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往复隔板絮凝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詹咏
朱雪诞
蔡鸣
-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城建学院
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环境保护工程分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8期16-18,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教委青年基金资助项目(04EC33)
-
文摘
由于往复隔板絮凝池廊道狭窄、絮凝池拐弯水流结构复杂,致使整个流场的量测十分困难。采用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其流场进行了量测与相关分析,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关键词
往复隔板絮凝池
粒子图像测速
相关分析
-
Keywords
reciprocating baffled flocculation tank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X8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往复隔板絮凝池涡漩流场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詹咏
杨习居
范海雁
朱雪诞
-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环境保护工程分院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
基金
上海市教委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6FZ015,05EZ04,06EZ003)
-
文摘
往复隔板絮凝池不同边壁形状水流结构对混凝沉淀效果有影响,但由于往复隔板絮凝池廊道狭窄、絮凝池拐弯水流结构复杂,致使整个流场的量测十分困难。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建立了研究往复隔板絮凝池水流结构的室内测试系统。对往复隔板絮凝池拐弯处水流涡漩运动进行了研究,使用量测系统软件,对不同方案下水流涡漩运动进行了分析,并对混凝沉淀效果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往复隔板絮凝池
边壁形状
涡漩
PIV
-
分类号
TV131.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往复式隔板絮凝池流场模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张海龙
伍悦滨
崔福义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6期981-984,共4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3AA601120)
-
文摘
目的为了合理地设计和优化混凝工艺,改善流场结构,提高混凝效果,并验证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结构优化参数.方法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模拟结果表明转弯过水断面面积A1与廊道内的过水断面面积A2比值A为1.3时,絮凝池转弯处流速分布较合理,整个流场过渡较平稳.模拟结果还表明,将絮凝池直角拐角和隔板的矩形端面设计成圆弧形,可以消除拐角处的死水区,为絮凝过程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结论应用CFD技术对絮凝池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水流结构,分析研究其流场特性,能够为高效絮凝的理论研究与絮凝池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
关键词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流场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
Keywords
reciprocating baffled flocculation
flow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TU991.2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叶瑞
张发宇
汪家权
-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1,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絮凝池内水流速度(v)、湍动能(k)及湍动耗散率(ε)的空间变化,并根据絮凝动力学机理详细分析了絮凝过程中v、k及ε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得到的v、k和ε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絮凝过程中的水力条件变化,同时为絮凝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一定的指导。
-
关键词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絮凝动力学
流场
数值模拟
-
分类号
TV131.2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优化改进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彤
涂杰
王栋鹏
赵明
-
机构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
天津三博水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70-75,共6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406-003)
-
文摘
传统的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絮凝效率低、絮凝时间长,因而导致絮凝效果不佳。为了更加合理地优化絮凝池流场结构,提高絮凝效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Fluent以1∶1比例进行数学建模,并结合絮凝理论和数值模拟结果深入分析其内部流场的水力特性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在絮凝池廊道内设置一定数量不同间隙的栅条,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隔板絮凝池(栅条间隙取80 mm)水流速度和湍动能的水力条件变化都有利于提高絮凝效果。
-
关键词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湍流强度
数值模拟
栅条间隙
-
Keywords
reciprocating baffled flocculation pool
turbulence intens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grid bars clearance
-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混凝控制指标下涡漩运动对混凝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詹咏
何玉武
曾小磊
-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
出处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4,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J50502)
-
文摘
以往复隔板絮凝池的改造为例,对最佳水力条件下混凝控制指标的合理选用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池中水流涡漩运动进行研究,得出了适宜的速度梯度G值,有利于形成更多更小的微涡漩,可使颗粒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混凝效果.
-
关键词
往复隔板絮凝池
混凝控制指标
涡漩运动
最佳水力条件
-
Keywords
reciprocating baffled flocculation tank coagulative control index
eddy motion
optimum hydraulic condition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