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征圣”“宗经”:一种中国式的修辞方式——基于《茶经》的考察
1
作者
李毅坚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从符号学来看,修辞是一个符意勾连的过程。符码在符意勾连的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它指引着符号与特定的意义发生关联。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撷取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作为修辞符码。茶学话语场的话语竞争、社会深层的心理结构和个...
从符号学来看,修辞是一个符意勾连的过程。符码在符意勾连的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它指引着符号与特定的意义发生关联。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撷取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作为修辞符码。茶学话语场的话语竞争、社会深层的心理结构和个人的勤奋努力为陆羽选择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作为修辞符码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茶经》意义生产和意义解释的过程中,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一方面充作了意义生产框架,将儒学意涵充实到意指概念之中,另一方面也充当了意义解释框架,引导受众优先使用儒学理论来解释意指概念。征圣、宗经思想充当修辞符码与中国社会深层心理结构长期稳定两个因素的耦合,使得《茶经》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能够得到长期认同,这是《茶经》流行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原道、
征
圣
、
宗经
思想
《茶经》
符意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文心雕龙》“征圣”“宗经”的基本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万忱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全书开头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中,刘勰便进行了精心结构。他在全书的总序中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全书开头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中,刘勰便进行了精心结构。他在全书的总序中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辨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以说,这五篇是全书的总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内容与形式
征圣宗经
文学创作
文之枢纽
文学作品
创作理论
原道
范文澜
文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古代文学批评的趋同思维
3
作者
孙蓉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24-129,共6页
趋同思维是指向事物的相似性和同一性方向的思维方法。在文学批评的思维活 动中.趋同思维以既有的批评为参照系,使批评对象向着既有批评的相似性和同一性的方向发展。 我国古代批评家在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中,以先哲之言、经典之说作...
趋同思维是指向事物的相似性和同一性方向的思维方法。在文学批评的思维活 动中.趋同思维以既有的批评为参照系,使批评对象向着既有批评的相似性和同一性的方向发展。 我国古代批评家在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中,以先哲之言、经典之说作为思维的唯一向度.从而形成 了我国古代特有的趋同思维。趋同思维的文学批评力求同既有的批评保持一致性,因而恪守儒家 诗教、以古为尚、沿用现有的理论概念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突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同思维
文学批评
征圣宗经
征
古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心雕龙》本体论批评
4
作者
王欣
《江汉论坛》
1988年第5期53-56,共4页
刘勰的《文心雕龙》"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创作论"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
刘勰的《文心雕龙》"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创作论"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序志》),发前贤之所未发,总结了先秦两汉,特别是建安以来文学自觉时代的创作经验,展示了文学形式美的新天地.但在其以《原道》《征圣》《宗经》为核心的文学本体论中却存在着许多与文学自觉时代颇不合拍的旧意识,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此谈谈一孔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自觉时代
文学本体论
征圣宗经
古代文艺理论
儒家诗教
章学诚
南朝文学
先秦两汉
创作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征圣”“宗经”:一种中国式的修辞方式——基于《茶经》的考察
1
作者
李毅坚
机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基金
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陆羽《茶经》的话语修辞、意义建构及当代启示(2021KY0970)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学术期刊建设研究专项课题:学术期刊繁荣发展背景下高职学报提升学术引领能力研究(2022QKA012)。
文摘
从符号学来看,修辞是一个符意勾连的过程。符码在符意勾连的过程发挥关键性作用,它指引着符号与特定的意义发生关联。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撷取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作为修辞符码。茶学话语场的话语竞争、社会深层的心理结构和个人的勤奋努力为陆羽选择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作为修辞符码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茶经》意义生产和意义解释的过程中,原道、征圣、宗经思想一方面充作了意义生产框架,将儒学意涵充实到意指概念之中,另一方面也充当了意义解释框架,引导受众优先使用儒学理论来解释意指概念。征圣、宗经思想充当修辞符码与中国社会深层心理结构长期稳定两个因素的耦合,使得《茶经》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能够得到长期认同,这是《茶经》流行千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修辞
原道、
征
圣
、
宗经
思想
《茶经》
符意连接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文心雕龙》“征圣”“宗经”的基本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毕万忱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0年第2期131-138,共8页
文摘
《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全书开头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中,刘勰便进行了精心结构。他在全书的总序中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辨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以说,这五篇是全书的总纲。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内容与形式
征圣宗经
文学创作
文之枢纽
文学作品
创作理论
原道
范文澜
文体论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古代文学批评的趋同思维
3
作者
孙蓉蓉
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文摘
趋同思维是指向事物的相似性和同一性方向的思维方法。在文学批评的思维活 动中.趋同思维以既有的批评为参照系,使批评对象向着既有批评的相似性和同一性的方向发展。 我国古代批评家在文学批评的思维活动中,以先哲之言、经典之说作为思维的唯一向度.从而形成 了我国古代特有的趋同思维。趋同思维的文学批评力求同既有的批评保持一致性,因而恪守儒家 诗教、以古为尚、沿用现有的理论概念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突出的现象。
关键词
趋同思维
文学批评
征圣宗经
征
古文化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心雕龙》本体论批评
4
作者
王欣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江汉论坛》
1988年第5期53-56,共4页
文摘
刘勰的《文心雕龙》"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创作论"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序志》),发前贤之所未发,总结了先秦两汉,特别是建安以来文学自觉时代的创作经验,展示了文学形式美的新天地.但在其以《原道》《征圣》《宗经》为核心的文学本体论中却存在着许多与文学自觉时代颇不合拍的旧意识,这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此谈谈一孔之见.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自觉时代
文学本体论
征圣宗经
古代文艺理论
儒家诗教
章学诚
南朝文学
先秦两汉
创作经验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征圣”“宗经”:一种中国式的修辞方式——基于《茶经》的考察
李毅坚
《福建茶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文心雕龙》“征圣”“宗经”的基本思想
毕万忱
《文艺理论研究》
198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古代文学批评的趋同思维
孙蓉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心雕龙》本体论批评
王欣
《江汉论坛》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