下水蓄量变化项引入Budyko归因分析方程,评估了各要素变化对流域径流演变的贡献。... 为提高对高寒山区流域气候变化下径流演变机理的认识,以羊八井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辨析了该流域1982—2013年的水文气象要素演变特征,将冰川物质平衡和地下水蓄量变化项引入Budyko归因分析方程,评估了各要素变化对流域径流演变的贡献。结果表明:羊八井流域1982—2013年间降水量、平均气温、潜在蒸散发量、径流量和地下水蓄量均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3.0 mm/a、0.02℃/a(p<0.05)、0.53 mm/a、1.99 mm/a(p<0.05)和2.18 mm/a(p<0.05);随着气候的暖湿化,流域径流演变对水文气候要素变化的敏感性增强,降水量、潜在蒸散发、非冰川区下垫面、冰川物质平衡及地下水蓄量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89%、-2.99%、-78.3%、20.9%和-28.7%;植被生长状况改善与冻土退化是导致流域下垫面变化的重要因素,二者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27.9%和-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yko理论 气候变化 径流演变 归因分析 高寒山区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径流演变归因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宏阳 袁喆 +2 位作者 严登华 杨志勇 严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58,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流域近43年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得出了降水、蒸发、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M-K、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判别了黄河流域及6个集水区天然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基准期。根据基于傅抱... 本文首先分析了黄河流域近43年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规律,得出了降水、蒸发、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M-K、聚类分析等多种方法判别了黄河流域及6个集水区天然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基准期。根据基于傅抱璞公式的流域尺度水均衡模型区分了降水、蒸发、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四个主要影响因子对于流域天然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流域内的天然径流量出现明显的衰减,其中4个主要影响因子中降水改变对于天然径流量的变化贡献最大,土地利用和水利工程调蓄因子的变化对各个集水单元的贡献率因为地区的差异也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归因识别 贡献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伊洛河流域径流演变归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倪用鑫 余钟波 +3 位作者 吕锡芝 马力 张秋芬 王建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6,共8页
流域尺度的径流变化反映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然而目前伊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量化归因尚不明晰。基于Budyko假设构建解析径流变化归因的模型,量化评估径流对各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定量揭示各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 流域尺度的径流变化反映了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然而目前伊洛河流域径流演变的量化归因尚不明晰。基于Budyko假设构建解析径流变化归因的模型,量化评估径流对各环境因素变化的敏感性系数,定量揭示各因素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970—2018年间,伊洛河流域径流显著下降(α=0.05),且在1991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径流减少了46.43 mm(34.32%)。径流变化对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参数的敏感性系数分别为0.42、−0.18和−78.36,即降水每增加1 mm将导致径流增加0.42 mm,潜在蒸散发量每增加1 mm将导致径流减少0.18 mm,下垫面参数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径流减少78.36 mm。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2.60%和56.36%,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变化是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植被变化是下垫面变化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流域径流演变归因和水资源管理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归因分析 Budyko假设 伊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河多时间尺度干支流径流演变规律分析
5
作者 李江 魏光辉 +2 位作者 王露阳 唐凤珍 王远见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8,共8页
针对当前阿克苏河流域径流演变研究存在时间尺度单一、对序列长度敏感性考虑不足等问题,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Theil-Sen Median趋势估计、Pettitt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该流域干支流年际、年内、场次洪水等不同时... 针对当前阿克苏河流域径流演变研究存在时间尺度单一、对序列长度敏感性考虑不足等问题,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Theil-Sen Median趋势估计、Pettitt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该流域干支流年际、年内、场次洪水等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托什干河、阿克苏新大河、台兰河年径流量整体均呈增大趋势,库马拉克河变化趋势不明显,4条河流分别在35、55、35、55 a时间尺度上周期震荡最为明显,对应周期分别为21~23、32~35、19~25、36 a;阿克苏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径流量大、冬春径流量小,集中期为6—8月;干支流年最大洪峰流量波动较大,主要集中于7—8月,4条河流防洪关键期分别为7—9月、4—8月、7—8月、7月;阿克苏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趋势性、突变性、周期性分析结果均受时间序列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规律 多时间尺度 干支流 阿克苏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STM的排露沟流域气象水文演变分析及径流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康永德 陈佩 +3 位作者 许尔文 任小凤 敬文茂 张娟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为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并且为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祁连山野外观测站2000—2019年实测径流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与气温... 