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坡地放水冲刷试验产流过程研究──Ⅲ.坡地径流强度与放水流量动态变化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普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7年第S1期85-90,共6页
根据试验结果,分别对林地、草地、撂荒地及硬地面5种坡地类径流强度与放水强度及时间t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现不受坡地类型的制约,与、t均符合线性关系,即,当然参数K1,K2与坡地类型有关。
关键词 径流强度 放水强度 动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绿地径流控制效果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毅 肖许沐 +4 位作者 王贤平 马单荦 王和平 周倩倩 李雨航 《水利技术监督》 2023年第3期100-101,106,共3页
文章以坡式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降雨强度与坡度对绿地海绵特性的影响,并对坡式绿地进行阶梯式改造,分析其径流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增大,初始产流时间提前,稳定径流强度增加;将坡式绿地进行S=1的完全阶梯式改造,较未进行改... 文章以坡式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降雨强度与坡度对绿地海绵特性的影响,并对坡式绿地进行阶梯式改造,分析其径流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增大,初始产流时间提前,稳定径流强度增加;将坡式绿地进行S=1的完全阶梯式改造,较未进行改造的坡式绿地,初始产流时间由3.58min延后至19.43min;稳定径流强度由0.302mm/min降低至0.098mm/min,降幅67.55%;径流控制量由27.79L提高至37.17L,径流控制率由61.76%提高至82.60%。优化坡式绿地海绵特性有利于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坡式绿地 初始产流时间 稳定径流强度 阶梯式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径流特征及其产沙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孝中 袁瀛 王文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141,共9页
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产沙是生产建设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土质边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雨强(1. 0 mm/min、2. 5 mm/min)不同砾石质量含量(10%~30%)条件下风沙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径流强度与流速... 工程堆积体边坡侵蚀产沙是生产建设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土质边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雨强(1. 0 mm/min、2. 5 mm/min)不同砾石质量含量(10%~30%)条件下风沙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径流强度与流速特征及其对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雨强下径流强度随砾石含量增大先减后增,10%砾石含量堆积体边坡径流强度较土质边坡降低3. 3%~38. 6%,20%~30%砾石含量堆积体坡面径流强度较土质坡面增加7. 7%~94. 7%。(2)含砾石边坡流速较土质边坡降低0~45. 8%。1. 0~2. 0 mm/min雨强下,流速随砾石含量增大变化趋势与径流强度一致,而在2. 5 mm/min雨强下则持续减小。(3)土质边坡流速与径流强度关系可通过幂函数描述(P <0. 01),而砾石含量越高,雨强越大时,二者之间的关系转变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形式(P <0. 01)。(4)次降雨产沙量与径流流速、径流强度及其二者交互项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其中,流速可作为预测风沙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次降雨侵蚀产沙量的最优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堆积体土石质边坡侵蚀产沙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径流强度 工程堆积体 砾石含量 风沙土 产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震后核心景区崩滑堆积体冲刷启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彦东 梁靖 裴向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8-1060,共13页
2017年九寨沟震后核心景区广泛发育崩滑堆积体,震后3年间受降雨影响下坡面泥石流频发,严重威胁景区恢复重建。为了研究坡面径流冲刷对崩滑堆积体启动的影响,基于2017-2020年的持续跟踪调查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利用现场冲刷试验及原... 2017年九寨沟震后核心景区广泛发育崩滑堆积体,震后3年间受降雨影响下坡面泥石流频发,严重威胁景区恢复重建。为了研究坡面径流冲刷对崩滑堆积体启动的影响,基于2017-2020年的持续跟踪调查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利用现场冲刷试验及原位监测,分析了径流冲刷条件下堆积体的渗流响应特征、侵蚀运移过程及冲刷启动机制。结果表明:(1)冲刷过程中坡面物质以下蚀、面蚀、溯源侵蚀及侧蚀为主,湿润锋下移致使坡体内体积含水率与孔隙水压力增大,达到峰值后处于动态稳定状态,而基质吸力则先小幅度波动后不断减小。(2)崩滑堆积体具有坡度陡、土体孔隙间细粒含量多、渗透性良好且抗冲刷能力弱等特征,在强烈的水动力条件下启动演化过程为先期渗透→铲刮滑流→快速堆积→局部饱和侵蚀-稳定。(3)不同饱和状态下堆积体启动的力学分析与现场试验监测结果较为一致,并结合冲刷试验成果认为,土体含水率升高、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大、基质吸力快速减小与高强度径流冲刷是堆积体启动之机制所在。该研究结果对于震后泥石流活动的长期效应预测与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堆积体 径流强度 渗流特征 启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山区山坡降雨入渗产流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甘永德 刘欢 +3 位作者 贾仰文 顾金普 仇亚琴 司曼菲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3,共6页
