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坡地径流收集膜下自流出滴灌溉系统设计及其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海 易永华 杨荣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8-122,共5页
黄土坡地径流收集及膜下自流出滴灌溉技术可有效地收集丰雨期地表径流,就地储存,旱季利用自然高差灌入集水袋,经自流管进行膜下自流灌溉,可有效地提高该区降水利用率,有效地解决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渠系难以浇灌的难题。造林试验表... 黄土坡地径流收集及膜下自流出滴灌溉技术可有效地收集丰雨期地表径流,就地储存,旱季利用自然高差灌入集水袋,经自流管进行膜下自流灌溉,可有效地提高该区降水利用率,有效地解决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渠系难以浇灌的难题。造林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明显地提高20-70cm土层含水量,可使刺槐、油松、枣树造林成活率分达到97.7%、91.4%、90.5%,比对照分别提高了57.0%、77.8%和69.4%;结合幼树根基覆膜技术,在栽植第2年即可使刺槐、油松、枣树之主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6.9%、55.2%和49.6%,树冠投影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90.9%、74.2%和51.8%。同时可明显地降低坡地土壤侵蚀模数,在降雨387mm的情况下,处理区径流发生量及土壤侵蚀模数分别较对照下降38.3%和102.7%。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立地条件差、地形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简单易行的抗旱新技术,在我国西北同类型干旱地区有着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径流收集 膜下自流灌溉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地区公园绿地径流收集灌溉利用成本研究——以迁安市滨湖东路集雨型绿地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赖月 康嘉奇 +1 位作者 谢怀南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5-123,共9页
【目的】为探索半湿润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参考,本文以雨水径流收集灌溉利用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内容,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已建成集雨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半湿润地区公... 【目的】为探索半湿润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参考,本文以雨水径流收集灌溉利用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内容,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已建成集雨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半湿润地区公园绿地径流收集灌溉利用成本。【方法】根据场地径流量确定雨水调蓄池容积,基于2014-2021年逐日实测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预测降雨数据,利用容积法测算年收集径流量,对比绿地完全用自来水灌溉成本和用收集径流与自来水共同灌溉成本,得到节约成本,并对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出建设效益。【结果】基于2014-2021年的实际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的预测降雨数据与建设成本测算,在汇水面积为155.37 hm;、灌溉面积为151.410 hm;时,以解决径流为目的,从长期效益出发,调蓄池规模最佳选择方案为3 000 m^(2),年平均节约灌溉费用101 114.15元,年平均效益65 424.15元。【结论】半湿润地区径流收集灌溉利用具有一定效益,基于某个时间段内植物的灌溉需求量作为径流收集的标准,可明显减少建设成本,增加径流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半湿润地区 径流收集利用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裸露休闲小区上的径流收集器和流水槽
3
作者 P.I.A.Kinnell 吴永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9-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宽2.5m的小区底部收集径流和测定流量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防止侵蚀土壤在小区内沉积。 一、引言 在一些侵蚀小区的底部收集径流时,要求水流能在进入集流桶前先汇集起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土壤保持局通常采用的装置,...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宽2.5m的小区底部收集径流和测定流量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防止侵蚀土壤在小区内沉积。 一、引言 在一些侵蚀小区的底部收集径流时,要求水流能在进入集流桶前先汇集起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土壤保持局通常采用的装置,当水流沿着渠道向下流动而集中时,该渠道的宽度随着距小区底部距离的变近而缩窄。虽然世界上许多地方都采用这种技术,但由于水流汇集会造成水流流速减小,使泥沙在设备中沉积,从而导致按照集流方法设计的测流装置内水流的水力特性发生变化。要使水流中的土壤物质不沉积,水流流速就不能减小。如果流速减小后,还要使泥沙不沉积,就必须使水流能产生充分的紊乱。本文介绍了这一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 本文所述的集流系统,是用于收集设在澳大利亚A.C.T,CSIRO的Ginninderra实验站裸露休闲地土壤流失小区径流的。在此处进行的侵蚀实验的全部细节,也可在其它地方得到。小区宽约2.6m,长约41m,每毫米径流深产生1OOL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收集 流水槽 裸露地 休闲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塬沟壑区径流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
4
作者 李怀有 郭锐 王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79,共2页
以高塬沟壑区崔沟村为研究对象,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径流收集体系和径流高效利用体系为核心的示范村建设思路。经过5年的实施,崔沟村地表水利用率从治理前的2.27%提高... 以高塬沟壑区崔沟村为研究对象,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径流收集体系和径流高效利用体系为核心的示范村建设思路。经过5年的实施,崔沟村地表水利用率从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利用率从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的24.8%,对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和美化生产生活环境起到了较大作用,同时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径流收集 径流高效利用 水土保持 高塬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