【目的】为揭示祁连山排露沟流域水文情势演变特征,并且为流域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根据祁连山野外观测站2000—2019年实测径流和水文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Pettit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与气温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并建立了BO-LSTM排露沟流域径流预测模型。【结果】结果显示:(1)2000—2019年排露沟流域降水、气温和径流呈现两段式的上升趋势,分界点在2010年,降水和径流,第一阶段上升趋势均高于第二阶段,斜率依次为10.74、3.16;气温则相反,第二阶段高于第一阶段,斜率为0.11。并且降水、气温和径流的MK突变检验z值均大于0。(2)降水量在5—10月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较大;而气温在12月—次年4月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大。(3)排露沟流域气温主要有3 a、14 a两个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14 a;径流存在19 a、9 a和3 a三个主周期,其中第一主周期为19 a;降水主要存在4 a、11 a两个主周期,第一主周期为11 a。(4)BO-LSTM排露沟径流预测模型,精度R 2为0.63,均方根误差为14047 m 3,模型在径流量较小月份的预测精度大于径流量较大的月份。【结论】近20年来排露沟流域的降水、气温及径流均呈上升趋势;排露沟流域径流、降水及气温均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气温和降水是影响排露沟流域径流的重要因素;径流预测模型可以适用于排露沟流域。上述研究结果为祁连山水资源效应研究和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预测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 水资源 径流演变 排露沟流域 径流预测 神经网络 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 贝叶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22年洞庭湖流域多尺度径流量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睿 曾春芬 +3 位作者 龙秋波 马昱斐 万芳 王国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气候变化加剧旱涝灾害,严重制约了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洞庭湖流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研究洞庭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可为洞庭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规划、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Mann-Kendall趋... 气候变化加剧旱涝灾害,严重制约了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洞庭湖流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研究洞庭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可为洞庭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规划、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基于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洞庭湖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4个流域控制水文站1960—2022年的流量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各子流域实测流量呈非显著性变化趋势。其中,澧水石门站年平均流量呈减少趋势,倾向率为-0.24 m^(3)/s·a^(-1),沅江桃源站、资江桃江站和湘江湘潭站实测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倾向率分别为2.42、0.43和3.33 m^(3)/s·a^(-1);洞庭湖流域4个水文站年内径流分配极不均匀,最大流量主要集中在6、7月份,汛期4—7月份径流量可占年径流量的50%左右,非汛期流量则相对较低;澧水流域实测径流周期与其他3个流域差异明显,澧水石门站径流变化的主周期为4 a,其他3站的主周期为24 a左右;洞庭湖各子流域实测径流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年、季、月尺度下的相关系数均在0.65以上。此外,研究发现洞庭湖各子流域不同时期降水径流关系基本保持不变,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周期性 降水径流关系 洞庭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O与长江流域径流演变的遥相关机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闫磊 孙健 +3 位作者 陈子浩 宋立冬 董旺 谢笑添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4-793,共10页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对长江流域径流演变具有显著影响。深入解析这种影响不仅有助于揭示长江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也对于理解其遥相关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非齐次隐马尔可夫模型(NH...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对长江流域径流演变具有显著影响。深入解析这种影响不仅有助于揭示长江流域径流的演变规律,也对于理解其遥相关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非齐次隐马尔可夫模型(NHMM)对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进行动态模拟,识别出5种ENSO状态,分析了不同状态下的径流、降水和环流数据。结果表明,在强厄尔尼诺期间,中国东部的水分汇聚及反气旋现象导致大量水汽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引发异常降水,增加径流量;而强拉尼娜期间,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部地区因北纬10°附近的水汽带和气旋影响,出现异常降水;大气垂直速度和位势高度与水汽输送的分布一致。本研究有助于提升长江流域中长期径流预报精度,并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ENSO 大气环流 非齐次隐马尔可夫模型 遥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udyko理论的渭河上游生态建设区径流驱动因素量化分析
9
作者 柯浩成 马晓燕 +3 位作者 马利国 李占斌 时鹏 李鹏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0-218,227,共10页
