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构造涵义研究
1
作者 常金龙 陈石 +2 位作者 李冬妮 刘淑杰 雷凯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0,共6页
基于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获取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 e分布。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反演区域不同深度地质体横向差异。结合地震重点监视地区(依舒断裂带北段地区、扎兰屯地区、长白山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岩石圈深... 基于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数据,获取中国东北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 e分布。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反演区域不同深度地质体横向差异。结合地震重点监视地区(依舒断裂带北段地区、扎兰屯地区、长白山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分析岩石圈深部构造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依舒断裂带北段地区T_(e)约为15.5 km,岩石抗变形能力较弱,浅部密度横向差异较明显,震源深度较浅;扎兰屯地区T_(e)约为24.5 km,岩石抗变形能力较强,深部密度横向差异较大,震源深度较深;长白山地区T_(e)约为11.5 km,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热地幔动力作用,地震活动相对较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格重力异常 有效弹性厚度 小波多尺度分解 径向对数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提取川滇地区流动重力异常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双喜 陈兆辉 +3 位作者 王同庆 刘金钊 张品 朱传东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7-413,共7页
首先介绍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然后利用模型试验验证BEMD方法分解得到的各分量的实际地质含义,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川滇地区2015-09~2016-09流动重力差分动态变化异常多尺度分解中,并对提取的各尺度异常进... 首先介绍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然后利用模型试验验证BEMD方法分解得到的各分量的实际地质含义,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川滇地区2015-09~2016-09流动重力差分动态变化异常多尺度分解中,并对提取的各尺度异常进行分析解释,各分量异常通过重构实现分场。结果表明,湮没在区域异常中的某频率范围内"弱异常"经过分离异常幅值相对增强,区域性异常变化特征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经验模态分解 固有模态函数 径向对数功率谱 川滇地区 异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川滇地区流动重力异常特征——以2014年鲁甸M_S6.5、景谷M_S6.6地震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双喜 陈兆辉 +2 位作者 王青华 刘金钊 张品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首先介绍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分析影响小波多分辨率分解效果的因素,提出选择coif5小波基函数、交叉验证确定分解阶次的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然后在模型实验中利用该方法对模型局部和区域异常实现有效分离,并结合径向对数功率谱方法对分... 首先介绍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分析影响小波多分辨率分解效果的因素,提出选择coif5小波基函数、交叉验证确定分解阶次的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然后在模型实验中利用该方法对模型局部和区域异常实现有效分离,并结合径向对数功率谱方法对分解重构异常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最后对川滇地区201309~201404期流动重力差分动态变化异常进行多尺度分解。在分解得到的D4~D 6异常、重构的局部和区域异常中,2014年鲁甸MS6.5和景谷MS6.6地震主震位置均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特征。结合地质构造背景信息对该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川滇地区 异常特征提取 径向对数功率谱 鲁甸地震、景谷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