在分析土石山区下垫面特性的基础上,引入碎石体积比例系数量化土壤中碎石对入渗的影响,并考虑山坡基岩凹凸面及封闭裂隙储留,构建了一种包括植被截留、洼地储留、土壤入渗、壤中流、基岩凹凸面及封闭裂隙储留等计算模块的土石山区山坡... 在分析土石山区下垫面特性的基础上,引入碎石体积比例系数量化土壤中碎石对入渗的影响,并考虑山坡基岩凹凸面及封闭裂隙储留,构建了一种包括植被截留、洼地储留、土壤入渗、壤中流、基岩凹凸面及封闭裂隙储留等计算模块的土石山区山坡降雨入渗产流模型;采用径流小区天然降雨产汇流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并与现有山坡降雨入渗产流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模型相比,构建的入渗产流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地表径流强度和土壤入渗率,实测值与模型模拟值较为吻合;暴雨期土壤入渗率的模拟值远小于实测值,可能原因在于该模型忽略了碎石与土壤的直接接触面间可能形成的水流快速通道,未考虑土石山区山坡土壤层和基岩层中可能存在的优先流,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产流模型 土石山区 土石介质 土壤入渗率 径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处理雨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国珍 杨光 +2 位作者 武福平 高小波 王家福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处理匮乏的西北地区雨水资源中的污染物,构建种植不同草种的模拟绿地实验装置,在雨水径流大小不同的条件下实验,检测污染物出水浓度并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有黑麦草的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早熟禾组.通过和空白试验的对... 为了处理匮乏的西北地区雨水资源中的污染物,构建种植不同草种的模拟绿地实验装置,在雨水径流大小不同的条件下实验,检测污染物出水浓度并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种有黑麦草的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早熟禾组.通过和空白试验的对比表明,在去除雨水中污染物时植被发挥一定的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渗滤介质;且最佳的雨水径流强度为291.7L/(h·m2),此时,对浊度、氨氮、总磷、CODCr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最佳径流强度下,对具有4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进水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进水浊度为160NTU、CODCr为140mg/L、氨氮为5mg/L、总磷为1.8mg/L时,去除效果最好;对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研究表明,主要作用是靠微生物来完成的.综上可知,城市绿地可以很好的净化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强度 机理 城市绿地 雨水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介质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司曼菲 甘永德 +4 位作者 刘欢 苏辉东 仇亚琴 牛存稳 李海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63,107,共6页
为了研究土石介质中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岩性碎石(片麻岩和石灰岩)分别在碎石质量比例(土石介质比例)为15%、45%、65%和90%的条件下,对土壤入渗和产流的影响,并用Philip模型和Hor... 为了研究土石介质中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两种不同岩性碎石(片麻岩和石灰岩)分别在碎石质量比例(土石介质比例)为15%、45%、65%和90%的条件下,对土壤入渗和产流的影响,并用Philip模型和Horton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其结果如下:(1)在同一种岩石,相同时间内,土壤累积入渗量随碎石含量的增多而减小,产流量随碎石含量的增多而增加;(2)在相同碎石比例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片麻岩的累计入渗量大于石灰岩,而产流量小于石灰岩;(3)Philip模型、Horton模型均可拟合土石介质土壤累计入渗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稳定入渗率A(if)随碎石含量呈减小趋势,土壤吸渗率S随碎石含量呈减小趋势,而初始入渗率ii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石灰岩 片麻岩 土壤累计入渗量 径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性土壤干缩裂隙对入渗产流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航 郑丽萍 +4 位作者 甘永德 王尚涛 吴玉帅 李润杰 郭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4-120,共7页
膨胀性土壤具有吸水膨胀,失水干缩开裂的特性,其中土壤裂隙对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探究膨胀性土壤干缩裂隙对入渗产流的影响规律,以青海湖流域常见的栗钙土为膨胀性土壤,针对土壤干缩过程,设置不同土壤初始含水量... 膨胀性土壤具有吸水膨胀,失水干缩开裂的特性,其中土壤裂隙对降雨入渗和产流过程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探究膨胀性土壤干缩裂隙对入渗产流的影响规律,以青海湖流域常见的栗钙土为膨胀性土壤,针对土壤干缩过程,设置不同土壤初始含水量开展室内降雨入渗产流试验,研究在不同初始含水量下土壤干缩裂隙对土壤累计入渗量、径流强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的降低,土壤干缩裂隙发育程度提高,土壤累计入渗量、初始入渗率、平均入渗率和稳定入渗率均增大;土壤表面裂隙率和裂隙线密度与累计入渗量相关程度较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85,表面裂隙面积率和线密度越大,裂隙对入渗的作用越显著;土壤干缩裂隙发育程度越高,土壤产流滞后时间越长,产流量越小,径流强度达到稳定的时间越长;土壤干缩裂隙有利于优先流形成,裂隙发育程度越高,土壤水分对深层土壤的补给能力越强。试验探究了膨胀性土壤干缩裂隙对入渗产流的影响,为膨胀性土壤降雨入渗产流规律提供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膨胀性 干缩裂隙 土壤累计入渗量 径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