基于渭河上游5个水文站和10个气象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建设区渭河上游的水文序列非一致性和突变方法的适宜性;采用6种突变检验方法、交叉小波分析和Budyko理论等方法,探究了渭河上游1980—2018年年径流量演变规律及其... 基于渭河上游5个水文站和10个气象站的实测数据,分析了黄土高原典型生态建设区渭河上游的水文序列非一致性和突变方法的适宜性;采用6种突变检验方法、交叉小波分析和Budyko理论等方法,探究了渭河上游1980—2018年年径流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渭河上游年径流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p>0.05),降水序列呈不显著上升趋势(p>0.05),潜在蒸散发和温度序列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其中,径流序列和潜在蒸散发序列于1993年发生突变,降水序列于2012年发生突变,降水较径流突变点存在10 a滞后性;渭河上游各水文站长序列径流变化最适宜的突变检验方法为滑动T检验法;量化解析了下垫面、年降水量和潜在蒸散发量对渭河上游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64.60%、37.87%、-2.47%;渭河上游径流的驱动因素是气候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垫面变化是渭河上游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其次是年降水量和潜在蒸散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Budyko理论 突变检验方法 量化分析 渭河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江流域干流径流演变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立华 叶明 +1 位作者 王佳佳 冯世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0-927,共8页
为研究西江径流的演变规律,运用 M-K 法对西江流域广西境内3个代表水文站1980~2010年年径流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趋势性、突变特征分析,并进一步对各代表站逐月的径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具有多分辨率功能的复 Morlet 小波分析方法... 为研究西江径流的演变规律,运用 M-K 法对西江流域广西境内3个代表水文站1980~2010年年径流时间序列资料进行了趋势性、突变特征分析,并进一步对各代表站逐月的径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具有多分辨率功能的复 Morlet 小波分析方法对各代表站径流进行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和近期径流演变趋势研究。通过趋势性和周期性分析可知,西江干流径流呈现减少趋势;西江径流存在5、15、22 a 这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从2010年以后5 a 左右,西江径流将处于一个整体相对偏枯期,之后将进入一个小幅震动的丰水期。实测2010~2013年径流显示西江来水较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 径流演变 M-K法 小波分析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径流演变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晓伟 沈冰 +2 位作者 莫淑红 张永明 沈清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6-842,共7页
根据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径流的实测资料,应用Kandell秩次相关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出山径流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度高,径流年际变化不大。经Kandell秩次相关检验与R/S分析... 根据石羊河流域出山口径流的实测资料,应用Kandell秩次相关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出山径流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度高,径流年际变化不大。经Kandell秩次相关检验与R/S分析,表明出山口年径流存在减少趋势,且这种趋势具有长持续性。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年径流时间序列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表明进入2010年左右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处于偏枯阶段。石羊河流域出山径流演变特征对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流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流域 径流演变 趋势性 持续性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清水河流域径流演变特征及驱动力 被引量:21
12
作者 裴宏伟 杨佳 +4 位作者 张红娟 郝桂珍 刘昌明 杜娟 沈彦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
海河上游清水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水资源短缺且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高度敏感。明晰变化环境下清水河流域的径流演变规律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对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确保本流... 海河上游清水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过渡带,水资源短缺且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高度敏感。明晰变化环境下清水河流域的径流演变规律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对实现流域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确保本流域作为首都地区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清水河张家口水文站和啕来庙水文站近70年的实测径流资料,利用有序聚类分析、小波分析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清水河流域径流演变特性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70年清水河流域径流呈显著减少趋势,径流深年均减少0.6mm;各月径流亦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以春夏两个汛期的减少最为显著;(2)径流在1979年前后发生突变,径流变化的第一、二主周期分别为27a、8a;(3)径流年内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明显增加,春汛(3月-4月)占全年径流总量的比例增加,而夏汛(7月-8月)占全年径流总量的比例则呈现减少态势;(4)双累积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类活动(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清水河流域 径流演变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变绿对黄河中游延河流域径流演变的影响估算 被引量:11
13
作者 夏岩 张姝琪 +2 位作者 高文冰 张洪波 郭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860,共12页
