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的TCP拥塞控制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茹新宇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5887-5889,5892,共4页
拥塞控制已成为确保Internet稳定性、鲁棒性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TCP拥塞控制机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控制机制,包括COS-Slow-Start和A-AIMD两种改进策略。NS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减少分组的丢失、平缓突... 拥塞控制已成为确保Internet稳定性、鲁棒性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TCP拥塞控制机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控制机制,包括COS-Slow-Start和A-AIMD两种改进策略。NS2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减少分组的丢失、平缓突发流量的冲击,并可增加带宽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拥塞控制 慢启动 拥塞窗口 门限阈值 往返延迟时间 超时重传 NS2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TCP慢启动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茹新宇 刘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145-147,共3页
针对目前TCP拥塞控制机制的慢启动算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的新慢启动策略COS-Slow-Start。最后NS2仿真实验表明,该策略能有效地减少分组丢失、平缓突发流量冲击,并可增加带宽的有效利用率。
关键词 TCP拥塞控制 慢启动 拥塞窗口 门限闽值 往返延迟时间 超时重传 NS2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正态分布函数的新TCP拥塞控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茹新宇 刘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年第8期245-250,共6页
目前,拥塞控制已成为确保互联网稳定性与鲁棒性的极其重要因素。然而,目前的TCP拥塞控制机制使用AIMD(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算法,其加性增加乘性减小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存在着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了原有的AIM... 目前,拥塞控制已成为确保互联网稳定性与鲁棒性的极其重要因素。然而,目前的TCP拥塞控制机制使用AIMD(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算法,其加性增加乘性减小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存在着现实问题。为此,我们改进了原有的AIMD算法,提供了一种基于正态分布函数的新TCP拥塞控制机制。并把整个拥塞避免、快速重传与恢复阶段分为轻载、过载和拥塞三种状态,根据调控触发值,区别选用不同算法实现。最后还从数学角度对新机制及其算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证明。同时,NS3的仿真结果显示,新的TCP拥塞控制机制可明显降低丢包率、平缓突发流量冲击,并可增加带宽的有效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性增加乘性减小 拥塞避免 拥塞窗口 阈值 往返延迟时间 正态分布 NS3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TCP拥塞窗口动态调整策略
4
作者 茹新宇 刘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50,共6页
为了缓解拥塞控制中加增乘减算法存在的系统吞吐量及带宽利用率偏低症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传输层拥塞窗口调整策略。通过对往返延迟时间采样,构建正态分布函数,据此动态更新拥塞窗口,以适应网络实时变化的特点。并从数学角度对新策略... 为了缓解拥塞控制中加增乘减算法存在的系统吞吐量及带宽利用率偏低症状,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传输层拥塞窗口调整策略。通过对往返延迟时间采样,构建正态分布函数,据此动态更新拥塞窗口,以适应网络实时变化的特点。并从数学角度对新策略及其算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证明。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相比于原New Reno算法和TCP Westwood算法,拥塞窗口均值分别提高2.25%和3.68%,丢包数则分别降低5.77%和7.43%。同时,对系统吞吐量和带宽利用率也有提升作用,系统吞吐量分别增加了3.09%和9.25%,带宽利用率分别增加了4.46%和1.37%,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窗口 策略 往返延迟时间 拥塞避免 慢启动门限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