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往复振荡对活塞冷却油腔内纳米流体传热及流动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亮 白敏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2-198,共7页
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燃烧产生的部分热能传给活塞。当活塞功率密度超过0.3 kW/cm^2时,必须采用冷却油腔进行冷却。为揭示纳米流体在冷却油腔内的传热及流动特性,对不同种类纳米流体在随活塞冷却油腔同步往复振荡状态下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 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燃烧产生的部分热能传给活塞。当活塞功率密度超过0.3 kW/cm^2时,必须采用冷却油腔进行冷却。为揭示纳米流体在冷却油腔内的传热及流动特性,对不同种类纳米流体在随活塞冷却油腔同步往复振荡状态下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了对流换热和可视化实验。研究发现:最优传热充液率为53.4%;往复振荡频率、颗粒的水力半径与活塞冷却油腔内的对流换热系数成正比;转子转动角度在180°~270°范围时,工作流体混合效果最佳;纳米流体的流动紊乱度在整个往复振荡周期内均好于纯净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振荡 充液率 传热 纳米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NUC系统高精振荡功能在内孔轴承磨床上的应用
2
作者 李太林 曹保亮 张占锋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158,共2页
在内孔轴承磨床磨削工件时,使用FANUC系统的高精振荡功能,控制Z轴伺服电动机,实现往复振荡,以满足往复磨削加工要求。
关键词 高精振荡功能 PMC轴 往复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变电站散热通风口的新型消声结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金伟 蔡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8-160,共3页
针对室内变电站主变室通风口的散热与噪声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往复振荡消声结构对室内变电站散热通风口进行消声降噪处理,并通过对宣化变电站噪声治理的工程实践,验证了往复振荡消声技术能在散热通风的同时起到降噪作用。
关键词 声学 往复振荡 变电站 散热 消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贻贝脱壳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静 董雁 《渔业现代化》 2006年第4期35-36,共2页
利用离心拍击和往复振动的工作原理,将蒸煮后的贻贝经过柔性旋转叶轮的拍击,以及曲柄摇杆机构的振荡,实现贻贝的壳肉分离。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
关键词 贻贝 脱壳装置 柔性旋转叶轮 往复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方式对絮凝除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世昌 田小方 +3 位作者 赵以军 程凯 许敏 赵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88-1692,共5页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振荡方式(回旋式与往复式),不同振荡强度及不同藻细胞密度对絮凝剂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絮凝沉降发生后,藻细胞再悬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旋式搅拌处理下产生的絮凝效果要明显优于...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测试了不同振荡方式(回旋式与往复式),不同振荡强度及不同藻细胞密度对絮凝剂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絮凝沉降发生后,藻细胞再悬浮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旋式搅拌处理下产生的絮凝效果要明显优于往复式振荡,60r/min回旋式搅拌1min可以得到100%的去除率,而往复式搅拌可得到的最佳去除率仅为30.7%;且絮凝效果随搅拌强度的增加有明显提高;藻细胞密度越高,需要的搅拌强度也越大;絮凝沉降后的静置时间越长,则越不容易发生再悬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式搅拌 往复振荡 絮凝 再悬浮现象 铜绿微囊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改性强化活塞油腔换热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吕继组 高林松 +3 位作者 常胜南 邢志远 姜洪鹏 白敏丽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7-462,共6页
为满足大缸径发动机活塞的冷却需要,必须采用冷却油腔进行强制冷却;但随着发动机强度的不断提升,活塞冷却油腔的换热已无法满足低速船用柴油机高强化程度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往复运动活塞冷却油腔的换热能力,从壁面改性角度着手,在不改变... 为满足大缸径发动机活塞的冷却需要,必须采用冷却油腔进行强制冷却;但随着发动机强度的不断提升,活塞冷却油腔的换热已无法满足低速船用柴油机高强化程度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往复运动活塞冷却油腔的换热能力,从壁面改性角度着手,在不改变任何活塞结构前提条件下,将微纳米结构用于冷却油腔表面.利用往复振荡换热模拟试验研究其强化传热的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往复振荡冲击换热的最佳换热充液率为50%,既可保证液体对壁面的冲击速度,也可使上壁面形成有效的液膜覆盖;随着转速的增加,会增大液体与气体在腔内的混合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强化内冷油腔的换热;采用微结构超亲表面后,强化换热效果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冷却油腔 表面改性 微纳米结构 往复振荡冲击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