近年来,黄土高原变绿对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的径流演变扰动显著且影响强烈,估算其影响对保障区域水安全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1959~2016年黄河中游延河干流延安水文站控制流域(以下简称"延河流域")径流量及... 近年来,黄土高原变绿对黄河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的径流演变扰动显著且影响强烈,估算其影响对保障区域水安全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基于1959~2016年黄河中游延河干流延安水文站控制流域(以下简称"延河流域")径流量及同期面降水量,识别了径流演变的变异年份,分析了径流与降水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间的响应关系,定量估算了黄土高原变绿对延河流域径流非一致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在1970、1996年发生了径流变异,总体呈现衰减趋势;若以1970年之前径流过程为参照基准,则可得统计期内降水变化导致径流减少2.8×10~8 m^3,贡献率为18.1%;1971~1995年,延河流域径流主要受以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导的人类活动影响,驱动径流减少4.75×10~8 m^3,贡献率为30.6%,之后径流变化由新增人类活动和植被恢复为主导的黄土高原变绿联合驱动,贡献率分别为3.7%和47.6%。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变绿正在成为驱动延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素,潜在威胁着黄土高原未来的水资源安全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 径流演变 降水-径流关系 归因分析 人类活动 植被恢复 延河流域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60年塔里木河三源流径流演变规律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刘静 龙爱华 +2 位作者 李江 於嘉闻 张继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7,共8页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及其循环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塔里木河流域三条源流为研究对象,基于1956-2016年径流实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和周期分析等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径流变化特征,探讨变化环境对径流变化过程的影响机理,...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文及其循环特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塔里木河流域三条源流为研究对象,基于1956-2016年径流实测数据,运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和周期分析等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径流变化特征,探讨变化环境对径流变化过程的影响机理,以期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河和叶尔羌河径流量增长趋势明显,和田河径流量呈现轻微增长趋势;三源流Hurst指数大于0.5,径流量在未来仍将保持增加走势,可做长程预测;三源流的突变点均处于1990s,突变点之后径流年代际变化日趋均匀。在年际尺度上,阿克苏河具有明显3 a和5 a准周期,叶尔羌河与和田河的3a准周期较为明显。在年代际尺度上,三源流的主要周期分别为准31 a、准24 a和准25 a;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以年代际波动为主导,而叶尔羌河、和田河呈现相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多时间尺度波动特征 塔里木河源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径流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慕星 赵勇 +1 位作者 刘欢 何国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1,共7页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流域/区域径流量发生了明显改变。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时空变化特征,并量化分解两者对径流的影响,已成为水文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径流演变趋势检验方法和归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流域/区域径流量发生了明显改变。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时空变化特征,并量化分解两者对径流的影响,已成为水文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径流演变趋势检验方法和归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归纳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各类方法的优势、局限性及应用范围,进一步指出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和未来研究趋势,提出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对极端水文事件和无资料地区的径流演变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演变的驱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演变 趋势检验 归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河径流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青青 陈超群 +1 位作者 杨志勇 冯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7年第1期88-93,99,共7页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径流变化过程,是造成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荒漠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以阿克苏河流域上游水文站1961-2014年的月径流资料和气象网格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Pearson...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径流变化过程,是造成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荒漠化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以阿克苏河流域上游水文站1961-2014年的月径流资料和气象网格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4年来,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且研究区内气候增暖增湿趋势明显;径流量和气候要素在时间上有良好的一致性,突变时间均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径流量的突变时间略滞后于气温和降水量;经相关统计检验分析,阿克苏河流域出山口径流量受到了气温和降水的双重影响,托什干河径流对气温更为敏感,而库玛拉克河则是降水对径流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降雨量 径流演变 气候变化 相关关系 阿克苏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窟野河流域径流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国庆 张建云 +3 位作者 李岩 刘翠善 鲍振鑫 金君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2期7-11,16,共6页
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窟野河流域为对象,采用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近60 a来实测径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实测径流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初步揭示了径流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60 a来窟野河流域实测径流量... 以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窟野河流域为对象,采用有序聚类方法,诊断了近60 a来实测径流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阶段实测径流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响应关系,初步揭示了径流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近60 a来窟野河流域实测径流量以1980年和1998年为分割点总体呈现阶段性减少趋势,其中,1999年以来减少尤其明显。不同阶段的年降水、径流关系有一定差异,相比而言,汛期(6-10月份)的月降水量与径流量具有相对较好的相关关系;非汛期(11-5月份)的月降水径流关系点群散乱,在月平均气温低于5℃时,月径流量与月平均气温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窟野河流域汛期产流受高强度降水支配,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演变的影响有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 径流演变 有序聚类分析方法 驱动力 窟野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径流演变多时间尺度特征探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贤赵 宿庆 刘德林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1期21-25,46,共6页
采用Morlet子波变换等分析方法,结合逐月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大沽夹河流域径流演变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径流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18~32a,8~17a和3~7a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流域径流的演变... 采用Morlet子波变换等分析方法,结合逐月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大沽夹河流域径流演变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径流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具有18~32a,8~17a和3~7a的3类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流域径流的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受降水控制,但其变化趋势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并不能完全吻合,同时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域和时间尺度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同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多时间尺度 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代表站径流演变特征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豪杰 左其亭 罗增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2,共7页
径流演变特征研究可为在变化环境下制定流域水资源规划、建立流域水文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沙颍河流域代表水文站阜阳站为例,运用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1956年-2011年径流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了径流变... 径流演变特征研究可为在变化环境下制定流域水资源规划、建立流域水文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沙颍河流域代表水文站阜阳站为例,运用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1956年-2011年径流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了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沙颍河阜阳站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总体未达到95%显著性水平;在1966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径流存在13a、26a两类周期变化特性,周期演变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就驱动因素而言,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在65%以上,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较弱,表现为从负向到正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蒸发率函数 阜阳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宜昌水文站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萍 秦天玲 +3 位作者 冯婧 严向东 郑晓东 王舒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4-27,共4页
为了分析宜昌水文站径流演变规律,利用宜昌站1950~2007年实测日均径流量资料,采用MATLAB编程,运用复Morlet小波方法对其径流年际变化和洪枯季节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剖析了不同尺度下的变化周期。计算出了宜昌水文站年均径流量、... 为了分析宜昌水文站径流演变规律,利用宜昌站1950~2007年实测日均径流量资料,采用MATLAB编程,运用复Morlet小波方法对其径流年际变化和洪枯季节变化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剖析了不同尺度下的变化周期。计算出了宜昌水文站年均径流量、汛期与枯水期丰枯交替的时间尺度和主周期。结果表明,1950~2007年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演变规律较显著,但其水文规律的长时间尺度结构和记忆有待于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规律 小波分析 丰枯 周期 宜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